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无人机自主起降的收纳箱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无人机自主起降的收纳箱。


背景技术:



2.随着无人机集表演的飞速发展,无人机表演集的规模越来越大;如果按以往使用的方式,首先需要选择地势较为平坦、四周无太多遮挡物的环境,然后安排人员将无人机依次取出,摆成相互之间间距为1米左右的矩形阵列;随着无人机表演集规模的增加,其对场地的要求会愈加严格,对人员的数量要求越来越多;在无人机集规模达到2000架以上时,需要有接近足球场大小的面积才能满足其起降的要求;因此无人机集表演对场地的需求,已经成为了整个行业推广大架次集表演的阻碍。
3.同时按以往的经验进行大架次的无人机集表演,对人员、转运以及运输的需求需要进行更大的投入,造成成本大幅上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无人机自主起降的收纳箱,旨在解决现有的无人机运输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人机的散热底盖,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上箱体与所述下箱体通过锁扣组件盖合,所述上箱体内侧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容置无人机的上容置槽,所述下箱体内侧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容置无人机的下容置槽,所述上容置槽和下容置槽均呈阵列式布设;
6.所述上容置槽上设有用于对无人机进行压止的压止杆,所述上容置槽的两侧设有压止杆座,所述压止杆的两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压止杆座的凹槽内。
7.进一步的,所述上箱体内侧开设至少一排上容置槽组,每一排所述上容置槽组中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上容置槽。
8.进一步的,每一排所述上容置槽组对应至少一根所述压止杆,所述压止杆横跨于对应所述上容置槽组的端部设置,每一排所述上容置槽组至少对应两个所述压止杆座,两个所述压止杆座分别设置于对应所述上容置槽组的两侧。
9.进一步的,每一排所述上容置槽组对应两根所述压止杆,且分别设于所述上容置槽组的顶端和底端。
10.进一步的,每一排所述上容置槽组中至少一个中间的上容置槽侧边设有压止挂锁,当所述压止杆压止到位时所述压止杆的中端埋于所述压止挂锁内。
11.进一步的,所述压止挂锁包括挂锁底座、设置于挂锁底座上方的支撑肋板和设置于所述支撑肋板上方的挂锁面板,所述挂锁面板上设置有一挂锁开口,且所述挂锁开口向下延伸至所述支撑肋板,且所述挂锁开口向内延伸至所述挂锁面板底部,使所述挂锁面板靠近所述压止杆的方向相对所述挂锁开口突出设置。
12.进一步的,所述压止杆座包括一u形座,所述压止杆的端部具有一折弯部,所述折
弯部转动连接于所述u形座的凹槽内,所述u形座的上方可拆卸连接有一用于对所述折弯部限位的压片。
13.进一步的,所述u形座的侧边平行设置有一限位座,所述折弯部从所述u 形座以及限位座之间的缝隙穿过并插入至所述u形座的凹槽内。
14.进一步的,所述锁扣组件包括若干个锁扣本体和若干个对应的锁扣槽,所述锁扣本体间隔设置于所述下箱体面向所述上箱体一侧,所述锁扣槽设于所述上箱体与所述锁扣本体相对的位置,通过所述锁扣本体和锁扣槽卡接使得所述上箱体和下箱体盖合。
15.进一步的,所述上箱体面向所述下箱体的平面间隔设有若干凸起部,所述下箱体相对所述凸起部的位置设有匹配所述凸起部的导向槽,当所述上箱体与所述下箱体盖合时所述凸起部置于所述导向槽内。
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无人机自主起降的收纳箱。该收纳箱包括箱体,箱体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上箱体与下箱体通过锁扣组件盖合,上箱体内侧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容置无人机的上容置槽,下箱体内侧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容置无人机的下容置槽,上容置槽和下容置槽均呈阵列式布设;上容置槽上设有用于对无人机进行压止的压止杆,上容置槽的两侧设有压止杆座,压止杆的两端转动连接于压止杆座的凹槽内。本实用新型在箱体的上箱体和下箱体内侧开设用于容置无人机的上容置槽和下容置槽,通过创新型的空间排布优化,巧妙的将多架无人机集中在一个箱体内,在运输中将可以降低成本、减少转运工作,通过设置压止杆对置于上容置槽内的无人机进行锁止,防止打开箱体时,上箱体内的无人机脱离上容置槽。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无人机自主起降的收纳箱展开状态的整体示意图;
19.图2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20.图3为图1中a区域压止杆另一状态的示意图;
21.图4为图2中压止杆离开压止挂锁后的侧视图;
22.图5为图1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23.图6为图5中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自主起降的收纳箱盖合状态的整体示意图。
