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选择题提纲

阅读: 评论:0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样一条道路,主要取决于C
A. 中国农民人口多                                 B. 中国革命的发展趋势
C.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D. 敌人在农村力量薄弱
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立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共同目标是D
A. 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发展资本主义                 B. 废除科举制度,普遍设立中小学堂
C. 推翻满清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 改革满清政体,实行君主立宪制
从规模和次数上看,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工人运动不如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其主要原因是A
A. 中共斗争策略的改变                             B. 城市里的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C. 王明“左”倾错误的影响                         D. 产业工人的队伍没有壮大
发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事件是C
A. 辛亥革命     B. 新文化运动     C. 五四运动     D. 戊戌变法
“中国现有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革命的民主派,比较是真的民主派”中共提出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是当时D
A. 国民党代表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           B. 国民党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和军队
C. 其领袖孙中山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           D. 孙中山领导国民党进行不屈不挠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是C
A. 兴中会     B. 华兴会     C. 中国同盟会     D. 中国国民党
百日维新中,光绪皇帝颁布的政令要求裁减旧式绿营兵,改练B
A. 新式海军       B. 新式陆军     C. 新式炮兵     D. 新式骑兵
下列条款中赔款最多的一个是D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取得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是A.
A.平型关战役         B. 太原会战       C. 台儿庄战役       D. 淞沪会战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C
A. 《中华民国约法》     B. 《中华民国宪法》   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钦定宪法大纲》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末,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不包含下列哪项D
A. 兴办近代企业         B. 建立新式海陆军     C. 创办新式学堂         D. 提倡西学,废除八股
宋庆龄说:“孙中山和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这里说的“内部条件”,主要是指B
A. 一战后,中国民族工业重新受到列强压制         B. “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C. 中国共产党总结了经验教训正在积极寻同盟者   D. 国民党是中国各政党中比较革命的民主派
所谓大革命,是指A
A. 1925年至1927年的反帝反封建革命         B. 1911年爆发的伟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
C. 1919年爆发的大规模的五四爱国运动         D. 1926至1928年的志在统一的北伐战争
1947年,在《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制定的新的战略任务是A
A.将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变内线作战为外线作战
B.继续坚持主力在内线作战,巩固解放区政权
C.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D.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
中华民国元年是C
A. 1910年       B. 1911年     C. 1912年       D. 1913年
“三造共和”概括了他在民国早期的政治作为,他是C
A. 袁世凯       B. 黎元洪       C. 段祺瑞       D. 孙中山
1946年10月10日,国共两党经过谈判,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确定B
A. 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B.乌氏粘度计原理 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C.实行宪政、结束训政               D. 保护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下列观点中,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失败的主观原因是B
A.目前,中国民族革命运动的发展,重要的是进行土地革命
B.此后我们的人力务必用在民众方面,万勿参加政府工作
C.共产党员加人国民党,而兼跨固有的党籍,是想对国民革命和国民党有所贡献
D.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条件下,中国人民迫切需要的并不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八路军挺进敌后,建立的最大的抗日根据地是(A) 抗日根据地。
A. 晋察冀     B. 晋冀鲁豫     C. 晋绥       D. 山东
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历史转折点是B
A. 粉碎重点进攻     B. 战略反攻     C. 三大战役     D. 渡江作战
百团大战的直接指挥者是彭德怀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C
A.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B. 《新青年》迁往北京
C.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D. 陈独秀提出“文学革命”口号
下列哪些属于资产阶级革命团体ABCDE
A. 兴中会     B. 科学补习所     C. 华兴会     D. 岳王会     E. 光复会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进行了哪些努力ABCDE
A.赴重庆谈判
B.参加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
C.国共两党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D.成立军调处,下达停战令
E.中共中央发表对时局的宣言,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
解放战争时期,在国民党统治区形成了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第二条战线形成的原因是ACD
A. 国民党政府专制独裁、官员贪污腐败         B. 国民党在军事上的失利
C. 国民党顽固坚持内战政策                   D. 国统区爆发严重经济危机
下列关于遵义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ACD
A. 事实上确立了为核心的正确领导       B. 彻底清算了王明“左”倾错误路线
C. 在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和红军             D. 取消了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1936年5月,发起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爱国民主人士包括A血翼BCDE
A. 宋庆龄   B. 沈钧儒     C. 邹韬奋     D. 陶行知   E. 章乃器
日本发动七七事变的时代背景是ACDE
A. 日本国内面临严重政治、经济危机           B. 德国法西斯势力在欧洲取得突出的战果
C. 国民党在是否抗日问题上动摇不定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D. 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尚未形成
E. 英、美等国政府对日的姑息、纵容政策
以下关于大革命的正确描述是ABCDE
A. 发生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                   B. 国民党右派背叛了革命
C. 鼎盛时动员起来近千万农民                   D. 发动了推翻北洋军阀的北伐战争
E. 周恩来领导上海工人发动了三次武装起义
陈独秀指出:“对于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猛通之决心。不塞不流,不止不行”。这句话说明ABCD
A, 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目标直指孔教           B. 儒家思想束缚了民主和科学的传播
C. 陈独秀认为儒家思想和民主政治完全对立   D. 新文化运动有对东方文化全盘否定的倾向
以下哪些属于红军到达陕北以后,、中共中央总结历史经验形成的、关于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理论成果ABCD
A.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B.任楼论坛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C. 《矛盾论》     D. 《实践论》   E. 《中国的红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中国共产党正式决定与国民党合作是在D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二七”罢工后     D. 中共“三大”
在戊戌维新运动中为宣传维新主张创办的学会有B
A. 科学补习所、保国会、同盟会         B. 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
水土保持监测C. 同盟会、南学会、强学会             D. 南学会、强学会、科学补习所
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的歌曲《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
写作《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波兰分灭记》等书的作者是A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谭嗣同       D. 严复
在谈到辛亥革命时指出,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这里所说的“只把一个皇帝赶跑”是指B
A. 没有推翻帝制                                 B.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C. 孙中山没有继续革命                           D. 袁世凯窃取了胜利果实
对洋务派指导思想“中体西用”最先做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B
A. 郑观应的《盛世危言》                   B. 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
C.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                   D. 谭嗣同的《仁学》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A
A.国际支持         B.统一战线       C.武装斗争       D.党的建设
1941年元旦,领衔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的国家是美、英、苏、中
标志十年内战的局面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的事件是B
A. 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 中共瓦窑堡会议的召开 科普论文                D. 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

本文发布于:2023-07-11 12:22: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2012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革命   中国   资产阶级   民主   政府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