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客车行李架
扶手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客车行李架上一般都设置有照明灯及
座位号牌,照明灯一般都设置在行李架的上部,灯光直接朝下照射下来,乘客在乘坐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仰躺休息的状态,这时候,直接照射下来的灯光可能会影响到其他乘客的乘坐体验。
3.同时,现有的座位号牌基本是使用可印刷材料,粘贴在行李架上,形式单一,尤其在车内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乘客较难识别。
4.再次,目前的客车扶手型材功能较为单一,一般只起乘客扶手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客车行李架扶手结构,既能使照明灯光朝向车顶,使光线通过漫反射的方式降低对客车上乘客的不良影响,又能集成一个能够发光的座位号牌,使乘客能迅速的识别座位。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7.一种客车行李架扶手结构,包括扶手型材,
所述扶手型材的顶部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上设置有照明灯罩,所述第一开口的内腔设置有照明灯线路板;
8.所述扶手型材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开口,该开口用于朝向客车的过道位置,所述第二开口上设置有座位号灯罩,所述第二开口的内腔设置有座位灯线路板,所述座位号灯罩上具有一透光区域,该透光区域带有座位号牌标识。
9.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口相对于水平方向呈倾斜设置。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口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范围在5
°
~25
°
之间。
11.优选的,所述第二开口相对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范围在5
°
~25
°
之间。
12.优选的,所述照明灯罩卡接于第一开口上,所述座位号灯罩卡接于第二开口上。
13.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口内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固定件,所述照明灯罩的两侧均设置有外侧面具有一凹槽的第一卡接件,所述照明灯罩卡接于第一开口处时,所述第一固定件的外端嵌入所述第一卡接件的凹槽内,以限制照明灯罩在第一开口处时的位移。
14.优选的,所述第二开口内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固定件,所述座位号灯罩的两侧均设置有外侧面具有一凹槽的第二卡接件,所述座位号灯罩卡接于第二开口处时,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外端嵌入所述第二卡接件的凹槽内,以限制座位号灯罩在第二开口处的位移。
15.优选的,所述座位号灯罩的内壁设有黑不透光层、外壁设有蓝透光层。
16.优选的,所述照明灯线路板设有多个,且它们沿扶手型材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且每个照明灯线路板的前端均设有一个公接插件、后端均设有一个母接插件,相邻的两个照明灯线路板通过其两者之间的公、母接插件首尾相接。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扶手型材顶部具有照明灯线路
板,其通过照明灯罩向车顶方向发出光线,通过车顶将光线漫反射下来,相对于之前的光线直接向下照射的结构降低了对客车上乘客的不良影响,另外在该扶手型材的外侧开设一个开口,该开口内具有座位灯线路板,其通过座位号灯罩向过道方向发出光线,使过道内的乘客即使在车内自然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座位号灯罩上的号牌迅速识别。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扶手型材截面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照明灯罩截面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座位灯罩的截面图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座位灯罩及座位号牌示意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照明线路板的连接示意图;
23.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座位灯线路板的主视图;
24.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25.图中:1-扶手型材,2-照明灯罩,201-第一卡接件,3-座位号灯罩,301-蓝透光层,302-黑不透光层,303-第二卡接件,304-挡光纸,4-照明灯线路板,5-座位灯线路板,501-led颗粒。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27.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客车行李架扶手结构,包括有扶手型材1,扶手型材1可为铝合金件,也可以采用pvc等热塑性材料一体成型,扶手型材1的顶部设有一倾斜的开口a(第一开口),该开口朝向车顶,该开口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范围在5
