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中空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散热的铸造中空筒型
结构。
背景技术:
2.中空筒型结构顾名思义是一种中间为空心的柱形结构,在工业生产中许多设备中都有所使用,尤其是一些气体、液体管道,或者一些需要保证低重量的支撑件,可以说中空筒型结构是许多设备的基础零部件,当前的中空筒型结构大多采用铸造成型,能够快速的进行生产,勉强满足当前的使用需求。
3.目前,专利号为cn202021842695.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提出一种供气流穿过的筒型结构件,通过负载筒及其内部设置的多根延伸体,相对于轴向设置,类横向设置的延伸体与烟气能接触的更全,基本上是全面积接触;优选沿轴向,在相邻的延伸体之间存在间隙,此时,该间隙不仅会降低延伸体对烟气的阻挡效果,确保烟气的顺畅流动,而且赋予延伸体一定的摆动空间,便于延伸体在烟气驱动下产生动作,产生抚动效果,增大延伸体与烟气的接触时间与接触面积,尽管具有较好的烟雾接触效果,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结构较为死板,不够灵活,散热效果不佳,散热隔热效果无法调节的问题。
4.因此,针对上述中空筒型结构散热效果差,结构死板不够灵活的问题,我们提出一种便于散热的铸造中空筒型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散热的铸造中空筒型结构,该中空筒型结构操作简单,使用便捷,灵活度高,散热隔热效果可调节,散热效果好,实用性强。
7.(2)技术方案
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便于散热的铸造中空筒型结构,该筒型结构包括外壁开设通风槽的中空外筒、转动设置于
所述中空外筒内的旋转内筒、用于控制所述旋转内筒转动的控制环和用于延长
风力作用时间的风力延长机构。
9.所述中空外筒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所述控制环,所述旋转内筒位于上下两个所述控制环之间,所述风力延长机构设置在上下两个所述控制环之间,且所述风力延长机构位于所述旋转内筒内。
10.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内筒包括用于阻挡所述通风槽的阻挡弧片、用于固定所述阻挡弧片的两个
环形安装片和设置于所述环形安装片上用于控制其转动的调节凸块,所述阻挡弧片焊接在上下两个所述环形安装片之间,所述阻挡弧片位于所述通风槽的一侧用于隔热,阻挡弧片能够随着环形安装片的转动而移动,从而调节阻挡弧片与通风槽之间的位置关系,阻挡弧片将通风槽阻挡时用于更好的隔热,减少热量流失,阻挡弧片未将通风槽阻挡时,利用风力延长机构和外部鼓风设备能够更好的对本实用新型筒内的热量进行散发,操
作简单,使用便捷,灵活度高,实用性强。
11.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安装片上环形阵列的设置有用于配合所述控制环进行自身固定的安装卡槽,所述调节凸块焊接在其中一个所述安装卡槽内,所述调节凸块上设置有用于防滑的防滑纹,所述控制环的顶部开设有限制调节凸块移动的环形限位槽,所述调节凸块位于所述环形限位槽内,在旋转内筒使用时,通过暴露在顶端的调节凸块对环形安装片进行旋转控制,进而对阻挡弧片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调节阻挡弧片与通风槽之间的位置关系,用于控制本实用新型的隔热和散热状态。
12.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环的顶部一侧焊接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用于插入所述安装卡槽内实现环形安装片固定作用的伸缩固定杆,通过伸缩固定杆的伸缩,使得安装卡槽能够被伸缩固定杆所卡设,从而无法旋转,保持固定状态,用于控制环形安装片的固定。
13.进一步的,所述风力延长机构包括升降片、设置在所述升降片中心位置处的弹性连接绳、用于固定所述弹性连接绳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焊接在所述控制环的内侧壁上,所述升降片通过所述弹性连接绳与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升降片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所述弹性连接绳,在风力延长机构使用时,即可通过外接鼓风设备进行高效散热,同时能够在受到外部气流影响下,升降片上下往复移动,弹性连接绳具有较高的弹性,为升降片上下移动提供足够的弹性。
14.(3)有益效果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6.1、本实用新型阻挡弧片能够随着环形安装片的转动而移动,从而调节阻挡弧片与通风槽之间的位置关系,阻挡弧片将通风槽阻挡时用于更好的隔热,减少热量流失,阻挡弧片未将通风槽阻挡时,利用风力延长机构和外部鼓风设备能够更好的对本实用新型筒内的热量进行散发,操作简单,使用便捷,灵活度高,实用性强。
17.2、本实用新型风力延长机构即可通过外接鼓风设备进行高效散热,同时能够在受到外部气流影响下,升降片上下往复移动,弹性连接绳具有较高的弹性,为升降片上下移动提供足够的弹性,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内气流持续的流动。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隐藏阻挡弧片后的剖视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风力延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中的标记为:1、中空外筒;11、通风槽;2、旋转内筒;21、阻挡弧片;22、环形安装片;23、调节凸块;24、安装卡槽;3、控制环;31、环形限位槽;32、安装支架;33、伸缩固定杆;4、风力延长机构;41、升降片;42、连接杆;43、弹性连接绳。
具体实施方式
23.本具体实施方式是一种便于散热的铸造中空筒型结构,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该筒型结构包括外壁开设通风槽11的中空外筒1、转动设置于中空外筒1内的旋转内筒
2、用于控制旋转内筒2转动的控制环3和用于延长风力作用时间的风力延长机构4。
24.中空外筒1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控制环3,旋转内筒2位于上下两个控制环3之间,通过控制环3对旋转内筒2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使得旋转内筒2即可将通风槽阻挡用于更好的隔热,也可不将通风槽阻挡,同时搭配利用风力延长机构4和外部鼓风设备能够更好的对本实用新型筒内的热量进行散发,风力延长机构4设置在上下两个控制环3之间,且风力延长机构4位于旋转内筒2内,风力延长机构4即可通过外接鼓风设备进行高效散热,同时能够在受到外部气流影响下,升降片41上下往复移动,弹性连接绳43具有较高的弹性,为升降片41上下移动提供足够的弹性,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内气流持续的流动。
