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燃气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
槽车卸车降压系统及其降压方法。
背景技术:
2.在城市的中压管网中,需要持续向中压管网输送天然气,对应地,需要设置天然气站,通过多个lng槽车的槽车罐连接bog
总管,bog总管依次连接调压器、中压管网,如此bog总管内压力长期维持着调压器设定的出口压力之上,在lng槽车的槽车罐卸液后期,仅开启bog管总阀,槽罐与bog总管导通,槽罐内压力平衡到bog总管压力,该种方式会使槽车罐还残留大量残液,这些残液通常只能通过eag管排放至大气,造成浪费。公开号为cn208620057u,公开了一种带bog冷凝回收系统的lng自增压卸车装置,包含lng储槽、第一汽化器、lng槽车、液氮
储罐、第二汽化器、增热器;lng槽车的出液口通过第一管道和lng储槽的液相口和气相口相连,第一汽化器的一端用第二管道和lng槽车的气相口相连,另一端用第三管道和lng槽车的液相口相连,lng槽车的一侧设有冷源通道进口,lng槽车的冷源通道进口通过第四管道和液氮储罐的排液口相连,lng槽车另一侧设有冷源通道出口,冷源通道出口通过第五管道和增热器的进气口相连,液氮储罐的出液口通过第六管道、第七管道与第二汽化器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简化传统的卸车系统,加快卸车速度,节省卸车时间,实现lng储槽降压,减少lng的汽化损失。但该装置制造需要一定成本,无法通过有限的管道、阀门的组装以达到对lng槽车的槽车罐进行降压。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压效果更佳的槽车卸车降压系统及其降压方法。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方案为:一种槽车卸车降压系统,包括多个槽车罐、卸车平台、多个lng储罐,
所述卸车平台包括多组卸车管、进液总管、增压总管、出液总管、bog总管、bog连通管、增压回气总管、eag总管,一组所述卸车管对应一个槽车罐,所述卸车管包括增压管、bog管、液相管,所述槽车罐的放空阀连接增压管,所述槽车罐的气相阀、增压管分别连接bog管,所述槽车罐的液相阀连接液相管,多条所述液相管分别连接进液总管,所述进液总管分别连接多个lng储罐,多条所述bog管分别连接bog总管,多条所述bog管分别连接bog连通管,其中所述bog管与液相管之间通过a阀连接,bog管与bog总管之间设置有b阀,bog管与bog连通管之间设置有c阀。
5.进一步地,所述增压管与bog管之间设置有卸车增压器,进一步地,所述lng储罐的气相阀连接有bog支管,多条所述bog支管分别连接bog总管、增压回气总管、eag总管。
6.进一步地,所述lng储罐的上进液阀、下进液阀分别连接进液总管,所述lng储罐的出液阀连接出液总管,所述出液总管连接有气化区。
7.进一步地,所述气化区包括多组气化器、复热器、两组调压计量撬,多组所述气化
器并联连接,所述出液总管分别连接多组气化器,每组所述气化器包括两并联连接的气化器,多组所述气化器分别连接复热器的进气端、一组调压计量撬,所述复热器的出气端、bog总管共同连接另一组调压计量撬。
8.进一步地,所述增压总管连接有增压区,所述增压区连接增压回气总管。
9.进一步地,所述增压区包括两储罐增压器,两所述储罐增压器并联连接,所述增压总管分别连接两储罐增压器,两所述储罐增压器共同连接增压回气总管。
10.本发明还包括槽车卸车降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多个槽车罐的放空阀、气相阀、液相阀对应连接增压管、bog管、液相管,然后打开其中一个槽车罐的液相阀与气相阀、储存罐的上进液阀与气相阀、b阀,当没听到气流进入lng储罐内的声音时,关闭该槽车罐的液相阀与气相阀、lng储存罐的上进液阀与气相阀;s2.打开步骤s1中槽车罐对应的a阀与c阀、需预冷的槽车罐对应的a阀与c阀,以对槽车罐的增压进液管、bog管、液相管进行预冷,当进行预冷的增压进液管、bog管、液相管出现结霜现象时,关闭步骤s1中槽车罐对应的a阀、需预冷的槽车罐对应的a阀与c阀;s3.打开步骤s2中预冷后的槽车罐的液相阀与气相阀、储存罐的下进液阀与出液阀、b阀,直至没听到气流进入lng储罐内的声音时,关闭对应的槽车罐的液相阀与气相阀、lng储存罐的下进液阀与出液阀、b阀;s4.将步骤s1中与槽车罐连接的增压管、bog管、液相管拆除,然后通过eag总管将管道内的余气放散。
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首先在一槽车罐完成初次降压后,利用该槽车罐的残液对后一需进行降压的槽车罐对应的增压管、bog管、液相管进行吹扫预冷,有效进一步降低前一槽车罐内的压力,同时,后一槽车罐对应的管道预冷后,可减少后一槽车罐降压时的气化,有效提高后一槽车罐的降压效果,与传统的降压方法相比较,本发明的降压效果更佳;同时利用带降压的槽车罐叼进行下一待卸液降压的槽车管进行吹管置换预冷,创新了作业流程,优化操作步骤。
