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仪及一次性扫描头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公开涉及扫描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扫描仪及一次性扫描头。


背景技术:



2.口内扫描仪可以用于检测被测用户的口内的牙齿分布、形状以及彩纹理等等,并且建立牙齿三维模型以供观察。在使用口内扫描仪对被测用户的牙齿进行检测时,需要将口内扫描仪的扫描头伸入到被测用户的口中,在此过程中,扫描头不可避免地接触到被测用户的口腔,为了避免对其他被测用户造成交叉感染,在对其他被测用户进行检测之前就需要对口内扫描仪进行处理,如果是一体式的口内扫描仪则可以对口内扫描仪整体进行消毒,但这无疑是非常繁琐的过程;如果是可以将扫描头拆下的分体式口内扫描仪,则可以对扫描头进行更换,但是对于口内扫描仪来说,扫描头的成本较高,在此情况下频繁更换扫描头无疑造成了巨大的浪费,或者对扫描头采用高温、高压或泡消的方式进行消毒,但是此种消毒方式仍然成本较高,而且操作比较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至少部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扫描仪及一次性扫描头。
4.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扫描仪,包括:
5.扫描仪本体和扫描头;
6.所述扫描仪本体和所述扫描头相互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扫描仪本体的末端设置反射镜,所述反射镜用于将光线反射至所述扫描仪本体内部的摄像头。
7.可选地,所述扫描头设置透光部件,光线穿过所述透光部件传播至所述反射镜,所述扫描仪本体内部设置至少一个风扇,所述扫描仪本体设置第一出风口和第一进风口,所述扫描头设置第二出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在所述扫描仪本体和所述扫描头拼接为一体后相互连通,所述风扇将所述扫描仪本体内部或外部的空气经由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吹入到所述扫描头内部,经由所述第二出风口吹出所述扫描头,所述第一进风口用于连通所述扫描仪本体内外,吸入外界空气。
8.可选地,所述扫描仪本体和所述扫描头拼接为一体后,所述扫描仪本体的末端悬置于所述扫描头内部,所述扫描头内部基于所述扫描仪本体的末端形成u型风道,所述扫描仪本体内部的空气吹入到所述扫描头内部后,经过所述u型风道吹向所述透光部件,后吹出所述扫描头。
9.可选地,所述第二出风口处设置导流件,所述导流件用于将所述第二出风口的空气导流至远离所述透光部件的一侧,排出所述扫描头。
10.可选地,所述扫描头表面设置外部导流槽,所述外部导流槽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出风口,另一侧通向所述扫描仪本体和所述扫描头的连接处,所述外部导流槽用于将所述第二出风口的空气导流至所述扫描仪本体和所述扫描头的连接处,排出所述扫描头。
11.可选地,所述扫描仪本体设置第三出风口,所述第三出口风用于连通所述扫描仪本体内外,将所述扫描仪本体内的空气排出。
12.可选地,所述扫描头内部设置内部导流槽,所述内部导流槽一侧连接所述第二进风口,另一侧通向所述透光部件,所述内部导流槽用于将所述第二进风口的空气导流至所述透光部件。
13.可选地,所述扫描头设置第一连接件,所述扫描仪本体设置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对所述扫描仪本体和所述扫描头进行固定。
14.可选地,所述扫描头为透光材料制成。
15.第二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一次性扫描头,所述一次性扫描头为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扫描头。
16.第三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一次性扫描头,所述一次性扫描头设置第四出风口和第三进风口,所述第四出风口处设置导流件或外部导流槽,所述第三进风口用于通入所述一次性扫描头外部的空气,所述第四出风口用于通出所述一次性扫描头内部的空气,所述导流件或外部导流槽用于对排出所述一次性扫描头的空气进行导流。
