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二维数组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a solarbuzz文章编号:shuangwang1009-4202(2010)11-141-01
摘 要 本文通过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依据各阶段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步骤和措施及其实施效果,探讨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指出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做大做强的制度保证。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现代企业制度 路径
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是我国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从而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多粘菌素e
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阶段
(一)1978-1992年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初步探索阶段
从1978年到1992年,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初步探索阶段,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积累了
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陷就是权力过于集中,地方和企业缺乏应有经营管理自主权。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国有企业的改革开始了放权让利的改革试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同时充分重视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关系;二是扩大企业自主权,并且把企业经营好坏同职工的物质利益挂起钩来,着眼于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fromthenon
(二)1993-2003年:国企改革的制度创新
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主义制度下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使改革陷入发展的僵局。同时,苏联的解体对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巨大冲击。触及计划体制本身的改革势在必行,国企改革由此进入了第二个阶段。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国企改革是与国家宏观经济改革结合进行的。在所有制结构上确立了非公经济的重要地位;在分配制度上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方式;在社保制度改革方面,纷纷出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制度等政策,为企业解除后顾之忧。
(三)2004年至今:国企改革的纵深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