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打开a阀前,先缓慢打开步骤s1中槽车罐对应的c阀、需预冷的槽车罐对应的a阀与c阀,对需预冷的压进液管、bog管、液相管吹扫置换30s。
1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在管道连接前,先通过静电接地报警装置检查槽车罐与lng储罐的地线是否接好。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后,减少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图。
15.图2为本发明的槽车罐与lng储罐连接结构图。
16.其中,1为槽车罐,2为lng储罐,21为上进液阀,22为下进液阀,23为出液阀,24为气相阀,3为增压总管,31为增压管,32为卸车增压器,33为安装阀,4为bog总管,41为bog管,42为b阀,43为c阀,44为bog支管,45为bog连通管,5为进液总管,51为液相管,52为a阀,53为液动阀,61为出液总管,62为增压回气总管,63为eag总管,631为放空管,71为气化器,72为复热器,73为调压计量撬,81为储罐增压器,82为气动阀,91为出液管,92为球阀,93为开关阀,94为止回阀。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19.参见附图1至附图2所示,一种槽车卸车降压工艺,包括多个槽车罐1、卸车平台、多个lng储罐2,卸车平台包括多组卸车管、进液总管5、增压总管3、出液总管61、bog总管4、bog连通管45、增压回气总管62、eag总管63,一组卸车管对应一个槽车罐1,卸车管包括增压管31、bog管41、液相管51,槽车罐1的放空阀连接增压管31,槽车罐1的气相阀24、增压管31分别连接bog管41,槽车罐1的液相阀连接液相管51,多条液相管51分别连接进液总管5,进液总管5分别连接多个lng储罐2,多条bog管41分别连接bog总管4,多条bog管41分别连接bog连通管45,其中bog管41与液相管51之间通过a阀52连接,bog管41与bog总管4之间设置有b阀42,bog管41与bog连通管45之间设置有c阀43。
20.在本实施例中,增压管31与bog管41之间设置有卸车增压器32,在本实施例中,lng储罐2的气相阀24连接有bog支管44,多条bog支管44分别连接bog总管4、增压回气总管62、eag总管63。
21.在本实施例有,eag总管63依次连接有气化器71、放空管631。
22.在本实施例中,lng储罐2的上进液阀、下进液阀分别连接进液总管5,lng储罐2的出液阀连接出液总管61,出液总管61连接有气化区。
23.在本实施例中,气化区包括多组气化器71、复热器72、两组调压计量撬73,多组气化器71并联连接,出液总管61分别连接多组气化器71,每组气化器71包括两并联连接的气化器71,多组气化器71分别连接复热器72的进气端、一组调压计量撬73,复热器72的出气端、bog总管4共同连接另一组调压计量撬73;两组调压计量撬73共同连接有燃气管道,该燃气管道连接中压管网,复热器72连接有进水管、回水管,bog总管4与复热器72之间设置有气化器71。
24.在本实施例中,出液总管61还连接有灌装区,灌装区包括多组灌装管,每组灌装管包括出液管91、bog管41,出液总管61分别连接多条出液管91,多条bog管分别连接bog总管4,该灌装区的一条出液管91与一条bog管41共同连接一个杜瓦瓶。
25.在本实施例中,增压总管3连接有增压区,增压区连接增压回气总管62。
26.在本实施例中,增压区包括两储罐增压器81,两储罐增压器81并联连接,增压总管3分别连接两储罐增压器81,两储罐增压器81共同连接增压回气总管62,在储罐增压器81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开关阀,储罐增压器81下游设置有安全阀33。
27.在储罐增压器81与增压回气总管62之间设置有三条并联连接的燃气管道,一燃气管道上设置有开关阀93,其余的两燃气管道上依次设置有开关阀93、气动阀82、开关阀93。
28.在本实施例中,卸车增压器32、气化器71、储罐增压器81均为空温式气化器,复热
器72为水浴加热器。
29.本实施例还包括槽车卸车降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多个槽车罐1的放空阀、气相阀24、液相阀对应连接增压管31、bog管41、液相管51,然后打开其中一个槽车罐1的液相阀与气相阀24、储存罐的上进液阀与气相阀24、b阀42,当没听到气流进入lng储罐2内的声音时,关闭该槽车罐1的液相阀与气相阀24、lng储存罐的上进液阀21与气相阀24;在管道连接前,先通过静电接地报警装置检查槽车罐1与lng储罐2的地线是否接好。
