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收集外壳的胶线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2.手机外壳在加工生产过程中,需要手机外壳内部的的外圈进行上胶条工艺加工,加工完成后,还需要检测胶条是否符合标准,将不符合标准的产品挑选出来,目前有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挑选:1、人工观察,该方式效率低下,而且精度低;2、半自动检测,人工将产品放置在检测仪器下方,通过检测仪器逐个检测,该方式虽然可以提高检测的质量,但也许人工持续工作,效率还不够高;3、全自动检测设备自动检测,由机械手搬运或者第一
输送带输送上下料,通过检测仪器进行检测,但是由于检测一圈胶线需要一定时间,无法持续送料,导致检测过程会浪费时间进行等待,还无法达到更高效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胶线检测设备以解决背景技术中以及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胶线检测设备,包括机箱以及安装在机箱上的分流输送机构、检测机构和ng收集
装置;
所述分流输送机构包括安装板、若干组结构相同的输送装置、两组第一y轴驱动装置和两组定位组件;所述安装板固定在机箱上;若干组输送装置包括一组
进料输送装置、一组进料分流输送装置、至少两组测量输送装置、一组出料分流输送装置和一组出料输送装置;所述测量输送装置前后并列分布安装在安装板中部;所述进料分流输送装置通过一组第一y轴驱动装置安装在测量输送装置的左侧;所述进料输送装置固定在安装板上且位于进料分流输送装置左侧;所述出料分流输送装置通过另一组第一y轴驱动装置安装在测量输送装置的右侧;所述出料输送装置固定在安装板上且位于出料分流输送装置的右侧;所述ng收集装置设置在分流输送机构旁侧;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立架、四轴驱动装置、检测头和搬运头;所述立架安装在机箱上;所述四轴驱动装置安装在立架;所述搬运头与检测头均固定在四轴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
6.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底板、前侧架、后侧架、宽度调节装置、两个第一输送带和两个第一输送带驱动装置;所述底板固定在安装板上;所述前侧架固定在底板上;所述后侧架通过滑轨副可前后滑动地安装在底板上且位于前侧架的后侧;所述宽度调节装置包括电机和丝杆;所述电机固定在前侧架上且动力输出端与丝杆连接;所述丝杆与后侧架螺纹连接;所述前侧架与后侧架上分别安装有一个第一输送带和一个第一输送带驱动装置;所述第一输送带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对应的第一输送带驱动连接。
7.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y轴驱动装置采用直线模组。
8.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分流输送机构还包括两个扫码仪;两个所述扫
码仪分别安装在进料输送装置与出料输送装置上。
9.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测量输送装置设置两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气缸、挡板、第二气缸和推板;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在测量输送装置的前侧架右侧且动力输出端与挡板连接,用于驱动挡板上下运动;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在测量输送装置的后侧架上且动力输出端与推板连接,用于驱动推板前后运动。
10.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四轴驱动装置包括第二y轴驱动装置、x轴驱动装置、z轴驱动装置、旋转驱动装置和连接架;所述第二y轴驱动装置安装在立架上且动力输出端与x轴驱动装置连接;所述x轴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z轴驱动装置连接;所述z轴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旋转驱动装置连接;所述连接架固定在旋转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
11.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检测头固定在连接架下方;所述检测头采用激光检测头。
12.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搬运头包括第三气缸、气嘴连接板和气嘴;所述第三气缸固定在连接架一侧且动力输出端与气嘴连接板连接,用于驱动气嘴连接板上下运动;所述气嘴设置四个且固定在气嘴连接板上。
