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N基LED芯片的光效提升研究

阅读: 评论:0

第42卷第4期2021年4月
激光杂志
LASER JOURNAL
Vol.42,No.4
April,2021 GaN基LED芯片的光效提升研究
崔悦J许英朝'J刘春辉2,林苗茜-李洋洋-陈浩I
'厦门理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院,厦门361024;
2厦门理工学院光电与通信工程学院,厦门361024;
'厦门理工学院福建省光电技术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24
摘要:GaN基LED芯片具有制备工艺简单、低成本、良率高等优点,提高LED芯片的出光效率已成为国内外专家的研究重点。采用tracepro软件,并基于蒙特卡洛法对ITO表面具有微孔结构的LED芯片的光萃取效率进行模拟仿真,相比ITO层没有微孔结构的LED芯片,有微孔结构的LED芯片的光萃取效率有明显的
提升。通过光刻技术和湿法蚀刻技术制备ITO厚度为30nm的LED芯片,在ITO层制作周期微结构。通过光电性检测,在通入20mA电流时,相比IT0层没有微孔结构的LED芯片,有微孔结构的LED芯片样品的输出光功率分别提高3.9%、6.76%和4.66%,并在此基础上优化了的电极结构,使电流密度分布均匀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LED芯片;ITO;tracepro;微孔结构
中图分类号:TN383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16/jki.jgzz.2021.04.031
Research ofluminous efficiency of GaN-based LED chip improvement
CUI Yue',XU Yingchao2'3,LIU Chunhui2,LIN Miaoqian1,LI Yangyang1,CHEN Hao1 1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Xiam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Xiamen361024,China;
2School of Optoelectronics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Xiam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Xiamen361024,China;
3Fujian Key Laboratory of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and Devices,Xiam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Xiamen361024,China
Abstract:The GaN-based light-emitting diodes(LED)have been comprehensively studied because of the bene­fits of easy preparation,reasonable cost and high production.The Monte Carlo method was simulated the light extrac­tion efficiency of GaN-based LED chips by Tracepro software.The simulation of LED chips results shows that the mi­cropore structure availably promotes the light output efficiency of LED chips.LED chips of the ITO layer with a thick­ness of30nm were fabricated by photolithography and wet etching.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light output power of LED chips with different microporous structure undercurrent of20mA increased by3.9%,  6.76%and 4.66%compared with the LED chip with no microporous structure in the ITO layer.It is firmed that the periodic mi­crostructure in the ITO layer can availably promote the output optical power of LED.The uniformity of the current den­sity distribution was promoted by the electrode structure optimised.
Key words:LED chip;ITO;tracepro;microstructure
收稿日期:2020-ll-15
