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D46/02 B01D46/00 B01D46/04 B01D46/42 B01D46/44 B01D46/48
1.一种可调节除尘强度的袋式除尘器,包括进风腔(1)、出风腔(2)、进风口(3)、出风口 (4)、压力传感器(5)、灰尘袋(6)、过滤网(7)、封盖(8)、脉冲吹喷机(9)、检修门(10)、环形拉 链(11)、斜片通风口(12)、声波振动机(13)、密封板(14)、除尘器顶盖(15)、控制器(16)和伺 服电机(17),本实用新型主要框架为进风腔(1)、通风腔与出风腔(2),所述进风腔(1)的右 侧焊接一进风口(3),所述进风腔(1)的左侧固定连接一脉冲吹喷机(9),所述出风腔(1)的 下端挂靠一灰尘袋(6),所述灰尘袋(6)的底部旋转紧固一封盖(8),所述灰尘袋(6)密封住 出风腔(2)的下端沿口,所述灰尘袋(6)与出风腔(2)的连接处卡接一过滤网(7),所述过滤 网(7)包括大径过滤网(7-1)与小经过滤网(7-2),所述进风腔(1)与通风腔通过环形拉链 (11)固定连接,所述通风腔中分布若干斜片通风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除尘强度的袋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斜 片通风口(12)上的斜片倾斜的角度以圆柱形的轴心为中心线,呈对称倾斜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除尘强度的袋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灰尘袋 (6)的形状为倒圆台形,且中部设计成折叠伸缩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除尘强度的袋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 (7)由两种过滤网布组成,一种网布的网口直径为0.1cm,另一种网布的网口直径0.5cm,两 种网布在灰尘袋与进风腔的连接处交替平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除尘强度的袋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腔 (1)下端内壁开设一凹槽,所述过滤网(7)卡接在凹槽处。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节除尘强度的袋式除尘器。
袋式除尘器是一种干式滤尘装置。它适用于捕集细小、干燥、非纤维性粉尘。滤袋 采用纺织的滤布或非纺织的毡制成,利用纤维织物的过滤作用对含尘气体进行过滤,当含 尘气体进入袋式除尘器后,颗粒大、比重大的粉尘,由于重力的作用沉降下来,落入灰斗,含 有较细小粉尘的气体在通过滤料时,粉尘被阻留,使气体得到净化。
机械振动清灰袋式除尘器。利用机械装置振打或摇动悬吊滤袋的框架,使滤袋产 生振动而清落积灰。这是一种最老和最简单的方式,曾经在工业中广泛采用。机械振打的振 动分布不均匀,要求的过滤风速低。振动波由上向下传播,滤袋上下表面清灰不均匀,造成 上部过度清灰,下部清灰不足。滤袋经常受剧烈的机械力作用损坏较快。滤袋的更换和检修 工作量较大。但是由于某些机械振打方式简单、投资低,因而在一些场合〔小型〕仍在采用。
脉冲喷吹清灰袋式除尘器。清灰是用压缩空气瞬间内,以很高的速度通过滤袋口 处的文氏管。同时引射自身体积大数倍的诱导空气一同吹入滤袋。形成空气波,使滤袋由袋 口至底部产生急剧的膨胀冲击作用。造成很强的清灰作用。可在过滤工作状态下进行清灰。 清灰效果好,允许的过滤风速也高。存在的不足是突然膨胀引起冲击性振动,使滤袋基布经 伟纱频繁受拉,抗拉强度日趋降低,滤袋破损较快。设备造价昂贵、清灰频率较高、运行耗电 较高。
现有的除尘器无法根据运用环境中的灰尘多少来调节自身除尘的力度,这就导致 资源浪费,运行成本高昂,且遭遇灰尘杂质较多的环境除尘器容易卡灰造成机器的损坏,维 护检修的成本增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除尘强度的袋式除尘器,具备除尘力度可 自动调控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袋式除尘器无法自动切换调节清洁力度大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除尘强度的袋式除 尘器,包括进风腔、出风腔、进风口、出风口、压力传感器、灰尘袋、过滤网、封盖、脉冲吹喷 机、检修门、环形拉链、斜片通风口、声波振动机、密封板、除尘器顶盖、控制器和伺服电机, 本实用新型主要框架为进风腔、通风腔与出风腔,所述进风腔的右侧焊接一进风口,所述进 风腔的左侧固定连接一脉冲吹喷机,所述出风腔的下端挂靠一灰尘袋,所述灰尘袋的底部 旋转紧固一封盖,所述灰尘袋密封住出风腔的下端沿口,所述灰尘袋与出风腔的连接处卡 接一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包括大径过滤网与小经过滤网,所述进风腔与通风腔通过环形拉 链固定连接,所述通风腔中分布若干斜片通风口,所述通风腔的左侧开设一检修门,所述通 风腔的上端为出风腔,所述声波振动机通过密封板固定卡接在出风腔的左侧,所述出风腔 的顶部固定焊接一除尘器顶盖,所述出风腔的右侧开有一出风口,所述压力传感器放置在 进风口的下端口处,所述压力传感器、声波振动机与脉冲吹喷机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的一 端连接,所述控制器与伺服电机放置在装置主体外的电控箱中。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由两种过滤网布组成,一种网布的网口直径为0.1cm,另一种 网布的网口直径0.5cm,两种网布在灰尘袋与进风腔的连接处交替平铺。
