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田排水沟渠的可调式排涝安全闸门

阅读: 评论:0



1.本发明属于农业排涝,尤其涉及一种农田排水沟渠的可调式排涝安全闸门


背景技术:



2.农田排水沟渠是指天然形成的或由人工挖掘而成的辅助农田排水的水道;农田排水沟渠主要具有三方面的功能:一是降渍排涝功能;二是蓄水功能;三是减少农田中的营养物质流失和降低污染的功能;为了能充分发挥农田排水沟渠的各项功能,通常需在沟渠中设置水堰或闸门;中国专利cn103938599b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农田排水沟渠的可调式自排涝安全闸门,由闸体、闸门、闸门开启装置和闸门复位装置组成。闸体包括闸墩和横梁,闸墩上安装有透水管。闸门包括底堰、活动闸门、铰链、横杠、支撑杆和可调铰链,底堰与活动闸门通过铰链连接,支撑杆通过可调铰链与活动闸门连接。闸门开启装置包括水箱、配重块、摆杆和支座,摆杆通过转轴固定于闸墩上。闸门复位装置包括滚筒、滚筒支架、减速箱、手轮和拉索,减速箱与滚筒支架通过输出轴连接,滚筒和活动闸门通过拉索连接。
3.上述专利中,在发生洪涝的时候,通过直接释放闸门,使闸门在自身重力和水流推力的作用下向闸门外侧倾倒,进行快速排水,一方面,闸门直接倾倒,对沟渠和闸门容易造成损坏,另一方面,闸门一下打开到最大程度,瞬间水流量很大,对沟渠的冲击力较大,并且,排涝后,闸门需要通过手动复位,操作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一种农田排水沟渠的可调式排涝安全闸门,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
5.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农田排水沟渠的可调式排涝安全闸门,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闸墩,两个闸墩顶部和底部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闸梁和底堰;安装于闸梁和底堰之间的闸门本体,所述闸门本体包括:闸筒,所述闸筒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闸梁和底堰抵接,所述闸筒的两侧筒壁上均开口;安装于闸筒内且上下相对的两块门体,两块门体之间为排水口,所述门体呈弧形且与闸筒的筒壁滑动连接;安装于闸梁上的浮板,所述浮板一端与闸梁转动连接,浮板另一端安装有气囊;连接于浮板与两块门体之间的联动组件,所述浮板向上转动时,通过联动组件带动两块门体相远离,浮板向下转动时,通过联动组件带动两块门体相靠近。
6.优选地,所述闸筒转动安装于两个闸墩之间,闸墩上安装有用于带动闸筒转动的动力电机。
7.优选地,所述气囊上设置有气嘴。
8.优选地,所述联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浮板远离气囊一端的扇形齿轮,所述扇形齿轮的圆心与浮板的转动中心重
合;固定于闸梁上的第一缸体,所述第一缸体内上下滑动设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上固定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有与扇形齿轮啮合的齿条;固定于闸筒内的第二缸体,所述第一缸体底端与第二缸体靠近门体的一端通过气管连通,所述第二缸体内设有第四活塞,所述第四活塞靠近门体的一侧转动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位于两个门体中间;固定于闸筒端壁上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轴线与闸筒的中心线重合,所述连接轴上转动安装有两根第三连接杆,两根第三连接杆分别与两个门体铰接;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二内螺纹套,所述第二内螺纹套上铰接有两根第二连杆,两个所述第二连杆分别与两根第三连接杆铰接;所述第四活塞另一侧固定有支杆,所述支杆远离第四活塞的一端贯穿第二缸体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支杆与第二缸体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对支杆的作用力朝向门体一侧。
9.优选地,所述闸墩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辅助墩,所述辅助墩与闸墩水平滑动连接,所述闸墩内安装有用于带动辅助墩移动的调节机构。
10.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竖直转动安装于闸墩内的双向丝杆;螺纹连接于双向丝杆的两个螺纹段上的两个第一内螺纹套;连接于第一内螺纹套与辅助墩之间的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两端分别与第一内螺纹套和辅助墩铰接。