17.本公开提供的扫描仪包括扫描仪本体和扫描头,扫描仪本体和扫描头相互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扫描仪本体的末端设置反射镜,反射镜用于将光线反射至扫描仪本体内部的摄像头。相较于传统扫描头,本公开将反射镜设置于扫描仪本体上,由此,降低了扫描头的物料成本,并且扫描仪本体和扫描头之间可以进行拆卸,因此本公开中的扫描头可以实现一次性使用,将本公开中的扫描头作为一次性扫描头使用,可以减少成本的浪费,同时可以避免不同被测用户之间的交叉感染,提升扫描仪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扫描仪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扫描仪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扫描仪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扫描仪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扫描仪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4.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扫描仪及一次性扫描头做出示例性说明。
26.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扫描仪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27.扫描仪本体11和扫描头12。
28.扫描仪本体11和扫描头12相互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扫描仪本体11的末端设置反
射镜111,反射镜111用于将光线反射至扫描仪本体11内部的摄像头13。
29.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扫描仪可以是口内扫描仪或耳内扫描仪等等。扫描仪可以包括扫描仪本体11和扫描头12两个部分,在传统的扫描仪中,一般将反射镜111设置在扫描头12中,通过反射镜111可以将光线反射到摄像头13中,但是在使用扫描仪的过程中,扫描头不可避免地碰到被测用户,因此就无法将扫描仪直接用于下一个被测用户,需要进行消毒,或者更换扫描头,对于更换扫描头的方式来说,由于扫描头中还设置了反射镜,其制作成本过高,频繁更换过于浪费,而本公开实施例中,将反射镜111设置在扫描仪本体11上,光线(图1中带有方向箭头的虚线)通过反射镜111将光线反射至摄像头13,摄像头13采集到光线后可以进行成像,控制器(未示出)根据成像确定检测目标的三维模型。由此,便可以降低扫描头的物料成本,扫描头12与扫描仪本体11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因此本实施例中的扫描头12可以一次性使用,在本实施例中的扫描头12一次性使用的情况下,降低了更换扫描头12的成本,同时可以避免不同被测用户之间的交叉感染,提升扫描仪的安全性。
30.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扫描仪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扫描头12设置透光部件121,光线穿过透光部件121传播至反射镜111。扫描头12为不透光的材料制成的,扫描头12设置通孔,透光部件121设置在通孔处,并且透光部件121与通孔为为密封安装,防止扫描头外部的空气通过透光部件121与通孔的接缝处吹入扫描头12内部,或防止扫描头内部的空气通过透光部件121与通孔的接缝处吹出扫描头12外部。
31.扫描仪本体11内部设置至少一个风扇112,扫描仪本体11设置第一出风口113和第一进风口114,扫描头12设置第二出风口122和第二进风口123,第一出风口113和第二进风口123在扫描仪本体11和扫描头12拼接为一体后相互连通,风扇112将扫描仪本体11内部或外部的空气经由第一出风口113和第二进风口123吹入到扫描头12内部,经由第二出风口122吹出扫描头12,第一进风口114用于连通扫描仪本体11内外,吸入外界空气。
32.具体而言,在扫描头伸入到被测用户口中之后,由于被测用户口中的温度较高,而扫描头12的温度较低,则会导致反射镜111产生雾汽,光线无法传播至摄像头13,进而导致扫描仪无法准确地确定检测目标的三维模型,本公开实施例中设置一透光部件121,光线可以穿过透光部件121传播至反射镜111,不会影响扫描仪中的摄像头13成像,因此该透光部件121可以是透光率达到一定阈值的玻璃、塑料等等材质,同时设置第一出风口113、第一进风口114、第二出风口122、第二进风口123和风扇112,通过上述设置,风扇112可以将扫描仪本体11内的空气经由第一出风口113和第二进风口123吹入到扫描头12内部,由于扫描仪在工作时,各个部件会产生热量,热量散发到扫描仪本体11内的空气中后会导致扫描仪本体11内的空气温度升高,因此将扫描仪本体11内的空气经由第一出风口113和第二进风口123吹入到扫描头12内部后,实际上就是将温度较高的空气吹入到扫描头12内部,为扫描头12带来升温的效果,图2中以带有箭头的实线表示空气的流动方向,在减小甚至消除扫描头12与被测用户口中的温差的情况下,就可以防止或至少减少透光部件121和反射镜111雾汽的产生,保证光线可以顺利地传播到摄像头13中,进而保证可以形成可靠的检测目标的三维模型,另外,由于通过扫描仪本体11内部的热量对扫描头进行升温,因此也降低了扫描仪本体内部的温度,可以防止扫描仪本体内部的电子器件温度过高,延长了扫描仪本体内部电子器件的使用寿命,透光部件121可以起到形成密闭空间的作用,保证吹入到扫描头12中的空气可以对扫描头12进行升温,同时防止空气吹入到被测用户口中。
