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
筒仓领域,具体为自带热风筒仓。
背景技术:
2.筒仓是贮存散装
物料的仓库,分农业筒仓和工业筒仓两大类,农业筒仓用来贮存粮食、饲料等粒状和粉状物料;工业筒仓用以贮存焦炭、水泥、食盐、食糖等散装物料。
3.现有的筒仓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筒仓内部堆积物料,从而内部温湿度无法有效控制,内部温度堆积以及湿度过大时容易对其物料造成损坏的情况,现有的针对于温湿度调节仅仅时通过从筒仓内物料表面进行通风除湿,除湿效果一般,从而影响储存物料的品质。因此,我们提出自带热风筒仓。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自带热风筒仓,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自带热风筒仓,包括筒体,
所述筒体的外壁固定有风机,所述筒体的内腔固定有通风机构,所述通风机构包括
锥形管,所述锥形管的底部两侧均通过支架和筒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锥形管的顶部固定连通有竖管,所述竖管的两侧壁均固定有多个均布的横管,所述竖管的外壁开设有多个均布的第一孔洞,所述风机的出风口通过导管贯穿筒体且和锥形管的底部固定连通,所述竖管的外壁中间处固定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筒体的外壁固定有控制器。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筒体内部物料进行通风除湿时,启动风机鼓风导入锥形管,然后进入竖管,然后通过竖管外壁的第一孔洞吹向物料,从而能够对物料内部进行通风除湿,提升除湿效果。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和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和风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温湿度传感器能够对筒体内部物料内的温湿度进行检测,从而在温湿度超标时,控制器启动风机进行工作,从而将风导入锥形管内,进而对物料进行通风除湿。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横管的外壁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孔洞。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孔洞的设置,使得能够进一步的对物料内部不同位置进行通风除湿,进一步的提升了对物料通风散热的效果。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风机的进风口连通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内腔固定有过滤网。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的设置能够对空气中的杂质进行过滤,避免杂质入侵物料。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筒体的底部固定连通有自带控制阀的
出料管。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料管的设置,使得方便出料。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6.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自带热风筒仓,通过竖管设置于筒体内腔中间处,并且其表面连通有多个均布的横管,从而在利用筒仓存储物料时,温湿度传感器能够对其内部温湿度监测,从而在温湿度超标时,启动风机进行通风除湿,从而能够自动化的除湿干燥;
17.同时通过多个横管外壁的第二孔洞以及竖管表面的第一孔洞,从而通风能够从物料内部进行通风除湿,显著的提升了通风除湿的效果,避免通风除湿效果不佳造成物料变质的情况。
附图说明
18.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带热风筒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带热风筒仓的筒体内腔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带热风筒仓的横管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自带热风筒仓的进风管结构示意图。
23.图中:
24.1、筒体;
25.2、风机;
26.3、导管;
27.4、出料管;
28.5、温湿度传感器;
29.6、通风机构;61、锥形管;62、支架;63、竖管;64、横管;65、第一孔洞;66、第二孔洞;
30.7、进风管;71、过滤网;
31.8、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32.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自带热风筒仓,包括筒体1以及安装于筒体1内的温湿度传感器5,筒体1的外壁固定有风机2,温湿度传感器5能够监测筒体1内部的温湿度,在温湿度超标时,风机2能够对筒体1内进行通风,从而对物料进行通风干燥;
33.进一步的,筒体1的底部固定连通有自带控制阀的出料管4,
34.出料管4的设置,使得方便出料;