2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旋转内筒2包括用于阻挡通风槽11的阻挡弧片21、用于固定阻挡弧片21的两个环形安装片22和设置于环形安装片22上用于控制其转动的调节凸块23,阻挡弧片21焊接在上下两个环形安装片22之间,阻挡弧片21位于通风槽11的一侧用于隔热,阻挡弧片21能够随着环形安装片22的转动而移动,从而调节阻挡弧片21与通风槽11之间的位置关系,阻挡弧片21将通风槽11阻挡时用于更好的隔热,减少热量流失,阻挡弧片21未将通风槽11阻挡时,利用风力延长机构4和外部鼓风设备能够更好的对本实用新型筒内的热量进行散发,操作简单,使用便捷,灵活度高,实用性强。
2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环形安装片22上环形阵列的设置有用于配合控制环3进行自身固定的安装卡槽24,调节凸块23焊接在其中一个安装卡槽24内,调节凸块23上设置有用于防滑的防滑纹,控制环3的顶部开设有限制调节凸块23移动的环形限位槽31,调节凸块23位于环形限位槽31内,在旋转内筒2使用时,通过暴露在顶端的调节凸块23对环形安装片22进行旋转控制,进而对阻挡弧片21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调节阻挡弧片21与通风槽11之间的位置关系,用于控制本实用新型的隔热和散热状态。
2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控制环3的顶部一侧焊接有安装支架32,安装支架32上设置有用于插入安装卡槽24内实现环形安装片22固定作用的伸缩固定杆33,通过伸缩固定杆33的伸缩,使得安装卡槽24能够被伸缩固定杆33所卡设,从而无法旋转,保持固定状态,用于控制环3形安装片22的固定。
2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风力延长机构4包括升降片41、设置在升降片41中心位置处的弹性连接绳43、用于固定弹性连接绳43的连接杆42,连接杆42焊接在控制环3的内侧壁上,升降片41通过弹性连接绳43与连接杆42连接,升降片41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弹性连接绳43,在风力延长机构4使用时,即可通过外接鼓风设备进行高效散热,同时能够在受到外部气流影响下,升降片上下往复移动,弹性连接绳43具有较高的弹性,为升降片41上下移动提供足够的弹性。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散热的铸造中空筒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壁开设通风槽(11)的中空外筒(1)、转动设置于所述中空外筒(1)内的旋转内筒(2)、用于控制所述旋转内筒(2)转动的控制环(3)和用于延长风力作用时间的风力延长机构(4);所述中空外筒(1)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所述控制环(3),所述旋转内筒(2)位于上下两个所述控制环(3)之间,所述风力延长机构(4)设置在上下两个所述控制环(3)之间,且所述风力延长机构(4)位于所述旋转内筒(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铸造中空筒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内筒(2)包括用于阻挡所述通风槽(11)的阻挡弧片(21)、用于固定所述阻挡弧片(21)的两个环形安装片(22)和设置于所述环形安装片(22)上用于控制其转动的调节凸块(23),所述阻挡弧片(21)焊接在上下两个所述环形安装片(22)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铸造中空筒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安装片(22)上环形阵列的设置有用于配合所述控制环(3)进行自身固定的安装卡槽(24),所述调节凸块(23)焊接在其中一个所述安装卡槽(24)内,所述调节凸块(23)上设置有用于防滑的防滑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铸造中空筒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环(3)的顶部开设有限制调节凸块(23)移动的环形限位槽(31),所述调节凸块(23)位于所述环形限位槽(31)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铸造中空筒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环(3)的顶部一侧焊接有安装支架(32),所述安装支架(32)上设置有用于插入所述安装卡槽(24)内实现环形安装片(22)固定作用的伸缩固定杆(3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铸造中空筒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弧片(21)位于所述通风槽(11)的一侧用于隔热。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铸造中空筒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延长机构(4)包括升降片(41)、设置在所述升降片(41)中心位置处的弹性连接绳(43)、用于固定所述弹性连接绳(43)的连接杆(42),所述连接杆(42)焊接在所述控制环(3)的内侧壁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铸造中空筒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片(41)通过所述弹性连接绳(43)与所述连接杆(42)连接,所述升降片(41)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所述弹性连接绳(4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散热的铸造中空筒型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中空筒型结构散热效果差,结构死板不够灵活的技术问题。该筒型结构包括外壁开设通风槽的中空外筒、转动设置于中空外筒内的旋转内筒、用于控制旋转内筒转动的控制环和用于延长风力作用时间的风力延长机构,中空外筒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控制环,旋转内筒位于上下两个控制环之间,风力延长机构设置在上下两个控制环之间,且风力延长机构位于旋转内筒内,旋转内筒包括用于阻挡通风槽的阻挡弧片、用于固定阻挡弧片的两个环形安装片和设置于环形安装片上用于控制其转动的调节凸块,该筒型结构操作简单,使用便捷,灵活度高,散热隔热效果可调节,散热效果好,实用性强。用性强。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
夏坤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贵州青松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26
技术公布日:
202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