25.图示:1、上箱体;11、上容置槽;12、压止杆;121、折弯部;13、压止杆座;131、u形座;132、压片;14、限位座;15、压止挂锁;151、挂锁底座;152、支撑肋板;153、挂锁面板;154、挂锁开口;2、下箱体;21、下容置槽; 3、锁扣本体;4、锁扣槽;5、凸起部;6、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28.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29.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3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无人机自主起降的收纳箱,包括箱体,箱体包括上箱体1和下箱体2,上箱体1与下箱体2通过锁扣组件盖合,上箱体1内侧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容置无人机的上容置槽11,下箱体2内侧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容置无人机的下容置槽21,上容置槽11和下容置槽21均呈阵列式布设;上容置槽11上设有用于对无人机进行压止的压止杆12,上容置槽 11的两侧设有压止杆座13,压止杆12的两端转动连接于压止杆座13的凹槽内。通过在箱体的上箱体1和下箱体2内侧开设用于容置无人机的上容置槽11和下容置槽21,通过创新型的空间排布优化,巧妙的将多架无人机集中在一个箱体内,在运输中可以降低成本、减少转运工作,通过在上容置槽11上设置压止杆 12以对置于上容置槽11内的无人机进行锁止,防止打开箱体时,上箱体1内的无人机脱离上容置槽11。
31.在一实施例中,上箱体1内侧开设至少一排上容置槽组,每一排上容置槽组中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上容置槽11。如图1所示,上箱体1内侧开设两排上容置槽组,一排上容置槽组包括三个并排设置的上容置槽11。通过并排设置的上容置槽11,使上箱体1内侧的空间得到合理使用,最大限度的利用上箱体1 内侧的空间。
32.在一实施例中,每一排上容置槽11组对应至少一根压止杆12,压止杆12 横跨于对应上容置槽组的端部设置,每一排上容置槽组至少对应两个压止杆座 13,两个压止杆座13分别设置于对应上容置槽组的两侧。如图1所示,每一排上容置槽组对应四个压止杆座13,一排上容置槽组的两侧各设置两个压止杆座13,以供位于上容置槽组顶端和底端的压止杆12两端转动连接,压止杆12使用轻质铝合金材料制作,当压止杆12压止无人机时对无人机施加压力,使上箱体1内的无人机被压止于上容置槽内,防止箱体在展开过程中处于转动状态的上箱体1内的无人机脱离上容置槽11。
33.在一实施例中,每一排上容置槽组中至少一个中间的上容置槽11侧边设有压止挂锁15,当压止杆12压止到位时压止杆12的中端埋于压止挂锁15内。如图1所示,每两个上容置槽11的中间位置设有一个压止挂锁15,三个上容置槽 11之间设有两个压止挂锁15,压止杆12压止到位时压止杆12中端埋于两个压止挂锁15内,以进一步加强压止杆12对上容置槽
11内无人机的压止稳定性。
34.如图4所示为压止挂锁15的放大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压止挂锁15包括挂锁底座151、设置于挂锁底座151上方的支撑肋板152和设置于支撑肋板 152上方的挂锁面板153,挂锁面板153上设置有一挂锁开口154,且挂锁开口 154向下延伸至支撑肋板152,且挂锁开口154向内延伸至挂锁面板153底部,使挂锁面板153靠近压止杆12的方向相对挂锁开口154突出设置。如图2和3 所示,应用压止杆12时,压止杆12中端被埋于挂锁开口154中,使得压止杆 12被压止挂锁15限制,实现压止杆12对无人机的锁止作用。当要解锁时,只需对压止杆12侧向施加推力,使压止杆12脱离挂锁开口154,即实现压止杆 12的解锁,接触压止杆12对无人机的压止。
35.如图5和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压止杆座13包括一u形座131,压止杆 12的端部具有一折弯部121,折弯部121转动连接于u形座131的凹槽内,u 形座131的上方可拆卸连接有一用于对折弯部121限位的压片132。通过压片 132将折弯部121限制于u形座131的凹槽内,实现压止杆12与压止杆座13 的转动连接。
36.如图5和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u形座131的侧边平行设置有一限位座 14,折弯部121从u形座131以及限位座14之间的缝隙穿过并插入至u形座 131的凹槽内,使得折弯部121的移动范围在u形座131以及限位座14之间,防止折弯部121脱离u形座131的凹槽。
37.在一实施例中,锁扣组件包括若干个锁扣本体3和若干个对应的锁扣槽4,锁扣本体3间隔设置于下箱体2面向上箱体1一侧,锁扣槽4设于上箱体1与锁扣本体3相对的位置,通过锁扣本体3和锁扣槽4卡接使得上箱体1和下箱体2盖合。如图1所示,下箱体2设有四个锁扣本体3,上箱体1对应设有四个锁扣槽4,通过四组锁扣组件使上箱体1和下箱体2之间稳定盖合。
38.在一实施例中,上箱体1面向下箱体2的平面间隔设有若干凸起部5,下箱体2相对凸起部5的位置设有匹配凸起部5的导向槽6,当上箱体1与下箱体2 盖合时凸起部5置于导向槽6内。如图1所示,下箱体2设有三个凸起部5和三个导向槽6,上箱体1对应设有三个导向槽6和凸起部5,通过凸起部5和导向槽6加强上箱体1和下箱体2之间的盖合稳定性。
39.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用于无人机自主起降的收纳箱盖合后的示意图,在运输中将无人机收纳于本实用新型,可以起到降低成本、减少转运工作、减少操作人员的作用,将无人机收纳于本实用新型中,极大的减小了无人机起降对场地的面积需求;同时由于无人机在收纳箱内进行起飞和降落,无需和地面直接接触,因此对场地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原本无法进行起降的泥地、草地、湿地、乱石地面都可以安全的进行起降,大大减少了起飞场地对无人机起降的影响。此外,收纳箱中的上容置槽11和下容置槽21中设有辅助无人机降落的二维码,当无人机表演结束返航降落时,无人机通过识别收纳箱底部设置的二维码,计算自己的初始起飞位置,再通过二维码对自己的当前位置进行修正,最终确保所有飞机依次降落于收纳箱内。
40.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
求的保护范围内。
41.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
