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液型消泡剂成分(100份)
序号 | 成分 | 类别 | 质量分数 |
1 | 硅油 | 二甲基硅油、二乙基硅油等 | 7~25 |
2 | 石蜡烃 | 液体石蜡、凡士林、萘、矿物油、动物油、植物油、或其组合等 甲类功率放大器 | 4~14 |
3 | 辅助消泡组分 | 丙三醇、乙醇、疏水性硅石或其组合。特选丙三醇或乙醇。 | 3~12 |
4 | 乳化剂 | Span-60,Span-80 (C24H44O6)、Tween-80、OP-10(C34H62O11)或其组合等。 | 3~10 |
5 | 分散剂 | 聚异丁烯、聚丁烯(重均分子量为2000~3000),聚醚(丙三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重均分子量1300~300),羧甲基纤维素钠,单硬脂酸甘油酯,三聚磷酸钠,水玻璃等。 | 2~15 |
6 | 溶剂 | 水、水可混溶的溶剂(如~20%乙醇水溶液) | 剩余 |
7 | 其他添加剂 | 颜料、防腐剂、防霉剂、香料、抗氧化剂等。c型卡环 | 0.001~20 |
| | | |
改进有机硅消泡剂配方和成分
1、配方1(100g)
序号 | 成分 | 类别 | 质量分数 |
1 | 硅油 | 二甲基硅油 | 8 |
2 | 石蜡烃 | 液体石蜡 | 8 |
3 | 辅助消泡组分 | 丙三醇 | 8 |
4 | 乳化剂 | Span-80:Span-60:Tween-60 | |
5 | 分散剂 | 羧甲基纤维素钠:三聚磷酸钠 | 1:2 ,取3g |
6 | 溶剂 | 水 | 剩余 |
7 | 其他添加剂 | 颜料、防腐剂、防霉剂、香料、抗氧化剂等。 | 暂不加 |
| | | |
乳化剂 :Span-80:5 Span-60: 12 Tween-60 :13
2、制法
取8份的二甲基硅油、15份的液体石蜡、8份丙三醇,将它们按照二甲基硅油、液体石蜡、丙三醇的顺序加入到反应釜中,在80-100℃恒温搅拌30分钟后,再加入6份聚异丁烯(重均分子量3000)继续恒温搅拌20分钟,在一个小时内分5次加入10份吐温-80 (Tween-80,上海三浦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然后加入80℃的去离子水,恒温搅拌一个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即消泡剂100份。 编号 | 成分 | 质量分数 | 作用 |
1 | 甲基硅油 | 250 | 消泡/抑泡剂 |
2 | dmx512协议磷酸三丁酯 | 250 | 次消泡剂 |
3 | 乳化剂 | 50 | 乳化 |
4 | 甘露醇 | 62.5 | 改进流动性,乳化、增稠 |
5 | 硬脂酸钠 | 50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6 | 硅藻土 | 62.5 | 吸附剂 医用泡棉 |
7 | 羧甲基纤维素钠 | 7 | 增稠剂/稳定剂 |
8 | 水 | 900 | 乳液 |
| | | |
实验步骤:
(1)加热:将两升三口瓶放入电热套中加热,装好三口瓶及搅拌装置,加热至80~85℃;
(2)乳化:称取50g复合乳化剂,用2~3倍的水稀释,装入三口烧瓶中,开启搅拌(300转/min),再称取甲基硅油,磷酸三丁酯各250g,装入烧杯中,搅匀后,移入滴液漏斗中,向三口瓶中缓慢滴加混合油,在30min内滴完为好,中途需向三口瓶内补加少量的水(补加2次,第一次100g,第二次200g); (3)配料:将62.5g甘露醇溶于350g热水中,装入滴液漏斗中,缓慢滴加到三口瓶中,约10min后,再称取50g硬脂酸钠,溶于400g热水中,缓慢投入三口瓶中,约30min后,向三口瓶中补加62.5g硅藻土,搅拌30min;
