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
横梁折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横梁定位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2.汽车横梁折弯生产过程中,首先需要将汽车横梁输送进液压折弯设备当中,由于汽车横梁长度长且为u字形状,因此需要输送装置能够自主的上下定位固定汽车横梁,并通过升降设备降下输送装置,以保证汽车横梁中间凹的部位能够卡入折弯设备的凸出部位,最后把汽车横梁进入折弯设备的部分进行折弯加工。其中的输送装置中的定位装置和升降设备都是由单独的驱动设备驱动与控制,不仅使得该设备能源的消耗高,而且检修和调试起来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横梁定位夹紧装置,具有能耗低、结构简单的效果。
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汽车横梁定位夹紧装置,包括升降机、固定于升降机上方的
工作台、可转动设置于工作台上的多个传送滚筒,
所述工作台上方设置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可升降设置于工作台两侧的升降杆、可移动设置于升降杆的定位板、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工作台两侧定位板的定位转筒、驱动所述升降杆升降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升降杆一侧的齿条、转动连接所述工作台两侧且啮合所述齿条的齿轮、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机底部的连杆一、一端固定连接齿轮轴心的连杆二,所述连杆一和连杆二的另一端相互铰接。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升降机降下工作台时,驱动组件中铰接在一起的连杆一和连杆二之间夹角会逐渐减小,并分别相对升降机和工作台转动了一定角度,同时齿轮会随连杆二一同转动,并带动齿条和升降杆向下移动,最后定位转筒就会跟随定位板逐渐靠近传送滚筒,将汽车横梁上下两面共同夹紧在工作台上,从而实现了升降机和定位装置的两者联动,并发挥各自的作用。
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台的两侧固定设有
燕尾滑块一,所述升降杆的一面开设有供燕尾滑块一嵌接并滑动的燕尾滑槽。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燕尾滑块一和燕尾滑槽的配合,以实现升降杆在工作台两侧的平稳滑动。
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板上固定设有嵌接并滑动于燕尾滑槽的燕尾滑块二,所述定位板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钉,所述固定螺钉的一端穿过燕尾滑块二并于燕尾滑槽底部相接触。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节定位板相对升降杆的位置时,首先拧松定位板上固定螺钉,以松开燕尾滑块二与燕尾滑槽之间的摩擦压力,进而解开了定位板的固定,然后将定位板调节至,定位转筒刚刚夹紧在汽车横梁的高度,最后拧紧固定螺钉,把燕尾滑
块二顶紧在燕尾滑槽内壁上增大摩擦压力,从而固定定位板相对升降杆的位置,以保证在升降机的下降位移正好让定位转筒固定汽车横梁。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长条孔,所述长条孔内滑动连接有轴承座,所述定位转筒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和长条孔底部之间连接有弹簧。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了定位转筒和定位板之间的缓冲效果,以避免定位板下降高度超出夹紧高度,导致定位转筒夹坏汽车横梁。
1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台两侧固定设有定位支架,所述定位支架上开设有供定位板嵌接并滑动的通槽。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定位支架的稳定升降,同时还能一定减轻升降杆的升降压力。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定位装置,实现了升降机在升降工作台的同时,还能升降定位转筒的效果,相较于传统的多个驱动设备驱动,该装置不仅所需要能耗更小,而且调试和检修起来简单轻松。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是本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施例的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图2的a处放大图;
19.图中,1、升降机;2、工作台;21、燕尾滑块一;3、传送滚筒;4、定位装置;41、升降杆;42、燕尾滑槽;43、定位板;431、燕尾滑块二;432、固定螺钉;433、长条孔;44、定位转筒;441、轴承座;5、驱动组件;51、齿条;52、齿轮;53、连杆一;54、连杆二;6、弹簧;7、定位支架;71、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实施例:一种汽车横梁定位夹紧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升降机1、固定于升降机1上方的工作台2、可转动设置于工作台2上的多个传送滚筒3,所工作台2上方设置有定位装置4,定位装置4包括可升降设置于工作台2两侧的升降杆41、可移动设置于升降杆41的定位板43、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工作台2两侧定位板43的定位转筒44、驱动升降杆41升降的驱动组件5,驱动组件5包括固定于升降杆41一侧的齿条51、转动连接工作台2两侧且啮合所述齿条51的齿轮52、一端转动连接升降机1底部的连杆一53、一端固定连接齿轮52轴心的连杆二