优选的,所述若干斜片通风口上的斜片倾斜的角度以圆柱形的轴心为中心线,呈 对称倾斜分布。
优选的,所述灰尘袋的形状为倒圆台形,且中部设计成折叠伸缩式。
优选的,所述进风腔下端内壁开设一凹槽,所述过滤网卡接在凹槽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除尘器顶盖设计成圆弧流线状,使气流流动更加流畅,将气 流冲击装置的强度大大减小,且圆弧流线型的装置顶部不易在死角处堆积灰尘杂质,延长 了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装置定期清理的难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进风口设置压力传感器来判断气流携带灰尘杂质的多少,进 而通过控制器来控制使用脉冲吹喷机除尘或是使用声波振动机除尘,满足了使用者在不同 情况下除尘的要求,设计更为人性化。
3、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网通过使用两种网口直径不同的过滤网布,满足不同大小的 灰尘杂质都能被同时吸收清除,过滤入灰尘袋中,完善了除尘细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进风口上端设置环形拉链与检修门,使装置能够便于拆卸清 理与定期检修,且将灰尘袋设置成伸缩折叠型,可以减少除尘器的整体体积,从而缩小占地 面积。
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斜片通风口使气流在从出气口出去之前能够汇聚在一起, 将灰尘最大程度上留至除尘器中,使本实用装置的除尘效果更加完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过滤网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风腔、2出风腔、3进风口、4出风口、5压力传感器、6灰尘袋、7过滤网、8封 盖、9脉冲吹喷机、10检修门、11环形拉链、12斜片通风口、13声波振动机、14密封板、15除尘 器顶盖、16控制器、17伺服电机、7-1小径过滤网布、7-2大径过滤网布。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一种可调节除尘强度的袋式除尘器,包括进风腔1、出风腔2、进风口 3、出风口4、压力传感器5、灰尘袋6、过滤网7、封盖8、脉冲吹喷机9、检修门10、环形拉链11、 斜片通风口12、声波振动机13、密封板14、除尘器顶盖15、控制器16和伺服电机17,本实用新 型主要框架为进风腔1、通风腔与出风腔2,所述进风腔1的右侧焊接一进风口3,所述进风腔 1的左侧固定连接一脉冲吹喷机9,所述出风腔1的下端挂靠一灰尘袋6,所述灰尘袋6的底部 旋转紧固一封盖8,所述灰尘袋6密封住出风腔2的下端沿口,所述灰尘袋6与出风腔2的连接 处卡接一过滤网7,所述过滤网7包括大径过滤网7-1与小经过滤网7-2,所述进风腔1与通风 腔通过环形拉链11固定连接,所述通风腔中分布若干斜片通风口12,所述通风腔的左侧开 设一检修门10,所述通风腔的上端为出风腔2,所述声波振动机13通过密封板14固定卡接在 出风腔2的左侧,所述出风腔2的顶部固定焊接一除尘器顶盖15,所述出风腔2的右侧开有一 出风口4,所述压力传感器5放置在进风口3的下端口处,所述压力传感器5、声波振动机13与 脉冲吹喷机9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16的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器16与伺服电机17放置在装置 主体外的电控箱中。
装置开始操作运行时,气流通过进风口3进入进风腔2时,经过压力传感器5,压力 传感器5将得出的数据传至控制器16中,当压力传感器5压力值大于设定额定值时,控制器 16控制系统同时打开脉冲吹喷机9与声波振动机13除尘,当压力传感器5压力值小于设定额 定值时,控制器16控制体统只打开声波振动机13除尘,除去的灰尘杂质经过滤网7过滤落入 灰尘袋6中,气流通过斜片通风口12进入出风腔2,从出风口4流出。
综上所述:该袋式除尘器,通过将除尘器顶盖15设计成圆弧流线状,使气流流动更 加流畅,将气流冲击装置的强度大大减小,且圆弧流线型的装置顶部不易在死角处堆积灰 尘杂质,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装置定期清理的难度,通过在进风口1设置压力传 感器5来判断气流携带灰尘杂质的多少,进而通过控制器16来控制使用脉冲吹喷机9除尘或 是使用声波振动机13除尘,满足了使用者在不同情况下除尘的要求,设计更为人性化,通过 使用两种网口直径不同的过滤网布,满足不同大小的灰尘杂质都能被同时吸收清除,过滤 入灰尘袋中,完善了除尘细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在进风口1上端设置环形拉链11 与检修门10,使装置能够便于拆卸清理与定期检修,且将灰尘袋6设置成伸缩折叠型,可以 减少除尘器的整体体积,从而缩小占地面积,通过设置斜片通风口12使气流在从出气口出 去之前能够汇聚在一起,将灰尘最大程度上留至除尘器中,使本实用装置的除尘效果更加 完善。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 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发布于:2023-03-27 06:28: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03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