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卷第1期科学管理研究V01.31NO.1 2013年2月SCIENTIFIC MAN AG EM EN T RESEARCH Feb.2013
文章编号:1004—115X(2013)01—0021—04
甄晓非
(黑龙江大学应用外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要:通过对协同创新模式的研究,结合国内外的发展,总结出一些协同创新的关键性因素,并设计协同理论模型根据具体实例进行分析,计算出协同创新的影响因子,为企业的创新工作提供借鉴和理论指导。 关键词:创新能力;协同合作;创新绩效;协同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6.42文献标识码:A
Cooperative innovation mo d e and management m e c h a n i s m
ZHEN Xiao—fei
(Applied fo re ig n language colle ge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Heilongjiang Haer bin150080。China)
A b s t r a c t:
B a s e d o n the c o ll a bo r at i ve inno vation mo de l s tu dy,c om b in ed wi th t h e de ve lo pm e nt a t home an d
br oa d,su mm ar iz es some k ey f ac to rs of synergetic innovation and d e s i g n,c o l l a b o r a t iv e theory m od el acco rding t o t h e spec ifi c ex am ple s t O a na l y si s。c a l c u la t e t h e synergy innovation in f l ue n c i ng fa c t or,f o r th e e n t er p r i se innovation work provides t he or e ti ca l g uidanc e an d refe rence.
K ey words:innovation a bi l i t y;c o l la b o r at i o n;i n n o va t i o n pe rfor mance;co opera tive innovation
础,结合适度管理和控制的混合过程。这里所谓的1 引言
协调合作不仅仅是总部门的合作,而是将各子部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使得的一些优势相互吸取转化为整个部门的竞争优势。
现在企业的扩张速度越来越快,因此社会各个部门
2国内外研究现状
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提高部门、企业之间的运行
效率是现在需要解决的一大重要难题。现阶段很多部门对创新管理有了更高更深入的现在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便是各个部门内部均认识和了解,网络组织观理论和企业资源观理论不衡发展与协同合作,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断兴起,以及后来的协同理论也是蓬勃发展起来。资源或者个体。“协同”概念是德国理论物理学家赫国外的很多学者由于协同理论在技术创新整个过程尔曼·哈肯于1973年首次提出的,它的显著特点就中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他们很早就开始关注技术是通过各个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能够实现单个个创新的协同现象,Kuen—Hung(2004)等人通过实体所无法实现的新的结果和目标。以往的创新是具证方法,深入研究了企业与竞争对手、供应商和客有一定效果的,由于子部门对整个部门的贡献其实户、大学和科
研机构之间的协同创新关系,得出这三是占很大比例的,而在整个创新的过程中总体常常者之间都能相互协同的重要观点。Prahalad.C.K.会忽略掉子部门间的协调合作,因此在“协同”理论和Hamel.G(20LO)认为,企业协同创新的核心竞争提出之后便产生了协同创新,它是实现创新系统从力是将不同生产技能相互整合,集中各个部门的资无序态向有序态的转移,是一个以自组织过程为基
源、特长,跨越式地组织各个工作,相互沟通、包容以及
收稿日期:2012一09—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072075);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
(20092304110017)
22科学管理研究第31卷
高度的信任。与此同时国内的学者也逐步开展了技术的利用;②创新效率高,协同创新过程资源优化配置创新协同的研究。但是,由于技术创新的协同研究将的过程,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度,加大了生产效率;协同的思想与方法引入深度的不同,迄今为止还没有③各部门可共享协同创新成果,企业与政府、高校、学者对协同这方面的研究进行过归纳总结。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之间,以人才、资金、技术、吕静(2004)等人采用。智猪博彝”模型深入分析服务的共享为平台,相互学习共同享有技术开发成了政府行为对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影响,并得出协果;④创新的持续性,一个企业不断地发展,需要不同创新在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其他主体之间都具有断地创新,协同创新是不断持续发展的。相当重要的作用,二者都不能忽视政府行为,甚至政3.2协同创新理论模型府的政策法规支持比资金支持在协同创新所占的作本文根据具体的实例并阅读文献的基础上,提用更大。陈光(2008)研究了企业协同创新要素互动出了如表1所列出的理论假设。这些假设为接下来及其协同能力的形成,揭
