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66C23/16
1、一种塔式起重布料两用机,属于建筑工程机械领域,包括塔身[1],回 转支承[2],上回转部分[3],起重臂架[4],拉杆[6],载重小车[18],吊钩[20], 本实用新型特征在于:布料臂节I[9]的根部用轴I[22]与上回转部分[3]铰接, 布料臂节I[9]的端部用轴II[10]与布料臂节II[15]的根部铰接,活塞缸I[13] 的一端与布料臂节I[9](或布料臂节II[15])铰接,另一端通过连杆机构I[12] 分别与布料臂节I[9]和布料臂节II[15]相连,在布料臂节I[9]和布料臂节II [15]上,沿各自的臂长方向用支架[7]分别安装有混凝土输送管路I[8]和混凝 土输送管路II[14],混凝土输送管路I[8]的端部与混凝土输送管II[14]的根 部用旋转接头I[11]相连,当布料臂节II[15]展开时,它的端部可用连接装置 [21]连接在起重臂架[4]的载重小车[18]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机,其特征在于布料臂节II[15]的端部可 用轴III[23]与布料臂节III[26]的根部连接;活塞缸II[30]的一端与布料臂节 II[15](或布料臂节III[26])相连,另一端通过连杆机构II[27]分别与布料臂节 II[15]和布料臂节III[26]相连,在布料臂节III[26]上,沿臂长方向用支架[7] 安装混凝土输送管路III[25],混凝土输送管路III[25]的根部与混凝土输送管 路II[14]的端部用旋转接头II[24]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两用机,其特征在于活塞缸I[13]的一端 是铰接在上回转部分[3]上,另一端直接与布料臂节I[9]连接。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既可作塔式起重机用,又能作塔式混凝土布料机使用 的施工机械,属于建筑工程机械领域。
塔式混凝土布料杆能快速准确地将混凝土输送到浇注部位,但随着高层 建筑物的不断提高,其花费在塔身上的代价也越来越大,迫切需要解决途 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在一个塔身上既能起重, 又能进行混凝土布料的塔式起重、布料两用机,实现了一机两用,节省了制造 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要点是:在塔式起重机的上回转部分铰装一可折迭多 节布料臂,置于起重臂的一侧,布料臂节之间装有活塞缸和连杆机构,通过 压力介质驱使活塞缸的伸缩,从而控制布料臂的展开和折迭。当布料臂全收 折时,本实用新型可作为一台塔式起重机用;若将布料臂的外支点铰接在起 重机臂的起重小车上,并通过活塞缸和连杆机构将布料臂展开,则本实用新 型为一台塔式布料机,利用布置在布料臂上的混凝土输送管就可进行范围所 及的混凝土浇注作业。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予以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作起重机用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作布料用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当活塞缸I[13]与布料臂节II[15]铰接示意图。
图6是具有布料臂节III[26]的示意图。
图7是图6作布料用示意图。
图8是活塞缸II[30]与布料臂节III[26]铰接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方案1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方案2示意图。
图中:[1]为塔身,[2]为回转支承,[3]为上回转部分,[4]为起重臂架,[5] 为固定装置,[6]为拉杆,[7]为支架,[8]为混凝土输送管路I,[9]为布料臂节I, [10]为轴II,[11]为旋转接头I,[12]为连杆机构I,[13]为活塞缸I,[14]为混凝土 输送管路II,[15]为布料臂节II,[16]为导轨,[17]为滚轮,[18]为载重小车,[19] 为起重绳,[20]为吊钩,[21]为连接装置,[22]为轴I,[23]为轴III,[24]为旋转接 头II,[25]为混凝土输送管路III,[26]为布料臂节III,[27]为连杆机构II,[28] 为柔性拉索,[29]为张紧机构,[30]为活塞缸II,[31]为平衡臂。
本实用新型由塔身[1],回转支承[2],上回转部分[3],起重臂架[4],拉 杆[6],载重小车[18],吊钩[20],布料臂节(二或三节折臂),混凝土输送管路 等组成。塔身[1]底部固定在地面基础上,塔身[1]顶端通过回转支承[2]与上回 转部分[3]相连。上回转部分[3]以及安装在其上的所有部件均可绕回转支承[2], 相对地面作水平面内的回转运动。起重臂架[4]的根部与上回转部分[3]连接, 起重臂架[4]中部通过拉杆[6]与上回转部分[3]连接。载重小车[18]上装有滚轮 [17],滚轮[17]压在起重臂架[4]的导轨[16]上,载重小车[18]可沿导轨[16]作 水平运动。吊钩[20]通过起重绳[19]与载重小车[18]相连;用轴I[22]将布料臂 节I[9]的根部与上回转部分[3]连接,布料臂节I[9]可以绕轴I[22]在垂直平 面内转动。布料臂节I[9]的端部与布料臂节II[15]的根部用轴II[10]连接,布 料臂节II[15]亦可绕轴II[10]在垂直平面内转动。可伸缩的活塞缸I[13]的一 端与布料臂节I[9]铰接,活塞缸I[13]的另一端通过连杆机构I[12]分别与布 料臂节I[9]和布料臂节II[15]相连(如图3)。