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
冷凝器相关领域,尤其是一种高效喷淋式冷凝器。
背景技术:
2.冷凝器为制冷系统的机件,属于换热器的一种,能把气体或蒸汽转变成液体,将管子中的热量,以很快的方式,传到管子附近的空气中。冷凝器工作过程是个放热的过程,所以冷凝器温度都是较高的,但是冷凝器使用久后会结垢,从而影响冷凝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喷淋式冷凝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一种高效喷淋式冷凝器,包括
机体,
所述机体底部固定设有四个支撑架,四个所述支撑架前后左右对称均匀分布,所述机体中固定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机体的右侧固定设有进气口,所述机体的左侧固定设有排气箱,所述排气箱中设有开口向上的排气口。
6.作为优选,所述排气口上侧固定设有滤网,所述排气箱中固定设有四个
散热片,四个所述散热片上下对称均匀分布,所述机体中固定设有两个通气板,两个所述通气板之间转动设有扇叶轴,所述扇叶轴上固定设有转动扇叶,所述转动扇叶自带动力源。
7.作为优选,所述机体中设有冷凝空间,所述冷凝空间底部固定设有冷凝液箱,所述冷凝液箱中设有开口向上的流体空间,所述机体顶部与所述机体的底部之间左右对称的固定设有抽液管,每个所述抽液管的底部固定设有抽液泵,所述抽液泵与所述流体空间之间连通。
8.作为优选,所述冷凝空间顶部固定设有喷液板,所述喷液板中设有大量的喷液口。
9.作为优选,所述机体中设有三个开口向上的插入槽,每个所述插入槽中分别滑动设有冷凝板,每两个所述冷凝板之间分别连接有导液管,左侧的所述冷凝板和右侧的所述冷凝板分别与冷却液泵相连,所述冷凝板底部前后左右对称的固定设有四个卡位滑块,每个所述卡位滑块分别与所述机体之间滑动连接。
10.作为优选,所述冷凝板上固定设有把手,所述冷凝板中固定设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分别与所述导液管连通,所述冷凝板中滑动设有冷凝框,所述冷凝框中固定设有防抖板,所述防抖板与所述冷凝管之间抵接,所述冷凝框与所述冷凝板之间左右对称的螺纹设有固定螺栓。
11.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取出所述冷凝板进行除垢,配合冷凝后的经过所述散热片后排出所述排气箱,所述散热片可以通过外界流动的空气冷凝气体中剩余的水分,从而大大提升冷凝的效率。
附图说明
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喷淋式冷凝器整体全剖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a方向剖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处放大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c-c方向剖视图。
18.附图中标记分述如下:11、进气口;12、排气箱;13、散热片;14、抽液管;15、支撑架;16、控制面板;17、排气口;18、插入槽;19、冷凝空间;20、滤网;21、通气板;22、冷凝液箱;23、流体空间;24、抽液泵; 25、扇叶轴;26、转动扇叶;27、冷凝板;28、导液管;30、喷液板;31、把手;32、冷凝管;34、卡位滑块;35、防抖板;36、冷凝框;37、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19.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20.下面结合图1-4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视图方向的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一致,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正视图,图1所示方向与本实用新型装置正视方向的前后左右上下方向一致。
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22.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高效喷淋式冷凝器,包括机体10,所述机体10底部固定设有四个支撑架15,四个所述支撑架15 前后左右对称均匀分布,所述机体10中固定设有控制面板16,所述机体10 的右侧固定设有进气口11,所述机体10的左侧固定设有排气箱12,所述排气箱12中设有开口向上的排气口17。
23.另外,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排气口17上侧固定设有滤网20,所述排气箱12中固定设有四个散热片13,四个所述散热片13上下对称均匀分布,所述机体10中固定设有两个通气板21,两个所述通气板21之间转动设有扇叶轴25,所述扇叶轴25上固定设有转动扇叶26,所述转动扇叶26自带动力源。
24.另外,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机体10中设有冷凝空间19,所述冷凝空间 19底部固定设有冷凝液箱22,所述冷凝液箱22中设有开口向上的流体空间 23,所述机体10顶部与所述机体10的底部之间左右对称的固定设有抽液管 14,每个所述抽液管14的底部固定设有抽液泵24,所述抽液泵24与所述流体空间23之间连通。
25.另外,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冷凝空间19顶部固定设有喷液板30,所述喷液板30中设有大量的喷液口。
