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组织中lnc RNA-TUG1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阅读: 评论:0

·短篇论著·
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组织中lncRNA-TUG1的
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郭 剑 袁丽侠
【摘要】
目的 探究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 )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lncRNA-TUG1)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渭南市中心医院行外科手术的103例ESCC 患者的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实时定量PCR (real time qRT-PCR )法测定lncRNA-TUG1的表达水平。采用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ESCC 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lncRNA-TUG1在ESCC 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lncRNA-TUG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肿瘤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 <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lncRNA-TUG1高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lncRNA-TUG1低表达患者(P <0.05)。淋巴结转移和lncRNA-TUG1高表达是ESCC 患者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lncRNA-TUG1在ESCC 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高,且与患者的预后显著相关。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lncRNA-TUG1;预后
DOI: 10. 3969/j. issn. 1673-534X. 2022. 03. 013
作者单位:714000 渭南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郭剑)、检验科(袁丽侠)
通信作者:食管癌(EC )是消化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其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9位,病死率居第6位,在亚洲地区及非洲东南部的发病率较高[1]。EC 主要分为食管腺癌和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 ),其中ESCC 是EC 的主要组织学亚型。在中国,平均每年有15万左右的EC 患者死亡,其中90%以上为ESCC 患者[2]。ESCC 的发病较为隐匿且早期症状不明显,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是中晚期,其5年生存率仅15%左右。因此,亟需寻一种能够早期诊断ESCC 的生物标志物。
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 )是一类长度大于200 nt 的非编码RNA ,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可通过与DNA 、蛋白质等大分子相互作用,调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牛磺酸上调基因1(TUG1)位于人类染体22q12.2,可通过与甲基化的PRC2蛋白结合,调控与生长相关的基因表达[3]。Young 等[4]的研究表明,沉默lncRNA-TUG1可使发育中的视网膜细胞生长减慢,或致其凋亡。研究表
明,lncRNA-TUG1在结肠癌、胃癌等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5-6],但目前其与E
SCC 相关的报道较少。本研究检测了ESCC 组织中lncRNA-TUG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ESCC 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渭南市中心医院行ESCC 根治性切除术的103例患者的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距肿瘤组织边缘>5 cm )标本。所有组织在采集后均于30 min 内进行速冻处理,并保存于-80 ℃的冰箱中待用。纳入标准:(1)术前未接受放射、化学;(2)术后经病理检查确诊为ESCC ;(3)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并发其他恶性肿瘤者;(2)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者;(3)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03例ESCC 患者中男性70例(67.96%),女性33例(32.04%),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为(59.81±7.62)岁。根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 )和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 )于2017年联合发布
的第八版食管癌TNM分期标准进行分期[7],其中Ⅰ期25例,Ⅱ期22例,Ⅲ期30例,Ⅳ期26例;术后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分化程度为低分化20例,中分化32例,高分化51例。
1.2 lncRNA-TUG1水平检测
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 time qRT-PCR)法测定lncRNA-TUG1的表达水平。使用TRIzol试剂盒提取E
SCC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中的总RNA,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使用酶标仪测定RNA的浓度和纯度。使用PrimeScript TM RT Master Mix试剂盒进行反转录,生成cDNA。使用PCR仪进行扩增反应,反应条件为95 ℃预变性10 min,之后95 ℃ 20 s、60 ℃ 30 s、72 ℃ 30 s,共40个循环。以U6作为内参,采用2-ΔΔCT法表示lncRNA-TUG1的相对表达量。PCR引物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合成,引物序列见表1。
表1 引物序列
引物名称序列
lncRNA-TUG1正向:5'-TAGCAGTTCCCAATCCTTG-3' 反向:5'-CACAAATTCCCATCATTCCC-3'
U6正向:5'-CTTCAGCCGGCACAGCT-3'
反向:5'-CGCTAATTTGCGTTCAAACG-3'
1.3 随访
采用门诊或电话的方式对ESCC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随访开始时间为术后,第1年每3个月随访1次,第2年每6个月随访1次,之后每年随访1次。随访截至2020年10月,以患者死亡作为随访终点事件。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ESCC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P<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lncRNA-TUG1在ES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