42.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状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无人机自主起降的收纳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上箱体与所述下箱体通过锁扣组件盖合,所述上箱体内侧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容置无人机的上容置槽,所述下箱体内侧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容置无人机的下容置槽,所述上容置槽和下容置槽均呈阵列式布设;所述上容置槽上设有用于对无人机进行压止的压止杆,所述上容置槽的两侧设有压止杆座,所述压止杆的两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压止杆座的凹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无人机自主起降的收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体内侧开设至少一排上容置槽组,每一排所述上容置槽组中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上容置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无人机自主起降的收纳箱,其特征在于,每一排所述上容置槽组对应至少一根所述压止杆,所述压止杆横跨于对应所述上容置槽组的端部设置,每一排所述上容置槽组至少对应两个所述压止杆座,两个所述压止杆座分别设置于对应所述上容置槽组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无人机自主起降的收纳箱,其特征在于,每一排所述上容置槽组对应两根所述压止杆,且分别设于所述上容置槽组的顶端和底端。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无人机自主起降的收纳箱,其特征在于,每一排所述上容置槽组中至少一个中间的上容置槽侧边设有压止挂锁,当所述压止杆压止到位时所述压止杆的中端埋于所述压止挂锁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无人机自主起降的收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止挂锁包括挂锁底座、设置于挂锁底座上方的支撑肋板和设置于所述支撑肋板上方的挂锁面板,所述挂锁面板上设置有一挂锁开口,且所述挂锁开口向下延伸至所述支撑肋板,且所述挂锁开口向内延伸至所述挂锁面板底部,使所述挂锁面板靠近所述压止杆的方向相对所述挂锁开口突出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无人机自主起降的收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止杆座包括一u形座,所述压止杆的端部具有一折弯部,所述折弯部转动连接于所述u形座的凹槽内,所述u形座的上方可拆卸连接有一用于对所述折弯部限位的压片。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无人机自主起降的收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座的侧边平行设置有一限位座,所述折弯部从所述u形座以及限位座之间的缝隙穿过并插入至所述u形座的凹槽内。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无人机自主起降的收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组件包括若干个锁扣本体和若干个对应的锁扣槽,所述锁扣本体间隔设置于所述下箱体面向所述上箱体一侧,所述锁扣槽设于所述上箱体与所述锁扣本体相对的位置,通过所述锁扣本体和锁扣槽卡接使得所述上箱体和下箱体盖合。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无人机自主起降的收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体面向所述下箱体的平面间隔设有若干凸起部,所述下箱体相对所述凸起部的位置设有匹配所述凸起部的导向槽,当所述上箱体与所述下箱体盖合时所述凸起部置于所述导向槽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无人机自主起降的收纳箱。该收纳箱包括箱体,箱体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上箱体与下箱体通过锁扣组件盖合,上箱体内侧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容置无人机的上容置槽,下箱体内侧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容置无人机的下容置槽,上容置槽和下容置槽均呈阵列式布设;上容置槽上设有用于对无人机进行压止的压止杆,上容置槽的两侧设有压止杆座,压止杆的两端转动连接于压止杆座的凹槽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创新型的空间排布优化,巧妙的将多架无人机集中在一个箱体内,在运输中将可以降低成本、减少转运工作。减少转运工作。减少转运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

戴佳伟 邓江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深圳大漠大智控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12

技术公布日:

2022/11/10

本文发布于:2023-03-03 13:15: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630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箱体   无人机   挂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