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行人辞令研究概述

阅读: 评论:0

入目三分《左传》行人辞令研究概述
作者:张军委
来源:《丝绸之路》2011年第02
        [摘要]本文从20世纪前后两个时间段来探讨历代文人学者对《左传》行人辞令研究概况,分析前人时贤研究《左传》行人辞令的重点,以期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左传》;行人辞令;研究史
        [中图分类号]民商法争鸣I206.2 磷酸氢镁[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0060-02
       
        《左传》是一部具有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的著作,它在行人辞令的记录、整理方面成就尤为突出,充分展示了其历史散文著作的艺术魅力。历朝历代对其行人辞令的研究一直延续不断,本文主要从20世纪以前和20世纪以来两个时间段来探讨历代文人学者对《左传》行人辞令的研究概况。
        一、 20世纪以前的研究概况
陈家案
        对《左传》行人及行人辞令的研究,自古有之。行人,又称行李行理 本是由大夫担任的一种专门职业,即现在的外交使节。《周礼·秋官·司寇》载:大行人,中大夫三人;小行人,下大夫四人。”“大行人,掌大宾之礼及大客之仪。以亲诸侯。春朝诸侯而图天下之事,秋觐以比邦国之功,夏宗以陈天下之谟,冬遇以协诸侯之虑。时会以发四方之禁,殷同以施天下之政。”“小行人掌邦国宾客之礼籍,以待四方之使者。令诸侯春朝入贡,秋献功;王亲受之,各以其国之籍礼之。唐代以前对《左传》及其行人的研究,基本上囿于经学范畴。但也有人注意到了行人辞令。《隋书·经籍志》著录《春秋大夫辞》三卷。刘勰在《文心雕龙·马克思唯物史观檄移》中说:齐桓征楚,诘包茅之缺;晋厉伐秦,责萁郜之焚:管仲吕相,奉词先路,详其意义,即今之檄文。指出了行人辞令一言兴邦的重要作用。《书记篇》中说:辞者,舌端之文,通己与人;子产有辞,诸侯所赖,不可已也。郑国的子产因为善于辞令而得到诸侯的青睐和重用。又在《才略篇》中说:辞海及乎春秋大夫,则修辞聘会,磊落如琅玕之圃,焜耀似缛棉之肆。薳敖择楚国之令典,随会讲晋国之礼法,赵衰以文胜从飨,国侨以修辞扞政,子太叔美秀而文,公孙挥善于辞令,皆文名之标者也。在这里刘勰指出了各国行人所擅长的辞令内容,表明在当时社会中辞令的作用着实不小。在《文心雕龙》中记载了许多行人辞令和与行人辞令有关的内容,刘勰在指出它们的现实价值的同时体味了它们的艺术价值。

本文发布于:2023-07-06 02:54: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764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行人   辞令   研究   大夫   价值   意义   概况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