35.筒体1的内腔固定有通风机构6,通风机构6包括锥形管61,锥形管61的底部两侧均通过支架62和筒体1内壁固定连接,锥形管61的顶部固定连通有竖管63,竖管63的两侧壁均固定有多个均布的横管64,竖管63的外壁开设有多个均布的第一孔洞65,风机2的出风口通过导管3贯穿筒体1且和锥形管61的底部固定连通;
36.在对筒体1内部物料进行通风除湿时,启动风机2鼓风导入锥形管61,然后进入竖管63,然后通过竖管63外壁的第一孔洞65吹向物料,从而能够对物料内部进行通风除湿,提
升除湿效果;
37.进一步的,横管64的外壁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孔洞66,第二孔洞66的设置,使得能够进一步的对物料内部不同位置进行通风除湿,进一步的提升了对物料通风散热的效果;
38.其中,温湿度传感器5固定于竖管63的外壁,筒体1的外壁固定有控制器8,温湿度传感器5能够对筒体1内部物料内的温湿度进行检测,从而在温湿度超标时,控制器8启动风机2进行工作,从而将风导入锥形管61内,进而对物料进行通风除湿;
39.如图1和4所示;风机2的进风口连通有进风管7,进风管7的内腔固定有过滤网71,过滤网71的设置能够对空气中的杂质进行过滤,避免杂质入侵物料。
40.本申请自带热风筒仓的实施原理为:首先物料导入筒体1内进行存储,在存储的过程中,温湿度传感器5能够对筒体1内部物料内的温湿度进行检测,从而在温湿度超标时,控制器8启动风机2进行工作,风机2抽风端进入的空气能够利用过滤网71对杂质进行过滤,避免杂质入侵物料,风机2鼓风导入锥形管61,然后进入竖管63,然后通过竖管63外壁的第一孔洞65吹向物料,同时风力也会进入横管64,然后顺着第二孔洞66导出,进一步的提升了对物料通风除湿的效果,从而避免物料内部通风效果不佳造成物料变质的情况。
41.另外,本实用新型自带热风筒仓包括的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在本装置空闲处,将上述中所有电器件,其指代动力元件、电器件以及适配的监控电脑和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具体连接手段,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器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在对电气控制做说明。
技术特征:
1.自带热风筒仓,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外壁固定有风机(2);所述筒体(1)的内腔固定有通风机构(6),所述通风机构(6)包括锥形管(61),所述锥形管(61)的底部两侧均通过支架(62)和筒体(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锥形管(61)的顶部固定连通有竖管(63),所述竖管(63)的两侧壁均固定有多个均布的横管(64),所述竖管(63)的外壁开设有多个均布的第一孔洞(65),所述风机(2)的出风口通过导管(3)贯穿筒体(1)且和锥形管(61)的底部固定连通;所述竖管(63)的外壁中间处固定有温湿度传感器(5),所述筒体(1)的外壁固定有控制器(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带热风筒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5)的信号输出端和控制器(8)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8)的信号输出端和风机(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带热风筒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管(64)的外壁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孔洞(6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带热风筒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2)的进风口连通有进风管(7),所述进风管(7)的内腔固定有过滤网(7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带热风筒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底部固定连通有自带控制阀的出料管(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筒仓领域,具体为自带热风筒仓,包括筒体,筒体的外壁固定有风机,筒体的内腔固定有通风机构,通风机构包括锥形管,锥形管的底部两侧均通过支架和筒体内壁固定连接,锥形管的顶部固定连通有竖管,竖管的两侧壁均固定有多个均布的横管,竖管的外壁开设有多个均布的第一孔洞,风机的出风口通过导管贯穿筒体且和锥形管的底部固定连通,竖管的外壁中间处固定有温湿度传感器,筒体的外壁固定有控制器。本实用新型通过竖管设置于筒体内腔中间处,并且其表面连通有多个均布的横管,从而在利用筒仓存储物料时,温湿度传感器能够对其内部温湿度监测,从而在温湿度超标时,启动风机进行通风除湿,从而能够自动化的除湿干燥。从而能够自动化的除湿干燥。从而能够自动化的除湿干燥。
技术研发人员:
陈劲松 杜冰颜 陈小告 罗玲 蒙凤松 李海水 陈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贵州大亨油茶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28
技术公布日:
202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