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系晚籼品种新两优611的选育

阅读: 评论:0

乾隆大阅图
两系晚籼品种新两优611的选育
作者:汪东 蒋家平 桑和广 张吴超 鲍海涛 吴思冬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20年第13期
        摘 要:新两优611是安徽荃银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利用不育系新安S为母本,YR611为父本配组出来的两系杂交晚稻组合,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等优点,2015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皖稻2015003。该文介绍了新两优611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及特征特性,提出了其栽培技术要点。阿尔金
        关键词:新两优611;晚籼;栽培技术;选育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13-0016-02
        1 选育过程阈值分割法
        1.1 不育系 不育系新安S是由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广占63-4S与具有浅褐标记的M95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1999年夏在四川用广占63-4S作母本,以M95作父本进行杂交,1999年冬在陵水种植F1代,2000年在四川种植F2代,并且选
学习型组织理论
人道主义干涉取浅褐颖壳不育株9株,进行遮光自交成F3代,2000年冬季在陵水种植9个株行,2001夏季在合肥种植株系6个,选株型优良育性稳定株系1个,2001年冬季在三亚将这株稳定的不育株系种植,收获体一致的株系,命名为新安S。2002年冬季在三亚开始加繁F6代新安S单株系种和测配F1,并鉴定测交F1优势,2003年夏季在合肥开始进行小面积制种并选择单株系种,2003年冬季在三亚加繁F7代得F8代新安S株系种,于2004年8月通过安徽省专家鉴定,2006年获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授权。
        1.2 恢复系 YR611系安徽荃银高科种业利用广东本地抗稻瘟丝苗常规材料与自育优质恢复系YR188杂交,经3年6代系统选育而成的抗稻瘟病常规材料。
黑箱法        1.3 杂交组合 2009年春季用恢复系YR611与不育系新安S进行测配,2010年合肥正季株行种植观察,表现双亲优势互补,综合性状好;2010年冬季海南小面积制种;2011年合肥进入小区试验;2012年在合肥、广德、寿县、霍山、六安、安庆等地开展多点比较试验,均表现突出;2012年推荐安徽晚籼区试,2015年通过审定,审定号皖稻2015003。

本文发布于:2023-08-15 16:27: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3632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合肥   新安   种植   杂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