基金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2019J01876);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资助省属高校专项(No.JK2017036);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No.3502Z20183060);厦门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No.3502ZCQ20191002)
作者简介:崔悦(1995-),女,在读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照明电器与光电子器件。E-mail:****************
通讯作者:许英朝(1980-),男,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从事光电器件与工艺研究、半导体照明技术与新能源等方面的研究。E-mail:ycxu@xmut.edu;376876168@qq 1引言
近年来,氮化稼基发光二极管(GaN LED)以其寿命长、可靠性髙、体积小、功耗低和响应速度快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固态照明、图像显示和光学通信等领域AS作为新一代髙效能固态光源,GaN基LED 的发光效率仍然远小于理论最大效率值[3'41o GaN
www・laserjoumal
32崔悦,等:GaN 基LED 芯片的光效提升研究
LED 的发光效率主要由器件的内量子效率和光提取
效率两个因素所决定,而LED 的发光效率主要取决
于外量子效率,而外量子效率主要取决于内量子效率 和光提取率“旳。目前内量子效率的提升通常是依靠
提高GaN 材料生长品质等方法来增加内量子效率,但
这一类方法成本较高因此,提高LED 芯片的出光
效率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LED 芯片的出光效 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LED 芯片表面的全反射所导 致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阶段的研究者为打破平
面波导结构、减小光线的反射在LED 芯片的表面或
者侧面制作微型几何结构。例如在LED 芯片的p-
GaN 层⑼、蓝宝石衬底问和垂直n-GaN 表面分别
进行粗化处理,来提高出光效率〔⑵。因此,国内外的
研究人员把焦点放在了对LED 芯片的ITO 层进行粗
化,例如美国密歇根大学的Kyeong-Jae  B 等人采 用纳米印技术、Lee  D 等人〔⑷采用纳米球光刻技术、
韩国全北国立大学的Mumta  H  M 等人采用镰纳米 粒子作为蚀掩模制作表面粗化结构均提高了 LED
芯 片的出光效率,但这些技术现阶段实现量产比较
困难。
采用tracepro 仿真软件对LED 绿光芯片的光提
取效率进行仿真,并采用LED 芯片生产线上的紫外
光刻技术和湿法腐蚀技术对ITO 层进行图形化处理,
形成周期性的圆孔微结构,制备LED 芯片。使LED
芯片的透明导电层通过这种微孔结构,能够有效地增 加出射光在界面处发生折射时入射角度的随机性,以
此可以减少光子在界面处发生全反射的机率,从而有
效地提高GaN 基LED 芯片岀光效率,并在此基础上 优化电极结构,使得电流分布更加均匀。
2理论分析和建模仿真
2. 1理论分析
光线从LED 芯片的有源层出射后在介质传播时
会出现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其反射率R r 可由菲涅
尔定律表示为庞):
_丄 r sin 2(^) tan 2(g-g-)l  b  2 [ sin 2( 0+0') tan 2( 0+0')]
上式中0表示入射角,矿表示折射角。把反射率
汉德森心与[0,1]范围内的随机数/?,进行比较,如果心>
则光线将被反射,否则将会被折射。假设光线在
遇到界面之前的传播距离为1,则光线被材料吸收的
糖酒招商网
概率心可以表示为:
心=2 (2)
上式中a 表示材料吸收系数。若把吸收率心与
[0,1]范围内的随机数尽进行比较,如果心>仏,则 光线将被吸收,反之光线将向后继续传播,最终光萃
取效率为逃逸岀芯片的光线数与光源发出的总光线
数之比,且最终逃逸的光线会与观察面相交,在观察 面光线相交处打点的密集程度就表示出该打点处的
光强分布情况
2.2建模仿真
为模拟芯片出射的光线路径,根据芯片的实际尺 寸建立模型。采用tracepro 仿真软件对其IT0层具有
不同微结构的LED 芯片样品的出光效率进行仿真分
析。根据实际芯片的结构,通过CAD 软件分别对四
低碳世界期刊
种LED 芯片的三维图形进行绘制,绘制的LED 芯片 的尺寸为 550 pm  * 600 p,m (22 mil  * 24 mil )。GaN  基
LED 芯片的模型图形如图1所示,图(a )为未做改变
的传统正装LED 芯片、图(b )为在IT0表面局部具有
圆孔微结构(半径为5 pm )的LED 芯片、图(c )在为
在IT0表面具有密集分布的圆孔微结构(半径为5
pm )的LED 芯片和图(d )为在IT0表面具有密集分
布圆孔的优化电极结构LED 芯片。其模型从上往下
依次为电极(Pad )、透明导电层(ITO )、P-GaN 层、量
子阱有源层(MQW )、N-GaN 层和蓝宝石衬底(Sap ­
phire  )o
(c) Concentrated  structure  ( d) Optimized  electrode  structure
图1 ITO 表面不同周期结构阵列仿真模型
采用CAD 三维绘图软件绘制LED 芯片结构图
形,然后将模型导入tracepro 仿真软件中,并根据LED
芯片的实际结构对仿真模型中的各层参数进行设定
如表1所示。由于模拟的主要是LED 芯片的出光效 率,因此,将有源层的上下表面均设定为表面光源,假
http  : //www. laserjoumal.