中铁航空港示企业协同创新的过程和的调查问卷提供了一些理论的支持,事实证明这些规律,并根据我国企业的发展现状建立起协同创新假设也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根据。理论与管理模式,
为我国的企业发展提高科技支持。表1企业集团内部协同创新的理论假设师永志、邓学芬和田兵权(2009)从协同创新的理论假设假设内容
出发初步探讨了技术外包、虚拟组织、与相关企业合
组织结构方面的因素对企业内部协同创新效应的作和与公共科研机构合作的形式等协同创新模式。影响。
组织文化方面的因素对企业内部协同创新效应的彭纪生、吴林海(2010)探讨了技术创新模式的
影响。
演迸规律,并结合我国的企业情况提出了实现协同
H3组织的成员对企业内部协同创新效应的影响。
电子杂志制作软件
创新的对策。其重点内容包括:①各方要摒弃陈旧
战略方面的因素对企业内部协同创新效应的观念,开放自我,发挥各自所长,主动寻求合作;②各影响。
方要能正确对待技术合作创新中的利益分配;③技激励机制方面的因素对企业内部协同创新效应的
影响。
术协同创新的运作机制应采用战略联盟、虚拟组织、
w。协调机制方面的因素对企业内部协同创新效应的网络组织结构,导入并行工程;④通过分配制度创影响。
新,加大技术创新激励。。,“‘协同创新效应对企业内部创新绩效有着显著的正
效用。
虽然目前对协同创新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
H8新产品的推出速度与协同创新的效应正相关。
并且进行了很深入的研究,但是还存在一些缺陷和
新产品的开发成本与协同创新的效应的降低正不足,这里大致说几点的不足:①许多研究忽略了技“。相关。
术创新中的非技术要素,而是把过多的精力集中于w,。““新产品的开发周期与协同创新的效应的缩短正
相关。
Hll新产品的产值率与协同创新的效应正相关。
的内部因素,只是注重子公司间的一些协同因素。
H12专利的增长率与协同创新的效应正相关。
目前关于协同创新理论国内外都提出了不同的见
由于不同要素间具有因果关系,根据研究,提炼解,一致认为技术、组织与文化的协同创新是部门之了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为三维因素,分别是:组织间高效合作的重要解决途径。本论文对创新过程
中的影响因素、战略的影响因素、协同支撑条件的影响的企业的管理进行了深入的基于协同创新角度的研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协同创新究,这对企业更好的发展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的模型,而建立此模型的基础是对协同效应的评价
3协同创新理论及模型指标体系的一些研究。
3.1协同创新理论协同创新是指在企业技术创新
领域内,针对中
小企业创新水平低、发展不足的现状,通过社会经济
生产供求关系建立的,旨在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
力、增强高校及科研机构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资
源供给及技术转移、加大政府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
的扶持力度、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对中小企业自主创
新的合作支持的,中小企业和高校、研究机构、政府、
社会服务体系的集合体。协同创新具有以下特征:
第1期协同创新模式与管理机制研究23
3.2.1新产品的开发周期其操作性定义为本子问卷设计形式,充分考虑到了不同知识层次和背景公司新产品的开发周期通过和其他子公司的各种合的受调查者,尽可能地使不同层次的人对问卷的要作在过去两年内缩短了。求一目了然,同时答题形式简单,减少了问卷填写时3.2.2新产品的推出速度其操作性定义为本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问卷中需要填写关于企业集团公司新产品的推出速度通过和其他子公司的各种合的一些背景资料之外都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选择作在过去的两年内加快了。题又包括了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这两种。对于背景3.2.3新产品的产值率其操作性定义为本子公材料采用5分法,要求被调查的对象通过五个数字司新产品的产值率通过与其他子公司的各种合作在的形式表达出他们的观点和态度。判分结果如下:过去的两年内提高了。非常不同意一1;不太同意----2;同意=3;比较同意一3.2.4专利的增长率其操作性定义为本子公司4;非常同意=5。
专利的增长率通过与其他子公司的各种合作在过去本项研究数据来源于万方数据库商务信息子数的两年内提高了。据库的企业名录及国家重点企业名单和原国家经贸3.2.5新产品的开发成本其操作性定义为本子委网站公布的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的部分企业,本公司新产品的开发成本通过与其他子公司的各种合文最终选择了其中的50家年销售总额超过5 000
方泰胶辊有限公司
作在过去的两年内降低了。万并且拥有3家以上企业子公司的企业,其中
的185家子公司大致涵盖了化工、医药、电子等领域,4协同创新实例分析而且具有一定的自主创新的能力;那些子公司的技
4.1协同创新设计指标术人员比较了解企业和子公司的整体情况。协同创为了对理论假设进行验证,设计了由两部分内新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见表4:
表4影响因素描述性统计的分析表
容组成的验证方案:①调查问卷的设计以及问卷的
发放;②基于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的分析。这些内容
又分别包括协同创新因素影响因子的分析、样本可
信度的分析、描述性的统计等。
本论文在以上提到的创新绩效的指标设计汇
华南农业大学设备处总、协同创新效应以及几大因素如表2、3所示:
亚硝酸盐氮表2组织维度影响因素指标的体
系指标指标的描述
经常协作的一些子公司与本子公司在地理位置上是非常
接近的。
组织本子公司的组织结构是属于对层级关系很淡化、扁平
结构化的。
本子公司的组织结构是非常灵活的。集团的一些文化鼓
励信息的共享、合作,以及公司间的各
组织的种协作。
文化
本子公司具备一些创新型文化氛围。
其他子公司员工与本子公司员工在像学历这样的知识层
次方面相似性非常高。
罨磊笋本子公司的许多高层领导很重视与其他子公司的合作。
