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复习笔记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

阅读: 评论:0

第10章“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
10.1 复习笔记水泥预制u型槽排水沟
一、白话短篇小说的繁荣
1.《清平山堂话本》及“熊龙峰小说四种”
(1)宋元的“说话”技艺到明代仍然流行,一般称之为“说书”或“评话”。到明代中后期,统治者对评话、话本和通俗小说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民间说书等也受到广大市民的普遍欢迎。
(2)现知最早的话本小说总集是嘉靖年间洪楩编刊的《清平山堂话本》,又称《六十家小说》,现存残篇,基本上保存了宋元明以来的一些话本小说的原貌,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3)万历年间书商熊龙峰刊印了一批话本小说,今存仅四种,后定名为《熊龙峰小说四种》。
(4)缪荃孙刊行的《京本通俗小说》一书,含小说九种,今多数学者认为它是一部伪书。
2.拟话本
明代中叶以后,随着话本小说的流行,一些文人在润、加工宋元明旧篇的同时,开始有意识地模仿“话本小说”的样式而独立创作一些新的小说。这类白话短篇小说有人称之为“拟话本”。从鲁迅起,一般又将“三言”之后的白话短篇小说都归属于“拟话本”一类。
3.冯梦龙与“三言”
(1)冯梦龙是晚明主情、尚真、适俗文学思潮的代表人物,是通俗文学的一代大家,
而他在通俗文学方面最大的成就是“三言”的编著。
(2)“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小说集的总称。《喻世明言》亦称《古今小说》,但“古今小说”实为“三言”的通称。“三言”每集40篇,共120篇。
(3)“三言”包容了旧本的汇辑和新著的创作,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在说唱艺术的基础上,经过文人的整理加工到文人进行独立创作的开始。
(4)“三言”“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是宋元明三代最重要的一部白话短篇小说的总集。它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
4.凌濛初与“二拍”
(1)凌濛初编著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各40卷,人称“二拍”。
(2)“二拍”与“三言”不同,基本上都是个人创作,它已经是一部个人的白话小说创作专集。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短篇小说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3)“二拍”所反映的思想特征与“三言”大致相同,艺术水平也在伯仲间,故在文学史上一般都将两书并称。
(4)明末,“姑苏抱瓮老人”从“三言”和“二拍”中选取40种编成《今古奇观》。后三百年中,它成为一部流传最广的白话短篇小说的选本。
5.《型世言》及明末其他白话短篇小说集
在“三言”“二拍”的推动下,明末清初白话短篇小说的创作繁盛一时。先后刊印的有天然痴叟的《石点头》、周清源的《西湖二集》、陆人龙的《型世言》、西湖渔隐主人的《欢喜冤家》等多种。这些作品随着明末政治形势的严峻,人文思潮的变化,大致从侧重于主情到倾向于重理,虽然更加关心现实,但说教气味浓重。在艺术表现方面,一些具体形式上有所新变,但总的艺术表现水准呈下降的态势,真正代表明代白话短篇小说最高成就的还是“三言”与“二拍”。
二、市民社会的风情画
1.商人成为时代的宠儿
(1)在“三言”“二拍”中,主要篇幅和精彩部分,是写世俗的人情百态。特别是商人,作为当时商品经济中最活跃的分子和市民的主要代表,在“三言”“二拍”中作为正面的主人公而频频亮相,这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2)在“三言”中,经商买卖已被视为正当的职业,商人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小说所描写的这种社会心理的微妙变化,表现了晚明时代的鲜明特点,反映了一种新的价值取向。
(3)“三言”“二拍”的编者对商人的感情也与以往传统的观念不同。“三言”中活跃的商人,多是一些善良、正直、纯朴,而又能吃苦、讲义气、有道德的正面形象,有时候,作品也表现了他们凭经商的智慧,掌握行情,灵活应变而获得厚利。“二拍”中的一些作品更注重描写商人的逐“利”而不是求“义”,更直接地接触到了商业活动的本质。
2.婚恋自主和女性意识的张扬
(1)歌颂婚恋自主,张扬男女平等的作品在“三言”“二拍”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且也最脍炙人口。它们所表现的这种婚恋自主的精神,既突破了门当户对、父母包办的陋习,也突破了“一见钟情”、人欲本能的冲动,而打上了新时代的印记。
(2)“三言”中的男女爱恋之情还包蕴着丰富的社会内容。“三言”“二拍”具有尊重女性的意识,流露了男女平等的思想。市民讲究的是人生的真情实感和尊重自己爱的权利,传统的三从四德、贞操守节之类已失去了支配的作用。有的小说不仅仅表现了女性婚恋的自主和平等,而且赞颂了女性为追求人格的尊严而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3.对于贪官酷吏的抨击和清官的市民化
