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装式预制电力井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阅读: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预制构件领域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组装式预制电力井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电力井是地下管线或管道中重要的构筑物。传统电力井一般为砌砖或者现场支模浇筑混凝土两种形式,砌砖式电力井存在工期长,作业效率低,操作不便捷等缺点;整体式预制电力井存在制作难度大、单个构件重量大、运输成本高、吊装设备要求高等缺点。
3.专利公开号为cn21767927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电力井,包括:底板、多块侧板以及盖板,所述侧板的一侧竖直设置有燕尾块,且另一侧设置有供所述燕尾块滑移嵌入的燕尾槽,所述侧板的下端面间隔设置有多个插杆,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供所述插杆穿设的插孔,所述插杆的下端侧壁设置有用于钩紧所述底板下端面的卡钩。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预制式和模块化的电力井,实现电力井的分体生产和现场组装施工,施工时不受场地环境的影响,并且结构强度高,施工周期快。
4.上述专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施工效率,但侧板之间仅采用尾槽和榫卯的连接的方式并不稳定,且各部分间无封闭连接,存在漏水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组装式预制电力井及其施工方法,其底座与四个侧板互相之间的连接节点均预留了足够的钢筋,且各个节点使用现场浇筑的方式连接,此种方式组成的电力井结构稳定,并形成封闭的空间,还在底座上预留了止水钢板,起到防漏水的效果。
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组装式预制电力井,包括底座、长侧边、短侧边和顶盖;
8.所述底座呈长方体,所述底座顶部沿外周竖直固定有多个第一u型钢筋的开口端;
9.两所述长侧边固定于所述底座两长边的顶部,所述长侧边的两侧水平固定有多个第二u型钢筋的开口端;
10.两所述短侧边固定于所述底座两短边的顶部,所述短侧边内侧的两端水平固定有多个第三u型钢筋的开口端;所述第二u型钢筋与所述第三u型钢筋交错设置;
11.所述长侧边、所述短侧边的底部均开设有灌浆槽;所述灌浆槽罩设在所述第一u型钢筋外;
12.所述顶盖固定在所述长侧边顶部、所述短侧边顶部。
13.进一步的,所述长侧边顶部、所述短侧边顶部均间隔竖直固定有限位钢筋;所述顶盖上开设竖直贯通的灌浆孔;所述限位钢筋固定在所述灌浆孔内。
14.进一步的,所述长侧边、所述短侧边均开设有竖直贯通的补浆孔;所述补浆孔与所述灌浆槽相连通。
15.进一步的,所述长侧边的内侧、所述短侧边的内侧均横向开设有模具定位孔;所述模具定位孔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
16.进一步的,所述底座顶部固定有止水钢板;所述止水钢板贴于所述底座顶部外周设置;所述第一u型钢筋固定在所述止水钢板上。
17.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钢筋延伸出所述长侧边或者所述短侧边的长度,小于顶盖的厚度。
18.一种组装式预制电力井的施工方法,用于构建一种组装式预制电力井,包括以下步骤:
19.s10:将各个预制部件运送至指定位置;
20.s20:吊装底座、长侧边和短侧边,并进行安装;
21.s30:使用模具封堵长侧边和短侧边的连接节点;
22.s40:在长侧边和短侧边的连接节点上部进行灌浆;
23.s50:待浆体达到设计强度,拆除封堵模具;
24.s60:吊装顶盖,盖合在长侧边和短侧边上;
25.s70:向顶盖的灌浆孔中灌浆;
26.s80:待浆体达到设计强度,电力井组装完成。
27.进一步的,步骤s20具体包括:
28.s21,将底座吊装至所需安装位置;
29.s22,将长侧边吊装至底座长边上,长侧边底部的灌浆槽将底座的第一u型钢筋完全包覆,形成灌浆用空腔;
30.s23,将短侧边吊装至底座短边上,使短侧边与长侧边相垂直,且短侧边内表面紧贴长边的侧边,短侧边底部的灌浆槽将第一u型钢筋完全包覆,形成灌浆用空腔。
31.进一步的,步骤s40具体包括:
32.s41:在长侧边和短侧边的连接节点处进行灌浆,直至浆体与连接节点处高度平齐;
33.s42:通过补浆孔向灌浆槽中灌浆,直至浆体与补浆孔高度平齐;
34.s43:清除连接节点处、补浆孔漫出的浆体。
35.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6.1、本发明预先在工厂生产各个部件,运送至现场后在进行组装,使其相较于传统的现场施工的电力井施工周期短;相较整体式预制电力井运输成本低,吊装设备要求低。
37.2、预制形式的构件尺寸精度高、外观质量好。
38.3、底座与四个侧板互相之间的连接节点均预留了足够的钢筋,且各个节点使用现场浇筑的方式连接,使形成的空间结构稳定。
39.4、底座上预留了止水钢板,起到防止电力井漏水的效果。
附图说明
40.图1为本发明的组合状态示意图;
41.图2为本发明的爆炸图;
42.图3为底座、长侧边和短侧边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43.图4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44.图5为长侧边的俯视斜视图;
