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外部环境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影响研究

阅读: 评论:0

第31卷第5期2020年10月
中原工学院学报
JOURNALOFZHONGYUANUNIVERSITYOFTECHNOLOGY
Vol.31 No.5
Oct.2020
 收稿日期:
2020-07-12 基金项目:
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软科学研究)项目(202400410247) 引文格式:
于果,李珂.新时代背景下外部环境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影响研究[J].中原工学院学报,2020,31(5):81-85.YUGuo,LIKe.Studyontheinfluencesofexternalenvironmentontheorientationofsino foreigncoop
erativeeducation[J].JournalofZhongyuanUniversityofTechnology,2
020,31(5):81-85(inChinese).  文章编号:
1671-6906(2020)05-0081-05新时代背景下外部环境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影响研究
于 果1,李 珂2
(1.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经济学院,河南郑州450046;2.周口师范学院对外合作交流处,河南周口466001)摘 要: 针对社会公众对中外合作办学认可度偏低问题进行分析,认为社会公众对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质疑是造成对其认可度偏低的主要原因。根据办学定位与办学质量的关系,分析了社会发展对国际化人才需求、中国学生对国际化教育的需求和教育主管部门宏观政策等外部因素对中外合作办学定位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
中外合作办学的办学定位应在新时代背景下,以培养具备全球意识和跨文化管理能力的国际化人才为目标,把引进的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与国内尤其是办学高校的具体情况相结合,重塑办学定位,重构适应现实国情的高质量教学体制、机制,使国外的先进经验在国内高校落地生根。这些正是提高办学质量和提升社会公众认可度的根本途径。关 键 词: 中外合作办学;
温州眼镜大王
外部环境;办学定位;办学质量;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 G646   文献标志码: A   DOI:10.3969/j
.issn.1671-6906.2020.05.013  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始于上世纪9
0年代初,20多年来,中外合作办学在引进外方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我国高等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多样化的高等教育需求、缓解办学资金紧张、增强院校竞争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
作用[1]。随着200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颁布,中外合作办学得到了快速发展,据统计,截至2019年6月,
全国经审批机关批准设立或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共有2431家。其中,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约占总数的90%,在校生总规模已接近55万人,已毕业学生总数超过200万人,
中外合作办学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同档次高校的普通教育形式比较,不少学校的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社会认可度偏低的问题。探寻造成社会公众对中外合作办学认可度不高的根源和影响因素,以提升中外合作办学的社会公众认可度,是当前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1 国内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现状
中外合作办学是外国教育机构与中国教育机构在
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高等学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通常以学历教育为主,可分为3种主要办学形式,即:独立法人办学机构、非独立法人办学机构和办学项目。目前,我国共有独立法人办学机构(独立大学)共9所,非独立法人办学机构(二级学院)70多所,其余近2000家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根据培养模式,
通过统招考试录取后,学生分别在国内、
国外大学分时段就读,毕业后获得单方或中外双方学校颁发的文凭。中外合作办学与国内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不仅体现在管理、收费和颁发的文凭上,更主要的是在人才培养的定位和培养模式上。
社会公众对中外合作办学的认识和理解,来自于将其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对应形式相比较,以及与国外高等教育间展开的类比。而比较的内容,不同的人各有侧重,具体表现在:用人单位比较关注的是生源质量和培养质量,而考生和家长则更关注培养质量和收费情况。随着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招生分数与同档次普通高等教育招生分数的逐步趋同,对生源质量的偏见已逐步淡化;随着国内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出国
中原工学院学报
2020年 第31卷
留学费用作为参照,考生和家长目前所关注的已不仅是就读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所付费用的绝对值,而更多的是性价比,即高学费的付出是否“学有所值”。可见,社会公众对中外合作办学认可度偏低实际上主要是因为对其办学质量的质疑。
提高中外合作办学的办学质量是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李鑫认为导致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不高的原因在于主办者教育公益化意识淡薄,营利意识较浓厚;
办学主体构成复杂及教学体系不完善等[2]。崔洪斌结
合天津外国语大学合作交流项目的实施情况,认为国外合作大学的档次不够、办学行为不规范、其颁发的学位证书本身价值令人质疑,
是中外合作办学遭到质疑的原因[3]
。卢华等认为我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存在不足[
4]
。赵民认为,学校管理松散、师资力量不足、外来文化对我国特文化的冲击等是目前中外合作办
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5]
。针对这些问题,杨阳提出了
用制度为中外合作办学保驾护航、
创新合作、关注合作成果、坚持中外合作办学本土化发展的建议[6]。袁伟
提出,
高校应该在加强宣传、完善保障、提升项目质量上下功夫[7]。