3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扫描头12为透光材料制成。
34.具体地,扫描头12还可以全部是由透光材料制成的,透光材料的透光率可以达到一定的阈值,以满足透光需求,在扫描头12全部为透光材料制成的实施方式中,光线可以直接穿过扫描头12传播至反射镜111,因此可以不再设置透光部件121。
35.继续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扫描仪本体11和扫描头12拼接为一体后,扫描仪本体11的末端悬置于扫描头12内部,扫描头12内部基于扫描仪本体11的末端形成u型风道,扫描仪本体11内部的空气吹入到扫描头12内部后,经过u型风道吹向透光部件121,后吹出扫描头12。
36.具体而言,扫描仪本体11的末端悬置于扫描头12内部时可以形成一u型风道,吹入到扫描头12内部的空气可以形成一相对完整的通路,引导空气吹向透光部件121,对透光部件121形成升温的效果,后沿着u型风道吹出扫描头12,保证气流不会在扫描头12内部一直存留。
37.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形成一较好的风道,引导空气吹向透光部件121,对透光部件121形成升温的效果。
38.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扫描仪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出风口122处设置导流件124,导流件124用于将第二出风口122的空气导流至远离透光部件121的一侧,排出扫描头12。
39.具体而言,该导流件124可以是一弧形件,通过该弧形件可以将吹出第二出风口122的空气导流至一特定方向,以远离透光部件121,同时还可以参考图2,在图2中一侧为扫描头12,另一侧为扫描仪本体11,如果不对吹出第二出风口122的空气进行较好的导流,那么则可能吹向透光部件121,在对被测用户进行检测时,实际上就是吹向了被测用户的口中,这对被测用户来说无疑是非常不好的体验,同时,由于将吹出扫描头12的空气再次吹向透光部件121,则还有可能由于温度差的原因而导致透光部件121的外侧生成雾汽,通过导流件124将第二出风口122的空气进行导流,则可以保证第二出风口122的空气不会吹向被测用户,同时保证了不会吹向透光部件121,在透光部件121外侧形成雾气,影响扫描仪的成像效果。
4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扫描头12表面设置外部导流槽125,外部导流槽125的一侧连接第二出风口122,另一侧通向扫描仪本体11和扫描头12的连接处,外部导流槽125用于将第二出风口122的空气导流至扫描仪本体11和扫描头12的连接处,排出扫描头12。
41.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扫描仪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对第二出风口122的空气的导流效果,还可以设置外部导流槽125,该外部导流槽125一端连接第二出风口122,即吹出第二出风口122的空气全部流向外部导流槽125的内部,外部导流槽125的另一端连接通向扫描仪本体11和扫描头12的连接处,即实际上将吹出第二出风口122的空气导流至距离扫描头12较远的位置,并且最终吹出的方向也是远离扫描头12的方向,实现与上述导流件124类似的技术效果,即保证第二出风口122的空气不会吹向被测用户,同时保证了不会吹向透光部件121,在透光部件121外侧生成雾汽。
4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扫描仪本体11设置第三出风口(未示出),第三出口风用于连通扫描仪本体11内外,将扫描仪本体11内的空气排出。
43.具体而言,风扇112在工作时,通过风扇112将扫描仪本体11内的空气引导至第一
出风口113,即实际上是将扫描仪本体11内的空气吹向第一出风口113,同时第一进风口114将扫描仪本体11外的空气吸入扫描仪本体11内,可能由于风扇112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引导的空气的流量与第一出风口在单位时间内能够排出的空气的流量不同,而导致扫描仪本体11内的气压稍高,此时可以通过该第三出风口将扫描仪本体11内的空气排出,在另一种可能的场景中,扫描仪本体11内的气压也有可能不足,此时也可以通过该第三出风口将扫描仪本体11外的空气吸入到扫描仪本体11内。
4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风扇112设置于第一出风口113处。
45.具体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般风扇112可以设置在扫描仪本体11内,需要保证的条件为风扇112的位置不会影响到摄像头13获取反射镜111反射的光线,因此风扇112可以设置在不会影响到摄像头13获取反射镜111反射的光线的任意位置,将风扇吹出的方向对准第一出风口113即可,但是为了进一步保证排出扫描仪本体11内空气的效果,还可以将112设置于第一出风口113处,提升排出空气的速度,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置多个风扇的方式实现类似的效果。