45.图6为长侧边的仰视斜视图;
46.图7为短侧边的俯视斜视图;
47.图8为短侧边的仰视斜视图;
48.图9为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49.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50.1、底座;11、第一u型钢筋;12、止水钢板;2、长侧边;21、第二u型钢筋;3、短侧边;31、第三u型钢筋;4、顶盖;41、灌浆孔;5、模具定位孔;6、灌浆槽;7、限位钢筋;8、补浆孔。
具体实施方式
5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52.参见图1至图9,一种组装式预制电力井,包括底座1、长侧边2、短侧边3和顶盖4;
53.所述底座1呈长方体,所述底座1顶部沿外周竖直固定有多个第一u型钢筋11的开口端;
54.两所述长侧边2固定于所述底座1两长边的顶部,所述长侧边2的两侧水平固定有多个第二u型钢筋21的开口端;
55.两所述短侧边3固定于所述底座1两短边的顶部,所述短侧边3内侧的两端水平固定有多个第三u型钢筋31的开口端;所述第二u型钢筋21与所述第三u型钢筋31交错设置;
56.所述长侧边2、所述短侧边3的底部均开设有灌浆槽6;所述灌浆槽6罩设在所述第一u型钢筋11外;
57.所述顶盖4固定在所述长侧边2顶部、所述短侧边3顶部。
58.底座1由钢筋混凝土预制而成,上表面外围布置第一u型钢筋11,第一u型钢筋11的布置高度略低于长侧边2及短侧边3中的灌浆槽6的高度。底座1的第一u型钢筋11起到与长侧边2、短侧边3之间的连接作用。长侧边2由钢筋混凝土预制而成,两侧布置平行于内表面的第二u型钢筋21,起到加强与短侧边3之间的连接作用,长侧边2底部预留灌浆槽6,起到与底座1连接的作用。短侧边3由钢筋混凝土预制而成,两侧布置垂直于内表面的第三u型钢筋31,起到加强与长侧边2之间的连接作用,短侧边3底部预留灌浆槽6,起到与底座1连接的作用。长侧边2与短侧边3两者呈直角布置,长侧边2的侧面紧贴与短侧边3的内表面上。短侧边3、长侧边2之间的内部连接节点采用模具封堵。顶盖4由钢筋混凝土预制而成。底座1、长侧边2、短侧边3各部分之间的节点采用现场支模浇筑的连接方式。顶盖4与长侧边2、短侧边3之间采用灌浆料填充的方式。
59.进一步的,所述长侧边2顶部、所述短侧边3顶部均间隔竖直固定有限位钢筋7;所述顶盖4上开设竖直贯通的灌浆孔41;所述限位钢筋7固定在所述灌浆孔41内。
60.长侧边2和短侧边3的顶部布置有限位钢筋7,限位钢筋7外伸的长度略小于顶盖4的厚度,起限位和固定顶盖4的作用。顶盖4外围布置数个灌浆孔41,长侧边2、短侧边3顶部的限位钢筋7从此孔穿入。
61.进一步的,所述长侧边2、所述短侧边3均开设有竖直贯通的补浆孔8;所述补浆孔8与所述灌浆槽6相连通。
62.所述长侧边2、所述短侧边3的上部预留有补浆孔8,补浆孔8贯通至底部的灌浆槽6中,用于灌浆作业时的排气、观察及补料。
63.进一步的,所述长侧边2的内侧、所述短侧边3的内侧均横向开设有模具定位孔5;所述模具定位孔5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
64.长侧边2、短侧边3的内侧表面两侧开设有模具定位孔5,用于模具的固定。
65.进一步的,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有止水钢板12;所述止水钢板12贴于所述底座1顶部外周设置;所述第一u型钢筋11固定在所述止水钢板12上。
66.长侧边2、短侧边3底部的灌浆槽6将底座1上的第一u型钢筋11和止水钢板12完全包覆。止水钢板12起为电力井止水的作用,可防止侧壁中的水份流进电力井内部。
67.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钢筋7延伸出所述长侧边2或者所述短侧边3的长度,小于顶盖4的厚度。
68.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包括:
69.一种组装式预制电力井的施工方法,用于构建一种组装式预制电力井,包括以下步骤:
70.s10:将各个预制部件运送至指定位置;
71.s20:吊装底座1、长侧边2和短侧边3,并进行安装;
72.s21,将底座1吊装至所需安装位置;
73.s22,将长侧边2吊装至底座1长边上,长侧边2底部的灌浆槽6将底座1的第一u型钢筋11完全包覆,形成灌浆用空腔;
74.s23,将短侧边3吊装至底座1短边上,使短侧边3与长侧边2相垂直,且短侧边3内表面紧贴长侧边2的侧边,短侧边3底部的灌浆槽6将第一u型钢筋11完全包覆,形成灌浆用空腔。
75.s30:使用模具封堵长侧边2和短侧边3的连接节点;
76.s40:在长侧边2和短侧边3的连接节点上部进行灌浆;
77.s41:在长侧边2和短侧边3的连接节点处进行灌浆,直至浆体与连接节点处高度平齐;过程中从长侧边2及短侧边3的排气观察补浆孔8进行观察,确认是否灌浆到位。
78.s42:通过补浆孔8向灌浆槽6中灌浆,直至浆体与补浆孔8高度平齐;
79.s43:清除连接节点处、补浆孔8漫出的浆体。
80.s50:待浆体达到设计强度,拆除封堵模具;
81.s60:吊装顶盖4,盖合在长侧边2和短侧边3上;使长侧边2、短侧边3上部预留的限位钢筋7从顶盖4预留的灌浆孔41中穿入。
82.s70:向顶盖4的灌浆孔41中灌浆;
83.s80:待浆体达到设计强度,电力井组装完成。
