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尖放血疗法高血压危象效果观察

阅读: 评论:0

2016年10月第23卷第19期
·中医与中西医结合·耳尖放血疗法高血压危象效果观察可利霉素作用与用途
余承云
高血压危象指高血压患者,在某些诱导因素的作用下血压短时间内急剧升高(通常SBP≥180mmHg或DBP≥120mmHg),并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肾脏系统等靶器官的急性损伤,甚至不可逆转的靶器官损伤。耳尖放血是中医高血压危象的一种降血压方式,笔者现将耳尖放血疗法在高血压危象中的短期降压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我院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住院及急诊科确诊为高血压危象的患者80例,年龄40~75岁,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无法接受放血疗法、不能耐受;有严重的心、肝、肾及造血系统原发性疾病,精神障碍或神志异常;对物过敏及继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61.3±6.8)岁。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9.8±7.5)岁。两组一般资料接近。
1.2 方法两组均予卡托普利25mg,即刻舌下含服,血压控制情况欠佳者,在舌下含服卡托普利基础上酌情予硝普钠静脉滴注。观察组加用中医耳尖放血疗法,即在患者双侧耳尖处常规消毒后,予三棱针迅速点刺耳尖皮肤2~3
作者单位:311700 浙江淳安县中医院心内科
通信作者:余承云,Email: 下,任耳尖部血液流出,必要时可辅助患者挤出耳尖血液。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前、后(耳尖放血操作完全结束、耳尖血流停止后开始计时)10分钟、30分钟、1小时及2小时的血压。显效:DBP下降10mmHg以上,并降至正常范围;或虽未降至正常,但下降≥20mmHg。有效:DBP下降小于10mmHg,但降至正常范围;或下降10~19mmHg,未降至正常;或SBP下降≥30mmHg。无效:未能达到上述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χ-±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前后血压比较(表1)前两组血压水平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后两组DBP、SBP均随时间延长逐渐降至或接近正常,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除SBP 1h、2h外,余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后不同时间的疗效比较(表2)观察组显效率在后15分钟即达52.5%,在后30分
钟升至57.5%,后维持稳定;而对照组显效较慢,在后1小时才由7.5%升至42.5%。两组后15、30分钟的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29、17.80,P<0.01),后1小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0,P>0.05)。
【摘要】目的观察耳尖放血疗法高血压危象的效果。方法80例高血压危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25mg卡托普利舌下含服,观察组加用耳尖放血疗法。结果后15分钟观察组显效率即达52.5%,后30分钟升至57.5%,后维持稳定;而对照组显效较慢,在后1小时由7.5%升至42.5%。两组后15、30分钟的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后1小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卡托普利舌下含服的同时予耳尖放血疗法,降压快,疗效明显高于单用降压药。
【关键词】高血压危象;耳尖放血疗法;中医冲淋房
表1 两组前后血压比较(mmHg,χ-±s)
组别例数                          SBP                      DBP
前后15min  30min      1h        2h前后15min  30min      1h      2h
观察组 40187±21    168±18    151±21  148±24  146±16107±14    90±10    83±10  82±9    80±7对照组 40186±24    178±19    169±19  156±16  151±18103±15    98±11    92± 9  87±7    85±8 t,P0.20,
>0.05    2.42,<0.05    4.02,<0.01  1.75,>0.05  1.31,>0.05  1.23,>0.05    3.40,<0.01    4.23,<0.01  2.77,<0.01  2.97,<0.01
25
中国乡村医药
短程蒸馏器3 讨论
由于患者在家中或医院外并不能常备救急降压药,患者如突发高血压危象,转送至医院需要一定时间,延长了高血压危象对靶器官的损伤时间,对患者不利。耳尖放血疗法广泛用于调控血压,可起到降低压作用[1-2]。与降压西药相比,耳尖放血疗法具有操作方便、迅速,价格低廉,副作用小等优点。中医理论认为,高血压及高血压危象的出现,主要与心、肝、肾三脏关系密切,年老体衰或劳欲过度导致患者五脏虚损、素体本虚;肝阳上亢、阴虚阳亢、痰热内扰、风阳升动等病理变化导致清窍受扰,因此高血压患者出现眩晕、头痛、烦躁易怒等症状[3]。高血压危象属于高血压的急性危急状态,病理性质以“标实”为主。“急则治其标”,因此在高血压危象发生时应以“治标”为主。中医理论中,耳本来就是足少阳胆经循行经过的部位,肝胆互为表里,且血压异常与肝胆二经关系密切,故当高血压危象发生时,于耳尖放血使上逆于清窍之邪气得以外出,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本文结果表明,在口服降压药的同时予耳尖放血疗法,降压快,疗效明显高与单用降压药。对于距离医院较远的高血压危象患者,在无条件前往医院或正在送往医院的途中,自己或令亲属帮忙于耳尖处放血,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高血压危象对患者的危害。
参考文献
[1]陈华德,方针,王翀敏. 耳尖放血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疗
效观察[J]. 中国针灸,2004,24(4):229.
[2]王凤香,康健. 耳尖放血及耳穴贴压配合降压药物高血压
临床疗效观察[J]. 河北医学,2014,20(10):1715.
[3]项成刚,张艳,礼海. 中医对原发性高血压病因病机的认识[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4):356.张紧轮
(收稿:2016-02-04)
(发稿编辑:张戈薇)
表2 两组后不同时间的疗效比较[例(%)]
荧光球组别例数
后15min后30min后1h
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有效无效
观察组 4021(52.5)    13(32.5)    6(15.0)23(57.5)    14(35.0)    3( 7.5)23(57.5)    14(35.0)    3( 7.5)对照组 40 3( 7.5)    5(12.5)  32(80.0) 5(12.5)    8(20.0)  27(67.5)17(42.5)    15(37.5)    8(20.0)
随身灸足三里糖尿病胃轻瘫效果观察
俞洁聂志红
糖尿病胃轻瘫是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嗳气、恶心、呕吐、腹胀、腹痛、消化不良、胃烧灼感等。方法包括控制血糖、改变饮食习惯和结构、服用促胃动力药物多潘立酮、甲氧氯普胺等;但因药物服用时间长、副作用较大、难以长期坚持,疗效不理想[1]。笔者运用
作者单位:314500 浙江桐乡市中医医院科教科
液态金属机器人
通信作者:俞洁,Email: 随身灸足三里穴糖尿病胃轻瘫,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2012年5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85例,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病史5年及以上。临床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嗳气、恶心、呕吐、胃脘部痞塞胀满或胀痛不适,症状时轻时重,反复发作两个月以上。排除消化性溃疡、幽门梗阻、胃癌等上消化道及肝、胆、胰器质性病变。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
【摘要】目的观察在常规基础上随身灸足三里穴糖尿病胃轻瘫的效果。方法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85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3例。两组均予基础,包括纠正营养不良、控制血糖、少量多餐、避免服用减弱胃肠蠕动的药物和食物、戒烟限酒等。对照组口服多潘立酮片10mg,每日3次,饭前30分钟服用,两周为1个疗程。观察组采用随身灸足三里穴,前3天每天1次,第4天起隔天1次,左右侧交替,两周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剔除观察3例(7.0%),总有效39例(97.5%);对照组剔除观察2例(4.8%),总有效33例(82.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同时运用随身灸足三里穴糖尿病胃轻瘫效果优于加用多潘立酮,可明显减轻或消除胃轻瘫症状,且作用温和,操作简单。
【关键词】随身灸;足三里;糖尿病胃轻瘫
26

本文发布于:2023-05-22 19:23: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092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高血压   治疗   耳尖   放血   观察   危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