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启示(下)

阅读: 评论:0

五)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与非义务教育的协调发展
 
  1.义务教育走向均衡发展
 
  我国在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之后,地区间、城乡间的教育差距凸现出来。目前,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缩小教育差距。
 
  在教育经费投入上,地区差距最为显著。《2008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全国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2758元,其中最高的上海市为13016元,最低的河南省为1640元,前者是后者的7.9倍;全国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3543元,其中最高的上海市为15474元,最低的贵州省为2311山西师大实验中学元,前者是后者的6.7倍。全国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沅陵县志616元,其中最高的北京市为4271元,最低的江西省为364元,前者是后者的1
1.7倍;全国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936元,其中最高的北京市为5797元,最低的江西省为583元,前者是后者9.9倍。
 
  在教师资源配置上,如果以高于标准学历教师(小学专任教师专科及以上,初中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比例衡量,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地区差距特别是城乡差距。为了分析方便,我们以2005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前一年即2004青海德令哈5.8级地震年数据为例,当年东部小学专任教师中高于标准学历教师的比例为55.31%,西部这一数据为44.14%,东西部差距为11个百分点;城乡差距更大,小学专任教师中高于标准学历教师的比例,城市为年鉴网71.34%,农村为40.14%,差距达到31个百分点。在初中阶段,2004年,东部初中专任教师中高于标准学历教师的比例为34.90%,西部这一数据为23.41%,东西部差距亦为11个百分点;城乡差距更大,初中专任教师中高于标准学历教师的比例,城市为55.03%,农村为19.00%,差距达到了36个百分点。这从学历侧面说明,教师资源的不均衡,主要体现为优质教师资源分布的不均衡。
 
掌声高军  针对这些新的情况,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上升为国家的重要政策和法律意志。2005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第一个全面阐述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政府文件。200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指出,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第一次从法律上得到强制性规定。2010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就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关工作做出部署,提出力争在2012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到2020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目标。义务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均衡发展又是义务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体现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
 
  2.把促进各类高等学校合理定位、办出特与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结合起来
 
  在促进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同时,我们在战略上注意适应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和创新型国
shendanjie
家建设的需要,加强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的建设,提高国家自主创新的能力。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要集中中央和地方等各方面的力量办好100所左右重点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力争在下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和管理方面,达到世界较高水平。这就是“211工程1998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又指出:要相对集中国家有限财力,调动多方面积极性,从重点学科建设入手,加大投入力度,对于若干所高等学校和已经接近并有条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进行重点建设。今后10—20年,争取若干所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水平。这就是“985工程
 
  非义务教育具有与义务教育不同的性质和特点。虽然义务教育走向均衡发展,高中教育走向协调发展,但高等教育在促进高等学校多样化发展和高等学校合理布局的同时,注意坚持重点发展和加强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2008年,在北京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强调,要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执着的努力,加快推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步伐“211工程“985工程的实施为提高
我国高等学校竞争力、培养创新人才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着眼未来,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的方向应继续坚持,同时应突出强调两点,一是坚持以学校自身的学科比较优势和社会需求为导向,鼓励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办出特;二是推动绩效评估,绩效拨款,动态管理。另外,高等教育的布局也有待优化和综合平衡,中西部高等教育需要加强,以服务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六)教育发展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本文发布于:2023-08-17 01:55: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3699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发展   教育   建设   国家   教师   重点学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