11.优选地,所述闸墩上安装有稳定组件,所述稳定组件包括:开设于闸墩靠近水流方向的侧壁内的活塞腔,活塞腔的长度方向与水流方向平行,所述活塞腔内设有第三活塞;固定于第三活塞上的第二连接杆,所述活塞腔内位于第二连接杆上套装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两端分别与第三活塞和活塞腔一端抵触,第一弹簧对第三活塞的作用力与水流方向相反;安装于双向丝杆上的单级飞轮,所述单级飞轮的外侧壁上固定有圆弧轨道;转动连接于双向丝杆上且位于单级飞轮一侧的驱动杆,所述第二连接杆靠近驱动杆的一端固定有销轴,所述驱动杆上开设有供销轴穿过并滑动的活动槽;所述驱动杆上固定驱动销,所述驱动销插入圆弧轨道内,所述圆弧轨道内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两端分别与驱动销和圆弧轨道一端连接,第二弹簧对驱动销的作用力为逆时针方向。
12.优选地,所述辅助墩的外侧壁上间隔固定有多根连接锚,所述连接锚插入沟渠的边坡内。
13.优选地,所述连接锚内设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与连接锚远离辅助墩的一端之间连接有多根弧形的膨胀片,所述膨胀片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凸出,所述连接锚上的侧壁上开设有供弧形膨胀片运动的通槽,所述活塞腔通过第一连通管与连接锚设有第二活塞的一端连通。
14.优选地,所述闸墩与沟渠的边坡固定连接,所述底堰与沟渠的渠床固定连接。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所提供的农田排水沟渠的可调式排涝安全闸门通过设置闸墩、闸梁、底堰和闸门本体,所述闸门本体包括闸筒、门体、浮板和联动组件,在发生洪涝灾害的时候,农田、沟渠内的水位快速上涨,水对浮板和气囊的浮力推动浮板逐渐向上转动,浮板通过联动组件带动两块门体相远离,使得排水口变大,从而快速排掉闸内的水,有效地防止了因农田水位过高和淹水时间过长而造成的损失;排涝结束后,沟渠内的水位下降,浮板在重力下向下转动,通过联动组件带动两块门体相靠近,恢复初始状态,保持沟渠内的水位稳定。
16.本发明所提供的农田排水沟渠的可调式排涝安全闸门通过设置稳定组件,稳定组件,所述稳定组件包括活塞腔、第三活塞、第二连接杆、第一弹簧、单级飞轮、驱动杆和驱动销,在发生洪涝灾害的时候,使得辅助墩与沟渠的边坡进一步抵紧,保证闸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农田排水沟渠的可调式排涝安全闸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处放大图;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农田排水沟渠的可调式排涝安全闸门中闸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农田排水沟渠的可调式排涝安全闸门中稳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的b处放大图;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农田排水沟渠的可调式排涝安全闸门中单级飞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农田排水沟渠的可调式排涝安全闸门中连接锚的结构示意图。
18.附图标记注释:1、闸梁;2、气囊;3、浮板;4、扇形齿轮;5、第一缸体;6、第一活塞;7、第一连接杆;8、双向丝杆;9、闸墩;10、辅助墩;11、沟渠;12、连接锚;13、第一连杆;14、第一内螺纹套;15、单级飞轮;16、闸门本体;17、底堰;18、膨胀片;19、第二活塞;20、第一弹簧;21、第二连接杆;22、驱动杆;23、驱动销;24、圆弧轨道;25、第二弹簧;26、第三活塞;27、第一连通管;28、闸筒;29、门体;30、第三连接杆;31、螺纹杆;32、第二内螺纹套;33、第二连杆;34、第二缸体;35、第三弹簧;36、第四活塞;37、气嘴。
具体实施方式
1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20.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