30.s2.先缓慢打开步骤s1中槽车罐1对应的c阀43、需预冷的槽车罐1对应的a阀52与c阀43,对需预冷的压进液管、bog管41、液相管51吹扫置换30s;然后打开步骤s1中槽车罐1对应的a阀52与c阀43、需预冷的槽车罐1对应的a阀52与c阀43,以对槽车罐1的增压进液管、bog管41、液相管51进行预冷,当进行预冷的增压进液管、bog管41、液相管51出现结霜现象时,关闭步骤s1中槽车罐1对应的a阀52、需预冷的槽车罐1对应的a阀52与c阀43,完成利用上一降压后的槽车罐1中的残液对待降压的槽车罐1对应的管道进行吹扫预冷,如此重复,使每个槽车罐1的罐内压力下降更多。
31.s3.打开步骤s2中预冷后的槽车罐1的液相阀与气相阀24、储存罐的下进液阀与出液阀、b阀42,直至没听到气流进入lng储罐2内的声音时,关闭对应的槽车罐1的液相阀与气相阀24、lng储存罐2的下进液阀22与出液阀23、b阀42。
32.s4.将步骤s1中与槽车罐1连接的增压管31、bog管41、液相管51拆除,然后通过eag总管63将管道内的余气放散。
33.计算原理: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质量计算公式,其中槽车罐1内取111 k,取lng储罐2最大lng水容积为55 m3,标准状况下(273.15 k,一个标准大气压)天然气密度是0.7174 kg/m3。
34.传统的降压方法为:bog总管通过调压器与市政管相连,因此bog总管内压力长期维持着调压器设定的出口压力之上;卸液后期,仅开启bog管总4的b阀42,lng储罐2与bog总管4导通,lng储罐2内压力平衡到bog总管4压力。
降压工艺降压极限(mpa)此时槽车罐内压力(mpa)令槽车出液管通过汽化器与市政管连接0.50~0.600.50~0.60令槽车出液管与储罐bog管连接0.30~0.500.35~0.55令槽车出液管与槽车下进液管连接0.18~0.230.18~0.23
35.由上述计算对比可得,本实施例的槽车罐1内的压力下降更多,效果更佳。
36.当需要对城市的中压管网进行输气时,打开lng储罐2的出液阀23、bog总管4与复热器72之间的开关阀93,lng储罐2向多个气化器1输入液化天然气,然后通过气化器1将液化天然气气化,完全气化后的天然气通过调压计量撬73调压计量后输入中压管网,部分未完全气化的天然气进入复热器72后再次加热气化后,进入调压计量撬73,而bog总管4输送的bog天然气经气化器1气化后,通过调压计量撬73调压计量后输入中压管网。
37.当lng储罐2内的气压出现变化,需要加压时,通过增压总管3向两个储罐增压器81输送液化天然气,储罐增压器81将天然气气化后,进入增压回气总管62,然后经lng储罐2的气相阀24进入lng储罐2内增压。
38.而lng储罐2在日常储存时,多余溢出的bog天然气经lng储罐2的气相阀24排出,然后进入eag总管63内,经气化器71气化后,通过放空管631排出大气。
39.以上所述之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更多可能的变动和润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之思路所作的等同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槽车卸车降压系统,包括多个槽车罐(1)、卸车平台、多个lng储罐(2),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车平台包括多组卸车管、进液总管(5)、增压总管(3)、出液总管(61)、bog总管(4)、bog连通管(45)、增压回气总管(62)、eag总管(63),一组所述卸车管对应一个槽车罐(1),所述卸车管包括增压管(31)、bog管(41)、液相管(51),所述槽车罐(1)的放空阀连接增压管(31),所述槽车罐(1)的气相阀(24)、增压管(31)分别连接bog管(41),所述槽车罐(1)的液相阀连接液相管(51),多条所述液相管(51)分别连接进液总管(5),所述进液总管(5)分别连接多个lng储罐(2),多条所述bog管(41)分别连接bog总管(4),多条所述bog管(41)分别连接bog连通管(45),其中所述bog管(41)与液相管(51)之间通过a阀(52)连接,bog管(41)与bog总管(4)之间设置有b阀(42),bog管(41)与bog连通管(45)之间设置有c阀(4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槽车卸车降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管(31)与bog管(41)之间设置有卸车增压器(3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槽车卸车降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lng储罐(2)的气相阀(24)连接有bog支管(44),多条所述bog支管(44)分别连接bog总管(4)、增压回气总管(62)、eag总管(6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槽车卸车降