本子公司的大多数员工协调能力很强、经验十分丰富。
表3战略维度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
指标指标的描述
羹芝对企业集团整体战略中的协同创新的高度关注。
譬篓巽经常协作的子公司与本子公司间是存在战略相关性的。
4.2协同创新实践问卷调查分析
国内外已经有很多设计形式的文件,而且成功通过回归分析,得出部分影响因子对协同创新的案例。本文研究问卷的设计参考了国内外的很多的结果如下:
24科学管理研究第31卷
协同氛围因素+0.359x、组织结构因素+为不健全的激励机制被抹杀,从国家层面上来看,在0.261x、技术协同效应一0.‘364x、信息桥梁因素生我国,很多企业集团并没有认识到激励机制对协同产协同效应一0.250x;激励机制因素+0.354x、协创新的作用,同时也表明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并不同氛围因素+0.191x、横向互动因素+0.354x、组十分完善。如此一来就会形成恶性循环,整个子公织结构因素+0.278x、信息桥梁因素市场协同效应司的其他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样会受到影响,一O.438x;组织结构因素+0.173x、激励机制因素效率的提高和绩效的显著不足。在影响因子对协同+0.307x、横向互动因素+0.245x、协同氛围因素创新的效应回归分析的结果中,我们看出战略因子+0.269x。没有进入到回归方程中,这并不代表战略对协同创在影响因子对市场协同效应、生产协同效应以新没有影响。
及技术协同效应的回归分析中,所有参与问卷调查
6 结论
的企业中,对他们影响不明显的显然是企业的协同
效应问题,所以战略因素并没有进入到回归方程中,本文只是对技术与组织的协同创新关系以及其因此本文对开始所做的假设模型影响因素,做了如协同效度评价做了初步的探讨,研究仍然存在一定下的修改:的局限性。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考虑采
用纵向的定点企业的追踪、数据的采集来进一步论
证二者之间的协同关系。与此同时还可以应用该测
评方法来评价企业创新系统中的一些其他创新要素
间的协同关系,比如说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协同
效度等,从而为企业决策提供更有力的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C13St ie g li t z N,He in e K.Innovations and t he ro le o f eo m pl e—
m en t a r i ti e s in as tr at e gi c th eory C J].S t r a f e·g i e Mana ge—
me n t Jo u r n a l,2007,28(10):1—15.
(23Ch e n M.Com peti tiv e tension:The a wa re nes s--m oti va ti on
—capability perspective(J].Academy of Managem ent 图2修改后的假设模型Journa l,2007,50(1):101—11&
[33 Lusc herL SL.Orga niza tion al ch a ng e an d m anager ial s e n s e 5分析与讨论
mak ing:Wo rki ng thro ug h paradox[J].Academy of Man—
5.1很多子公司之间地理集中度的均值较低ag e me n t Journal,2008,51(2):221—240.
在此项研究的调查过程中发现:不管是其他性[4]张男星.协同创新筑起高校合作办学“新天地”[N].中
国教育报,2012—03—28(A4).
质的企业还是国有企业,不管是相对较落后的中西
(53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统计局.2011年江苏省教育事业部地区还是沿海比较发达的地区,协调各个部门的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ee.js.edu.cn/art_
创新是很多企业集团都已经具备的,这说明了很多
4567_66222.ht m l.2012——03——06.
企业都在关注自己的创新水平以及创新意识,与此[6]Adarves—Yorno I,Postmes T.H a sl a m S A.C r e a t i v e in—同时很多企业集团还具备整个集团内部的办公自动no vation o r c r a z y irre l ev
a nc e?T h e contribution of g r o u p 化系统来加强协调。n o r ms and s oc ia l id e nt i ty t o c re a ti v e be havior CJ3.Jour- 5.2淡化的层级以及扁平化的组织结构nal/o f Ex per im en ta l So ci a l Psyc holo gy,2007,43(5):410
—1416.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了解到了许多企业的实际情
C73迪莉娅.两方信息行为认知方法研究CJ3.中国图书馆况,而得分很低的还有一指标:淡化的层级以及扁平
学报,2011,(2):97—1114.
美国经济
化的组织结构,这一点与我们的研究相辅相成。(83雪燕,王萍.用户信息行为研究述评(J3,情报科学,
5.3很多企业的协同创新激励水平低下。使得激励2010,(4):625—629.
均值也相应很低[9]立肖,植柏红.网络用户信息行为查询模型构建[J].图由于很多企业对协同创新激励水平的低下,使书馆学研究,2010,(3):58—60..得激励均值也相应
很低,这部分的激励均值包括两(103晓用,吴治蓉.三种较少关注的信息查询行为模型评析部分:对子公司本身的激励均值、子公司管理者的财[J].情报杂志,2010,(11):163—165.
务激励均值。子公司不会得到奖励,进而可知,子公(113谢芳.企业集团内部协同创新机理研究[D].杭州:浙
江大学硕士论文,2006.
司的高层不会得到奖励,这势必会减少很多创新的
(123陈劲,谢芳,贾丽娜.企业集团内部协同创新机理研究积极性,即使是在协同创新方面表现很突出,也会因
(J3.管理学报,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