(4)增稠:称取7g羧甲基纤维素钠,用少量的水稀释,飞速搅拌下加入三口瓶中,继续搅拌20min,即得。
外观:乳白均相乳液 , 有效成分含量25%
比重:1.04g/cm3
PH=8~9
用量:2%
2010-12-5 am9:00~pm16:00
编号 | 成分 | 质量分数 | 作用 |
1 | 甲基硅油 | 250 | 消泡/抑泡剂 |
2 | 磷酸三丁酯 | 250 | 次消泡剂 |
3 | 乳化剂 | 25 | 乳化 |
4 | 甘露醇 | 62.5 | 载体 |
5 | 硬脂酸钠 | 50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6 | 硅藻土 | 62.5 | 吸附剂 |
7 | 羧甲基纤维素钠 | 10 | 增稠剂/稳定剂 |
8 | 水 | 875 | 乳液 |
| | | |
实验步骤:
(1)加热:将两升三口瓶放入电热套中加热,装好三口瓶及搅拌装置,加热至80~85℃;
(2)乳化:称取25g复合乳化剂,用2~3倍的水稀释,装入三口烧瓶中,开启搅拌(300转/min),再称取甲基硅油,磷酸三丁酯各250g,装入烧杯中,搅匀后,移入滴液漏斗中,向三口瓶中缓慢滴加混合油,在30min内滴完为好,中途需向三口瓶内补加少量的水(补加2次,第一次100g,第二次200g);
(3)配料:将62.5g甘露醇溶于350g热水中,装入滴液漏斗中,缓慢滴加到三口瓶中,约10min后,再称取50g硬脂酸钠,溶于400g热水中,缓慢投入三口瓶中,约30min后,向三口瓶中补加62.5g硅藻土,搅拌30min;
(4)增稠:称取10g羧甲基纤维素钠,用少量的水稀释,飞速搅拌下加入三口瓶中,继续搅拌20min,即得。
外观:乳白均相乳液 , 有效成分含量32%
比重:1.04g/cm3
PH=8~9
用量:2%
2010-12-7 am9:00~pm16:00
编号 | 成分 | 质量分数 | 作用 |
1 | 甲基硅油 | 25 | 消泡/抑泡剂 |
2 | 磷酸三丁酯 | 25 | 次消泡剂 |
3 | 乳化剂 | 2 | 乳化 |
4漏缝板生产线 | 甘露醇 | 6.3 | 载体 |
5 | 硬脂酸钠 | 5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6 | 三聚磷酸钠 | 2 | 吸附剂 |
7 | 羧甲基纤维素钠 | 1 | 增稠剂/稳定剂 |
8 | 水 | 70 | 乳液 |
化石标本 | | | |
实验步骤:
(1)加热:将两升三口瓶放入电热套中加热,装好三口瓶及搅拌装置,加热至80~85℃;
(2)乳化:称取25g复合乳化剂,用2~3倍的水稀释,装入三口烧瓶中,开启搅拌(300转/min),再称取甲基硅油,磷酸三丁酯各250g,装入烧杯中,搅匀后,移入滴液漏斗中,向三口瓶中缓慢滴加混合油,在30min内滴完为好,中途需向三口瓶内补加少量的水(补加2次,第一次100g,第二次200g);
(3)配料:将62.5g甘露醇溶于350g热水中,装入滴液漏斗中,缓慢滴加到三口瓶中,约10min后,再称取50g硬脂酸钠,溶于400g热水中,缓慢投入三口瓶中,约30min后,向三口瓶中补加62.5g硅藻土,搅拌30min;
(4)增稠:称取10g羧甲基纤维素钠,用少量的水稀释,飞速搅拌下加入三口瓶中,继续搅拌20min,即得。
外观:乳白均相乳液 , 有效成分含量32%
比重:1.04g/cm3
PH=8~9
用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