cn
崔悦,等:GaN 基LED 芯片的光效提升研究
33
设光线从有源层随机产生,模拟的光线总条数为 10 000[,8],即从上下表面各随机发出5 000条光线,
光线的波长均设定为461 nm ;设置电极对光线吸收率
为100%。在距离ITO 层200 nm 处放置一个半球形 的面探测器收集光线,用以模拟LED 芯片的出光 效率。
表1 Tracepro 仿真中各材料对应参数
Material
Thickness/p,m
Refractivity Absorption  coeffificient/mm  ~1
Saphhire 200
1.760N-GaN
4
2.4
8
MQW 0. 27  2. 548P-GaN 0. 33  2.4
8ITO
0. 05  1.8
24
Pad 2
//
2.3仿真结果分析
设置完参数后,接着点击光线追踪进行仿真,仿
真结果如图2所示,分别为四种样品的芯片辐照度/
光照度分析图。从辐照度/光照度分析图中的左侧图
条可以看出,从上到下的颜由亮到暗对应的是光线 的由强到弱。
W/m 20.003 80.003 2
0.002 4
0.001 6
0.000 8
(b) Local  pore  structure
0.001 6
0.000 8
0.002 4
(a)Ordinary  structure
W/m 2W/m 20.003 8
0.003 20.002 40.001 6
0.000 8
0.003 8
0.003 20.002 40.001 6
0.000 8
(c) Concentrated  structure  ( d) Optimized  electrode  structure
图2四种样品的LED 芯片的辐照度/光照度分析图
由图以及计算可以得出四种不同IT0结构图形
的LED 芯片的光提取率如表格2所示,图2( a)的光
通量与发射光通量的比值为0. 110 16,即未做改变的
LED 芯片的光提取率为11.016%;图2中(b)、(c)、
(d)的光提取率分别为11.738%、11.656%和
11.333%。明显可以看出,IT0层具有圆孔阵列的三
种LED 芯片比IT0层未做改变的LED 芯片相比的其
光提取率有所提升高,且图(c)的光提取率最高,由此 可以看出,对LED 芯片的IT0表面制作圆孔微结构
可以提高LED 芯片的光提取效率。
表2四种不同IT0结构LED 芯片的光提取率
Light  extraction Light  extraction
efficiency
Sample
efficiency
Sample
A 11.016C 11.738B
11.656
D
11.333
3实验样品的制备
使用ICP 干蚀刻技术蚀刻出样品芯片的N 型台 面,其蚀刻深度为1 400 nm,然后通过PECVD 技术在 其表面沉积厚度为140 nm 的SiO 2,其主要目的是为
了阻挡电流直接从电极注入,使光能从电极的两边射
出,提高芯片的发光效率;利用电子束蒸镀技术在其
表面蒸镀镀厚为30 nm 的ITO,作为透明导电层帮助
电流扩散,降低电阻,以提高发光效率;通过紫外光刻
技术和IT0蚀刻技术制制作出模型对应的IT0图形 结构,并在520 °C 的氮气条件下退火30 min,和P-
GaN 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以达到降低电阻的目的;然
后蒸镀材料为Cr/Al/Ti/Pt/Au 金属薄膜电极,在其表
面沉积一层70 nm 的SiO 2作为钝化层,目的是为了防 止水汽和灰尘的污染;最后对蓝宝石衬底进行研磨和
抛光处理,并进行切割和劈裂程序将其制成单颗
芯片。
4测试结果与分析
为了更加直接地观察到不同样品的亮度的分布
情况,通过近场测试得到芯片发光效果图和光强
数据。
Cd/cm 21 020816
612408203
(a) Ordinary  structure  ( b) Pore  structure
-_______1_______■ Cd/cm 2
■F
(c) Concentrated  structure  ( d) Optimized  electrode  structure
图4四种样品A 、B 、C 、D 进场光学测试图
因此,从四种样品中分别取样出一颗光电性正常
的晶粒,在通入20 mA 电流的情况下,对四种样品进 行了近场光学测试,如图4所示为样品A 、B 、C 、D 的
http  : //www. laserjoumal.