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2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农田排水沟渠的可调式排涝安全闸门,如图1-图7所示,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闸墩9,两个闸墩9顶部和底部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闸梁1和底堰17,可采用焊接固定的方式,所述闸墩9与沟渠11的边坡固定连接,所述底堰17与沟渠11的渠床固定连接,可采用混凝土浇筑固定方式;安装于闸梁1和底堰17之间的闸门本体16,所述闸门本体16包括:闸筒28,所述闸筒28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闸梁1和底堰17抵接,所述闸筒28的两侧筒壁上均开口;可将闸筒28转动安装于两个闸墩9之间,可通过转轴、轴承以及轴承座转动安装,通过转动闸筒28调节开口的位置,可在闸墩9上安装用于带动闸筒28转动的动力电机,当然,也可通过手动的方式驱动闸筒28转动;安装于闸筒28内且上下相对的两块门体29,两块门体29之间为排水口,所述门体29呈弧形且与闸筒28的筒壁滑动连接,可在门体29外侧壁上通过螺丝固定滑轨,在闸筒28的筒壁上开设与滑轨滑动连接的滑槽;安装于闸梁1上的浮板3,所述浮板3一端与闸梁1转动连接,浮板3另一端安装有气囊2,可在气囊2上设置气嘴37,通过打气筒连接气嘴37对气囊2充气,也可以打开气嘴37对气囊2放气,来调节所受浮力的大小;连接于浮板3与两块门体29之间的联动组件,所述浮板3向上转动时,通过联动组件带动两块门体29相远离,浮板3向下转动时,通过联动组件带动两块门体29相靠近。
22.可以理解的是,在正常情况下,沟渠11内水位较低,水从排水口向下游流动,沟渠11内的水位稳定,在发生洪涝灾害的时候,农田、沟渠11内的水位快速上涨,水对浮板3和气囊2的浮力推动浮板3逐渐向上转动,浮板3通过联动组件带动两块门体29相远离,使得排水口变大,从而快速排掉闸内的水,有效地防止了因农田水位过高和淹水时间过长而造成的损失;排涝结束后,沟渠11内的水位下降,浮板3在重力下向下转动,通过联动组件带动两块门体29相靠近,恢复初始状态,保持沟渠11内的水位稳定。
23.其中,所述联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浮板3远离气囊2一端的扇形齿轮4,可采用焊接固定,所述扇形齿轮4的圆心与浮板3的转动中心重合;固定于闸梁1上的第一缸体5,可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第一缸体5内上下滑动设有第一活塞6,所述第一活塞6上固定有第一连接杆7,可通过焊接固定,所述第一连接杆7上设有与扇形齿轮4啮合的齿条;固定于闸筒28内的第二缸体34,可将第二缸体34与闸筒28的端壁焊接固定,所述第一缸体5底端与第二缸体34靠近门体29的一端通过气管连通,所述第二缸体34内设有第四活塞36,所述第四活塞36靠近门体29的一侧转动安装有螺纹杆31,可通过轴承和轴承座转动安装,所述螺纹杆31位于两个门体29中间;固定于闸筒28端壁上的连接轴,可通过焊接固定,所述连接轴的轴线与闸筒28的中心线重合,所述连接轴上转动安装有两根第三连接杆30,两根第三连接杆30分别与两个
门体29铰接;所述螺纹杆31上螺纹连接有第二内螺纹套32,所述第二内螺纹套32上铰接有两根第二连杆33,两个所述第二连杆33分别与两根第三连接杆30铰接;所述第四活塞36另一侧固定有支杆,所述支杆远离第四活塞36的一端贯穿第二缸体34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支杆与第二缸体34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35,可将第三弹簧35套设于支杆上且两端分别与支杆和第二缸体34钩连,第三弹簧35对支杆的作用力朝向门体29一侧,第三弹簧35可以是拉伸弹簧,设计的拉力、强度、刚度等性能优异;需要解释的是,正常情况下,第三弹簧35能够通过支杆给第四活塞36施加有向门体29一侧的作用力a,门体29通过第三连接杆30、第二连杆33、第二内螺纹套32和螺纹杆31对第四活塞36施加有向远离门体29一侧的作用力b,以及各部件受到的水流的作用力c,作用力a大于作用力b与作用力c之和,通过两根第三连接杆30支撑两个门体29,从而排水口处于打开状态,可通过转动螺纹杆31,螺纹杆31带动第二内螺纹套32运动,第二内螺纹套32通过第二连杆33带动第三连接杆30运动,第三连接杆30带动门体29运动,能够手动调节排水口的大小,适应不同的排水需求;进一步的,发生洪涝灾害的时候,农田、沟渠11内的水位快速上涨,水对浮板3和气囊2的浮力推动浮板3逐渐向上转动,浮板3的重量、力臂长度可根据需求设计,力臂越长越省力,浮板3带动扇形齿轮4转动,扇形齿轮4通过齿条带动第一连接杆7向下运动,第一连接杆7带动第一活塞6向下运动,第一活塞6将第一缸体5内的介质通过气管压入第二缸体34内,然后推动第四活塞36向远离门体29一侧运动,第四活塞36带动螺纹杆31以及第二内螺纹套32向远离门体29一侧运动,第二内螺纹套32通过第二连杆33、第三连接杆30带动两个门体29相远离,排水口变大,快速排掉闸内的水,伴随着排涝的进行,沟渠11内的水位逐渐下降,浮板3也逐渐向下转动,浮板3带动扇形齿轮4反转,扇形齿轮4通过第一连接杆7带动第一活塞6向上运动,第二缸体34内的介质回到第一缸体5,在第三弹簧35作用下,通过支杆带动第四活塞36、螺纹杆31以及第二内螺纹套32向门体29一侧运动,第二内螺纹套32通过第二连杆33、第三连接杆30带动两块门体29复位,排水口恢复正常状态;更进一步的,还可以通过转动闸筒28,使得排水口的高度位置变化,也即调整排水口的最低位置,从而能够调整正常情况下沟渠11内的水位高度,满足不同的农业种