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3.TEM(投射电镜)_实验报告.

阅读: 评论:0

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硕士研究生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现代测试技术实验》                                       
实验项目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聚合物的微相分离结构                     
专业班级              2009应用化学                                 
                    叶青                                  
                2009111106000700                                 
文蛤刃
、实验目的
1熟悉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基本结构,理解透射电镜的工作原理及像反差的形成原理。
2步掌握聚合物的制样技术和观察记录方法。
、实验原理(摘选)
电子显微镜是以电子束为照明光源的显微镜。由于电子束在外部磁场或电场的作用下可以发生弯曲,形成类似于可见光通过玻璃时的折射现象,所以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一物理效应制造出电子束的“透镜”,从而开发出电子显微镜。透射电镜(TEM)是以波长极短的电子束作为照明源,用电子透镜对透射电子聚焦成像的一种具有高分辨本领、高放大倍数的电子光学仪器。其特点在于我们是利用透过样品的电子束来成像。由于电子波的波长大大小于可见光的波长(100kV的电子波的波长为0.0037nm,而紫光的波长为400nm),根据光学理论,我们可以预期电子显微镜的分辨本领应大大优于光学显微镜。事实上,现代电子显微镜的分辨本领已经可达0.1nm。当透射电镜的照明源中插入了样品的膜之后,原来均匀的电子束就变得不均匀了。样品膜中质量厚度大的区域因散射电子多而出现电子数的不足,这样的区域经放大后就成了暗区,而样品膜中质量厚度小的区域因透过电子较多,散射电子较少而成为亮区。通过样品后的这种不均匀的电子束被荧光屏截获后,即成为反映样品信息的透射电镜黑白图像。这就是透射电镜中像反差的形成原理。对于那些质量厚度差别不大的样品,常常需要用电子染的方法来加强样品本身或样品四周(背景)或样品的某些部分的电子密度,从而使不同区域散射电子的数量差别增大,进而改善图像的明暗差别即增强反差。
透射电子显微镜由三大部分组成:1、电子光学系统(镜体):照明源(电子聚光镜)、成像系统(样品室、物镜、中间镜、投影镜)、观察与记录系统;2、真空系统(机械泵油扩散泵);3、电源与控制系统(即电路系统)。电子光学系统通常称镜筒,是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核心,它的光路原理与透射光学显微镜十分相似。
TEM成像系统由物镜、中间镜和投影镜与样品室构成。
(1)物镜成一次像。决定透射电镜的分辨本领,要求它有尽可能高的分辨本领、足够高的放大倍数和尽可能小的像差。通常采用强激磁,短焦距的物镜。放大倍数较高,一般为100~300倍。目前高质量物镜分辨率可达0.1nm左右。
(2)中间镜成二次像。弱激磁的长焦距变倍透镜,0~20倍可调。
(3)投影镜短焦距强磁透镜,最后一级放大像,最终显示到荧光屏上,称为三级放大成像。具有很大的场深和焦深。样品在物镜的物平面上,物镜的像平面是中间镜的物平面,中间镜的像平面是投影镜的物平面,荧光屏在投影镜的像平面上。三级成像的总放大倍数为:,其中MO、MI、MF分别是物镜、中间镜和投影的放大倍数。物镜和投影镜的放大倍数固定,通过改变中间镜的放大倍数来调节电镜总放大倍数。放大倍数越大,成像亮度越低,成像亮度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高性能TEM大都采用5级透镜放大,中间镜和投影镜有两级。
三、仪器和试剂
仪器:透射电子显微镜
厂家:日本电子株式会社        型号:JEM-100SX
技术规格和性能:点分辩率:0.5nm;晶体分辩率:0.34nm;加速电压:40、60、80、100KV
应用领域或范围:透射电镜广泛用于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主要用作物质微区形态结构的观察和分析,JEM-100SX尤其适用于高分子材料的表征。