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lng储罐(2)的上进液阀、下进液阀分别连接进液总管(5),所述lng储罐(2)的出液阀连接出液总管(61),所述出液总管(61)连接有气化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槽车卸车降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区包括多组气化器(71)、复热器(72)、两组调压计量撬(73),多组所述气化器(71)并联连接,所述出液总管(61)分别连接多组气化器(71),每组所述气化器(71)包括两并联连接的气化器(71),多组所述气化器(71)分别连接复热器(72)的进气端、一组调压计量撬(73),所述复热器(72)的出气端、bog总管(4)共同连接另一组调压计量撬(7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槽车卸车降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总管(3)连接有增压区,所述增压区连接增压回气总管(6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槽车卸车降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区包括两储罐增压器(81),两所述储罐增压器(81)并联连接,所述增压总管(3)分别连接两储罐增压器(81),两所述储罐增压器(81)共同连接增压回气总管(62)。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车卸车降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多个槽车罐(1)的放空阀、气相阀(24)、液相阀对应连接增压管(31)、bog管(41)、液相管(51),然后打开其中一个槽车罐(1)的液相阀与气相阀(24)、lng储存罐(2)的上进液阀(21)与气相阀(24)、b阀(42),当没听到气流进入lng储罐(2)内的声音时,关闭该槽车罐(1)的液相阀与气相阀(24)、储存罐的上进液阀与气相阀(24);s2.打开步骤s1中槽车罐(1)对应的a阀(52)与c阀(43)、需预冷的槽车罐(1)对应的a阀(52)与c阀(43),以对槽车罐(1)的增压进液管、bog管(41)、液相管(51)进行预冷,当进行预冷的增压进液管、bog管(41)、液相管(51)出现结霜现象时,关闭步骤s1中槽车罐(1)对应的a阀(52)、需预冷的槽车罐(1)对应的a阀(52)与c阀(43);s3.打开步骤s2中预冷后的槽车罐(1)的液相阀与气相阀(24)、储存罐的下进液阀与出液阀、b阀(42),直至没听到气流进入lng储罐(2)内的声音时,关闭对应的槽车罐(1)的液相阀与气相阀(24)、lng储存罐(2)的下进液阀(22)与出液阀(23)、b阀(42);
s4.将步骤s1中与槽车罐(1)连接的增压管(31)、bog管(41)、液相管(51)拆除,然后通过eag总管(63)将管道内的余气放散。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槽车卸车降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打开a阀(52)前,先缓慢打开步骤s1中槽车罐(1)对应的c阀(43)、需预冷的槽车罐(1)对应的a阀(52)与c阀(43),对需预冷的压进液管、bog管(41)、液相管(51)吹扫置换30s。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槽车卸车降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在管道连接前,先通过静电接地报警装置检查槽车罐(1)与lng储罐(2)的地线是否接好。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槽车卸车降压系统及其降压方法,本发明首先在一槽车罐完成初次降压后,利用该槽车罐的残液对后一需进行降压的槽车罐对应的增压管、BOG管、液相管进行吹扫预冷,有效进一步降低前一槽车罐内的压力,同时,后一槽车罐对应的管道预冷后,可减少后一槽车罐降压时的气化,有效提高后一槽车罐的降压效果,与传统的降压方法相比较,本发明的降压效果更佳;同时利用带降压的槽车罐叼进行下一待卸液降压的槽车管进行吹管置换预冷,创新了作业流程,优化操作步骤。优化操作步骤。优化操作步骤。
技术研发人员:
黄伟炜 罗鹤 罗彬全 侯耀汉 唐智明 杜守兴 郭智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佛山市高明燃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2.07
技术公布日:
20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