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输送泵高低压切换装置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01249236.1
  • 20010706
  • CN2483531
  • 20020327
  • 廖庆炯
  • 廖庆炯
  • F04B53/10
  • F04B53/10 F04B15/02

  •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
  • 中国,CN,湖南(43)
  • 20000101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输送泵的高低压切换装置,属于流体压力转换器技术领域,它包括与主油缸后端盖连接并有装阀芯(4)的阀体,两个阀体(2、5)安装于两主油缸A、B的尾端,阀体上的圆柱孔在靠阀体与油缸结合而最近的母线上有四个孔,其中一个孔为直通孔,另三个孔的底部分别与其平面上的三个孔直角沟通,阀芯(4)圆柱表面的两相对母线上各有与阀体(2、5)四孔相对应的两组孔,其中一组两相邻孔的底部用孔沟通,另一组孔的底部每隔一孔用孔沟通,这样用阀芯(4)在阀体(2、5)圆柱孔内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0°位置和180°位置),即可完成高低压的切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切换压力无需拆卸零件,操作快捷、方便、无泄漏,无污染。
权利要求

1、一种混凝土输送泵的高低压切换装置,涉及混凝土输送机械,属于流体压力 转换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安装于主油缸A、B上的阀体(2、5),油管( 1、3),输入输出油管P、T,其特征在于:

I)阀体(2、5)各有装阀芯(4)的圆柱孔O 2、O 5;

II)阀体(2)的圆柱孔O 2表面距H 2面最近的母线上有四个孔(9、8、7、6), 其中孔(9)为直通孔,另三个孔(8、7、6)的底部则分别与孔(12、10、11)垂 直沟通;

III)阀体(5)的圆柱孔O 5表面距H 5面最近的母线上有四个孔(16、15、14、 13),其中孔(16)为直通孔,另三个孔(15、14、13)的底部则分别与孔(19、 17、18)垂直沟通;

IV)阀芯(4)两相对母线上各有与阀体(2、5)相对应的两组孔,其中孔( 20、21)的底部有孔(30)沟通,孔(23、24)的底部有孔(31)沟通,另一组孔 (24、25)的底部有孔(28)沟通,孔(26、27)的底部有孔(29)沟通;

V)阀芯(4)有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0°位置和旋转180°的位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一)技术领域:

一种混凝土输送泵的高低压切换装置,涉及混凝土输送机械,属于流体压力转 换器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现有的混凝土输送泵高低压切换装置,一种是在与混凝土输送泵的主油缸尾部 连接的后端盖上有一与主油缸大腔相通的油孔,缸头出口处有一与主油缸小腔相通 的油孔,利用主油缸活塞作用面积不等的这一因素,通过交换油管,采用不同连接 方式来实现高低压切换,另一种切换装置即CN98230983.X,包括与主油缸尾部连接 的阀体和阀盖,阀体与阀盖的结合面上左右有两排孔,每排三个。靠近油缸的左右 两孔底部分别有孔与主油缸大腔沟通,下边的左右两孔用油管分别与主油缸的小腔 沟通,中间两孔的非结合面一端与输入输出油管连接。阀盖与阀体的结合面上也有 对应的两排孔,每排三个。其中,中间两孔的底部分别与其上面两孔底部有孔纵向沟 通。下边两孔底部用孔横向沟通。阀盖用两个工作位置(0°位置和180°位置) 来切换高低压力。以上两种方式虽能完成高低压力的切换,但有以下缺陷:1、切换 压力时都将使油口裸露,很容易使液压油遭受污染;2、切换时溢漏的油不易回收, 造成油料的浪费和环境污染;3、拆装次数多时,密封件易受损坏,引发泄漏;4、 切换操作费时费力。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无污染、无泄漏的混凝 土输送泵高低压切换装置。