植需求;本实施例中,所述闸墩9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辅助墩10,所述辅助墩10与闸墩9水平滑动连接,可通过滑块和滑槽的滑动连接方式,所述闸墩9内安装有用于带动辅助墩10移动的调节机构,使得闸门能够适应不同宽度尺寸的沟渠11;其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竖直转动安装于闸墩9内的双向丝杆8,通过轴承和轴承座转动安装,所述双向丝杆8顶端延伸至闸梁1上方并焊接固定有手轮,可通过手轮带动双向丝杆8转动;螺纹连接于双向丝杆8的两个螺纹段上的两个第一内螺纹套14;连接于第一内螺纹套14与辅助墩10之间的第一连杆13,第一连杆13两端分别与第一内螺纹套14和辅助墩10铰接;通过转动双向丝杆8,双向丝杆8带动第一内螺纹套14运动,第一内螺纹套14带动第一连杆13运动,第一连杆13带动辅助墩10运动,直至辅助墩10与沟渠11的边坡抵触,能够将闸门安装于不同宽度尺寸的沟渠11内,提高适应性和实用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辅助墩10的外侧壁上间隔固定有多根连接锚12,所述连接锚12插入沟渠11的边坡内;在具体实施中,所述闸墩9上安装有稳定组件,用于提高闸门稳定性,所述稳定组件包括:开设于闸墩9靠近水流方向的侧壁内的活塞腔,活塞腔的长度方向与水流方向平行,所述活塞腔内设有第三活塞26;固定于第三活塞26上的第二连接杆21,所述活塞腔内位于第二连接杆21上套装有第一弹簧20,第一弹簧20两端分别与第三活塞26和活塞腔一端抵触,第一弹簧20对第三活塞26的作用力与水流方向相反;安装于双向丝杆8上的单级飞轮15,所述单级飞轮15的外侧壁上固定有圆弧轨道24;转动连接于双向丝杆8上且位于单级飞轮15一侧的驱动杆22,所述第二连接杆21靠近驱动杆22的一端固定有销轴,所述驱动杆22上开设有供销轴穿过并滑动的活动槽;所述驱动杆22上固定驱动销23,所述驱动销23插入圆弧轨道24内,所述圆弧轨道24内设有第二弹簧25,第二弹簧25两端分别与驱动销23和圆弧轨道24一端连接,第二弹簧25对驱动销23的作用力为逆时针方向,可选择第二弹簧25为拉伸弹簧,第二弹簧25两端分别与驱动销23和圆弧轨道24一端钩连。
24.在发生洪涝灾害的时候,沟渠11内水位升高,水对第三活塞26的冲击力和压力增大,推动第三活塞26向闸墩9内运动,第三活塞26带动第二连接杆21向内运动,第二连接杆21带动驱动杆22转动,驱动杆22带动驱动销23在圆弧轨道24内运动,驱动销23通过第二弹簧25拉动圆弧轨道24,圆弧轨道24带动单级飞轮15外圈转动,单级飞轮15外圈通过内圈带动双向丝杆8进一步转动或具有转动的趋势,使得两个第一内螺纹套14进一步相靠近或具有相靠近的趋势,从而使得辅助墩10与沟渠11的边坡进一步抵紧,增加闸门与沟渠11之间的作用力,进一步保证闸门的稳定性;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锚12内设有第二活塞19,所述第二活塞19与连接锚12远离辅助墩10的一端之间连接有多根弧形的膨胀片18,弧形的膨胀片18向外凸,所述膨胀片18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凸出,所述连接锚12上的侧壁上开设有供弧形膨胀片18运动的通槽,所述活塞腔通过第一连通管27与连接锚12设有第二活塞19的一端连通;在第三活塞26向闸墩9内运动时,第三活塞26将活塞腔内的介质压入连接锚12,使得第二活塞19向右运动,第二活塞19挤压膨胀片18,膨胀片18向外膨胀与沟渠11的边坡进一步紧密连接,进一步提高闸门与边坡的连接稳定性。
25.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农田排水沟渠的可调式排涝安全闸门,其工作原理为:在正常情况下,沟渠11内水位较低,水从排水口向下游流动,沟渠11内的水位稳定,发生洪涝灾害的时候,农田、沟渠11内的水位快速上涨,水对浮板3和气囊2的浮力推动浮板3逐渐向上转动,浮板3带动扇形齿轮4转动,扇形齿轮4通过齿条带动第一连接杆7向下运动,第一连接杆7带动第一活塞6向下运动,第一活塞6将第一缸体5内的介质通过气管压入第二缸体34内,然后推动第四活塞36向远离门体29一侧运动,第四活塞36带动螺纹杆31以及第二内螺纹套32向远离门体29一侧运动,第二内螺纹套32通过第二连杆33、第三连接
杆30带动两个门体29相远离,排水口变大,快速排掉闸内的水,伴随着排涝的进行,沟渠11内的水位逐渐下降,浮板3也逐渐向下转动,浮板3带动扇形齿轮4反转,扇形齿轮4通过第一连接杆7带动第一活塞6向上运动,第二缸体34内的介质回到第一缸体5,在第三弹簧35作用下,通过支杆带动第四活塞36、螺纹杆31以及第二内螺纹套32向门体29一侧运动,第二内螺纹套32通过第二连杆33、第三连接杆30带动两门体29复位,排水口恢复正常状态;在发生洪涝灾害的时候,沟渠11内水位升高,水对第三活塞26的冲击力和压力增大,推动第三活塞26向闸墩9内运动,第三活塞26带动第二连接杆21向内运动,第二连接杆21带动驱动杆22转动,驱动杆22带动驱动销23在圆弧轨道24内运动,驱动销23通过第二弹簧25拉动圆弧轨道24,圆弧轨道24带动单级飞轮15外圈转动,单级飞轮15外圈通过内圈带动双向丝杆8进一步转动或具有转动的趋势,使得两个第一内螺纹套14进一步相靠近或具有相靠近的趋势,从而使得辅助墩10与沟渠11的边坡进一步抵紧,增加闸门与沟渠11之间的作用力,进一步保证闸门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能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26.