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新民主主义革命)

阅读: 评论:0

中国近代史(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重要事件
1.五四运动
时间:1919年5月4日
背景: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和美国趁机侵略中国,中国人民反帝情绪日益高涨
      ②北洋军阀黑暗统治使阶级矛盾激化
      ③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和新文化运动极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体:学生、工人阶级
过程:①北大等高校学生在天安门集会,示威游行
      ②北京学生举行罢课,全国学生相应
      ③商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波及全国各地
结果:①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②罢免亲日卖国贼职务
      ③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影响: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评价:①是广大人民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
      ②一些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
      ③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工人运动
时间:1922年1月-1923年2月
领导: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过程:①香港海员罢工
      ②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③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abs223失败:敌人强大而凶残,缺乏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3.国民革命
时间:1924年-1927年
背景:“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原因:①工人运动失败的经验教训
      ②中共三大确立国共合作的方针
      ③共产国际的指导
      ④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是当时比较革命的政党
过程:①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发展新三民主义,同意共产党加入国民党
      ②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
      ③1926年,北伐消灭帝国主义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
      ④1927年初,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
失败:“四一二”反革命和“七一五”反革命
      ①敌人力量强大;帝国主义干涉、破坏,扶植代理人;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②陈独秀坚持右倾议会主义错误,限制工农运动,放弃革命领导权
影响: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4.南昌起义
时间:1927年8月1日
背景:中国共产党从国民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里,认识到掌握军队的重要性,决定将当时共产党掌握的武装力量集中到敌人兵力比较薄弱的武昌附近,以便发动起义
领导:周恩来、贺龙等
结果:起义成功后,革命军南下广东,图中失败
评价:①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
      ②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权的开始
5.秋收起义
时间:1927年9月
背景:八七会议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过程:起义军进攻中心城市长沙受挫,该项山区进军
结果: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authorware作品评价:目标是夺取中心城市,以城市带动农村。不符合中国国情,失败是必然的
6.土地革命
时间:1927年10月
背景: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过程:①打土豪,分土地,废除封建剥削
      ②领导根据地经济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③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六陈
      ④连续粉碎三次蒋介石“围剿”
影响: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大大提高
7.长征
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背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过程:四道封锁线——遵义会议——红军整编——四渡赤水——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翻越夹金山——过草地——红军会师
结果:①1935年10月同陕北吴起镇的红军胜利会师
      ②1936年10月红四、红一、红二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
影响:①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②播下革命的种子,铸就伟大的长征精神,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
      ③红军主力到达抗日前线,具有伟大历史意义
8.西安事变
时间:1936年12月12日
背景:①九一八事变后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②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③全民族抗日运动高涨
      ④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推动
过程:张学良在西安扣押蒋介石,通电全国,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结果:在中共的努力下得到和平解决
原因:民族危机严重
影响: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形成打下了重要基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二、重要会议
1.中共一大
时间:1921年7月23日,上海
背景:①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②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与工人运动日益结合紧密
      ③陈独秀、李大钊的充分准备
      ④共产国际的协助
内容:①通过党纲,确定党的名称和党的奋斗目标
      ②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③成立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委书记
意义: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出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
评价:对当时的中国革命性质和任务缺乏认识,没有制定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2.中共二大
时间:1922年7月,上海
内容:①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②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
意义: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评价:中共二大完成了建党的工作
3.中共三大
时间:1923年6月,广州
背景:中国共产党大力开展工人运动
内容: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策略
评价:①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使共产党活动的政治舞台迅速扩大
  ②加速了中国革命的步伐,为波澜壮阔的第一次大革命作了准备
4.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4年1月,广州
林希翎内容:对党进行全面改组、实现国共合作
评价:①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②改组后的国民党成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新的革命高潮的起点
5.八七会议
时间:1927年8月7日
内容:①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②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③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评价:给出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6.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31年11月,江西瑞金
背景:、朱德领导红军粉碎敌人三次“围剿”,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内容:①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②制定宪法大纲,定都瑞金
      ③选举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朱德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7.遵义会议
时间:1935年1月,遵义
背景:红军长征
内容:①纠正军事、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的正确军事主张
      ②选举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评价:①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地位
      ②确立了以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③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④是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8.重庆谈判
时间:1945年8月底
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国内外和平压力,内战准备尚未完成,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策略
目的:争取和平,揭穿美蒋阴谋
内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9.政治协商会议
时间:1946年初
内容:政府组织、事实纲领、国民大会、军事问题、宪法草案,再一次确认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以政治民主化、军事国家化、各党派和平等合作作为和平建国的途径,否定国民党的内战独裁
作用:①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治协议
②协议被国民党撕毁,1946年6月爆发内战
10.北平谈判
时间:1949年4月
背景:国民党主力军在战场上的大溃败
内容:《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
结果: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谈判破裂
三、侵华战争:抗日战争
时间:1937年7月7日-1945年8月15日
背景:①经济危机的打击,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②华北事变后日本实行国民经济全面军事化
      ③新一轮经济危机的冲击
      ④国共合作尚未完成,国民政府准备不充分
大纲视图
      ⑤国际社会绥靖之风盛行
原因:①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对外寻商品销售和资本投资市场
      ②1927年日本制定对中国的侵略方针
过程:1931年,九·一八事变,攻占东北
      1932年,一·二八事变,侵袭上海
      1932年3月,扶植废帝溥仪,建立伪满洲国
      1933年,国民党组建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1935年,华北事变,威逼平津
      1935年,一二·九运动,青年学生斗争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北平、天津失守
      1937年8月,淞沪会战,上海失守
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1937年10月,太原会战,平行关战役胜利
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
1938年1月,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胜利
1938年10月,武汉会战,武汉、广州失守
      1940年下半年,百团大战
1941年初,潘家峪惨案
1942年初,派遣远征军赴缅甸作战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
结果: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背景:①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
        ②中国政府正式对德意日宣战
        ③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
        ④敌后抗日军民发起局部反击
        ⑤中共七大召开(1945年延安),奠定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政治思想基础
  原因:①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②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配合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
        ③中国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④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持久、全面)
        ⑤中国军民浴血奋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配合
影响:①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洗刷了百年耻辱
      ②中国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四、中国内战:解放战争
时间:1946年6月-1949年10月
背景:重庆谈判、政治协商会议
过程:1947年春粉碎国民党对陕北山东的进攻
1947年6月挺进大别山返工开始
1948年9月-1948年11月辽沈战役
      1948年11月-1949年1月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1949年1月平津战役
      1949年元旦蒋介石发出求和生命
1949年4月北平谈判
      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
结果: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本文发布于:2023-07-11 12:22: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2013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中国   革命   胜利   人民   学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