lncRNA-TUG1在ESCC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3.28±0.26,高于癌旁组织(1.03±0.0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2 lncRNA-TUG1的表达水平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根据103例ESCC患者lncRNA-TUG1的相对表达量的中位数(1.58),将患者分为lncRNA-TUG1高表达组(≥1.58,n=58)和lncRNA-TUG1低表达组(<1.58,n=45)。结果显示,lncRNA-TUG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烟酒史及肿瘤位置(靠近咽部者为高位,靠近胃下端者为低位,处于中间者为中位)无关(P>0.05);与患者的肿瘤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lncRNA-TUG1高表达组中Ⅲ~Ⅳ期者、低分化者、发生淋巴结转移者的占比显著高于lncRNA-TUG1低表达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lncRNA-TUG1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例(%)项目
高表达组
(n=58)
低表达组
(n=45)
χ2值P值年龄  3.2740.089>60岁5830(51.72%)28(62.22%)
≤60岁4528(48.28%)17(37.78%)
性别0.0370.886男7040(68.97%)30(66.67%)
女3318(31.03%)15(33.33%)
烟酒史0.5390.441有6337(63.79%)26(57.78%)
无4021(36.21%)19(42.22%)
肿瘤分期13.6530.002Ⅰ期258(13.79%)17(37.78%)
Ⅱ期229(15.52%)13(28.89%)
Ⅲ期3020(34.48%)10(22.22%)
Ⅳ期2621(36.21%)5(11.11%)
分化程度27.8830.000高5123(39.66%)28(62.22%)
中3221(36.21%)11(24.44%)
低2014(24.14%)6(13.33%)
淋巴结转移16.4710.000是5842(72.41%)16(35.56%)
否4516(27.59%)29(64.44%)
肿瘤位置0.0520.764低位3017(29.31%)13(28.89%)
中位3821(36.21%)17(37.78%)
高位3520(34.48%)15(33.33%)
2.3 lncRNA-TUG1的表达水平与ESCC患者预后的关系
生存分析结果显示,lncRNA-TUG1高表达组
的5年生存率为24.14%,低于lncRNA-TUG1低表达组(51.1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图1。
2.4 影响ESCC 患者预后生存的相关因素
将患者的年龄、性别、烟酒史、肿瘤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位置和lncRNA-TUG1水平作为自变量,将ESCC 患者的预后生存情况作为因变量,纳入Cox 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lncRNA-TUG1水平均与ESCC 患者的预后生存有关(P 均<0.05)。将单因素分析中P <0.05的项目,包括肿瘤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lncRNA-TUG1水平作为自变量,将ESCC 患者的预后生存情况作为因变量,纳入Cox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和lncRNA-TUG1高表达是ESCC 患者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 均<0.05)。见表3。3 讨论
EC 是一种具有异质性且容易高度恶化的消化道肿瘤,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在中国,每年有数十万人死于EC ,且主要以ESCC 亚型为主。近年来,虽
图1 不同lncRNA-TUG1表达水平的ESCC 患者的生存分析
表3 影响ESCC 患者预后生存的单因素和多因素Cox 比例风险回归分析
项目
单因素
多因素HR 值95% CI P 值HR 值95% CI P 值年龄(>60/≤60岁)0.8370.326~1.0110.421———性别(男/女)0.6240.577~1.2610.246———烟酒史(有/无)
0.3880.205~1.0320.137———肿瘤分期(Ⅲ+Ⅳ/Ⅰ+Ⅱ期)  2.873  1.588~3.6060.0010.8380.426~1.3970.366分化程度(低/中高)  3.771  2.062~4.1370.000  1.0620.721~1.9060.258淋巴结转移(有/无)  2.683  1.842~3.4790.002  2.162  1.833~3.697
0.003肿瘤位置(低位/中高位)
0.5880.354~1.3690.503———lncRNA-TUG1水平(高表达/低表达)  4.862
2.906~5.613
0.000
3.896
2.774~5.382
0.000
注:“—”表示无数据
1.00.80.60.40.20.0
累积生存分析低表达高表达
低表达-检剔后高表达-检剔后
lncRNA-TUG1表达0        10      20      30      40      50      60
随访时间/月
然ESCC 的方式得到了显著改进,但患者的5年生存率并未明显升高。大多数EC 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确诊时常已失去手术机会。因此,寻一种新的潜在标志物,加强对ESCC 的早期诊断、预防和是当前的研究重点。
lncRNA 在机体正常的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调控基因表达,参与染体重排、组蛋白修饰、转录激活与干扰等过程。此外,lncRNA 也参与了包括肿瘤在内的人体多种疾病的调控。研究表明,lncRNA 与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有关[8]。lncRNA-TUG1最初是在小鼠视网膜细胞中被发现的[4]。Zhang 等[9]的研究发现,lncRNA-
TUG1在骨肉瘤组织中高表达,且与肿瘤的分期、大小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lncRNA-TUG1高表达的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显著低于低表达者。Cai 等[10]的研究表明,lncRNA-TUG1在神经胶质瘤患者中呈高表达,当其被沉默后,神经胶质瘤细胞对化学的敏感度增高。研究发现,lncRNA-TUG1在体外可通过介导miR-148a-3p/MCL-1/Wnt/β-catenin 轴调控ESCC 的生物学功能和上皮间质转化[11]。另有研究表明,lncRNA-TUG1可能通过与PRC2结合,从而在ESCC 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12-13]。本研究结果指出,lncRNA-TUG1在ESCC 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这提示lncRNA-TUG1的
表达可能与ESCC的发病有关。此外,本研究还指出,lncRNA-TUG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肿瘤分期、
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lncRNA-TUG1的表达水平越高,患者的肿瘤分期越高,肿瘤分化程度越低,且更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这提示lncRNA-TUG1可能与ESCC的转移及恶化相关。
多项研究表明,lncRNA-TUG1可作为膀胱癌、结肠癌、宫颈癌的预后指标[14-16]。本研究结果显示,lncRNA-TUG1高表达的ESCC患者术后生存率显著低于lncRNA-TUG1低表达者,这提示lncRNA-TUG1的表达水平可能可以预测ESCC患者的预后生存情况。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lncRNA-TUG1高表达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ESCC患者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该结果提示在临床中需要加强对lncRNA-TUG1高表达患者的术后监测,必要时予以辅助,以防止疾病复发。
综上所述,ESCC患者的肿瘤组织中lncRNA-TUG1的表达水平较高,且其表达水平与ESCC的发生、发展及患者的预后生存情况密切相关;监测ESCC患者lncRNA-TUG1的表达水平有助于判断病情进展及预后情况。今后需对lncRNA-TUG1在ESCC中的具体调控机制进行深入探究。
参 考 文 献
1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Cancer Collaboration, Fitzmaurice C,
Dicker D, et al. The global burden of cancer 2013[J]. JAMA Oncol, 2015, 1(4): 505-527.
