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上海日本人居留民战后遣送政策的实相

阅读: 评论:0

上海日本人居留民战后遣送政策的实相
社会科学2004年第l2期陈祖恩:上海日本人居留民战后遣送政策的实相
上海日本人居留民战后遣送政策的实相
陈祖恩
摘要:l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国从构筑长远的中日关系的角度出发,提出不图报复,以
德报怨的对日方针,这与以美,英,中三国名义发表的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精神一
眯相承,日本侨民的遣送政策以此为基调本文以战后遣送上海日本侨民为中心,探究中国国
民政府实施的对日俘,日侨遣送政策的实相及其影响.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关键词:战后;日本侨民;遣送政策;以德报怨;战争赔偿
中图分类号:K26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5833(2004)l2-OO91.IJ
苯溴马隆作者简介:陈祖恩,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上海200235)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停战诏书》的形式,正式宣布接受《波茨坦
公告》,无条件投降.日本投降以后,留置在中国战区(包括大陆,台湾及越南北部地区)
的日本战俘和日本人居留民共有2138353人,其中,日本战俘1255000人,日本侨民784974
人,韩国人56665人,被日军当局强征的我国台胞(在台湾本土以外)41714人①.作为战
胜国之一的中国国民政府如何处置战败国的这些日方人员,相关政策和具体措施又是如何出
台和实施的,这些政策对战后日本的前途及中日关系的发展有何影响,都是值得研究的课
题.
本文以战后遣送上海日本人居留民(以下简称"日本侨民")为中心,探究中国国民政
府实施的日本战俘,日本侨民遣送政策的实相及其影响.
,遣送政策:以"以德抱怨"为基调
在日本正式宣布投降的1945年8月15日上午1O时,中国国民政府在重庆迅速地对国内
外发表广播讲话,表明中国政府在胜利形势下的对日方针,强调了不图报复,不念旧恶,与
开明国语课本 pdf人为善,以德报怨的中国"传统美德".讲话指出:抗日战争的胜利,使"正义必然胜过强
权"的真理,终于得到了它最后的证明."我们对于显现在我们面前的世界和平,要感谢我
们全国抗战以来忠勇牺牲的军民先烈,要感谢我们为正义和平而共同作战的盟友,尤其感谢
我们国父辛苦艰难领导我们革命的正确途径,使我们得有今日胜利的一天.而全世界的基督
徒更要一致感谢公正而仁慈的上帝."同时强调指出,对待战败的日本,要不念旧恶,与人
为善,不图报复:"我中国同胞们须知'不念旧恶'及'与人为善'为我民族传统至高至贵
收稿日期:2004.10.10
①中国陆军总司令部编:《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受降报告书》(1946年),第9—10页.
91
社会科学2004年第l2期陈祖恩:上海日本人居留民战后遣送政策的实相
的德性.我们~贯声言,只认日本黩武的军阀为敌,不以日本的人民为敌.今天,敌军已被
我们联邦共同打倒了,我们当然要严密责成他忠实执行所有的投降条款,但是我们并不要企
图报复,更不可对敌国无辜人民加以侮辱,我们只有对他们为他的纳粹军阀所愚弄所压迫而
表示怜悯,使他们能自拔于错误与罪恶,要知道,如果以暴行答复敌人从前的暴行,以奴辱
来答复他们从前错误的优越感,则冤冤相报,永无终止,决不是我们仁义之师的目的.这是
我们每一个军民同胞今天所应该特别注意的."①
中国政府的不图报复,"以德报怨"的政策与以美,英,中三国名义发表的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公告的基本精神是,在解除日本武装,惩罚其战争
罪行的同时,帮助其最终能参与世界贸易往来,而不是奴役或毁灭它.如:"第9条:日本
军队在完全解除武装以后,将被允许返其故乡,得有和平及生产生活之机会.""第lO条:
吾人无意奴役日本民族或消灭其国家,但对于战罪人犯,包括虐待吾人俘虏在内,将处以法
律之裁判.日本政府必须将阻止日本人民民主趋势之复兴及增强之所有障碍予以消除,言
中国急救网论,宗教及思想自由以及对于基本人权之重视必须成立.""第l1条:日本将被许维持其经
济所必需及可以偿付货物赔款之工业,但可以使其重新武装作战之工业不在其内.为此目
