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册参考答案-《语文习题册(与语文(第六版下册)配套)》-+A01-2723x

阅读: 评论:0

语文习题册(第六版    下册 )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1雨中登泰山
一、基础知识
1C
景德镇论坛2C
3A
4A
生物组织脱水机
5.( 1)不是    就是    2)不但    还    ( 3)只有    才    4)不
管    都
6.李健吾    登泰山而小天下    会当凌绝顶
二、课文理解
1B
2D
三、语段精读
(一)
1B
2B
3D
4C
5D
6.白纱比喻水气    花纹比喻水流
(二)
1.本小题选项设计有误,正确答案为(    4)( 5)( 1)( 2)( 6)( 3)。
也可让学生将    C 选项中的( 1)( 5)顺序颠倒,这样就可选    C
2B
3A
1

4C
四、拓展训练
1.( 1)×    2)×    3)√
2.这些事物可以形容日出时彩的浓郁、变幻和奇丽,把光的
彩表现得更加强烈而鲜明,更能引起美的想象。
3.用这些动物来比喻,显示了一种极其活跃,而又变幻莫测的日
出动态过程,更好地描写了日出时候景的奇丽。
2故都的秋
一、基础知识
1B
2.( 1)冷落、寂寞    2)着,穿(衣)    3)抑止    4)古
时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    5)长久
3C
4.( 1)排比    2)比喻    3)拟人    4)反问
5.( 1)创造社    沉沦    2)秋尽江南草木凋    3)欧阳修   
声赋
二、课文理解
1.秋晨静观    秋槐落蕊    秋蝉残鸣    雨后话凉    秋枣奇树(意
思答对即可)。
2.这样写,就把自己对于秋的感受提高到一个理性的高度,抒发
数据库测试
对于北国之秋的特殊情感。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
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
索的感触来的。 ”
3C
三、语段精读
(一)
1B
2A
3C
4C
2

5C
(二)
1B
2A
3C
4C
5C
(三)
1.南国之秋“彩不 ,回味不永”   
2. 比手法。
3.排比句 “廿四 的明月, 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 ,荔枝湾
的残荷 ”,从多个角度 明南方之秋    “彩不 , 回味不永”;排比句 “正
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 之与  ,  之与大蟹,黄犬之与      ”,
酣 淋漓地 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 行 比描写。比 句 “ 南国之秋, ⋯⋯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 之与  , 
之与大蟹,黄犬之与  ” ,表 了南方之秋秋味的平淡、稀薄、柔 和范 的狭小,北国之秋秋
味的 烈、厚 、  和范 的广大。
四、拓展 
1.“北方的秋季也特 的 得 ,而秋天的回味,也更 得比 
来得 厚。”
2.北平的秋郊 野高 ,金  ,彩 烈,表 出十足的秋
味,令人百看不 ,回味无 。
3.北平的秋天更能 人以草木 落、金  之感,更能 人以
  、凄凉、沉静之感。
4A
一、基 知
1.庇                读反对本本主义有感圭       
    睽睽
2.垣:矮 ,也泛指 ,多指 墟。
3

邈远:年代久远;历史悠长。
隅:角落。
圭臬:古代测日影的仪器。后来比喻标准、准则和法度。
衮衮,相继不绝。
浚理:疏通治理。
3 D
4 B
5.文化    散文    文化苦旅    山居笔记
二、课文理解
1C(通过表现都江堰的低调与实用来展示其伟大)
2D
三、语段精读
(一)
1BCA
2.作者总的态度是: “ 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
是都江堰。 ” 作者这样说的原因是: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都江
堰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3.①长城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②它
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使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为我们
的民族提供庇护和濡养。
4.将都江堰比喻为乡间母亲,显示了它不炫耀、无所求、默默地
slie奉献的精神。这一比喻生动形象地刻画出都江堰的本质特征:它像母亲
一样滋润和濡养着中华民族。
5.“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    ,是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
弛;“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    ,是指都江堰直到今天依然发挥着巨
大的作用,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将一直延续下去。
(二)
1.一是把一批批有所执持的学者遴选为无所专攻的官僚;二是让
有所执持的学者因官位而成为实践科学家。
2.在李冰看来,当官就是要做事儿。这位市长只在名片上印自己
的专业技术职务,这与李冰的治政理念一致。
4

3. “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 是指把为民造福作为从政的职责。
4.“长锸”代指为民造福,为民消灾的政治理念和实干精神。 “金杖玉玺” 是权力的象征, “铁戟钢锤 ”武力的象征, 二者代表的观点是:做官就是为了权势、 金钱、地位,就可以进行算计、 倾轧、拼杀和征战。说李冰失败了,是说李冰不受统治者喜欢,被派到边远的蜀地任郡守;
说他胜利了,是因为李冰坚持为政要为民办事,他们父子修建的都江堰千百年来一直灌溉着中华民族,他的功勋与人品深受人民爱戴,他符合人民对好官的评判标准。
5.这句话采用了类比的手法,高度评价李冰主持绘制水系图谱的
难度及其意义。
6.李冰的学问(成果) ,渗透着利民富国的思想,造就了都江堰的
辉煌,当然水汽淋漓,永远滋润着中华大地。后辈的那些受统治阶级喜欢的看似堂皇的大部头著作早已腐朽不堪,没有任何价值。
7.指李冰的学问具体、朴实,以人为中心,处处为人民的生计着
想。
8.他对后世的影响力仍然存在,泽被千秋,精神永存。
四、拓展训练
1D
2D
3B
4C
4故乡的野菜
一、基础知识
1.( 1xíng    2zān ( 3积累知识cuán    ( 4yuè    ( 5pái    6
fú
2.( 1)风雅:文雅、雅致的意思,即富有文学、文化意味。
2)游:玩耍。斯:代词,这里。
3)三春:这里指春季第三个月。繁华:  这里是“盛开”的意思。
4)侵:接近。
5)弗:吴方言常用字,表示不。
5

本文发布于:2023-07-12 23:18: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2085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都江堰   比喻   人民   长城   日出   为民   色彩   显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