2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消化系早癌内镜诊断与协作组,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消化道肿瘤协作组,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
学分会消化病理学组. 中国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癌前病变筛查
与诊治共识(2015年·北京)[J]. 中华内科杂志, 2016, 55(1): 73-
85.
3 Huang MD, Chen WM, Qi FZ, et al. Long non-coding RNA TUG1 is
up-regulated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promotes cell growth and apoptosis by epigenetically silencing of KLF2[J]. Mol Cancer, 2015, 14: 165. 4 Young TL, Matsuda T, Cepko CL. The noncoding RNA taurine
upregulated gene 1 is required for differentiation of the murine retina[J]. Curr Biol, 2005, 15(6): 501-512.
5 陈庆勇, 王娜娜, 曹璋, 等. 胃腺癌组织长链非编码RNA TUG1
表达变化及其与p53蛋白的关系[J]. 山东医药, 2018, 58(48): 21-
24.
6 Yan Z, Bi M, Zhang Q, et al. LncRNA TUG1 promotes the摄像机外壳
progress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via the miR-138-5p/ZEB2 axis[J].
Biosci Rep, 2020, 40(6): BSR20201025.
7 方文涛. 通过食管癌TNM新分期(第八版)解读2017年NCCN
食管鳞癌诊疗指南[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7, 20(10): 1122-1126.
8 黄劲龙, 沈建箴. 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在肿瘤中的作用及
其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肿瘤临床, 2016, 43(4): 161-165.
9 Zhang Q, Geng PL, Yin P, et al. Down-regulation of long non-coding
RNA TUG1 inhibits osteosarcoma cell proliferation and promotes apoptosis[J]. Asian Pac J Cancer Prev, 2013, 14(4): 2311-2315.
10 Cai H, Xue Y, Wang P, et al. The long noncoding RNA TUG1
regulates blood-tumor barrier permeability by targeting miR-144[J].
碗形垫片Oncotarget, 2015, 6(23): 19759-19779.
11 Tang Y, Yang P, Zhu Y, et al. LncRNA TUG1 contributes to ESCC
progression via regulating miR-148a-3p/MCL-1/Wnt/β-catenin axis in vitro[J]. Thorac Cancer, 2020, 11(1): 82-94.
12 Khalil AM, Guttman M, Huarte M, et al. Many human large
intergenic noncoding RNAs associate with chromatin-modifying complexes and affect gene expression[J].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09, 106(28): 11667-11672.
13 Yamaguchi H, Hung MC. Regulation and role of EZH2 in cancer[J].音视频切换器
Cancer Res Treat, 2014, 46(3): 209-222.
bbi-14214 Tan J, Liu B, Zhou L, et al. LncRNA TUG1 promotes bladder cancer
malignant behaviors by regulating the miR-320a/FOXQ1 axis[J]. Cell Signal, 2022, 91: 110216.
双面胶贴
电压比较器电路
15 Zhai HY, Sui MH, Yu X, et al. Overexpression of long non-coding
RNA TUG1 promotes colon cancer progression[J]. Med Sci Monit, 2016, 22: 3281-3287.
16 夏艳, 金志军. 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表达水平在
Ⅰ~Ⅱ期宫颈癌诊断和预后中的作用[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0, 54(2): 73-77.
(收稿日期:2021-05-12)
(本文编辑:周骏)

本文发布于:2023-05-26 13:17: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148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患者   表达   肿瘤   水平   组织   进行   生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