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烟塔合一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排烟技术正在大力推广。本文分析了烟塔合一技术在湿法脱硫净烟气排放中的应用,介绍了烟塔合一法的基本概念及技术模式,总结了烟塔合一技术优势,分析了采用烟塔合一技术对冷却塔热力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烟气排放 烟塔合一技术 脱硫净气 应用
中图分类号:tk124 金属抛光轮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c)-0052-02称重装置
煤燃烧过程会产生so2等腐蚀性气体,对环境造成影响。为控制so2的排放,烟气脱硫技术在各电厂得到广泛应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在电厂烟气脱硫中的应用最多,不仅因为原料廉价、过程技术成熟、脱硫效率高(95%以上金属表面涂料)、系统运行可靠等优点,脱硫过程产生的副产品可回收利用也是该工艺的一大优势。通常采用湿法进行脱硫后的净烟温度值为55~60℃,并且处于饱和状态,环境温度低时形成白烟。净烟气直接经烟囱排放不能达到排放标准,需要将烟气进行再加热到80℃以上,以增加烟气的抬升高度、消除“烟羽”和降低烟气污染组分的地面浓度。烟气的再加热过程要求火电厂必须加装烟气再热排放系统,不仅增加
烟气排放系统的复杂性注浆瓷器,同时也增大了初始投资及相关的维护费用,过程的经济性优势被减弱。
现今研究较多的“烟塔合一”技术,湿法脱硫后的净烟气不经烟囱排放,而是通过自然通风冷却塔排放到空气中。该技术能够利用冷却塔的湿热空气包裹脱硫的净烟气,对净烟气起到抬升作用,同时对烟气中的污染物也起到扩散的作用。采用烟塔合一技术能够使火电厂免于建设再热器、烟囱和增压风机,不但对其烟气系统起到了简化作用,而且减小了相关的设备投资,增加了火电厂的经济效益。
线性排水沟尺寸1 烟塔合一技术发展现状
随着环境标准的日益严格,要求燃煤电厂的必须设置烟气脱硫系统。此过程势必增加整个发电过程的建设成本和运行费用。为了尽可能优化电厂的经济效益,欧洲一些国家开发了脱硫净烟气冷却塔排放技术。烟塔合一技术概念始于1967年的德国balcke公司,德国1983年7审批流月1日生效的《联邦防污染法》提出的烟气排放标准促使烟塔合一技术开始投入运行并得到快速推广。烟塔合一技术经进一步发展成熟,现在在德国、波兰、土耳其、希腊等国家也有很多电厂使用该技术进行电厂建设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