cn
34崔悦,等:GaN 基LED 芯片的光效提升研究
相对发光强度分布。从图4中可以看出相比未做改
变的LED 芯片对ITO 层进行微孔结构处理的LED 芯
片的亮度分布更均匀些,且通过电极优化的样品D 的
电流扩散更均匀。
将上述过程中制备出的LED 芯片通入20 mA 的
电流后,使用晶圆点测机对所有的单颗LED 芯片的
光学性能和电学性能进行测试,对测试的数据进行整
理,最终结果如下表3所示。
表3通入20 mA 电流时,四组样品的点测数据Sample
Vf/V Po/m W Wd/n m
A    2. 409
17. 59
36. 50%
549. 24B    2.4111& 2837.91%
456. 23C    2. 4321&78
3& 61%548. 32
D
2.311
1&4139. 83%
54& 56
当通入20 mA 电流时,四组样品的正向电压Vf 、
输出光功率Po 、岀光效率V 和波长Wd 点测数据如表
3所示。从表中得知,相比样品A,样品B 、C 、D 的输
出光功率分别提升提升3. 90%、6. 76%和4. 66% ,正
向电压分别升高0.002 V 、0.023 V,优化电极后的样
品D 电压下降0. 098 V o 样品B 、C 、D 相比样品A 的 出光效率均有所提升,这和仿真的结果一致,说明在
IT0表面制作微孔结构可以提高LED 芯片的出光 效率。非常e购
从制程完成后的芯片中选取电压、出光效率和波
段接近均值的单颗晶粒,探究对其光学参数和电学参
数进行测试。在注入20 mA 的电流时,样品A 、B 、C 、 D 的正向电压分别为2.409 V.2.411 V 、2.432和
2.311 V o 如下图5 (a )所示为正向电压(Voltage )随
注入电流(Injection  current )的变化特性曲线(I-V 曲
线)。从图中可知,四组样品的正向电压随着电流的
增大而增大,在注入相同电流的情况下,样品B 、C 的
正向电压均升高,这是因为通过湿法蚀刻的方法在
IT0表面蚀刻岀周期性的微结构会使得IT0薄膜的
有效面积减少从而增大电阻,这意味着在LED 芯片 的IT0层进行微孔结构的处理会造成电流拥堵(切导
致芯片电学性能的恶化。样品D 与其他样品相比电 压降低是因为优化后的电极面积增大,接触电阻减
小,一定程度上改善了 IT0微孔结构造成的恶化。
上图4(b )为四组样品的输出光功率(Light  out ­
put  power )随注入电流的变化特性曲线(I-Po 曲线)。
在注入20 mA 的电流时,四种样品的发光强度如(b ) 图所示,输出光功率分别为17. 59 mW 、l & 28 mW 、
18. 78 mW  和 18.41 mW 。注入电流在 0 ~500 mA  范
围时,输出光功率随注入电流的增大而增大,相比样
品A 的IT0表面没有微孔结构,IT0层具有微孔结构
的样品B 、样品C 和优化电极后的样品D 的输出光功
率都有所提升,这说明在led 芯片的IT0表面形成
周期微结构能够有效地提高LED 芯片的输出光功
率,这是因为对IT0进行孔洞处理后会减小光线发生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全反射的机率,使得更多的光线从IT0表面出射,从 而提高LED 亮度。
>amples
(b) I  -P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ur  types  of  LED  samples
图4四种样品的的I-V 及I-P 曲线图
5结论
以GaN 基LED 绿光芯片为例,利用tracepro 软件
模拟了四种不同样品(样品A 未做改变的传统正装 LED 芯片、样品B 在IT0表面局部具有圆孔微结构
(半径为5 |xm )的LED 芯片、样品C 在IT0表面具有
密集分布的圆孔微结构(半径为5 jim )的LED 芯片、
样品D 为在IT0表面具有密集分布的圆孔微结构且
优化了电极的LED 芯片)的光萃取效率,并制备了这 四种样品并对它们的光电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实
验结果表明,当通入20 mA 电流时,ITO 表面的微孔
结构可以有效提升GaN 基LED 芯片的输出光功率,
并且实验组样品C 的输出光功率最高,为
1& 78 mW,相比样品A 对照组提高了 6. 76%。
莫莉
http  : //www. laserjoumal.
