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2020年全市红粱产业发展工作的通知

阅读: 评论:0

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2020年全市红粱产业发展工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布日期】2020.03.11
管式热交换器原理图【字 号】遵府办函〔2020〕47号
【施行日期】2020.03.1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种植
正文
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2020年全市红粱产业发展工作的通知
遵府办函〔2020〕47号
各县、自治县、区(市)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
  为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加快推动2020年全市红粱(遵义酱香白酒酒用糯高粱,统称“遵义红粱”)产业发展,促进众增产增收,助推脱贫质量巩固提升和同步小康目标顺利实现,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目标任务
  2020年,全市遵义红粱种植面积130万亩,其中,有机种植面积54.5万亩、绿种植面积75.5万亩,总产量达32.5万吨以上,种植产值达27亿元。落实订单种植面积占比90%以上,其中,仁怀市、习水县、播州区、汇川区重点围绕茅台酒用有机红粱原料基地建设,落实有机红粱订单种植面积54.5万亩;桐梓县、正安县、绥阳县、道真自治县、务川自治县、湄潭县、凤冈县、余庆县围绕其他酱香系列酒用绿红粱原料基地建设,力争落实绿红粱订单种植面积75.5万亩以上。
  二、工作措施
  (一)落实种植计划。各地要认真对照目标任务(详见附件),科学划定红粱种植适宜区,尽量将低效作物调减后没有高效作物替代的区域纳入种植范畴,落实好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种植主体,做到任务落实到地块、落实到责任人,确保3月15日前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到位。
  (二)做好物资储备。各地要根据分解任务情况,抓紧组织开展生产物资采购、调运、储备等工作,确保3月20前将种子、肥料、农药等生产物资准备充足、调运到位、发放到户。重点选择种植以红缨子、红珍珠为代表的本地优质品种,确保订单区本地优质品种覆盖率达100%。
  (三)科学规范栽培。各地要认真对照《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遵义市酒用高粱绿栽培技术规范〉的通知》(遵市农发〔2019〕138号)(见附件)文件规定,加大绿栽培技术培训和推广应用力度,不断提升红粱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种植水平。将播种期控制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全面采取育苗移栽方式种植,有条件的地区要推广应用漂浮育苗、穴盘育苗等工厂化育苗方式科学规范栽培。
  (四)注重基地建设。各地要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基地认证和管理,其中,仁怀市、习水县、
播州区、汇川区等负责茅台酒用有机红粱生产基地的地区和桐梓县、正安县、绥阳县等正在开展有机转换认证基地的地区,要强化生产投入品管理,提升有机种植水平;其他县(市、区)要积极推进红粱绿基地认证,不断扩大绿红粱原料基地规模,增强发展后劲。着力组织实施好贵州省高粱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全面完成仁怀市4个、习水县2个、播州区1个高标准有机红粱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完成汇川区1个、桐梓县1个、正安县1个标准有机红粱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完成湄潭县1个、凤冈县1个、道真自治县1个标准绿红粱生产示范基地建设。
  (五)推广优良模式。各地要牢固树立提质导向,积极探索应用“红粱+蔬菜”“红粱+食用菌”“红粱+中药材”等高效模式,巩固提升“红粱+蔬菜+马铃薯”“红粱+红薯+蔬菜”“红粱+豆科类+蔬菜”等优良模式,提升种植效益,打造一批有机红粱种植为主的科技田、样板田、示范田。探索推进以红粱秸秆为主要原料的饲料、肥料、板材、造纸、药材、菌材、生活用品等资源化综合利用,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大力推广红粱+绿肥轮作模式以及红粱粉碎还田、腐熟还田、过腹还田等秸秆还田技术,全面运用绿防控技术,禁止使用化学除草剂和禁限用农药,确保有机种植区域绿防控覆盖率达100%。
混凝土模板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实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从政策引导、项目争取、资金投入、科技服务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二)强化要素保障。各地要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项目资金,大力整合涉农项目资金,预算安排财政专项资金,从农田水利、交通路网、气象服务、病虫防控、收购收储、农机农具、质量溯源等全环节着手,加快建设高标准有机红粱产业种植示范基地。不断优化和完善本地红粱收储体系,提升收储能力。有条件的县(市、区)要建立规模种植遵义红粱政府补贴机制,进一步引导土地流转,培育种植大户,实施规模化种植。创造条件将遵义红粱产业全部纳入地方特农业保险,最大限度减少红粱种植灾害风险,确保老百姓增产增收。
  (三)强化科技支撑。各级农业部门、科技部门要积极开展红粱栽培技术研究,重点开展新品种、新模式、新业态、土壤培肥、秸秆综合利用、主要病虫害绿防控等技术研究,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和技术推广力度,大力开展示范办点,提升红粱种植水平。
  (四)强化督促考核。市政府将红粱产业发展纳入对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工作考核的重要
内容。各县(市、区)要切实加强统筹调度,及时总结产业发展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并及时反馈到市红粱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市农业农村局)。
  附件:1.遵义市2020年红粱产业目标任务分解表
  2.遵义市红粱绿栽培技术规范
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3月11日
 
附件1
 
遵义市2020年红粱产业目标任务分解表
 
led照明电路网络视频传输
  项目
  面积(万亩)
  产量(万吨)
  备注
  红花岗区
  0
  0
  汇川区
  10
  2.5
  播州区
  15
  3.75
  新蒲新区
  0
  0
  仁怀市
  31
  7.75
  赤水市
  0
  0
  习水县
  25
利路防水接头  6.25
  桐梓县
  14
  3.5
  绥阳县
  10
  2.5
  湄潭县
  3
  0.75
  凤冈县
  4
  1
  余庆县
  3
  0.75
  正安县
  6
  1.5
给皂器
  务川自治县
  5
  1.25
  道真自治县
  4
  1
  合计
  130
  32.5

本文发布于:2023-05-27 02:14: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154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红粱   种植   基地   绿色   有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