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吸附
治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吸附治具。
背景技术:
2.现有用于db 画胶与bond焊接的真空板一般采用平面设计,此种平面设计的真空板只能针对pcba板底部平整的产品进行作业,而针对工艺特殊机种无法生产,比如sid573机种,此机种产品底部有元器件凹凸不平,因真空板是平面,产品在运作时容易撞伤元器件以及真空无法吸附问题,严重出现画胶与焊接不稳,出现画胶异常以及贴偏现象,不良率达到100%。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真空吸附治具,至少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部分缺陷。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真空吸附治具,包括治具
本体,
所述治具本体上表面沿其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条
凹槽,各所述凹槽沿治具本体的长度方向通长布置,所述治具本体上表面位于各凹槽两侧位置设有真空吸附孔,所述治具本体一侧开设通气孔,各所述真空吸附孔与通气孔相连通。
6.进一步的,各所述凹槽等间距布置。
7.进一步的,各所述真空吸附孔沿治具本体的轴线呈一排等间距布置,所述通气孔为盲孔,沿治具本体的轴线布置。
8.进一步的,所述凹槽两侧的治具本体上表面长度方向两端为斜面。
9.进一步的,所述治具本体的长度方向两端设有卡口,所述卡口沿治具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布置,且所述卡口的下表面与治具本体的下表面齐平设置。
10.进一步的,所述卡口与治具本体一体成型。
11.进一步的,所述治具本体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而成。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真空吸附治具通过在治具本体表面设置凹槽,以配合pcba板底部设置元器件所产生的凸起,同时在凹槽两边设定真空吸附孔,确保产品在该真空吸附治具上平整吸附,元器件无摩擦,大大提高了产品良率。
14.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真空吸附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真空吸附治具的俯视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真空吸附治具的侧视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真空吸附治具的底面示意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真空吸附治具吸附pcba板的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说明:1、治具本体;2、通气孔;3、凹槽;4、真空吸附孔;5、斜面;6、卡口;7、pcba板;8、元器件。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抵触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4.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真空吸附治具,包括治具本体1,所述治具本体1上表面沿其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条凹槽3,各所述凹槽3沿治具本体1的长度方向通长布置,所述治具本体1上表面位于各凹槽3两侧位置设有真空吸附孔4,所述治具本体1一侧开设通气孔2,各所述真空吸附孔4与通气孔2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将待吸附产品(pcba板7)的凸起位置(即安装元器件8位置)从该治具本体1的凹槽3通过,治具本体1上凹槽3的位置可根据产品上元器件8的位置对应设置,这样使得产品在该治具本体1上平整放置;与此同时,真空发生器通过通气孔2由真空吸附孔4对放置于治具本体1上的产品产生吸附力,从而将产品平整吸附固定于治具本体1上;其中,真空发生器并未在图中示出,该设备为现有技术,此处就不再详述其具体工作原理和结构。
25.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将各所述凹槽3等间距布置,各所述真空吸附孔4沿治具本体1的轴线呈一排等间距布置,所述通气孔2为盲孔,沿治具本体1的轴线布置。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以与sid537机种拼板配套用的该治具结构尺寸为例,治具本体1选用不锈钢材质制成长方体结构,其长度为69.9mm,宽度为73mm,厚度为8.7mm;治具本体1上设置7条凹槽3,每条凹槽3的深度为1.2mm,宽度为3.2mm,相邻凹槽3之间的间距为8.1mm,相邻的真空吸附孔4之间的间距为8.1mm。
26.优化的,如图1所示,所述凹槽3两侧的治具本体1上表面长度方向两端设计为斜面5,以便待吸附产品顺利滑上或滑出该真空吸附治具上。
27.进一步的,所述治具本体1的长度方向两端设有卡口6,所述卡口6沿治具本体1的宽度方向延伸布置,且所述卡口6的下表面与治具本体1的下表面齐平设置;该卡口6设计用
于固定治具本体1,具体的,设计卡口6长度为37.5mm,宽度为4.55mm,厚度为3.0mm,平整度要求小于20μm。优化的,如图4所示,所述卡口6与治具本体1采用一体成型,进一步保证治具本体1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
2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真空吸附治具通过在治具本体表面设置凹槽,以配合pcba板底部设置元器件所产生的凸起,同时在凹槽两边设定真空吸附孔,确保产品在该真空吸附治具上平整吸附,元器件无摩擦,大大提高了产品良率。
29.以上例举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真空吸附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治具本体,所述治具本体上表面沿其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条凹槽,各所述凹槽沿治具本体的长度方向通长布置,所述治具本体上表面位于各凹槽两侧位置设有真空吸附孔,所述治具本体一侧开设通气孔,各所述真空吸附孔与通气孔相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附治具,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凹槽等间距布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吸附治具,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真空吸附孔沿治具本体的轴线呈一排等间距布置,所述通气孔为盲孔,沿治具本体的轴线布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两侧的治具本体上表面长度方向两端为斜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本体的长度方向两端设有卡口,所述卡口沿治具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布置,且所述卡口的下表面与治具本体的下表面齐平设置。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真空吸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口与治具本体一体成型。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本体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而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具体提供了一种真空吸附治具,包括治具本体,所述治具本体上表面沿其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条凹槽,各所述凹槽沿治具本体的长度方向通长布置,所述治具本体上表面位于各凹槽两侧位置设有真空吸附孔,所述治具本体一侧开设通气孔,各所述真空吸附孔与通气孔相连通。该真空吸附治具通过在治具本体表面设置凹槽,以配合PCBA底部设置元器件所产生的凸起,同时在凹槽两边设定真空吸附孔,确保产品在该真空吸附治具上平整吸附,元器件无摩擦,大大提高了产品良率。大大提高了产品良率。大大提高了产品良率。
技术研发人员:
刘传禄 潘德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湖北三赢兴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26
技术公布日:
20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