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1D3/02
1.一种异型截面型材辊矫机的矫正辊调整装置,它包括底座(1)、上横梁(3)与左右立柱(2、2′)构成的方形框架,与上横梁(3)相对应的下横梁(4)安装在方形框架下方,两端与左右立柱(2、2′)相连接,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第三液压缸、第四液压缸(Y 1、Y 2、Y 3、Y 4)通过燕尾槽分别与上横梁(3)和下横梁(4)相连接,安装在上、下横梁上的第一液压马达、第二液压马达、第三液压马达、第四液压马(M 1、M 2、M 3、M 4)通过第一丝杆螺母副、第二丝杆螺母副、第三丝杆螺母副、第四丝杆螺母副(L 1、L 2、L 3、L 4)分别带动上述四个液压缸(Y 1、Y 2、Y 3、Y 4)作左右方向的移动,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上述四个矫正辊(J 1、J 2、J 3、J 4)分别通过分度机构与其相对应的上述四台液压缸(Y 1、Y 2、Y 3、Y 4)相连接,其分度机构是由一直角弯曲形的外齿轮曲轴和内齿轮套组成,其中第二矫正辊(J 2)通过辊轴安装在外齿轮曲轴的轴孔内,并用螺母锁紧,外齿轮曲轴的另一端与内齿轮套相啮合,并由螺母锁紧,整个分度机构通过内齿轮套上端与第二液压缸(Y 2)的活塞杆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型截面型材辊矫机的矫正辊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四个液压缸(Y 1、Y 2、Y 3、Y 4)均为可精确定位的伺服液压缸。
一种异型截面型材辊矫机的矫正辊调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异型截面型材矫正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型截面型材辊矫机的矫正辊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在对异型截面型材矫正生产中所使用辊矫机的矫正辊只能作上下、左右的位置调整,而不能根据型材的截面形状作出相应的角度调整,同时上下、左右位置的调整精度也不高;这对于一些有斜面的异型截面型材进行矫正时就十分困难,尤其是在生产不同规格和型号的异型截面型材时,矫正辊的安装和调整工作就显得十分复杂和困难,降低了整台设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极大地影响了生产率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矫正辊调整装置,可有效地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如附图1、2、3所示,包括底座1、上横梁3和左右立柱2、2′构成的方形框架,与上横梁相对应的下横梁4安装在方形框架下方两端与左右立柱2、2′相连接,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第三液压缸、第四液压缸Y1、Y2、Y3、Y4通过燕尾槽分别与上横梁3和下横梁4相连接,通过第一丝杆螺母副、第二丝杆螺母副、第三丝杆螺母副、第四丝杆螺母副L1、L2、L3、L4带动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第三液压缸、第四液压缸Y1、Y2、Y3、Y4作横向移动的第一液压马达、第二液压马达、第三液压马达、第四液压马达M1、 M2、M3、M4分别安装在上、下横梁上。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上述四个矫正辊J1、J2、J3、J4分别通过分度机构与其对应的上述四台液压缸Y1、Y2、Y3、Y4相连接,其分度机构是由一直角弯曲形的外齿轮曲轴7和内齿轮套8组成,其中第二矫正辊J2通过辊轴5安装在外齿轮曲轴7的辊轴孔内,并用螺母6锁紧;外齿轮曲轴7的另一端则与内齿轮套8相啮合,并由螺母9锁紧;整个分度机构通过内齿轮套8上端与第二伺服液压缸Y2的活塞杆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四个液压缸Y1、Y2、Y3、Y4均为可实现活塞杆轴向精确定位的伺服液压缸。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分度机构调整,可实现矫正辊任意倾斜角度的调整,使四个矫正辊组合形式更加灵活,能够满足各种异型截面型材的矫正需求,从而大大提高了辊矫设备的适应性和矫正效率。
2.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伺服液压缸,可使矫正辊上下位置的调整更加方便准确,有利于提高矫正质量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图,图中箭头表示矫正辊可调整的3个方向;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图2中B‑B剖视图,即分度机构结构图;
图中:1‑底座;2、2′‑立柱;3‑上横梁;4‑下横梁;5‑辊轴;
6、9‑螺母;7‑外齿轮曲轴;8‑内齿轮套;10‑螺纹连接;
Y1、Y2、Y3、Y4‑伺服液压缸;L1、L2、L3、L4‑丝杆螺母副;
M1、M2、M3、M4‑液压马达;F1、F2、F3、F4‑分度机构;
J1、J2、J3、J4‑矫正辊;
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在对异型截面型材进行矫正前,先根据型材的截面形状尺寸和矫正要求对矫正辊位置进行调整,具体调整步骤如下:首先操纵伺服液压缸Y1、Y2、Y3、Y4作上下方向的位置调整;然后再操纵液压马达M1、M2、M3、M4进行左右方向的位置调整;最后松开螺母9使分度机构中内外齿轮分离,转动外齿轮曲轴7,调整矫正辊达到所要求的角度位置后,再使内外齿轮啮合,并将螺母9锁紧。将矫正辊的上下、左右及角度位置调整工作完成后即可进行矫正生产。
本文发布于:2023-03-27 12:29: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05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