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大学生“信息焦虑”现象成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作者:严凤雅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25期 摘要:网络时代的兴起为大学生提供了新的学习方式,但伴随而来的“信息焦虑”问题也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了负面影响,就“池州学院学报编辑部信息焦虑”现象成因进行初步分析,并进行了对策研究,这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互联网,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七个人2011关键词:信息焦虑 成因 对策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5-0306-02
组网
技术与网络管理
一、“信息焦虑”滑线变阻器
概述 “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焦虑”是由于大脑对过多的信息输入的一种承受力和适应性降低的表现。人体对外界信息的输入,需要大脑高级中枢去综合、分析和判断,对信息进行加工。如果在短时间内接受复杂的信息但是无法消化,超出机体承受力,它会造成两方面的不适:一是生理性的不适,包括头晕,焦躁,出汗甚至呕吐等;二是心理性的不适,比如抑郁、紧张、疲乏、思维
迟钝、判断力下降等。1989年美国学者Wurman在《Information Anxiety》一书中首次提出“信息焦虑”的概念,他认为,信息焦虑是数据和知识之间的一个黑洞,在信息不能告知人们需要了解的东西时,它就会产生[1]。
今天,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速普及,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人都可以上网,人人都可以在网上留下信息。一个人在网络上发布的信息可以在下一秒钟被成千上万个人浏览,信息传递的速度,深度和广度较之以往有了质的变化。与之相对应,每个人在网络中、搜寻信息时都面临着信息量过大,无法穷尽的困境,再加上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带来的压力,作为个体就很容易产生“信息焦虑”现象。
刘德跃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信息焦虑”的主要表现
大学生作为社会体中活跃而富有朝气的体,非常容易理解并掌握网络技术和应用,再加上大学生体独特的特点,在他们中间产生“信息焦虑”现象也非常多,具体表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