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内战烽火、战略大决战

阅读: 评论:0

内战烽火、战略大决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二者的相同点是
A.都为国共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
B.谈判结果都对国家、民族有利
C.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D.都与抗日有关
21939年,在重庆担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的是
A.周恩来
B
C.林伯渠
D.叶剑英
32005429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国民党主席连战,两只手伸过台湾海峡,伸过60年的历史风雨,紧紧地握在一起。60年前,国共两党相逢一笑泯恩仇达成了
A.《论统一战线》
B.《论解放区战场》
C.《双十协定》
D.《论联合政府》
4、在《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中指出: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军事行动是
A.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B.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解放军发动战略大决战
5、为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年冒着生命危险,深入重庆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谈判。下列各项与本次谈判活动无关的是:
A.签订了《双十协定》
B.国民党接受了共产党提出的和平建国方针
C.蒋介石政府被迫承认了解放军的合法地位
D.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影响
619458月,《大公报》社评说: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该报道反映的事件是
助产学
cusa
A.中共一大
B.西安事变
C.重庆谈判
D.第一届政协
719458月,飞抵重庆。将自己的作品《沁园春·雪》书赠柳亚子先生。
其中最后一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特别气势磅礴。那么在当时数风流人物最重要的任务是
A.打破围剿,战略转移
B.停止内战,联合抗日
C.争取和平,民主建国
D.发动内战,消灭红军
8、如果请你写一篇关于重庆谈判的小论文,你应该查的相关历史资料是 
A.《共同纲领》
B.《二十一条》
C.《双十协定》
D.《论联合政府》
9那场军事史上少有的千里行军,吹响了国民党覆灭的号角,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行战略进攻的序幕。这是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的评述
A.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B.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
1020世纪40年代中期,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
A.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双十协定》的签订
D.《国共合作宣言》的签署
11、上海是中国的一座繁华大都市,被誉为东方明珠。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上海的是
最早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 ②商务印书馆的创办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 ④签订了双十协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1945哈卡斯人年国共重庆谈判主要是为了
A.避免内战,实现和平
B.迫使日本帝国主义投降
C.实现西藏和平解放
D.商讨恢复经济建设的具体方案
13、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进攻是挺进
A.瑞金
B.延安
C.大别山
D.井冈山
14、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蒋介石三次电邀到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的真实目的是
A.商讨国内和平问题
B.建立联合政府
C.共商治国方针
D.为准备内战进一步赢得时间
15、如下图,等赴重庆谈判的根本目的是台湾问题
A.争取国内和平
B.争取民主党派支持
C.严惩侵华战犯
D.驱逐美国在华势力
16、在国共重庆谈判后签订的《双十协定》中,国民党接受了共产党提出的建议有
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③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承认解放区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7 蒋介石曾在一封电报中说: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此次陪都之行的结果是
A.签署了双十协定
B.避免了内战的爆发
C.商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D.通过了共同纲领
18、在一次谈话中说:1945年)这一次我们去的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谈论的是
A.井冈山会师
B.西安事变
C.百团大战
D.重庆谈判
19、下图是与蒋介石唯一的正式合照,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建立联合政府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重庆谈判
D.西安事变
2019458月,人们的目光聚焦重庆。此时此地发生的大事是(   
A.国民重庆
B.国共两党重庆谈判
C.政治协商会议开幕
D.人民解放军解放重庆
21、下图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某次重大战役示意图,该战役
A.标志着战略反攻的全面展开
B.为战略决战的胜利奠定基础
C.推动了北平和平解放的实现
D.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22、某同学利用右边的两幅图片进行研究 性学习,他研究的是
A.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B.北平和平解放
C.解放军占领南京
D.政协会议北平开幕
23、下列战役都是人民解放战争中的著名战役,其中最早进行的是
A.淮海战役
B.平津战役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
24解放战争的形势起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即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国民党军队则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这一转变,是以解放军渡过黄河向南进攻,把战争推进到国民党统治区为标志的。这段话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
A.重庆谈判的开始
B.《双十协定》的签订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25、下图所示战役发生于
A1947
B1948
C1949
D1953
261948年秋,山东农民唐和恩率领他的支前小车队,冒风雪,忍饥寒,跋山涉水,日夜奔行。他还用心的在随身携带的竹棍上刻下了他支前经过的每一个地方。据其行程路线判断(见下),他参加了
A.挺进大别山战役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2719489月到1949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的、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的战役是(   
A.延安保卫战
B.辽沈、淮海、平津战役
C.挺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
28、把下列的四次战役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                
辽沈战役     平津战役       淮海战役        渡江战役
拉丝模激光打孔机
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④③②①
D②①④③
29、在下列哪一战役中,统治中国大陆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30、下图是解放战争中某著名战役总前委的合影。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定,该战役是
A.淮海战役 
B.渡江战役
C.平津战役 
D.辽沈战役
二、填空题()
31、从1949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               三大战役。


