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7课《紫藤萝瀑布》文化积累

阅读: 评论:0

引纸绳《紫藤萝瀑布》文化积累
(1)作家作品睢宁县李集中学
宗璞,原名冯钟璞,出生于1928年7月,是中国当代女作家,曾用笔名:任小哲、丰非。她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的女儿,幼承家学,就读清华大学附属成志小学校。抗战爆发,随父赴昆明,就读西南联大附属中学。1945年回北京。1946年入南开大学外文系,1948年转入清华大学外文系,曾就职于中国文联及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宗璞多年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主要作品:《红豆》、《弦上的梦》、《不沉的船》、《后门》、《知音》等。
杨诗丽宗璞走过的是怎样的一条人生之路呢?翻开作家的履历,扑面而来的是一股与其作品中那股淡雅韵味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书香之气。宗璞的经历,与大多数作家不同。她不像师陀、田涛等老一辈作家,是从中国的底层社会一步步艰难地爬到了知识的殿堂;她也不像巴金、谢冰莹,从旧的地主家庭中游离出来,流入城市,形成瞿秋白所说的一代“薄海民(bohemian);她更不像新时期涌现出的一大批知青出身的作家,在自己的青年甚至少年时代就离开书本,离开家人,在贫穷、愚昧与困惑中探索人生的价值。甚至生长于“”之后的一代年轻人,也很少有像她这样得天独厚的学养根基。她是一株冰清玉洁的兰花,有幸在远离贫困与肮脏的净土中发芽,成长,就像夏洛蒂所言,拥有一个“没有污点的,饮之不尽,令人神清
齐齐哈尔铁路工程学校气爽的清泉”般的纯净记忆。她的生活环境,基本上限于高等学府和高等学术研究机构,由于自小在和谐淳厚文雅的学术气氛中得到熏陶,因而奠定了一生的做人与做文准则。她确实拥有一个令人羡慕的童年时代。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宗璞的作品中总有一种别人学不来的大家之气,冲和之态,甚至一种率真洁白的“学生腔”的原因所在吧。
(2)文体知识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它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是指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灵活自由;“神不散”是指无论形式表达怎么自由,都必须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以联想、想象为桥梁的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是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段。从细处落笔,以小见大,是它表现主题的常见形式。散文被誉为“美文”,它的美可以通
过同其他三种文学样式的比较去把握。
散文教学要依文体扣文本,透彻把握课文的文体共性和文本个性,深入领会个性化言语形式和个性化言语内容的不可分割性。
(3)文化常识
新闻自由论文紫藤萝又称藤萝、朱藤,是一种攀援花木。《花经》记载:“紫藤缘木而上,条蔓纤结,与树连理,瞻
彼屈曲蜿蜒之伏,有若蛟龙出没于波涛间。仲春开花。”紫藤的生长有其独特的方式,势如盘龙,刚劲古朴,枝叶茂盛,花序如翠蝶成行,美丽清香。
抗氧剂检测
在古代,紫藤是尊贵身份的象征,只有四品及四品以上的人,才能种植。诗人也爱紫藤,李白有诗:“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流美人。”李德裕的《忆新藤》曰:“遥闻碧潭上,春晚紫藤开。水似晨霞照,林疑彩凤来。”这些诗句形象地表现了紫藤的美态。而白居易的“藤花无次第,万朵一时开。不是周从事,何人唤我来。”黄庭坚的“苦雨已解严,诸峰来献状。不见白头禅,空倚紫藤杖。”这些诗中,紫藤又传递着诗人的情思。

本文发布于:2023-08-16 15:40: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3678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文体   文化   作家   中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