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计说明
IC反应器,即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相似由2层UASB反应器串联而成。其由上下两个反应室组成。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时,其进水负荷可提高至35~50kgCOD/(m3·d)。与UASB反应器相比,在获得相同处理速率的条件下,IC反应器具有更高的进水容积负荷率和污泥负荷率,IC反应器的平均升流速度可达处理同类废水UASB反应器的20倍左右。 设计参数
(1)参数选取
设计参数选取如下:第一反应室的容积负荷NV1=35kgCOD/(mallhd3·d),:第二反应室的容积负荷NV2=12kgCOD/(m3·d);污泥产率0.03kgMLSS/kgCOD;产气率0.35m3/kgCOD
(2)设计水质
设 计 参 数
| CODcr | BOD5 stkx | SS |
进水水质/ (mg/L) | 12000 | 6000 | 890 |
去除率/ % | 85 | 80 | 30 |
出水水质/ (mg/L) | 1800 | 1000 | 623 |
| | | |
(3)设计水量
Q=3000m3/d=125m3生命周期价值/h=0.035m3/s
2.反应器所需容积及主要尺寸的确定(见附图6-4)
(1)有效容积 本设计采用进水负荷率法,按中温消化(35~37℃)、污泥为颗粒污泥等情况进行计算。
V=
式中 V-反应器有效容积,m3;
Q-废水的设计流量,m3/d;本设计流量日变化系数取Kd=1.2,Q=3600 m3/d
Nv-容积负荷率,kgCOD/(m3·d);
平湖18楼
C0-进水COD浓度,kg/m3; mg/L =10-3kg/m3,设计取24.074 kg/m3
Ce-出水COD浓度,kg/m3。 设计取3.611kg/m3
本设计采用IC反应器处理高浓度废水,而IC反应器内部第一反应室和第二反应室由于内部流态及处理效率的不同,这里涉及一,二反应室的容积。据相关资料介绍,IC反应器的第一反应室(相当于EGSB)去除总COD的80%左右,第二反应室去除总COD的20%左右。
第一反应室的有效容积
V1=
==700m3
第二反应室的有效容积
V1=
==510m3
IC反应器的总有效容积为V=700+510=1210m3,这里取1250m3
(2)IC反应器几何尺寸 小型IC反应器的高径比(H/D)一般为4~8,高度在15~20m,而大型IC反应器高度在20~25m,因此高径比相对较小,本设计的IC反应器的高径比为2.5.H=2.5/D
亚洲小幼V=A×H==
则D===8.2m,取9m,已知体积V利用高径比推直径D,再由D反推IC高度。(这部可以直接求得底面积)
H=2.5×9=22.5m,取23m。
每个IC反应器总容积负荷率:
NV===24.5[kgCOD/(m3·d)]
IC反应器的底面积A===63.6m2,则
第二反应室高 H2===8m.
第一反应室的高度 H1=H-H2=23-8=15m
(3)IC反应器的循环量
进水在反应器中的总停留时间为tHRT===10h
设第二反应室内液体升流速度为4m/h(IC反应器里第二反应室的上升流速一般为2~10m/h),则需要循环泵的循环量为256m3/h。(可能为V×A=254.4m3/h)
第一反应室内液体升流速度一般为10~20m/h,主要由厌氧反应产生的气流推动的液流循环所带动。
第一反应室产生的沼气量为
Q沼气=Q(C0-Ce)×0.8×0.35
式中废水量Q=3000m3/d, C0和Ce分别为进出水COD浓度,0.8为第一反应室的效率,0.35为每千克去除的COD转化为0.35m3的沼气。则第一反应室沼气量为:
3000×(12-1.8)×0.8×0.35=8568m3/d
每立方米沼气上升时携带1~2m3左右的废水上升至反应器顶部,顶部气水分离后,废水从中心管回流至反应器底部,与进水混合后。由于产气量为8568 m3/d,则回流废水量为8568~17136 m3/d,即357~714 m3/h,加上IC反应器废水循环泵循环量256 m3/h,则在第一反应室中总的上升水量达到了613~970 m3/h,(V流速=Q/A)上流速度可达9.68~15.25m/h,IC反应器第一反应室上升流速一般为10~20m/h),可见IC反应器设计符合要求。 (4)IC反应器第一反应室的气液固分离 不同于UASB反应器顶部的三项分离系统,IC第一反应室的顶部功能主要为气体收集和固液两相分离。较高的上升流速的废水流至第一反应室顶部,大部分液体和颗粒污泥随气体流入气室上升IC反应器顶部的气液固分离器,部分液体和固体流入三相分离器,颗粒污泥在分离器上部静态区沉淀,废水从上部隔板流入第二反应室。图6-4为第一反应室顶部气液固分离器流态示意。
IC反应器第一反应室的气液固分离设计 第一反应室三相分离器的气液固三相分离是IC最重要组成部分,是IC反应器最有特点的装置,它对该种反应器的高效率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设计直接影响气液固三项分离及内部循环效果。波伏娃
高效的三项分离器应具备以下几个功能:气液固混合液中气体不得进入沉淀区,即流体(污泥与水混合物)进入沉淀区之前,气体必须进行有效地分离去除,避免气体在沉淀区干扰固,液的分离;沉淀区液流稳定,使其具备良好的固液分离效果;沉淀分离的部分固体(污泥)能迅速通过斜板返回到反应器内,以维持反应器内很高的污泥浓度和较长的泥龄;防止上浮污泥洗出,提高出水净化效果。为了达到上述要求,进行了许多研究开发。
IC反应器有上.下两个三相分离器,第一反应室三相分离器严格 意义上讲是不分离三相物质,不分离气体,仅分离液固体。IC反应器的第二反应器流态与UASB极为相似。
一反应室的气液固分离器结构设计。
第一反应室气液固三相分离器通过挡板将气液固收集,气体和颗粒污泥受挡板的导流通过集气罩进入上升导流管,其中颗粒污泥受强大水流的作用(在上升管中流速大于0.5m/s)
和气液一起流入反应器顶部的气液(固)分离器。部分液体(含少量颗粒污泥)通过上下导流板进入分离器上部的沉淀区,在该区域所受水流影响较小,颗粒沉降从回流缝回到反应区域,废水则进入第二反应室处理。
图6-5为第一反应室三相分离器设计示意图。图6-6为第一反应室三相分离器俯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