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泵车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凝土泵车进水防飞溅装置。
背景技术:
2.混凝土泵车是一种将混凝土输送至浇注点的机械设备,混凝土泵车由臂架、泵送、液压、支撑、电控五部分组成,混凝土泵车工作时臂架在液压油缸的驱动下展开、伸出,进行混凝土的输送。在使用泵车进行作业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运输的混凝土等物料粘附在泵车的搅拌罐体内的情况,这使得搅拌罐体内壁受到腐蚀并且搅拌罐体容积变小,因此需要经常对泵车的搅拌罐体进行加水清洗来去除粘附的物料。
3.但是目前在向泵车进水的过程中,外界
水管向进料斗进水时,水流容易溅出,造成水资源的浪费,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混凝土泵车进水防飞溅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泵车进水防飞溅装置,具备操作简单,可避免混凝土泵车进水过程中水流飞溅出的优点,解决了目前对泵车进水时,水流容易溅出,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泵车进水防飞溅装置,包括与泵车的进料口固定的第一水管和与外接水源固定的第二水管,
所述第一水管上端设置有开口大于第二水管的连接管,所述第二水管与连接管内壁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管上端设置有用于包裹第二水管的防水套,所述第二水管下端设置有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将防水套夹紧在第二水管外壁上。
8.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为外锥形结构,所述第二水管下端为与连接管相吻合的内锥形结构。
9.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将连接管和第二水管设置成相配合的锥形可以增大连接管与第二水管连接时的接触面积,保证第一水管与第二水管连接之后保持竖直。
10.优选的,所述防水套为橡胶材料。
11.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了橡胶材料的防水套更方便将防水套夹紧在第二水管上,并且防溅水效果好。
12.优选的,所述第二水管下端部分为硬质材料,其余部分为软质材料,所述夹紧组件设置在第二水管的硬质材料部分上。
13.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第二水管的软质材料部分方便使用者随意调整第二水管的位置,而硬质材料部分可避免第二水管与连接管连接时发生变形。
14.优选的,所述夹紧组件包括若干个固定设置在第二水管外壁上的外壳,且若干个
外壳均匀分布,所述外壳内靠近第二水管的一侧设置有可转动的蜗杆,且蜗杆上端突出外壳上壁,所述蜗杆一侧通过转轴设置相啮合的蜗轮,所述转轴两端均贯穿外壳侧壁连接有弯曲杆,与同一个转轴连接的两个所述弯曲杆下端设置有
弧形板,若干个所述弧形板接触时可组成一个完整的
环形圈,若干个所述弧形板配合将防水套夹紧在第二水管上。
15.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了夹紧组件方便将防水套夹紧在第二水管上,既可以避免在进水时发生溅水,同时可避免防水套与第二水管脱离。
16.优选的,所述第二水管下端外壁上设置有环形槽,且环形槽的尺寸大于若干个弧形板组成的环形圈尺寸,若干个所述弧形板将防水套夹紧在环形槽内。
17.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了环形圈可提高防水套被夹紧的可靠性。
18.优选的,若干个所述蜗杆上端均突出外壳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上方的第二水管上套设有可转动的内齿圈,所述内齿圈同时与若干个齿轮啮合连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了内齿圈和齿轮,方便控制若干个弧形板同时移动将防水套夹紧在环形槽内,减少操作步骤,省时省力。