13.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ng收集装置包括安装架、第二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驱动装置;所述安装架安装在机箱上且对应在测量输送装置前侧;所述第二输送带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第二输送带驱动装置安装在安装架上且与第二输送带驱动连接。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5.产品从进料输送装置中送入,测量输送装置设置至少两组,采用进料分流输送装置接取进料输送装置中的产品,然后通过第一y轴驱动装置控制进料分流输送装置的前后位置,将产品送出至其中一组测量输送装置中,该测量输送装置中接取产品并通过定位组件定位后,检测机构对产品进行检测的过程中,进料分流输送装置将产品送至另一组测量输送装置中,从而可以持续送料,提高工作效率,检测完成后的产品则通过分流输送装置对接后送出至出料输送装置即可,检测ng的产品则通过检测机构中的搬运头搬运至ng收集装置中储存,该设计可高效高精度地对产品的胶线进行检测以及挑选出不符合条件的产品。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分流输送机构的结构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测量输送装置与定位组件的连接结构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检测机构的局部结构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ng收集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22.如图1-5所示,一种胶线检测设备,包括机箱1以及安装在机箱1上的分流输送机构2、检测机构3和ng收集装置4;所述分流输送机构2包括安装板21、若干组结构相同的输送装置22、两组第一y轴驱动装置23和两组定位组件24;所述安装板21固定在机箱1上;若干组输
送装置22包括一组进料输送装置2201、一组进料分流输送装置2202、至少两组测量输送装置2203、一组出料分流输送装置2204和一组出料输送装置2205;所述测量输送装置2203前后并列分布安装在安装板21中部;所述进料分流输送装置2202通过一组第一y轴驱动装置23安装在测量输送装置2203的左侧;所述进料输送装置2201固定在安装板21上且位于进料分流输送装置2202左侧;所述出料分流输送装置2204通过另一组第一y轴驱动装置23安装在测量输送装置2203的右侧;所述出料输送装置2205固定在安装板21上且位于出料分流输送装置2204的右侧;所述ng收集装置4设置在分流输送机构2旁侧;所述检测机构3包括立架31、四轴驱动装置32、检测头33和搬运头34;所述立架31安装在机箱1上;所述四轴驱动装置32安装在立架31;所述搬运头34与检测头33均固定在四轴驱动装置32的动力输出端;产品从进料输送装置2201中送入,测量输送装置2203设置至少两组,采用进料分流输送装置2202接取进料输送装置2201中的产品,然后通过第一y轴驱动装置23控制进料分流输送装置2202的前后位置,将产品送出至其中一组测量输送装置2203中,该测量输送装置2203接取产品并通过定位组件24定位后,检测机构3对产品进行检测的过程中,进料分流输送装置2202将产品送至另一组测量输送装置2203中,从而可以持续送料,提高工作效率,检测完成后的产品则通过分流输送装置22对接后送出至出料输送装置2205即可,检测ng的产品则通过检测机构3中的搬运头34搬运至ng收集装置4中储存,该设计可高效高精度地对产品的胶线进行检测以及挑选出不符合条件的产品。
23.所述输送装置22包括底板221、前侧架222、后侧架223、宽度调节装置224、两个第一输送带225和两个第一输送带驱动装置226;所述底板221固定在安装板21上;所述前侧架222固定在底板221上;所述后侧架223通过滑轨副可前后滑动地安装在底板221上且位于前侧架222的后侧;所述宽度调节装置224包括电机2241和丝杆2242;所述电机2241固定在前侧架222上且动力输出端与丝杆2242连接;所述丝杆2242与后侧架223螺纹连接;所述前侧架222与后侧架223上分别安装有一个第一输送带225和一个第一输送带驱动装置226;所述第一输送带驱动装置226的动力输出端与对应的第一输送带225驱动连接,根据产品规格的不同,通过电机2241驱动丝杆2242转动即可带动后侧架223前后运动,从而调节前侧架222与后侧架223之间的宽度,以适应不同规格产品的运送,其中前侧架222上还安装有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产品产品的经过,从而可以控制好第一输送带驱动装置226带动输送带的输送与停止。
24.所述第一y轴驱动装置23采用直线模组,控制精度高,响应快。
25.所述分流输送机构2还包括两个扫码仪25;两个所述扫码仪25分别安装在进料输送装置2201与出料输送装置2205上,在产品送入与送出的过程中,通过扫码仪25扫取产品上的码进行识别。