°
~25
°
之间,可使位于该开口内的照明灯线路板4发出的光线基本能够覆盖车顶,并通过车顶将光线漫反射下来;
28.上述开口a内设置有照明灯线路板4,照明灯线路板4指具有照明灯珠的电路板,外接客车内的电源后,能够透过上述开口向外发出光线,在开口处卡接有照明灯罩2,照明灯罩2由pc材料制成,颜为乳白,在灯罩材料中添加了光扩散剂,使光线能在通过灯罩的同时散射均匀,光线更加柔和;
29.该开口内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固定件a,该第一固定件a由相互连接的一竖板和一横板构成,其竖板固定于上述开口的内顶壁,其横板与开口的内顶壁之间留有空间,且其横板的外端相对于开口a的边缘处向内延伸部分(如图1所示),照明灯罩2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卡接件201,第一卡接件201底端具有一倾斜面,当第一卡接件向开口a方向移动时,第一固定件a的横板的外端首先抵于该倾斜面,此时第一卡接件相对于照明灯罩2产生小幅度的折弯,直至上述横板的外端插入第一卡接件的凹槽内,此时完成照明灯罩2的安装,该卡接件的外侧面具有一凹槽(如图6所示),当照明灯罩2卡入上述开口处时,第一固定件的横板的外端嵌入上述凹槽内,具体如图6所示,使照明灯罩2和扶手型材1之间呈卡接,以限制照明灯罩2在扶手型材1上的位移;
30.扶手型材1的一侧设置有开口b(第二开口),该开口朝向客车的过道位置,且其与
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范围为5
°
~25
°
,使该开口内的座位灯线路板5发出的光线通过座位号灯罩3能明显的被乘客看到;
31.该开口处卡接有座位号灯罩3,座位号灯罩3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卡接件303,该卡接件的外侧面具有一凹槽,在该开口内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固定件b,第二固定件b呈板状结构,且其相对于开口b向内延伸部分,第二卡接件303底端具有一倾斜面,当第二卡接件303向开口b方向移动时,第二固定件b首先抵于第二卡接件303的倾斜面,此时第二卡接件303相对于座位号灯罩3产生小幅度的折弯,在第二固定件b的外端嵌入上述凹槽内后完成座位号灯罩3的安装,当座位号灯罩3卡接于第二开口上时,第二固定件的外端嵌入第二卡接件303外侧的凹槽内,以限制座位号灯罩3在第二开口处的偏移;
32.座位号灯罩3的内部设有一层黑不透光层302,外部设有一层蓝透光层301,在座位号灯罩3上设定一区域为透光区域,其他区域不透光,该透光区域带有座位号牌标识,座位号灯罩3内表面采用镭雕工艺将黑不透光层部分剥离,使其呈现座位号牌的标识,座位号灯罩3黑为不透光部分、白为透光部分,另外在灯罩内表面粘贴挡光纸304,使其覆盖号牌标识,挡光纸为具有背胶的白透光纸,透光率20%~60%,使光线更加柔和。
33.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照明灯线路板4背面具有一个双层胶,通过该双层胶可粘贴于扶手型材1的第一开口内部,照明灯线路板4设有多个,且每个线路板的前端设有一个公接插件、后端设有一个母接插件,每个线路板通过接插件首尾相接,其中一个或多个线路板外接电源,通过照明灯罩2透出的光均匀。
34.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座位灯线路板5为带led装饰灯的线路板,座位灯线路板5外接客车上的电源可透过座位号灯罩3上的号牌标识向外发出光线,该线路板上的led颗粒501排布宽度l能正好布满整个座位灯号牌标识,发出的光通过座位号灯罩3背面挡光纸及蓝透光层,使座位号牌标识显示出来。
35.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照明灯线路板4通过其背面胶条粘接在扶手型材1的顶部的开口内;
36.照明灯罩2通过其两侧的第一固定件,卡接在扶手型材1顶部的开口内两侧的第一卡接件上,且卡接后,照明灯罩2的外轮廓与扶手型材1顶部的外轮廓一致;
37.座位灯线路板5通过螺钉固定在扶手型材1外侧的开口内,座位号灯罩3通过其两侧的第二固定件,卡接在扶手型材1外侧的开口内两侧的第二卡接件上,且卡接后,座位号灯罩3的外轮廓与扶手型材1外侧的外轮廓一致,至此,整个扶手型材结构安装完成。
38.在本实施例中,在实际装配中,扶手型材1、照明灯罩2、座位号灯罩3可以根据行李架要求的长度来制作,同时,照明灯线路板4可以规定一个定长或多个定长尺寸,并通过设在其前、后两端的公、母接插件,将多个定长尺寸的照明灯线路板4连接成所需要的长度(该长度同行李架要求的长度),以配合行李架的安装。另外,座位灯线路板5的安装位置需要同座位号灯罩3上的座位标识位置一致,这样,座位灯线路板5发出的光能正好通过座位标识透出去。
39.综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的扶手型材1顶部具有照明灯线路板4,其通过照明灯罩2向车顶方向发出光线,通过车顶将光线漫反射下来,相对于之前的光线直接向下照射的结构降低了对客车上乘客的不良影响,另外在该扶手型材1的外侧开设一个开口b,该开口内具有座位灯线路板5,其通过座位号灯罩3向过道方向发出光线,使过道内的
乘客即使在车内自然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座位号灯罩3上的号牌迅速识别。