20.(三)有益效果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泵车进水防飞溅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2.该混凝土泵车进水防飞溅装置,通过设置了第一水管、第二水管和连接管,方便将外接水源灌入到混凝土泵车内;通过设置了夹紧组件方便将防水套夹紧在第二水管上,避免向混凝土泵车内进水时水流飞溅;通过设置了环形圈,可提高防水套被夹紧的可靠性,避免防水套从第二水管上脱离;通过设置了内齿圈和齿轮,方便控制所有弧形板同时移动将防水套夹紧在环形槽内,减少在使用时的操作工序,省时省力,整个装置操作简单,可避免混凝土泵车进水过程中水流飞溅出,有效的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状态一结构剖视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状态二结构剖视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内齿圈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第一水管;2、第二水管;201、环形槽;3、连接管;4、防水套;5、夹紧组件;501、外壳;502、蜗杆;503、转轴;504、蜗轮;505、弯曲杆;506、弧形板;6、齿轮;7、内齿圈。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实施例一
30.一种混凝土泵车进水防飞溅装置,包括与泵车的进料口固定的第一水管1和与外接水源固定的第二水管2,第一水管1上端设置有开口大于第二水管2的连接管3,第二水管2
与连接管3内壁可拆卸连接,通过将第二水管2伸入到连接管3内,便可将外接水源注入到混凝土泵车内,连接管3为外锥形结构,第二水管2下端为与连接管3相吻合的内锥形结构,方便连接管3与第二水管2连接时增大接触面积,保证第一水管1与第二水管2连接之后保持竖直,同时减少水溅出,连接管3上端设置有用于包裹第二水管2的防水套4,第二水管2下端设置有夹紧组件5,夹紧组件5将防水套4夹紧在第二水管2外壁上,防水套4可将第二水管2外圈进行包裹,避免在进水过程中水飞溅,优选的,防水套4为橡胶材料,被夹紧时密封性好,防溅水效果佳;
31.进一步的,第二水管2下端部分为硬质材料,其余部分为软质材料,夹紧组件5设置在第二水管2的硬质材料部分上,第二水管2的软质材料部分方便使用者随意调整第二水管2的位置,将第二水管2与连接管3连接,或将第二水管2与连接管3分开,而硬质材料部分可避免第二水管2与连接管3连接时发生变形;
32.夹紧组件5包括若干个固定设置在第二水管2外壁上的外壳501,且若干个外壳501均匀分布,外壳501内靠近第二水管2的一侧设置有可转动的蜗杆502,且蜗杆502上端突出外壳501上壁,突出外壳501上壁的部分方便使用者手动转动蜗杆502,蜗杆502一侧通过转轴503设置相啮合的蜗轮504,转轴503两端均贯穿外壳501侧壁连接有弯曲杆505,与同一个转轴503连接的两个弯曲杆505下端设置有弧形板506,蜗杆502可带动蜗轮504转动,进而实现弧形板506的移动,若干个所述弧形板506接触时可组成一个完整的环形圈,若干个弧形板506配合将防水套4夹紧在第二水管2上,弧形板506将防水套4夹紧在第二水管2上之后,可避免进水时水飞溅,由于蜗杆502与蜗轮504之间配合具有自锁性,保证使用者不转动蜗杆502时,弧形板506保持不动;
33.进一步的,第二水管2下端外壁上设置有环形槽201,且环形槽201的尺寸大于若干个弧形板506组成的环形圈尺寸,若干个弧形板506将防水套4夹紧在环形槽201内,环形槽201可提高防水套4被夹紧的可靠性,避免防水套4从第二水管2上脱离。
34.参阅图1-4,在使用时,当需要向混凝土泵车内加水时,首先将混凝土泵车开至外接水源附近,然后握住第二水管2将第二水管2插入到连接管3内,并保证第二水管2下端与连接管3内壁接触,此时第一水管1与第二水管2保持竖直,然后转动蜗杆502突出外壳501上壁的部分,蜗杆502与蜗轮504啮合带动蜗轮504转动,进而带动转轴503转动,此时在弯曲杆505的带动下,弧形板506慢慢移动靠近第二水管2,推动防水套4卡入到环形槽201内,当弧形板506移动至一定位置之后,弧形板506无法继续移动,重复上述操作,将所有的弧形板506卡入到环形槽201内,此时所有的弧形板506形成一个完整的环形圈,将防水套4夹紧在环形槽201内无法脱离,接着便可将外接水源通过水泵依次通过第一水管1和第二水管2注入到混凝土泵车内,在进水过程中,防水套4可避免水流飞溅出,有效的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
35.实施例二
36.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了减少操作步骤的功能。
37.若干个蜗杆502上端均突出外壳501连接有齿轮6,齿轮6上方的第二水管2上套设有可转动的内齿圈7,内齿圈7可在第二水管2上转动,并且内齿圈7在第二水管2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内齿圈7同时与若干个齿轮6啮合连接,内齿圈7可带动若干个齿轮6同时转动,进而实现若干个弧形板506的同时移动。
38.参阅图1-4,同时,在上述过程中,当第二水管2插入到连接管3内,并且第二水管2下端与连接管3内壁接触之后,转动内齿圈7,内齿圈7可带动所有的齿轮6同时转动,并且转动方向相同,进而带动所有的弧形板506同时移动,并且所有的弧形板506移动方向均为靠近第二水管2,然后将防水套4夹紧在环形槽201内无法脱离,接着便可进行进水操作,而在进水完毕之后,只需反向转动内齿圈7,控制所有的弧形板506同时移动远离第二水管2,最后将第二水管2从连接管3内取出即可,内齿圈7和齿轮6的配合保证使用者无需依次转动所有的蜗杆502,极大的减少了操作工序,省时省力,提高整个装置的实用性。