在“三言”“二拍”中,还有为数不少的作品旨在揭露官场的腐败和社会的黑暗。其作者在鞭挞奸臣、贪官、酷吏和种种社会恶势力时,主要是用一颗正直的知识分子的良心来观照的。当他们在刻画一些“清官”形象时,则往往较多地带上了市民化的彩,这些官吏不再那么正统死板、僵化冷酷,多少体现了新兴市民的意志和愿望。
4.“情”与“理”的矛盾与向“礼”的回归
(1)“三言”“二拍”在肯定情和欲时,往往过分地描写人的自然本能,有过多直露的秽笔而遭到人们的訾病;又不适当地强化文学的教化功能,大谈忠孝节义、因果报应,散发着陈腐的气息。这种矛盾,“二拍”比之“三言”更为突出,因而人们往往给“三言”以更高的评价。“三言”将我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推向高峰,而“二拍”则越过高峰而面向下坡。
(2)“二拍”之后,随着晚明国事的艰难,强调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的兴起,在文学上要求关心国计民生、有益世道人心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也影响了繁盛一时的白话短篇小说创作,使之向“劝善惩恶”的方面倾斜。除了个别篇章还偶尔对人“情”有所肯定之外,大多都是主张克制“情”“欲”,回归“理”“礼”。这是“三言”“二拍”之后白话短篇小说创作的主要倾向。
三、“无奇之所以为奇”(艺术成就)
1.将平凡的故事写得曲折工巧李天民
(1)“无奇之所以为奇”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在日常题材、平凡故事中显示出小说的传奇性,“无奇之所以为奇”,这是“三言”“二拍”的共同艺术取向。
(2)巧妙的构思、奇异的关目
“三言”“二拍”主要供人阅读而不是诉诸听觉,有条件把情节写得复杂多变,它们的
故事比以往的话本小说写得更为波谲云诡、曲折多变。在表现上常常采用巧合误会的手法,把情节弄得迷离恍惚,波澜起伏。还有“无巧不成书”的手法,使小说的情节发展腾挪顿挫,出人意料,又显得合情合理。既以“巧”传“奇”,又以“巧”寓“真”。
(3)小道具的运用
青岛黄台路为了使情节巧妙多变,作者运用一些“小道具”贯串始终,使整个故事既结构完整,又波澜迭起。
(4)突破了单线结构的模式
“三言”“二拍”情节之“奇”,表现在突破了单线结构的模式,杂用复线结构、板块结构和变换视角。
(5)悲喜剧的穿插
悲剧性与喜剧性的情节交互穿插,创造一种“奇趣”,也是“三言”“二拍”常用的手法,它们将悲喜的情节巧妙搭配,相互衬托,增强了小说的新奇性和趣味性,由于晚明的文学界崇尚“趣”字,所以冯、凌二
人更乐意写一个完美的结局并在作品中营造一种喜剧气氛。
2.细致入微的写心艺术雨鸟喷头
(1)在刻画人物个性方面,两部小说都运用了传统的白描手法,塑造了许多血肉饱满、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流动变化,富有层次感。“二拍”比“三言”略显粗糙,有类型化的倾向。
(2)在具体表现手法上,这两部作品比以前的话本小说显得更为细腻。特别是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更受人们的重视。这在中国古代写心传神的艺术史上,是一种新的开拓。
3.体式和语言的变化
冯梦龙在加工、编写“三言”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经超越了说话人的话本模式,而重塑了一种专供普通人案头阅读的白话短篇小说文体。而且,他和凌濛初在语言的通俗性上进一
步作了努力。
【名师点拨】“三言”和“二拍”是我国古代短篇白话小说集的优秀代表,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都是历年
考研中的常考点,同时也是难点,在阐述问题的过程中,要援引例子作为佐证,才能更有说服力。所以,考生必须对“三言”“二拍”中的某些重要篇目的篇名和情节加以熟悉。
四、明代的文言小说
1.《剪灯新话》与其他传奇小说
(1)瞿佑的《剪灯新话》,共4卷20篇,另有附录一篇。这些小说大都写元末天下大乱时的一些故事,具有幽冥怪奇的彩。有些以荒诞的形式,记录了乱世士人的心态,有些流露了作者对于黑暗社会不满的情绪。书中的爱情婚姻故事,散发出市民生活的气息。世俗的平民、商人开始成为小说中的主人公,他们蔑视礼教,大胆地追求婚恋的自主。
(2)《剪灯新话》中有的作品具有明显的模仿前人名篇的痕迹,但总的看来,造意奇,措词妙,“粲然自成一家言”。它的出现,标志着明代传奇小说的崛起,并有力地影响着有明一代乃至清代的文言小说创作。
(3)《剪灯新话》之后,明代不断地有一些传奇小说集问世,也间有一些佳作,另有一些单篇别行的传奇小说,也脍炙人口,广泛流传。
2.不同类别的文言笔记小说
气体保护焊丝
(1)明代出现的“中篇传奇小说”都直接或间接地受了《娇红记》的影响,内容都写爱情故事,篇幅突破万字,但又几乎都宣扬科第功名和得道成仙,充分暴露了人的个人欲望过分膨胀必然导致人性的全面扭曲。后来问世的作品重新向“情”靠拢,并也显示出对于社会正常秩序的尊重,但最终也没有出现上乘的佳作。

本文发布于:2023-07-06 03:20: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764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小说   白话   短篇小说   创作   情节   市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