46.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将扫描仪本体11内的空气快速排出,提升对透光部件121进行升温的效果,防止透光部件121产生雾汽,同时,还可以起到快递降低扫描仪本体11内的温度的效果。
47.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扫描仪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扫描头12内部设置内部导流槽126,内部导流槽126一侧连接第二进风口123,另一侧通向透光部件121,内部导流槽126用于将第二进风口123的空气导流至透光部件121。
48.具体地,为了进一步提升对第二进风口123的空气的导流效果,还可以设置内部导流槽126进行导流,保证有更多的空气准确地吹向透光部件121,提升对透光部件121进行升温的效果,防止透光部件121产生雾汽,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没有特别的说明,但是显然,本公开实施例对于扫描头12整体都是具有升温效果的,因此本公开实施例在可以防止透光部件121产生雾汽的同时,同样可以防止例如反射镜111等等部件产生雾汽。
4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扫描头12设置第一连接件(未示出),扫描仪本体11设置第二连接件(未示出),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用于对扫描仪本体11和扫描头12进行固定。
50.具体的,为了将扫描头12和扫描仪本体进行固定,还可以设置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以将扫描仪本体11和扫描头12进行固定,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以分别是凹槽或者与凹槽匹配的凸起件中的一种,例如与第一连接件为凹槽,第二连接件为凸起件,又或者第一连接件为凸起件,第二连接件为凹槽。
51.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将扫描仪本体11和扫描头12固定至一起。
5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以是接触开关,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接触,可以识别扫描头是否安装。
53.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一次性扫描头,一次性扫描头为上述扫描仪实施例中的扫描头12。
54.使用该一次性扫描头对被测用户进行检测,可以在更换被测用户时将此一次性扫描头换下,保证被测用户不会受到交叉感染,同时也降低了更换成本。一次性扫描头可以是橡胶、硅胶等软质材料制成的,也可以是硬质材料制成的。
55.一次性扫描头也可以是全透明的,也可以设置透光部件。
56.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一次性扫描头,一次性扫描头设置第四出风口和第三进风口,第四出风口处设置导流件或导流槽,第三进风口用于通入一次性扫描头外部的空气,第四出风口用于排出一次性扫描头内部的空气,导流件或导流槽用于对通出所述一次性扫描头的空气进行导流。
57.具体而言,为了能够使用扫描仪内部的空气对该一次性扫描头升温,可以在一次性扫描头设置第四出风口和第三进风口,第四进风口用于通入一次性扫描头外部的空气,即第四进风口用于通入来自扫描仪内部的空气,第四出风口用于排出一次性扫描头内部的空气。该第四出风口可以与上述扫描仪实施例中的第二出风口相同,该第三进风口可以与上述扫描仪实施例中的第二进风口相同。
58.进一步地,扫描头可能需要伸入到被测用户的口中,为了能够使排出一次性扫描头的空气不会吹入到被测用户的口中,可以设置导流件或导流槽,对排出一次性扫描头的空气进行导流。该导流件可以与上述扫描仪实施例中的导流件相同,该外部导流槽可以与上述扫描仪实施例中的外部导流槽相同。通过设置导流件或外部导流槽,可以对排出一次性扫描头的空气进行导流,防止排出的空气回流。