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发明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所要保护的范围。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依然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对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特征根据情况相互组合、增删或作其他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本质未脱离本发明的构思的其他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同样属于本发明所要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农田排水沟渠的可调式排涝安全闸门,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闸墩,两个闸墩顶部和底部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闸梁和底堰;安装于闸梁和底堰之间的闸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本体包括:闸筒,所述闸筒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闸梁和底堰抵接,所述闸筒的两侧筒壁上均开口;安装于闸筒内且上下相对的两块门体,两块门体之间为排水口,所述门体呈弧形且与闸筒的筒壁滑动连接;安装于闸梁上的浮板,所述浮板一端与闸梁转动连接,浮板另一端安装有气囊;连接于浮板与两块门体之间的联动组件,所述浮板向上转动时,通过联动组件带动两块门体相远离,浮板向下转动时,通过联动组件带动两块门体相靠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排水沟渠的可调式排涝安全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闸筒转动安装于两个闸墩之间,闸墩上安装有用于带动闸筒转动的动力电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排水沟渠的可调式排涝安全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上设置有气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排水沟渠的可调式排涝安全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浮板远离气囊一端的扇形齿轮,所述扇形齿轮的圆心与浮板的转动中心重合;固定于闸梁上的第一缸体,所述第一缸体内上下滑动设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上固定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有与扇形齿轮啮合的齿条;固定于闸筒内的第二缸体,所述第一缸体底端与第二缸体靠近门体的一端通过气管连通,所述第二缸体内设有第四活塞,所述第四活塞靠近门体的一侧转动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位于两个门体中间;固定于闸筒端壁上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轴线与闸筒的中心线重合,所述连接轴上转动安装有两根第三连接杆,两根第三连接杆分别与两个门体铰接;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二内螺纹套,所述第二内螺纹套上铰接有两根第二连杆,两个所述第二连杆分别与两根第三连接杆铰接;所述第四活塞另一侧固定有支杆,所述支杆远离第四活塞的一端贯穿第二缸体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支杆与第二缸体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对支杆的作用力朝向门体一侧。