本实用新型地目的是用以下方式来实现的,该混凝土输送泵的高低压切换装置 包括与主油缸后端盖制作成一体并装有阀芯的两个阀体,通过螺钉与主油缸连成一 体,阀体装阀芯的圆柱孔在靠主油缸结合面最近的母线上,各有距离相等的四个孔, 其中靠两缸内侧的孔为直通孔,与主油缸的大腔沟通,中间两孔靠直通孔的一个孔 与两阀体下表面上的孔垂直沟通,另一个孔与阀体上表面上的孔沟通。两外侧孔各 自与相邻侧面上的孔垂直沟通。阀芯圆柱表面的两相对母线上各有与阀体对应的两 组孔,其中一组孔每相邻两孔的底部有孔沟通。另一组孔每间隔一孔的底部有孔沟 通,各自形成两个通道。阀芯安装于阀体的阀孔内,并且用两个工作位置(0°位置和 180°位置)来完成高低压力的切换。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切换压力无需拆卸零件,操作简单、快捷,无泄漏,无 污染。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与混凝土输送泵的主油缸连接在一起的示意图;

图2为A缸阀体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2右视图;

图5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6为图5的B-B剖视图;

图7为B缸阀体的主视图;

图8为图7的俯视图;

图9为图7的左视图;

图10为图8的C-C剖视图;

图11为图10的D-D剖视图;

图12为阀芯的主视图;

图13为图12的E-E剖视图;

图14为图13的F-F剖视图;

图15为图13的G-G剖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高压工作流程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低压工作流程图; 图中:1-油管 2-A缸阀体 3-油管 4-阀芯 5-B缸阀体 P、T- 输入、输出油管 A、B-主油缸 O2、O5-阀孔 H2、H5-阀体与油缸结合 面6、7、8、9、10、11、12-油孔(A缸阀体(2)上)  13、14、15、16、17、18、 19-油孔(B缸阀体(5)上)  20、21、22、23、24、25、26、27、28、29、30、31 -油孔(阀芯(4)上)

(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分别安装于主油缸A、B尾端(见图1-15)。油管(1)的一端,分别与 主油缸A、B的小腔油孔连接,另一端分别与阀体(2)和阀体(5)的孔(11)和孔(18)连接, 油管(3)一端与阀体(2)的孔(10)连接,另一端与阀体(5)孔(17)连接,输入输出油管 T一端与阀体(2)的孔(12)连接,输入输出油管P一端与阀体(5)的孔(19)连接。高压 输送时(参见图16),液压油从输入输出油管P进入阀体(5)的孔(19)→孔(15)→孔 (21)→孔(30)→孔(20)→孔(16)进入B缸大腔,液压油推动B缸活塞杆伸出,B缸小腔 液压油经油管(1)进入阀体(5)的孔(18)→孔(13)→孔(23)→孔(31)→孔(22)→孔(14) →孔(17)经油管(3)进入阀体(2)孔(10)→孔(7)→孔(21)→孔(30)→孔(20)→孔(6) →孔(11)经油管(1)进入A缸小腔,A缸活寒杆缩回,A缸大腔的液压油经孔(9)→孔 (23)→孔(31)→孔(22)→孔(8)→孔(12)经输入输出油管T流出。

低压输送时将两阀芯(4)分别绕O2、O5孔的轴线旋转180°(参见图17)液压油从 输入输出油管p进入阀体(5)的孔(19)→孔(15)→孔(26)→孔(29)→孔(27)→孔(13) →孔(18)经油管(1)进入B缸小腔,推动B缸活塞杆缩回,B缸大腔的液压油经孔(16) →孔(24)→孔(28)→孔(25)→孔(14)→孔(17)经油管(3)进入阀体(2)的孔(10)→孔 (7)→孔(26)→孔(29)→孔(27)→孔(9)进入A缸大腔,推动A缸活塞伸出,A缸小腔液 压油从小腔油口,经油管(1)进入孔(11)→孔(6)→孔(24)→孔(28)→孔(25)→孔(8) →孔(12)经输入输出油管T流出。

本文发布于:2023-03-27 12:28: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05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