影响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因素较为复杂。在教育部前副部长李晓红看来,
办学定位、教师队伍和教育资源是影响办学质量的关键因素[8]。从目前研究的视角
看,基于教育国际化和国际交流角度来研究和讨论中外合作办学管理和模式问题的文献较多,但大都缺乏深入的教育学分析;
从研究的成果看,主要集中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引进培育优质教育资源方面,而缺少中外合作办学定位的研究。
2 国内高校结合具体情况重塑中外合作办学
定位的重要性
刘光亭
高校的办学定位实际上就是“建设什么样的大学”和“如何建设这样的大学”的顶层设计问题。如何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并根据自身的史,
结合现有条件和发展潜力,准位置,确定目标和任务,科学定位,是每个相关高校管理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高校的办学定位是其在国家高等教育系统中所处的恰当位置,即高校根据区域经济、
社会发展的要求、自身的办学条件以及发展的可能性,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确定学校的性质任务、
办学目标及发展方向。它包括办学职能定位、办学形式定位、办学目标定位、办学层次定位、办学类型定位、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人才培养特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办学规模定位、学校
类别定位等10个方面的内容。办学定位的依据是经
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自身条件和发展的潜力[9数字化展示
]。
可以认为,学校的办学定位是由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共同决定的。
中外合作办学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具有其特殊性。一方面,
在目前中外合作办学的3种办学形式中,除独立法人办学机构(独立大学)外,非独立法人办学机构和办学项目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办学高校的二级机构。另一方面,
中外合作办学在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时,
其办学定位中的部分内容,借鉴国外学校或办学机构经验确定,部分内容已在申办时提前确定。也正是由于中外合作办学的特殊性,其办学定位问题才容易被中外合作办学的管理者所忽视,非独立法人办学机构和办学项目的办学定位大多依据中方或外方的办学定位稍作修改,甚至照搬外方的办学定位,或沿用中方高校的办学定位。
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是为了引进或利用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教育资源是教育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总和,
具有公益性、产业性、理想性、继承性、差异性和流动性的特征,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也是一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高校优质教育资源的形成过程,
实际上也是高校实现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基于教育的产业属性和公益属性,根据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对人才规格和层次的需求,对其教育的层次、
科类、管理体制及教育形式及时进行调整的过程,
并最终在其教育结构和形式上实现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匹配和良性互动。
从办学定位内容和形成过程来看,学校的办学定位既是学校顶层设计的过程,也是凝聚智慧和共识的过程,
同时也是学校不断明晰办学特的过程。外部环境变化对学校的办学定位影响巨大。社会制度不同、经济结构以及文化的差异决定了中外合作办学不能照搬外方的办学定位。而中外合作办学与国内普通高等教育在服务面向、
人才培养的定位和培养模式上的差别,也决定了中外合作办学不能沿用中方高校的办学定位。因此,尽管非独立法人办学机构和办学项目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但却必须有自己独立的办学定位。同时,
中外合作办学举办高校不同,类型、区域、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程度和方向都存在较大差异,其办学定位也必然不同。
3 影响国内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定位的主要外
部因素
埃里克·阿什比认为,大学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
·
28·
 第5期于 果,等:新时代背景下外部环境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影响研究
“遗传”是大学的内在逻辑,“环境”则由经济、政治、文化等要素所构成[10]。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其存在的价值基础一方面是大学内在的追求知识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大学持续满足外部环境的各种需求[11]。
我国已进入中国特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断提升,在解决“从无到有”的需求之后,注重解决“从有到优”需求和比基本需求更高的精神文化诉求。同时,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因此,中外合作办学要适应新时代,其办学定位除受自身因素的影响外,也必然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其中,社会经济发展、社会文化需求和宏观教育政策对中外合作办学定位的影响最为显著。
3.1 社会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中国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中国企业对生产要素进行全球性整合与配置的愿望日趋强烈。“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开拓新兴市场,尤其是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新的机遇和保障。
然而,中国贸促会对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项目的调查发现,在所有的海外投资项目中,能够达到预期目标的不到三分之一;而在制约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障碍中,“缺乏国际经营人才”一直排在关键因素的第一位。埃森哲咨询公司对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进行调研后也发现,“国际化人才缺乏和跨文化管理能力不足”是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正如龙永图先生在《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2015)》序言中所说,“中国企业‘走出去’最大的短板就是缺乏国际化人才,尤其是缺乏精通国外法律法规、熟悉国外文化、拥有流利外语与丰富管理经验的人才”。