8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组装式预制电力井,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长侧边(2)、短侧边(3)和顶盖(4);所述底座(1)呈长方体,所述底座(1)顶部沿外周竖直固定有多个第一u型钢筋(11)的开口端;两所述长侧边(2)固定于所述底座(1)两长边的顶部,所述长侧边(2)的两侧水平固定有多个第二u型钢筋(21)的开口端;两所述短侧边(3)固定于所述底座(1)两短边的顶部,所述短侧边(3)内侧的两端水平固定有多个第三u型钢筋(31)的开口端;所述第二u型钢筋(21)与所述第三u型钢筋(31)交错设置;所述长侧边(2)、所述短侧边(3)的底部均开设有灌浆槽(6);所述灌浆槽(6)罩设在所述第一u型钢筋(11)外;所述顶盖(4)固定在所述长侧边(2)顶部、所述短侧边(3)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预制电力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长侧边(2)顶部、所述短侧边(3)顶部均间隔竖直固定有限位钢筋(7);所述顶盖(4)上开设竖直贯通的灌浆孔(41);所述限位钢筋(7)固定在所述灌浆孔(41)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组装式预制电力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长侧边(2)、所述短侧边(3)均开设有竖直贯通的补浆孔(8);所述补浆孔(8)与所述灌浆槽(6)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预制电力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长侧边(2)的内侧、所述短侧边(3)的内侧均横向开设有模具定位孔(5);所述模具定位孔(5)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预制电力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有止水钢板(12);所述止水钢板(12)贴于所述底座(1)顶部外周设置;所述第一u型钢筋(11)固定在所述止水钢板(12)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组装式预制电力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钢筋(7)延伸出所述长侧边(2)或者所述短侧边(3)的长度,小于顶盖(4)的厚度。7.一种组装式预制电力井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构建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装式预制电力井,包括以下步骤:s10:将各个预制部件运送至指定位置;s20:吊装底座(1)、长侧边(2)和短侧边(3),并进行安装;s30:使用模具封堵长侧边(2)和短侧边(3)的连接节点;s40:在长侧边(2)和短侧边(3)的连接节点上部进行灌浆;s50:待浆体达到设计强度,拆除封堵模具;s60:吊装顶盖(4),盖合在长侧边(2)和短侧边(3)上;s70:向顶盖(4)的灌浆孔(41)中灌浆;s80:待浆体达到设计强度,电力井组装完成。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组装式预制电力井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具体包括:s21,将底座(1)吊装至所需安装位置;s22,将长侧边(2)吊装至底座(1)长边上,长侧边(2)底部的灌浆槽(6)将底座(1)的第
一u型钢筋(11)完全包覆,形成灌浆用空腔;s23,将短侧边(3)吊装至底座(1)短边上,使短侧边(3)与长侧边(2)相垂直,且短侧边(3)内表面紧贴长边(2)的侧边,短侧边(2)底部的灌浆槽(6)将第一u型钢筋(11)完全包覆,形成灌浆用空腔。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组装式预制电力井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0具体包括:s41:在长侧边(2)和短侧边(3)的连接节点处进行灌浆,直至浆体与连接节点处高度平齐;s42:通过补浆孔(8)向灌浆槽(6)中灌浆,直至浆体与补浆孔(8)高度平齐;s43:清除连接节点处、补浆孔(8)漫出的浆体。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预制构件领域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组装式预制电力井及其施工方法,一种组装式预制电力井,包括底座、长侧边、短侧边、顶盖、灌浆槽、限位钢筋和补浆孔;所述底座呈长方体,底座顶部固定有第一U型钢筋;所述长侧边固定于底座长边的顶部,长侧边水平方向的两侧固定有第二U型钢筋;所述短侧边固定于所述底座短边的顶部,短侧边内侧固定有第三U型钢筋;所述第二U型钢筋和第三U型钢筋相邻。该发明中的底板与四个侧板互相之间的连接节点均预留了足够的钢筋,且各个节点使用现场浇筑的方式连接,此种方式组成的电力井结构稳定,并形成封闭的空间,还在底板上预留了止水钢板,起到防漏水的效果。防漏水的效果。防漏水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

王耀 张永辉 王培新 余永强 周勇 黄身浩 陈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建科技(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2.26

技术公布日:

2023/3/10

本文发布于:2023-03-12 15:23: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675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侧边   所述   底座   型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