四、实验步骤
1、样品的制备
对于TEM常用的50200kV电子束,样品厚度控制在100200nm,样品经铜网承载,装入样品台,放入样品室进行观察。
TEM样品制备方法有很多,常用支持膜法、晶体薄膜法、复型法和超薄切片法4种。粉末试样、胶凝物质、浆体多采用支持膜法。将试样载在支持膜上,再用铜网承载。支持膜的作用是支撑粉末试样,铜网的作用是加强支持膜。支持膜材料必须具备的条件:①无结构,对电子束的吸收不大;②颗粒度小,以提高样品分辨率;③有一定的力学强度和刚度,能承受电子束的照射而不变形、破裂。常用的支持膜材料:火棉胶、碳、氧化铝、聚乙酸甲基乙烯酯等。在火棉胶等塑料支持膜上镀一层碳,提高强度和耐热性,称为加强膜。
支持膜上的粉末试样要求高度分散,可根据不同情况选用分散方法:①悬浮法:超声波分散器将粉末在与其不发生作用的溶液中分散成悬浮液,滴在支持膜上,干后即可。②散布法:直接撒在支持膜表面,叩击去掉多余,剩下的就分散在支持膜上。
下面主要介绍支持膜法中的悬浮法:试样的稀释或分散:稀释试样是为了使样品颗粒尽量分散开来。水溶性试样:此类试样用蒸馏水稀释。用玻棒蘸取试样少许入装有蒸馏水的青霉素小瓶中,充分摇匀,如果觉得稀释不够,可倾去部分稀释液后再行稀释,甚至满意为止。对于很难分散的试样,可在蒸馏水中加入少量乳化剂等促进分散,亦可将小瓶放入超声波分散器中振荡片刻,一定要注意振荡时间不可过长,长时间的超声振荡不但不会促进分散,有时会造成样品颗粒凝集。试样的装载:对于粒径较大或粒径虽不大,但其组成中含有较重元素的试样,可不经电子染,直接沾样即可,具体操作如下:用镊子轻轻夹住复膜铜网的边缘,膜面朝下沾取已分散完好的试样稀释液,小心将铜网放在一个已作了记号的小滤纸片上,待网上液滴充分干燥后,即可上镜观察。
2、仪器调试:开启JEM-100SX透射电镜,至真空抽好。调试仪器,经合轴,消象散以后,即可送样观察。
3、观察记录:将欲观察的铜网膜面朝上放入样品架中,送入镜筒观察。先在低倍下观察样品的整体情况,然后选择好的区域放大。变换放大倍数后,要重新聚焦。将有价值的信息以拍照的方式记录下来,并在记录本上记录观察要点和拍照结果。将样品更换杆送入镜筒,撤出样品,换另一样品的观察。
4、暗室处理:根据所用胶片的特性配制相应的暗室试剂,在暗室内红光条件下冲洗胶片。在红光条件下将负片印或放大成正片。
5、图片解析:根据制样条件,观察结果及样品的特性等综合分析,对图片进行合理的解析。
商户服务支持系统五、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
六、思考题
1、简述像反差形成的原理。360度旋转拖把
答:当透射电镜的照明源中插入了样品的膜之后,原来均匀的电子束就变得不均匀了。样品膜中质量厚度大的区域因散射电子多而出现电子数的不足,这样的区域经放大后就变成了暗区,而样品膜中质量厚度小的区域因透过电子较多,散射电子较少而成为亮区。通过样品后的这种不均匀的电子束被荧光屏截获后,即成为反映样品信息的透射电镜图像。
2、电子染的意义何在?
答:对于粒径很小且轻元素组成的试样,试样不同区域散射电子数量差别不大,在用质厚衬度成象时图象的反差很弱。采用电子染的方法可以帮助增大试样不同区域散射电子数量的差别,从而增强图像的反差,使观察者用肉眼也可以清晰分辨。
3、常见的电子染法有哪几种,各适于哪些情况。
答:常用的电子染方法有以下两种。
1)混合染法
此法适合可以用水分散的试样。因为绝大多数的电子染料都是能溶入水的盐类,试样与电子染料同以水为介质,很容易混合。
具体操作如下:取稀释完好的试样液滤菌器2ml,往稀释液中滴加染液1-3滴,迅速混合均匀,立即沾样或经2-5分钟后沾样,充分干燥后,即可上镜观察。
2)漂浮染法
溶剂型试样和其它不适合用混合染法的试样,可用漂浮染法。
具体操作如下:用复膜铜网沾上试样稀释液,待网上液滴将干未干时,将复膜铜网膜面朝下漂浮于染液液滴上(所用染液浓度小于0.5%为好)。一段时间(2-10分钟)后,镊起铜网,用滤纸吸去多余染液,待网上液体充分干燥后,即可上镜观察。
若试样为溶剂型聚合物,沾样后应让溶剂充分挥发,若想溶剂在短时间内挥发干净,可将铜网放入真空中抽提,然后再行漂浮染。
成  绩
捕鱼网具操作情况
纪  律
实验日期
2010.3.30
批改日期
指导老
师签名

本文发布于:2023-05-23 15:52: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111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样品   试样   放大   电子   分散   观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