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排水沟渠的可调式排涝安全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闸墩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辅助墩,所述辅助墩与闸墩水平滑动连接,所述闸墩内安装有用于带动辅助墩移动的调节机构。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农田排水沟渠的可调式排涝安全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竖直转动安装于闸墩内的双向丝杆;螺纹连接于双向丝杆的两个螺纹段上的两个第一内螺纹套;连接于第一内螺纹套与辅助墩之间的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两端分别与第一内螺纹套和辅助墩铰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农田排水沟渠的可调式排涝安全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闸墩上安装有稳定组件,所述稳定组件包括:
开设于闸墩靠近水流方向的侧壁内的活塞腔,活塞腔的长度方向与水流方向平行,所述活塞腔内设有第三活塞;固定于第三活塞上的第二连接杆,所述活塞腔内位于第二连接杆上套装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两端分别与第三活塞和活塞腔一端抵触,第一弹簧对第三活塞的作用力与水流方向相反;安装于双向丝杆上的单级飞轮,所述单级飞轮的外侧壁上固定有圆弧轨道;转动连接于双向丝杆上且位于单级飞轮一侧的驱动杆,所述第二连接杆靠近驱动杆的一端固定有销轴,所述驱动杆上开设有供销轴穿过并滑动的活动槽;所述驱动杆上固定驱动销,所述驱动销插入圆弧轨道内,所述圆弧轨道内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两端分别与驱动销和圆度轨道一端连接,第二弹簧对驱动销的作用力为逆时针方向。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农田排水沟渠的可调式排涝安全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墩的外侧壁上间隔固定有多根连接锚,所述连接锚插入沟渠的边坡内。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农田排水沟渠的可调式排涝安全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锚内设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与连接锚远离辅助墩的一端之间连接有多根弧形的膨胀片,所述膨胀片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凸出,所述连接锚上的侧壁上开设有供弧形膨胀片运动的通槽,所述活塞腔通过第一连通管与连接锚设有第二活塞的一端连通。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排水沟渠的可调式排涝安全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闸墩与沟渠的边坡固定连接,所述底堰与沟渠的渠床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适用于农业排涝,提供了一种农田排水沟渠的可调式排涝安全闸门,包括闸墩、闸梁、底堰和闸门本体,所述闸门本体包括闸筒、门体、浮板和联动组件,所述闸墩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辅助墩,所述闸墩内安装有用于带动辅助墩移动的调节机构,所述闸墩上安装有稳定组件,所述稳定组件包括活塞腔、第三活塞、第二连接杆、第一弹簧、单级飞轮、驱动杆和驱动销,本发明所提供的农田排水沟渠的可调式排涝安全闸门通过设置闸墩、闸梁、底堰和闸门本体,在发生洪涝灾害的时候,使得排水口变大,从而快速排掉闸内的水;排涝结束后,排水口恢复初始状态,保持沟渠内的水位稳定,通过设置稳定组件,保证闸门的稳定性。保证闸门的稳定性。保证闸门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

金大唐 刘晓丽 王振懿 刘延浩 张芸溪 韩睿 张俊卓 徐奕丹 陈龙 鲁清元 武青松 蔡广铠 汪世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安徽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2023.02.12

技术公布日:

2023/3/10

本文发布于:2023-03-12 15:21: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675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活塞   闸门   沟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