26.另外,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机体10中设有三个开口向上的插入槽18,每个所述插入槽18中分别滑动设有冷凝板27,每两个所述冷凝板27之间分别连接有导液管28,左侧的所述冷凝板27和右侧的所述冷凝板27分别与冷却液泵相连,所述冷凝板27底部前后左右对称的固定设有四个卡位滑块34,每个所述卡位滑块34分别与所述机体10之间滑动连接。
27.另外,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冷凝板27上固定设有把手31,所述冷凝板 27中固定设有冷凝管32,所述冷凝管32分别与所述导液管28连通,所述冷凝板27中滑动设有冷凝框
36,所述冷凝框36中固定设有防抖板35,所述防抖板35与所述冷凝管32之间抵接,所述冷凝框36与所述冷凝板27之间左右对称的螺纹设有固定螺栓37。
28.具体实施时,当需要使用冷凝器时,将所述冷凝板27组装好,从而把所述冷凝板27放入到所述插入槽18中,从而使得所述卡位滑块34插入到所述机体10中,蒸汽从所述进气口11进入到所述冷凝空间19中,启动所述冷却液泵,从而使得冷却液进入到所述导液管28中,从而在三个所述冷凝管32 循环,从而使得蒸汽中的水分冷凝进入到所述流体空间23中,启动所述抽液泵24,从而使得所述抽液泵24将所述流体空间23中的水通过所述抽液管14 抽入到所述喷液板30中,从而通过所述喷液板30中的喷头喷出帮助冷凝,当所述冷凝管32上结垢影响冷凝时,可以取出所述冷凝板27进行除垢,冷凝后的经过所述散热片13后排出所述排气箱12,所述散热片13可以通过外界流动的空气冷凝气体中剩余的水分,从而大大提升冷凝的效率。
29.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喷淋式冷凝器,包括机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0)底部固定设有四个支撑架(15),四个所述支撑架(15)前后左右对称均匀分布,所述机体(10)中固定设有控制面板(16),所述机体(10)的右侧固定设有进气口(11),所述机体(10)的左侧固定设有排气箱(12),所述排气箱(12)中设有开口向上的排气口(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喷淋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17)上侧固定设有滤网(20),所述排气箱(12)中固定设有四个散热片(13),四个所述散热片(13)上下对称均匀分布,所述机体(10)中固定设有两个通气板(21),两个所述通气板(21)之间转动设有扇叶轴(25),所述扇叶轴(25)上固定设有转动扇叶(26),所述转动扇叶(26)自带动力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喷淋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0)中设有冷凝空间(19),所述冷凝空间(19)底部固定设有冷凝液箱(22),所述冷凝液箱(22)中设有开口向上的流体空间(23),所述机体(10)顶部与所述机体(10)的底部之间左右对称的固定设有抽液管(14),每个所述抽液管(14)的底部固定设有抽液泵(24),所述抽液泵(24)与所述流体空间(23)之间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喷淋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空间(19)顶部固定设有喷液板(30),所述喷液板(30)中设有大量的喷液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喷淋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0)中设有三个开口向上的插入槽(18),每个所述插入槽(18)中分别滑动设有冷凝板(27),每两个所述冷凝板(27)之间分别连接有导液管(28),左侧的所述冷凝板(27)和右侧的所述冷凝板(27)分别与冷却液泵相连,所述冷凝板(27)底部前后左右对称的固定设有四个卡位滑块(34),每个所述卡位滑块(34)分别与所述机体(10)之间滑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喷淋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板(27)上固定设有把手(31),所述冷凝板(27)中固定设有冷凝管(32),所述冷凝管(32)分别与所述导液管(28)连通,所述冷凝板(27)中滑动设有冷凝框(36),所述冷凝框(36)中固定设有防抖板(35),所述防抖板(35)与所述冷凝管(32)之间抵接,所述冷凝框(36)与所述冷凝板(27)之间左右对称的螺纹设有固定螺栓(37)。
技术总结
一种高效喷淋式冷凝器,涉及冷凝器相关领域,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底部固定设有四个支撑架,四个所述支撑架前后左右对称均匀分布,所述机体中固定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机体的右侧固定设有进气口,所述机体的左侧固定设有排气箱,所述排气箱中设有开口向上的排气口,可以通过取出所述冷凝板进行除垢,配合冷凝后的经过所述散热片后排出所述排气箱,所述散热片可以通过外界流动的空气冷凝气体中剩余的水分,从而大大提升冷凝的效率。从而大大提升冷凝的效率。从而大大提升冷凝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
祝晓东 方红卫 严建刚 倪智才 钱程 余哲伦 祝晓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浙江清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26
技术公布日:
20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