的,可准其获得原料,以别于统制原料,日本最后参加国际贸易关系当可准许."④
其实,早在《波茨坦公告》签署前2年,中国国民政府内部就有人向最高当局提出: "虽然已经肯定会战胜日本,但胜利了也不要把日本欺负到不能复兴的程度.日本是必须协
助我国复兴经济的国家."④这一意见与美国的"今后为了对抗苏联,必须把日本作
为在亚
洲的最亲密国家"的政策有共同点.当时,日本民众普遍担心战败的日本会成为美国的一
个州,或是被联合国瓜分成为殖民地,即使作为日本国留下来,如果课以庞大的赔款,国民
生活也会非常艰苦.当他们得知美国的态度和中国政府"以德报怨"的讲话后"真是感谢不
尽"⑤.
显然,美国早已预料到其战后与苏联的冷战是不可避免的,出于全球战略的考虑,他们
男男极力扶植日本,使其成为新的战略盟友;而中国国民政府则从中日关系新格局的视点出发,
竭力善待战败的日本,以换取新生的日本对国民政府的支持和对中国经济的帮助.8月21
日下午,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派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前往芷江,联系有关日军
投降事宜,在与中方代表会面时,今井武夫提出,"请求对旅华日本侨民加以保护并遣返".
中方即表示:保护日本侨民并遣送回国的问题,由中国政府负责处理.在芷江会谈时,中国
政府特意派出留日学生出身的国民政府军人参与谈判.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何应钦本人是日
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第ll期毕业生,两位随身参谋,徐祖怡中将和曹大中少将也分别毕
业于日本陆军大学和士官学校."派两人同行的措施,并不是何应钦的独断独行,因为任务
特殊,是暗地里遵照蒋介石授意而行的."⑤派留日学生出身的国民政府军人参与对日受降
工作,说明"蒋介石和何应钦对战后中日两国相互合作都有过深谋远虑".
8月21日,中国陆军总司令部派定接受日军投降的各战区长官,第三方面军司令官汤
①(大公报》,1945年8月16日.
②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组编:(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下卷,第二分册,第283—284页.
③⑤[日]冈崎嘉平太传刊行会编:《冈崎嘉平太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11,110页.
④8月13日,冈崎嘉平太听到破译了的当时美国驻重庆外交官司徒雷登发给国内的电报,其内容是:美国今后为
了对抗苏联,必须把日本作为美国在亚洲的最亲密国家."我看后觉得很对.一点不错.这样日本可以不被欺负
称呼后缀了,我才感到有些放心."载[日]冈崎嘉平太:《寄语二十一世纪》,人民出版社1992年皈,第95页.
⑤⑦《今井武夫回忆录》,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版,第273,274页.
92
社会科学2004年第l2期陈祖恩:上海日本人居留民战后遣送政策的实相
恩伯负责接收南京,上海.汤恩伯是中国知名的"亲日派".在其阵容中,总参谋长徐祖怡
中将,参谋李元凯少将,联络组组长林日藩少将均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生.汤恩伯上任
后,当即表态说:"上海方面的接收成否,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我将排除各种障碍,以最
迅速最公正的手段完成,给全中国的陆军起一个模范作用."①
1945年9月9日上午,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在南京陆军总部大礼堂主持受降典
礼,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大将在日本投降书中文本上签字.中国抗日战争正式
宣告结束.同日,国民党机关报《中央日报》发表罗家伦的专论《日本人口应全部

本文发布于:2023-06-28 03:22: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396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日本   中国   政策   投降   上海   侨民   遣送   居留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