26.所述测量输送装置2203设置两组;所述定位组件24包括第一气缸241、挡板242、第二气缸243和推板244;所述第一气缸241固定在测量输送装置2203的前侧架222右侧且动力输出端与挡板242连接,用于驱动挡板242上下运动;所述第二气缸243固定在测量输送装置2203的后侧架223上且动力输出端与推板244连接,用于驱动推板244前后运动,当产品送入测量输送装置2203中,第一气缸241驱动挡板242上升对产品限位,防止产品往右送出,然后第二气缸243驱动推板244往前推动,将产品顶压在推板244与前侧架222之间,完成产品的定位,定位完成后再通过检测机构3对产品的胶线进行检测。
27.所述四轴驱动装置32包括第二y轴驱动装置321、x轴驱动装置322、z轴驱动装置323、旋转驱动装置324和连接架325;所述第二y轴驱动装置321安装在立架31上且动力输出端与x轴驱动装置322连接;所述x轴驱动装置322的动力输出端与z轴驱动装置323连接;所述z轴驱动装置323的动力输出端与旋转驱动装置324连接;所述连接架325固定在旋转驱动装置324的动力输出端,第二y轴驱动装置321、x轴驱动装置322、z轴驱动装置323与旋转驱动装置324分别带动检测头33与搬运头34前后、左右、上下以及绕z轴旋转运动,以实现在对不同位置的测量输送装置2203上的产品进行检测以及对ng产品的搬送,检测过程中配合旋转驱动装置324驱动检测头33旋转,便于完成产品一圈胶线的检测。
28.所述检测头33固定在连接架325下方;所述检测头33采用激光检测头33,采用激光检测头33进行检测,检测精度高。
29.所述搬运头34包括第三气缸341、气嘴连接板342和气嘴343;所述第三气缸341固定在连接架325一侧且动力输出端与气嘴连接板342连接,用于驱动气嘴连接板342上下运动;所述气嘴343设置四个且固定在气嘴连接板342上,采用吸嘴吸附产品进行搬运。
30.所述ng收集装置4包括安装架41、第二输送带42和第二输送带驱动装置43;所述安装架41安装在机箱1上且对应在测量输送装置2203前侧;所述第二输送带42安装在安装架41上;所述第二输送带驱动装置43安装在安装架41上且与第二输送带42驱动连接,搬运头34将ng产品搬送至第二输送带42左端,然后第二输送带驱动装置43驱动输送带工作,带动ng的产品往右输送一定距离,左部预留出位置放置下一个ng产品,该ng收集装置4上还具有警报器,放满产品后则发出警报通知人工取出。
31.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32.产品从进料输送装置2201左端送入,左侧的第一y轴驱动装置23控制进料分流输送装置2202往前运动,此时进料分流输送装置2202对接在进料输送装置2201与前侧的测量输送装置2203之间,产品直接通过进料分流输送装置2202输送至前侧的测量输送装置2203内,该测量输送装置2203中的第一气缸241驱动挡板242往上运动限制产品往右送出,产品顶触在挡板242上,然后第二气缸243驱动推板244将产品顶触至前侧架222上,完成产品的定位,检测机构3则通过四轴驱动装置32驱动检测头33至该产品上方对产品进行检测,检测ok则定位组件24复位,右侧的第一y轴驱动装置23控制出料分流输送装置2204往前运动,使得出料分流输送装置2204对接在前侧的测量输送装置2203与出料输送装置2205之间,产品通过前侧的测量输送装置2203、分流输送装置22送出至出料输送装置2205上,并通过出料输送装置2205再往右送出,若检测的为ng产品,则通过搬运头34搬运至ng收集装置4,而在检测机构3对前侧的测量输送装置2203中的产品检测的过程中,进料分流输送装置2202继续接取进料输送装置2201中的一个产品,产品运送至进料分流输送装置2202中部时停止,然后左侧的第一y轴驱动装置23驱动进料分流输送装置2202往后运动,使得进料分流输送在与后侧的测量输送装置2203对接,将产品送至后侧的测量输送装置2203中供检测检测机构3进行检测,送料完成时,检测机构3已完成对前侧的测量输送装置2203中产品的检测,检测机构3再对后侧的检测输送装置22中产品进行检测,循环工作,右侧的第一y轴驱动装置23驱动出料分流输送装置2204往后运动则可对接后侧的测量输送装置2203中的产品,再往前运动即可送出至出料输送装置2205。
33.以上所述并非对本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
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胶线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以及安装在机箱上的分流输送机构、检测机构和ng收集装置;所述分流输送机构包括安装板、若干组结构相同的输送装置、两组第一y轴驱动装置和两组定位组件;所述安装板固定在机箱上;若干组输送装置包括一组进料输送装置、一组进料分流输送装置、至少两组测量输送装置、一组出料分流输送装置和一组出料输送装置;所述测量输送装置前后并列分布安装在安装板中部;所述进料分流输送装置通过一组第一y轴驱动装置安装在测量输送装置的左侧;所述进料输送装置固定在安装板上且位于进料分流输送装置左侧;所述出料分流输送装置通过另一组第一y轴驱动装置安装在测量输送装置的右侧;所述出料输送装置固定在安装板上且位于出料分流输送装置的右侧;所述ng收集装置设置在分流输送机构旁侧;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立架、四轴驱动装置、检测头和搬运头;所述立架安装在机箱上;所述四轴驱动装置安装在立架;所述搬运头与检测头均固定在四轴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