活塞缸I[13]也可这样安装:一 端与布料臂节II[15]铰接,另一端通过连杆机构I[12]分别与布料臂节I[9] 和布料臂节II[15]铰接(如图5)。用压力介质(液或气)控制活塞缸I[13]的伸缩, 可控制布料臂节II[15]相对于布料臂节I[9]的转角。在布料臂节I[9]上,沿臂 长方向用支架[7]安装混凝上输送管路I[8];在布料臂节II[15]上,沿臂长方 向用支架[7]安装混凝土输送管路II[14]。混凝土输送管路I[8]的端部与混凝 上输送管路II[14]的根部用旋转接头I[11]相连。混凝土输送管路I[8]与混凝 上输送管路II[14]可在垂直平面内分别与布料臂节I[9]和布料臂节II[15]一 起转动。在上回转部分[3]装有固定装置[5],当布料臂节I[9]和布料臂节II[15] 折迭在一起时,固定装置[5]将折起的布料臂固定在上回转部分[3]上(如图 1)。这时本实用新型处于起重状态,可通过吊钩[20]的垂直运动,载重小车[18] 的水平运动以及上回转部分[3]的回转运动,在三维空间进行物料搬运作业。
若要将本实用新型转换为布料状态,则需打开固定装置[5],在布料臂节 II[15]远离轴II[10]处,用连接装置[21]将布料臂节II[15]与起重臂架[4]上的 载重小车[18]连接(如图3)。通过活塞缸I[13]的伸缩来控制布料臂节I[9]和 布料臂节II[15]展开的夹角,使布料臂节II[15]的端部以及混凝土输送管路II [14]的端部随载重小车[18]一起沿起重臂架[4]的长度方向作水平运动。由混 凝土泵送来的混凝土从混凝土输送管I[8]的根部流入,经旋转接头I[11]后, 从混凝土输送管II[14]端部流出。布料臂节II[15]端部沿起重臂架[4]臂长方 向的运动与上回转部分[3]的回转运动相配合,就可将混凝土浇注到布料臂最 大作用区域内的任一位置。
为了扩大布料半径,并使输送管路端部能垂直运动,可在布料臂节II[15] 的端部用轴III[23]连接布料臂节III[26],布料臂节III[26]可绕轴III[23]在 垂平面内转动,可伸缩作用的活塞缸II[30]的一端与布料臂节II[15]连接,活 塞缸II[30]的另一端通过连杆机构II[27]分别与布料臂节II[15]和布料臂节 III[26]连接(如图6)。活塞缸II[30]也可这样安装:一端与布料臂节III[26] 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杆机构II[27]分别与布料臂节II[15]和布料臂节III[26] 连接(如图8)。用压力介质(液或气)控制活塞缸II[30]的伸缩,可控制布料臂 节III[26]相对于布料臂节II[15]的转角。在布料臂节III[26]上,沿臂长方向 支架[7]安装混凝上输送管路III[25]。混凝土输送管路II[14]的端部与混凝土 输送管路III[25]的根部用旋转接头II[24]相连。混凝土输送管路III[25]可在 垂直平面内与布料臂节III[26]一起转动。控制活塞缸I[13]和活塞缸II[30] 使布料臂节I[9]、布料臂节II[15]和布料臂节III[26]折迭在一起,用固定装 置[5]将三节布料臂固定在上回转部分[3]上,本实用新型即处于起重状态(如 图6)。打开固定装置[5],将布料臂节II[15]的端部用连接装置[21]与载重小 车[18]连接,控制活塞缸I[13]和活塞缸II[30],将布料臂节I[9]、布料臂节II [15]和布料臂节III[26]展开,即将本实用新型转换为布料状态(如图7)。混凝 土泵送来的混凝土从混凝土输送管路I[8]根部流入,经混凝土输送管路I [8]、旋转接头I[11]、混凝土输送管路II[14]、旋转接头II[24]、混凝土输送 管路III[25],最后从混凝土输送管路III[25]端部流出。由于增加了布料臂节 III[26],不但扩大了本实用新型的作用半径,而且由于布料臂节III[26]绕轴 III[23]的转动,使得输送管路的端部能上下摆动,本实用新型布料功能的作 用范围也扩大到了三维空间。
布料状态下,为使布料臂节II[15]的端部随载重小车[18]一起沿起重臂[4] 的臂长方向运动,除前述的用活塞缸I[13]通过连杆机构[12]控制布料臂节I [9]与布料臂节II[15]的相对转角外,还可以采取下面两种方案来实现布料臂 节II[15]端部的运动。
方案1:取消连杆机构I[12],用活塞缸I[13]的一端与布料臂节I[9]相连, 另一端与上回转部分[3]相连(如图9)。通过控制活塞缸I[13]的伸缩,可控制 布料臂节I[9]相对于水平面内的转角,由于载重小车[18]限制了布料臂节II [15]与载重小车[18]连接处的垂直运动,故活塞缸I[13]的伸缩运动同样可带 动布料臂节II[15]的端部与载重小车[18]一起沿起重臂架[4]的臂长方向运 动。
方案2:取消活塞缸I[13]和连杆机构I[12],增加一台张紧机构[29],并 固定作平衡臂[31]上,在张紧机构[29]与布料臂节I[9]或布料臂节II[15]之间 用柔性拉索[28]连接(如图10所示)。通过张紧机构[29]收紧或放松柔性拉索 [28],同样可控制布料臂节I[9]相对于水平面的转角,达到控制布料臂节II [15]端部沿起重臂架[4]的臂长方向运动的目的。
在这里,柔性拉索[28]可以是钢丝绳或其它绳索,也可以是链条;张紧机 构[29]可以是卷扬机或滑车(俗称葫芦)。
本实用新型设计严谨,结构合理,安装简单,维护保养方便,能一机两 用,可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施工作业。
本文发布于:2023-03-27 06:27: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03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