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的感知觉发展 |
二、婴儿后期的形状知觉发展 实验研究者: 菲利浦·科尔曼和伊丽莎白·斯佩克(Philip Kellman &Elizabeth Spelke,1983) 实验方法: 习惯化方法——是测量婴儿感知觉能力最普遍的方法,是指反复给婴儿呈现刺激物,使得他们对刺激物越来越熟悉,直到对刺激物的反应(如头部或眼部运动、呼吸或心跳频率的变化等)消失。 实验装置: 呈现一根木棍,木棍的前方放了一块木板,这样木棍部分被挡住(如图4所示),那么,婴儿会看到一根完整的木棍,还是两段不相连的木棍呢? 实验过程: 首先让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4个月的婴儿看A图(一根部分被挡住的静止木棍)或者B图(一根部分被挡住的运动木棍),直到他们对此不感兴趣,产生习惯化。这时再给他们呈现C图(一根完整的木棍)和D甘精胰岛素图(两段木棍),记录他们的视觉偏爱。 实验结果: 那些对部分被挡住的静止木棍(A图)产生习惯化的婴儿,在C图或D图之间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偏爱。(因为当木棍部分被挡住时,他们不能根据诸如两段沿着同一直线运动、长度相同的木根,这样的视觉线索知觉到一根完整的木棍。) 与此相反,那些看到B图的婴儿却能够明显地知觉到部分被挡住的、运动的两段木棍其实是一根,在对B图产生习惯化后,对两段短木棍(阿兹特克帝国D图)比对一根完整木棍(南京梧桐树事件C图,相对熟悉的东西)更感兴趣。(说明他们能够根据B图中两段木棍的同步运动推断出木棍的整体性。) 实验结论: 婴儿主要根据运动线索来确认不同的形状。 实验结论的深化: Slater等人后来发现,婴儿根据物体运动线索感知形状的这一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在出生后2个月的时间里逐渐发展起来的。3—4个月后,婴儿甚至已经能够在一些吸引他们的静止情境中知觉到形状了。 |
2013我们的品牌>副校长与学生冲突 |
本文发布于:2023-08-16 20:03: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3687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