五、问答题()
32、南京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奋进求索。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你认为这样说的主要依据是什么?4分)
2)在南京成立的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名称是什么?(2分)
3)请你列举南京见证近代中国饱受劫难的一个典型历史事件。(2分)
4)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反动统治宣告覆灭的标志是什么?2分)
33、南京作为近代中国的政治中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见证。在这一时期,南京发生的哪三件大事给你的印象最为深刻?请你写出来,并结合该事件的历史意义和影响谈谈你的理由。(12分)
342009十一上映的《建国大业》成为献礼国庆60周年的经典收藏影片,其剧情讲述的是1945年到1949年间的风云岁月。2011七一上映的《建党大业》成为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献礼佳作。其剧情讲述的是1917年十月革命到1921绩效考核制度 老子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间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电影让你重回到那个久违的年代,再次感受民主革命历程艰辛。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影片《建党大业》的剧情,指出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基础。(1分)
2)假设要拍摄影片《建党大业》中共一大召开的场景应该选择哪个城市最为理想?(1分)
3)影片《建国大业》着重介绍了发生在重庆、北平(北京)的重大事件。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事件的名称?(3分)
4)两部影片承载了中国共产党28年的奋斗历程,你从中能获得哪些感悟?.1分)

七、综合题()
35、(1)秦朝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实行郡县制的朝代。
2)唐朝时期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佛教传入中国。
3)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4)抗日战争时期,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政府进行了重庆谈判。
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6)文艺复兴指的是欧洲古典文化的再生,再创了古典文化的辉煌。
7)二战中美国、英国等国对日作战,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
81993年,《欧洲联盟盟约》得到欧共体成员国批准生效,标志着欧洲联盟的成立。
36、材料问答题(本大题共18分)
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沧桑与巨变。阅读下面四则材料:
材料一:这年8月一天,清政府的代表被迫来到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上,在一份对中国来说极不平等的文件上无奈地签下名字……
材料二:在时间意义上是一个新年的开始……,在那个元旦,民国取代了帝国,皇帝也永远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
材料三:历史的见证(见图一)           材料四:定格的历史一页(见图二)
                     
图一                                      图二
请回答:
1)假如你要了解近代南京历史,获取第一手材料的正确途径有哪些?(任举两例)(6分)
2)有人指出: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屈辱历史的起点,也是屈辱历史的终结点。根据材料和
所学知识说出起点终点分别指什么事件?(6分)
3)材料二中民国取代了帝国发生在哪一年(以公元纪年)?材料三的图片反映的是什么事件?材料三中的数字说明了什么?(6分)
3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请回答:
材料一中条约指什么?它对中国有何影响?(5)
材料二中解放南京与人民解放军的哪一战役有关?(2分)
有人说:南京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请你写出一例中国近代史上在南京发生的重要事件。(3分)

本文发布于:2023-06-28 04:06: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397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中国   历史   南京   事件   材料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