cn
崔悦,等:GaN基LED芯片的光效提升研究35
参考文献
[1]赵会富,刘华,孙强,等.基于折射/全反射/反射/折射
结构的LED准直系统的设计[J].光学精密工程.
2011,19(07):1472-1479.
[2]张秀敏,黄慧诗,华斌,等.应用于白光LED倒装芯片的
DBR反射镜[J].微电子学.2018,48(2):271-273,
279.
[3]朱继亦,任建伟,李葆勇,等.基于LED的光谱可调光源
的光谱分布合成[J].发光学报.2010,31(6):882-
887.
[4]游瑜婷.高光效GaN基LED外延生长实验研究[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
[5]钟广明,杜晓晴,田健.GaN基倒装焊LED芯片的光提
取效率模拟与分析[J].发光学报.2011,32(8):773-
778.
[6]刘萌.纳米尺度周期结构提高LED发光效率机制的研
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7.
[7]王志斌,张骞,张健,等.基于表面等离子激元的双金属
光栅结构提高LED光提取效率的研究[J].发光学报.
2013,34(12):1624-1630.
[8]Ma Y,Fan B,Chen Z,et al.Enhanced Light Output of
Near-Ultraviolet LEDs With Ta2O5/SiO2Hybrid DBR Re-
flector[J].IEEE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2017,29
(18):1564-1567.
[9]祖洁,陈平,盛任,等.高效率的蓝磷光有机电致发光
器件[J]・发光学报.2017,38(4):487-491.
[10]Lin C,Chen K,Lin C,et al.InGaN-Based Light-Emit­
ting Diodes With Nanoporous Microhole Structures[J].
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2009,30;30(10;10):
1057-1059.
[11]Huang K,Huang Y,Tseng C,et al.Increased viewing an­
gle and light extraction efficiency of flip-chip light-emitting
diode using double一side patterned sapphire substrate[J].
Scripta Materialia.2015,108:40-43.
[12]巩海波,郝霄鹏,夏伟,等.IT0掩膜干法粗化GaP提高
红光LED的提取效率[J].光电子.激光.2010,21
(09):1287-1290.
[13]Byeon K,Cho J,Jo H,et al.Fabrication of high-bright­
ness GaN-based light-emitting diodes via thermal nanoim­printing of ZnO-nanoparticle-dispersed resin[J].Applied Surface Science.2015,346:354-360.
[14]Lee D,Bae J,Hong S,et al.Optimized antireflective sili­
con nanostructure arrays using nanosphere lithography[J].
Nanotechnology.2016,27(21):215302.
[15]Mustary M H,Ryu B D,Han M,et al.Light enhancement
of surface nano-textured GaN based light emitting diodes u-
sing self-assembled Ni nano-masks]J].Optik.2016,127
(4):1622-1626.
[16]左佳奇.LED光在环境中传输特性的仿真及实验研究
[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5.
[17]Lin C L,Chen P H,Chan C,et al.Light enhancement by
the formation of an Al oxide honeycomb nanostructure on the n-GaN surface of thin-GaN light-emitting diodes[J].Ap­plied Physics Letters.2007,90(24):242106.
[18]张杰锋.湿法化学腐蚀GaP窗口层提高AlGalnP基LED
外量子效率的研究[D].天津:天津理工大学,2016.
[19]胡金勇.高出光效率GaN基发光二极管芯片的研究
[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4.
www.laserjoumal・cn

本文发布于:2023-08-15 18:46: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3637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cpc设计
标签:芯片   效率   结构   光线   样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