5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60.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扫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扫描仪本体和扫描头;所述扫描仪本体和所述扫描头相互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扫描仪本体的末端设置反射镜,所述反射镜用于将光线反射至所述扫描仪本体内部的摄像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头设置透光部件,光线穿过所述透光部件传播至所述反射镜,所述扫描仪本体内部设置至少一个风扇,所述扫描仪本体设置第一出风口和第一进风口,所述扫描头设置第二出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在所述扫描仪本体和所述扫描头拼接为一体后相互连通,所述风扇将所述扫描仪本体内部或外部的空气经由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吹入到所述扫描头内部,经由所述第二出风口吹出所述扫描头,所述第一进风口用于连通所述扫描仪本体内外,吸入外界空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仪本体和所述扫描头拼接为一体后,所述扫描仪本体的末端悬置于所述扫描头内部,所述扫描头内部基于所述扫描仪本体的末端形成u型风道,所述扫描仪本体内部的空气吹入到所述扫描头内部后,经过所述u型风道吹向所述透光部件,后吹出所述扫描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处设置导流件,所述导流件用于将所述第二出风口的空气导流至远离所述透光部件的一侧,排出所述扫描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头表面设置外部导流槽,所述外部导流槽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出风口,另一侧通向所述扫描仪本体和所述扫描头的连接处,所述外部导流槽用于将所述第二出风口的空气导流至所述扫描仪本体和所述扫描头的连接处,排出所述扫描头。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仪本体设置第三出风口,所述第三出风口用于连通所述扫描仪本体内外,将所述扫描仪本体内的空气排出。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头内部设置内部导流槽,所述内部导流槽一侧连接所述第二进风口,另一侧通向所述透光部件,所述内部导流槽用于将所述第二进风口的空气导流至所述透光部件。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头设置第一连接件,所述扫描仪本体设置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对所述扫描仪本体和所述扫描头进行固定。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头为透光材料制成。10.一种一次性扫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性扫描头为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扫描头。11.一种一次性扫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性扫描头设置第四出风口和第三进风口,所述第四出风口处设置导流件或外部导流槽,所述第三进风口用于通入所述一次性扫描头外部的空气,所述第四出风口用于通出所述一次性扫描头内部的空气,所述导流件或所述外部导流槽用于对排出所述一次性扫描头的空气进行导流。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扫描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扫描仪及一次性扫描头,该扫描仪包括:扫描仪本体和扫描头。扫描仪本体和扫描头相互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扫描仪本体的末端设置反射镜,反射镜用于将光线反射至扫描仪本体内部的摄像头。相较于传统扫描头,本公开将反射镜设置于扫描仪本体上,由此,降低了扫描头的物料成本,并且扫描仪本体和扫描头之间可以进行拆卸,因此本公开中的扫描头可以实现一次性使用,将本公开中的扫描头作为一次性扫描头使用,可以减少成本的浪费,同时可以避免不同被测用户之间的交叉感染,提升扫描仪的安全性。提升扫描仪的安全性。提升扫描仪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

马超 赵晓波 陈晓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先临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10

技术公布日:

2023/2/28

本文发布于:2023-03-03 07:11: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623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扫描仪   所述   本体   空气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