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减小螺旋
桨叶稍激振力振动的装置。
背景技术:
2.螺旋桨叶通过驱动电机驱动转动,使驱动船只运动的驱动设备,螺旋桨叶稍高速旋转带动水流冲击上方的船底板,激振力迫使船底板振动,并传递至客舱,振动噪声严重影响乘客乘坐感受;常规的船只
减振操作是加大螺旋桨叶稍和船底板之间距离,从而减小水流冲击对船底板的冲击,该方法的缺陷为减振效果有限,且在浅吃水船上无法实现;还有一种常规做法为叶稍上方船底板局部加厚,以减小水流对船底板的冲击,该方法的缺陷是仅增大了局部阻尼,仍为同一材质,减振效果有限,需要设计一种更有效的减振机构,来减小螺旋桨叶稍激振力产品的振动,从而盖上乘客的乘坐感受。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小螺旋桨叶稍激振力振动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减小螺旋桨叶稍激振力振动的装置,包括船底板位于螺旋桨叶上方的位置连接的
船体围板,
所述船体围板内围成安装减振腔体的安装空间,所述减振腔体包括中空箱体,所述中空箱体通过上端连接的连接板与船体围板上端连接,且所述中空箱体外壁与船体围板之间留有间隙。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7.所述船体围板上设置连接法兰,配合的所述减振腔体的连接板上也开设连接孔,所述减振腔体通过连接板和连接法兰配合螺栓螺母连接在船体围板上。
8.所述连接法兰和所述连接板之间设置减振橡胶垫。
9.所述连接板外端翻折使连接板形成l形,并使l形的所述连接板可勾住所述连接法兰。
10.所述减振腔体的中空箱体的底板配合船底板为向内凹陷的圆弧形。
11.所述船体围板焊接连接船底板。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13.1)减小螺旋桨叶稍激振力振动的装置,通过船体围板连接减振腔体,通过减振腔体的底板吸收振动能量,起到减振作用,可以明显减小螺旋桨叶稍激振力给船体带来的振动和噪声,特别适合螺旋桨叶稍间隙偏小的浅吃水船的减振用途;
14.2)减振腔体和船体围板连接减振橡胶垫,通过减振橡胶垫也可有效隔离减振腔体的振动,进一步起到减振作用,提高减振效果;
15.3)减振腔体和船体围板通过连接法兰和连接板可拆卸连接,方便将减振腔体拆卸下来进行维护更换操作;
16.4)连接板为l形,不但可以勾住连接法兰方便安装,而且可将减振橡胶垫包裹起来,降低外界环境对减振橡胶垫的影响,延长减振橡胶垫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7.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减小螺旋桨叶稍激振力振动的装置的侧视图。
18.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减小螺旋桨叶稍激振力振动的装置的俯视图。
19.图3示出了图2中的a-a剖视图。
20.附图中标记:
21.1、船底板;2、螺旋桨叶;3、船体围板;31、安装空间;32、连接法兰;4、减振腔体;41、中空箱体;42、连接板;5、减振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加清楚。需要说明的是,附图采用了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有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23.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减小螺旋桨叶稍激振力振动的装置,包括船底板1位于螺旋桨叶2上方的位置连接的船体围板3,且船体围板3与船底板1焊接连接,船体围板3内围成安装减振腔体4的安装空间31,且船体围板3上端连接用于固定减振腔体4的连接法兰32,减振腔体4包括中空箱体41和连接板42,中空箱体41穿在安装空间31内,中空箱体41外壁与船体围板3之间留有间隙,连接板42上也开设连接孔,减振腔体4通过连接板42和连接法兰32配合螺栓螺母连接在船体围板3上。
24.连接法兰32和连接板42之间设置减振橡胶垫5,进一步通过减振橡胶垫5也可有效隔离减振腔体4的振动,进一步起到减振作用,提高减振效果。
25.连接板42外端翻折使连接板42形成l形,并使l形的连接板42可勾住连接法兰32,便于将减振腔体4挂在船体围板3上便于安装连接,且可将减振橡胶垫5包裹起来,降低外界环境对减振橡胶垫5的影响,延长减振橡胶垫5的使用寿命。
26.减振腔体4的中空箱体41的底板配合船底板1为向内凹陷的圆弧形。
27.本实施例的减小螺旋桨叶稍激振力振动的装置安装时,向将减振橡胶垫5连接到船体围板3上的连接法兰32上,然后,将减振腔体4的中空箱体41穿入船体围板3内围成的安装空间31内,并使l形的连接板42挂在连接法兰32和减振橡胶垫5上,最后通过螺栓配合螺母固定连接连接法兰32和连接板42,使连接法兰32和连接板42紧贴减振橡胶垫5,即完成安装操作,即可通过减小螺旋桨叶稍激振力振动的装置进行减振操作,减振方式为二级减振,第一级减振为减振腔体4减振,螺旋桨叶稍激起的高速水流击打在减振腔体4下方的底板
上,该底板可以吸收振动能量,起到减振作用;第二级减振为减振橡胶垫5减振,通过减振橡胶垫5可将减振腔体4的振动有效隔离,同样起到减振作用;通过二级减振,大大减小高速水流对船底板1冲击产生的振动和噪声,从而提高乘客乘坐游船的舒适度。
28.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所记载的范围。
29.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减小螺旋桨叶稍激振力振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船底板位于螺旋桨叶上方的位置连接的船体围板,所述船体围板内围成安装减振腔体的安装空间,所述减振腔体包括中空箱体,所述中空箱体通过上端连接的连接板与船体围板上端连接,且所述中空箱体外壁与船体围板之间留有间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小螺旋桨叶稍激振力振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围板上设置连接法兰,配合的所述减振腔体的连接板上也开设连接孔,所述减振腔体通过连接板和连接法兰配合螺栓螺母连接在船体围板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小螺旋桨叶稍激振力振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法兰和所述连接板之间设置减振橡胶垫。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小螺旋桨叶稍激振力振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外端翻折使连接板形成l形,并使l形的所述连接板可勾住所述连接法兰。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小螺旋桨叶稍激振力振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腔体的中空箱体的底板配合船底板为向内凹陷的圆弧形。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小螺旋桨叶稍激振力振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围板焊接连接船底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小螺旋桨叶稍激振力振动的装置,包括船底板位于螺旋桨叶上方的位置连接的船体围板,所述船体围板内围成安装减振腔体的安装空间,所述减振腔体包括中空箱体,所述中空箱体通过上端连接的连接板与船体围板上端连接,且所述中空箱体外壁与船体围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减小螺旋桨叶稍激振力振动的装置,通过减振腔体的底板吸收振动能量,起到减振作用,可以明显减小螺旋桨叶稍激振力给船体带来的振动和噪声,从而提高乘客乘坐游船的舒适度。的舒适度。的舒适度。
技术研发人员:
程海刚 郭栋 黄泉水 潘国平 孟昌 倪长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无锡东方船研高性能船艇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2.05
技术公布日:
202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