3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凝土泵车进水防飞溅装置,包括与泵车的进料口固定的第一水管(1)和与外接水源固定的第二水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管(1)上端设置有开口大于第二水管(2)的连接管(3),所述第二水管(2)与连接管(3)内壁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管(3)上端设置有用于包裹第二水管(2)的防水套(4),所述第二水管(2)下端设置有夹紧组件(5),所述夹紧组件(5)将防水套(4)夹紧在第二水管(2)外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泵车进水防飞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3)为外锥形结构,所述第二水管(2)下端为与连接管(3)相吻合的内锥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泵车进水防飞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套(4)为橡胶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泵车进水防飞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管(2)下端部分为硬质材料,其余部分为软质材料,所述夹紧组件(5)设置在第二水管(2)的硬质材料部分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泵车进水防飞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组件(5)包括若干个固定设置在第二水管(2)外壁上的外壳(501),且若干个外壳(501)均匀分布,所述外壳(501)内靠近第二水管(2)的一侧设置有可转动的蜗杆(502),且蜗杆(502)上端突出外壳(501)上壁,所述蜗杆(502)一侧通过转轴(503)设置相啮合的蜗轮(504),所述转轴(503)两端均贯穿外壳(501)侧壁连接有弯曲杆(505),与同一个转轴(503)连接的两个所述弯曲杆(505)下端设置有弧形板(506),若干个所述弧形板(506)接触时可组成一个完整的环形圈,若干个所述弧形板(506)配合将防水套(4)夹紧在第二水管(2)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泵车进水防飞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管(2)下端外壁上设置有环形槽(201),且环形槽(201)的尺寸大于若干个弧形板(506)组成的环形圈尺寸,若干个所述弧形板(506)将防水套(4)夹紧在环形槽(201)内。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泵车进水防飞溅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蜗杆(502)上端均突出外壳(501)连接有齿轮(6),所述齿轮(6)上方的第二水管(2)上套设有可转动的内齿圈(7),所述内齿圈(7)同时与若干个齿轮(6)啮合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车辅助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泵车进水防飞溅装置,包括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上端设置有连接管,所述第二水管与连接管内壁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管上端设置有用于包裹第二水管的防水套,所述第二水管下端设置有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将防水套夹紧在第二水管外壁上;通过设置了第一水管、第二水管和连接管,方便将外接水源灌入到混凝土泵车内;通过设置了夹紧组件方便将防水套夹紧在第二水管上,避免向混凝土泵车内进水时水流飞溅;通过设置了内齿圈和齿轮,可减少在使用时的操作工序,省时省力,整个装置操作简单,可避免混凝土泵车进水过程中水流飞溅出,有效的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
王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陕西中旺通和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22
技术公布日:
20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