54,连杆一53和连杆二54的另一端相互铰接,当升降机1降下工作台2时,驱动组件5中铰接在一起的连杆一53和连杆二54之间夹角会逐渐减小,并分别相对升降机1和工作台2转动了一定角度,同时齿轮52会随连杆二54一同转动,并带动齿条51和升降杆41向下移动,最后定位转筒44就会跟随定位板43逐渐靠近传送滚筒3,将汽车横梁上下两面共同夹紧在工作台2上,从而实现了升降机1和定位装置4的两者联动,并发挥各自的作用。其中,工作台2两侧固定设有定位支架7,定位支架7上开设有供定位板43嵌接并滑动的通槽71,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定位支架7的稳定升降,同时还能一定减轻升降杆41的升降压力。
22.如图2所示,工作台2的两侧固定设有燕尾滑块一21,升降杆41的一面开设有供燕尾滑块一21嵌接并滑动的燕尾滑槽42,通过燕尾滑块一21和燕尾滑槽42的配合,以实现升降杆41在工作台2两侧的平稳滑动。
23.定位板43上固定设有嵌接并滑动于燕尾滑槽42的燕尾滑块二431,定位板43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钉432,固定螺钉432的一端穿过燕尾滑块二431并于燕尾滑槽42底部相接触,当需要调节定位板43相对升降杆41的位置时,首先拧松定位板43上固定螺钉432,以松开燕尾滑块二431与燕尾滑槽42之间的摩擦压力,进而解开了定位板43的固定,然后将定位板43调节至,定位转筒44刚刚夹紧在汽车横梁的高度,最后拧紧固定螺钉432,把燕尾滑块二431顶紧在燕尾滑槽42内壁上增大摩擦压力,从而固定定位板43相对升降杆41的位置,以保证在升降机1的下降位移正好让定位转筒44固定汽车横梁。
24.如图3所示,定位板43上开设有长条孔433,长条孔433内滑动连接有轴承座441,定位转筒44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轴承座441,轴承座441和长条孔433底部之间连接有弹簧6,能够实现了定位转筒44和定位板43之间的缓冲效果,以避免定位板43下降高度超出夹紧高度,导致定位转筒44夹坏汽车横梁。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横梁定位夹紧装置,包括升降机(1)、固定于升降机(1)上方的工作台(2)、可转动设置于工作台(2)上的多个传送滚筒(3),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上方设置有定位装置(4),所述定位装置(4)包括可升降设置于工作台(2)两侧的升降杆(41)、可移动设置于升降杆(41)的定位板(43)、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工作台(2)两侧定位板(43)的定位转筒(44)、驱动所述升降杆(41)升降的驱动组件(5),所述驱动组件(5)包括固定于升降杆(41)一侧的齿条(51)、转动连接所述工作台(2)两侧且啮合所述齿条(51)的齿轮(52)、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机(1)底部的连杆一(53)、一端固定连接齿轮(52)轴心的连杆二(54),所述连杆一(53)和连杆二(54)的另一端相互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横梁定位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的两侧固定设有燕尾滑块一(21),所述升降杆(41)的一面开设有供燕尾滑块一(21)嵌接并滑动的燕尾滑槽(4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横梁定位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43)上固定设有嵌接并滑动于燕尾滑槽(42)的燕尾滑块二(431),所述定位板(43)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钉(432),所述固定螺钉(432)的一端穿过燕尾滑块二(431)并于燕尾滑槽(42)底部相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横梁定位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43)上开设有长条孔(433),所述长条孔(433)内滑动连接有轴承座(441),所述定位转筒(44)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轴承座(441),所述轴承座(441)和长条孔(433)底部之间连接有弹簧(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横梁定位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两侧固定设有定位支架(7),所述定位支架(7)上开设有供定位板(43)嵌接并滑动的通槽(7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横梁折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横梁定位夹紧装置,包括升降机、固定于升降机上方的工作台、可转动设置于工作台上的多个传送滚筒,所工作台上方设置有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包括可升降设置于工作台两侧的升降杆、可上下移动设置于升降杆的定位板、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工作台两侧定位板的定位转筒、驱动升降杆升降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升降杆一侧的齿条、转动连接工作台两侧且啮合所述齿条的齿轮、一端转动连接升降机底部的连杆一、一端固定连接齿轮轴心的连杆二,连杆一和连杆二的另一端相互铰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具有能耗低、结构简单的效果。结构简单的效果。结构简单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
宋辉 杨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十堰红强松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5.30
技术公布日:
2022/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