线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底板、前侧架、后侧架、宽度调节装置、两个第一输送带和两个第一输送带驱动装置;所述底板固定在安装板上;所述前侧架固定在底板上;所述后侧架通过滑轨副可前后滑动地安装在底板上且位于前侧架的后侧;所述宽度调节装置包括电机和丝杆;所述电机固定在前侧架上且动力输出端与丝杆连接;所述丝杆与后侧架螺纹连接;所述前侧架与后侧架上分别安装有一个第一输送带和一个第一输送带驱动装置;所述第一输送带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对应的第一输送带驱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线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y轴驱动装置采用直线模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线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输送机构还包括两个扫码仪;两个所述扫码仪分别安装在进料输送装置与出料输送装置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线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输送装置设置两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气缸、挡板、第二气缸和推板;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在测量输送装置的前侧架右侧且动力输出端与挡板连接,用于驱动挡板上下运动;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在测量输送装置的后侧架上且动力输出端与推板连接,用于驱动推板前后运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线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轴驱动装置包括第二y轴驱动装置、x轴驱动装置、z轴驱动装置、旋转驱动装置和连接架;所述第二y轴驱动装置安装在立架上且动力输出端与x轴驱动装置连接;所述x轴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z轴驱动装置连接;所述z轴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旋转驱动装置连接;所述连接架固定在旋转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胶线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头固定在连接架下方;所述检测头采用激光检测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胶线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头包括第三气缸、气嘴连接板和气嘴;所述第三气缸固定在连接架一侧且动力输出端与气嘴连接板连接,用于驱动气嘴连接板上下运动;所述气嘴设置四个且固定在气嘴连接板上。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线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ng收集装置包括安装架、第二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驱动装置;所述安装架安装在机箱上且对应在测量输送装置前侧;所述第二输送带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第二输送带驱动装置安装在安装架上且与第
二输送带驱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胶线检测设备,包括机箱以及安装在机箱上的分流输送机构、检测机构和NG收集装置;分流输送机构包括安装板、若干组结构相同的输送装置、两组第一Y轴驱动装置和两组定位组件;若干组输送装置包括一组进料输送装置、一组进料分流输送装置、至少两组测量输送装置、一组出料分流输送装置和一组出料输送装置;测量输送装置前后并列分布安装在安装板中部;进料分流输送装置通过一组第一Y轴驱动装置安装在测量输送装置的左侧;进料输送装置固定在安装板上且位于进料分流输送装置左侧;出料分流输送装置通过另一组第一Y轴驱动装置安装在测量输送装置的右侧;出料输送装置固定在安装板上且位于出料分流输送装置的右侧。右侧。右侧。
技术研发人员:
张磊 张新建 孙海涛 王正勇 张珍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东莞市国昊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27
技术公布日:
202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