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
灶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灶具用锅
支架。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灶具锅支架由支架圈和锅支脚组成,锅支脚焊接在支架圈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支架圈上的热量容易传递至灶具面板,造成灶具面板温度过高而碰触烫手。现有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家用燃气灶锅支架(公告号:cn208042232u),其技术方案记载了支架圈的
底面上环绕分布有防滑凸点,防滑凸点能够起到隔热作用,但其固定在支架圈的底部,难拆卸更换,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灶具用锅支架,结构新颖,放置平稳,支脚拆装便捷,灵活方便。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灶具用锅支架,包括:支架圈,支架圈上设有l型架脚,其特征在于:支架圈的底部设有隔热支脚,相邻隔热支脚与支架圈的底面之间形成补气通道;隔热支脚上设有凸起部,支架圈的底面上设有与凸起部相对应的限位凹孔,以使支架圈可拆卸连接隔热支脚。该锅支架结构新颖,放置平稳,支脚拆装便捷,灵活方便。
6.进一步,凸起部上设有铁块,限位凹孔内设有磁铁,磁铁与铁块磁性相吸以限制凸起部自由脱出限位凹孔,将凸起部插入限位凹孔内,使磁铁吸住铁块,限制凸起部自由活动,实现隔热支脚限位在支架圈的底部,隔热支脚无法自由活动,从而稳定支撑支架圈,拆卸也简单,省力便捷,使用灵活。
7.进一步,支架圈的中心设有炉头孔,炉头孔上设有挡圈,挡圈与支架圈之间形成积液槽,从锅具上溢出的汤汁落在积液槽内,不易流入炉头孔内而影响炉具,清理也方便。
8.进一步,挡圈朝炉头孔的中心倾斜设置,增大了积液槽的接液范围和蓄液容积,积液槽内的废液不易向外溢出而进入炉头孔内。
9.进一步,l型架脚的水平段与竖直段之间设有斜支撑部,提高了l型架脚的结构强度,不易弯曲变形,水平段支撑锅具,竖直段通过斜支撑部给予水平端支撑,提高了水平段的承载能力,避免水平段受压过大而向下弯曲,进而影响使用。
10.进一步,l型架脚的上表面设有摩擦纹,增大了l型架脚上表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l型架脚与锅具底面接触时的摩擦力,利于锅具放置稳当,不容易滑动。
11.进一步,支架圈的转角处设有圆弧过渡面,一方面提高了外部美观性,另一方面取消尖角设计,避免存在尖角而导致用户撞击受伤,提高了安全性。
12.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隔热支脚可与支架圈拆卸分离,损坏可更换,灵活方便,将凸起部插入限位凹孔内,实现隔热支脚与支架圈的快速对接,降低了操作难度;使磁铁吸住铁块,限制凸起部自
由活动,实现隔热支脚限位在支架圈的底部,隔热支脚无法自由活动,从而稳定支撑支架圈,拆卸也简单,省力便捷,使用灵活。
14.2、挡圈与支架圈之间形成积液槽,从锅具上溢出的汤汁落在积液槽内,不易流入炉头孔内而影响炉具,清理也方便。
15.3、l型架脚的水平段与竖直段之间设有斜支撑部,提高了l型架脚的结构强度,不易弯曲变形,水平段支撑锅具,竖直段通过斜支撑部给予水平端支撑,提高了水平段的承载能力,避免水平段受压过大而向下弯曲,进而影响使用。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实施例一中支架圈和隔热支脚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支架圈;2-炉头孔;3-圆弧过渡面;4-l型架脚;5-隔热支脚;6-凸起部;7-限位凹孔;8-铁块;9-磁铁;10-挡圈;11-积液槽;12-斜支撑部。
具体实施方式
22.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
23.灶具用锅支架,包括:支架圈1,支架圈1的中心设有供燃烧器通过的炉头孔2。支架圈1的转角处设有圆弧过渡面3,一方面提高了外部美观性,另一方面取消尖角设计,避免存在尖角而导致用户撞击受伤,提高了安全性。
24.支架圈1上环绕分布有l型架脚4,l型架脚4的上表面设有摩擦纹,增大了l型架脚4上表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l型架脚4与锅具底面接触时的摩擦力,利于锅具放置稳当,不容易滑动。
25.支架圈1的底部设有隔热支脚5,放置平稳,隔热支脚5采用隔热材质制成,起到隔热作用,支架圈1上的高热量很难通过隔热支脚5传递至灶具面板,避免灶具面板温度过高而碰触烫手。相邻隔热支脚5与支架圈1的底面之间形成补气通道,利于外部空气通过流向支架圈1的中心,促进燃气充分燃烧,起到补充空气的作用。
26.隔热支脚5上设有凸起部6,支架圈1的底面上设有与凸起部6相对应的限位凹孔7,实现隔热支脚5与支架圈1的快速对接,降低了操作难度。凸起部6上设有铁块8,限位凹孔7内设有磁铁9,磁铁9粘结固定在限位凹孔7内,磁铁9与铁块8磁性相吸以限制凸起部6自由脱出限位凹孔7,将凸起部6插入限位凹孔7内,使磁铁9吸住铁块8,限制凸起部6自由活动,实现隔热支脚5限位在支架圈1的底部,隔热支脚5无法自由活动,从而稳定支撑支架圈1,拆卸也简单,省力便捷,使用灵活。
27.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
28.在基于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下,炉头孔2上设有挡圈10,挡圈10与支架圈1之间形成积液槽11,从锅具上溢出的汤汁落在积液槽11内,不易流入炉头孔2内而影响炉具,清理也方便。挡圈10朝炉头孔2的中心倾斜设置,挡圈10的倾斜面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5-45
°
,
增大了积液槽11的接液范围和蓄液容积,积液槽11内的废液不易向外溢出而进入炉头孔2内。
29.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
30.在基于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下,l型架脚4的水平段与竖直段之间设有斜支撑部12,提高了l型架脚4的结构强度,不易弯曲变形,水平段支撑锅具,竖直段通过斜支撑部12给予水平端支撑,提高了水平段的承载能力,避免水平段受压过大而向下弯曲,进而影响使用。
31.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1.灶具用锅支架,包括:支架圈,
所述支架圈上设有l型架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圈的底部设有隔热支脚,相邻所述隔热支脚与所述支架圈的底面之间形成补气通道;所述隔热支脚上设有凸起部,所述支架圈的底面上设有与所述凸起部相对应的限位凹孔,以使所述支架圈可拆卸连接所述隔热支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用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上设有铁块,所述限位凹孔内设有磁铁,所述磁铁与所述铁块磁性相吸以限制所述凸起部自由脱出所述限位凹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用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圈的中心设有炉头孔,所述炉头孔上设有挡圈,所述挡圈与所述支架圈之间形成积液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灶具用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圈朝所述炉头孔的中心倾斜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用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架脚的水平段与竖直段之间设有斜支撑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用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架脚的上表面设有摩擦纹。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用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圈的转角处设有圆弧过渡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灶具用锅支架,包括:支架圈,支架圈上设有L型架脚,支架圈的底部设有隔热支脚,相邻隔热支脚与支架圈的底面之间形成补气通道;隔热支脚上设有凸起部,支架圈的底面上设有与凸起部相对应的限位凹孔,以使支架圈可拆卸连接隔热支脚。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放置平稳,支脚拆装便捷,灵活方便。灵活方便。灵活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
王忠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浙江优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18
技术公布日:
2022/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