4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客车行李架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扶手型材(1),所述扶手型材(1)的顶部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上设置有照明灯罩(2),所述第一开口的内腔设置有照明灯线路板(4); 所述扶手型材(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开口,该开口用于朝向客车的过道位置,所述第二开口上设置有座位号灯罩(3),所述第二开口的内腔设置有座位灯线路板(5),所述座位号灯罩(3)上具有一透光区域,该透光区域带有座位号牌标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行李架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于水平方向呈倾斜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客车行李架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范围在5
°
~25
°
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行李架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范围在5
°
~25
°
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行李架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灯罩(2)卡接于第一开口上,所述座位号灯罩(3)卡接于第二开口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客车行李架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内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固定件,所述照明灯罩(2)的两侧均设置有外侧面具有一凹槽的第一卡接件,所述照明灯罩(2)卡接于第一开口处时,所述第一固定件的外端嵌入所述第一卡接件的凹槽内,以限制照明灯罩(2)在第一开口处时的位移。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客车行李架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内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固定件,所述座位号灯罩(3)的两侧均设置有外侧面具有一凹槽的第二卡接件,所述座位号灯罩(3)卡接于第二开口处时,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外端嵌入所述第二卡接件的凹槽内,以限制座位号灯罩(3)在第二开口处的位移。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行李架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位号灯罩(3)的内壁设有黑不透光层、外壁设有蓝透光层。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行李架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灯线路板(4)设有多个,且它们沿扶手型材(1)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且每个照明灯线路板(4)的前端均设有一个公接插件、后端均设有一个母接插件,相邻的两个照明灯线路板(4)通过其两者之间的公、母接插件首尾相接。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客车行李架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位号灯罩(3)的内壁粘贴有挡光纸。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客车行李架扶手结构,包括扶手型材,扶手型材的顶部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上设置有照明灯罩,第一开口的内腔设置有照明灯线路板;扶手型材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开口,该开口用于朝向客车的过道位置,第二开口上设置有座位号灯罩。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扶手型材顶部具有照明灯线路板,其通过照明灯罩向车顶方向发出光线,通过车顶将光线漫反射下来,相对于之前的光线直接向下照射的结构降低了对客车上乘客的不良影响,另外在该扶手型材的外侧开设一个开口,该开口内具有座位灯线路板,其通过座位号灯罩向过道方向发出光线,使过道内的乘客即使在车内自然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座位号灯罩上的号牌迅速识别。况下也能通过座位号灯罩上的号牌迅速识别。况下也能通过座位号灯罩上的号牌迅速识别。
技术研发人员:
戴碧晖 梁军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丹阳市光华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24
技术公布日:
202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