大学要对环境变化敏锐、具有变革能力,就必须富有创造性地主动涉入经济和社会服务,服务社会是大学基本的生存和发展路线[10]。因此,如何培养具备全球思维意识和跨文化管理能力的国际化人才,有效提升企业员工尤其是组织层面的跨国经营能力,是已经或即将“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中外合作办学服务国家战略、满足社会国际化人才需要的办学使命,影响着中外合作办学的办学职能定位、办学目标定位、办学层次定位、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人才培养特定位、服务面向定位等,是中外合作办学确定办学定位应考虑的主要问题。3.2 社会文化需求
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撑。但也应该承认,与国际高水平一流大学相比,目前我国高校还普遍存在差距。其主要表现在,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和适用性、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与经济结构调整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能完全匹配,尤其是具备全球思维意识和跨文化管理能力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同时也表现在,我国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多元需求、受教育者对优质教育的期盼不能完全匹配;并且,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匹配问题愈加突出。于是,不少有条件的中国学生选择了出国留学。据统计,从1978年到2018年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585.71万人。其中153.39万人正在国外进行相关阶段的学习和研究;432.32万人已经完成了学业;365.14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人数的84.46%。从近几年的官方数据来看,自2015年中国留学生首次突破50万人后,除了2016年增幅出现放缓(3
.97%)外,2017年、2018年的增长幅度分别达到11.7%和8.8%[12]。近年来各类出国留学人数的增长幅度说明,我国学生对国际化教育的需求强劲。
然而,2019年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尚有6.1亿人年人均收入为11485元,月人均收入近1000元(即2020年5月28日,李克强总理在接受媒体采访中所表示的,“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13])。显然,这一人根本无力支付高昂的出国留学费用。再加上受个人条件(如外语水平、身体原因)、家庭或其他条件限制而不能出国留学又希望接受国际化教育的学生人数众多,中外合作办学已成为中国学生和家长的积极选择。这些学生体是中外合作办学的生源定位。如何满足学生和家长的教育需求,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办学形式定位、办学目标定位、办学层次定位、办学类型定位、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人才培养特定位、服务面向定位等具有影响,是中外合作办学确定办学定位应考虑的关键问题。
3.3 宏观教育政策
我国对出国留学采取的是高度开放的市场化政策,留学生在学习的学科选择上完全由市场调节。学生在学科的选择上具有从众心理,中国留学生体以选择商科、理科和文科为主,以FAME(金融、会计、管理、经济学)四大专业为代表的商科稳居中国留学生选
·
·
中原工学院学报
2020年 第31卷
应力择学科的榜首。启德教育发布的《留学市场2016年盘点与2017年趋势预测报告》显示,2015年选择出国读商科的留学生占比达到了41.2%,在读商科的中国留学生中读研究生的占67.2%,读本科的占31.2%,其他占1.6%;读理科、社会科学和医科的学生占比分别为13.0%、7.0%和5.0%,其他科占比为33.8%。虽然近年来在细分专业的选择上已开始呈现多元化,但中国留学生在学科选择上的爱扎堆现象仍相当明显。这种高度市场化带来的负面效应是学科选择的严重失衡。
我国公派留学生人数占比明显偏低(从文献[12]数据来看,中国留学生中公派生占比不足10%,而自费留学人数却接近60万人,占比高达90.1%),不足以调节留学生在学科选择上的严重失衡状况。同时,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发展空间的关系,促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教育主管部门
需要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和专业设置与国内具体情况相结合,引进所需,平衡审批,以强化弱项,并调控人才培养的专业比例结构。我国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和制度安排,影响中外合作办学的办学职能定位、办学形式定位、办学目标定位、办学层次定位、办学类型定位、人才培养规格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办学规模定位、学校类别定位等,是中外合作办学定位的决定性因素。
4 结语
中外合作办学虽然已经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但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探索。在中外合作办学回归教育本质的发展趋势之下,如何把引进的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与国内具体情况特别是办学高校的自身特点相结合,确定科学合理的办学定位并逐步凝练办学特,是中外合作办学管理者所面临的实践性难题。毕竟中国的办学环境与国外的办学环境不同,也只有把引进的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与国内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才能重构适应现实国情的高质量教学体制、机制,也才能使国
外的先进经验在国内高校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 阳金萍.
提高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水平的关键因素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
26(2):19-21.
[2] 李鑫.
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下的中外合作办学[J].前沿,2005(5):78-80.
[3] 崔洪斌.
浅谈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合作办学方式及存在的问题[J].企业导报,2011(22):166.[4] 卢华,
王毅,张晓青.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对外合作办学模式的研究[J].职业教育,2013(1):60-63.
[5] 赵民.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中外合作办学研究[J].亚太教育,2015(3):117.
[6] 杨阳.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对中外合作办学的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15):
123-124.[7] 袁伟.
高等教育对外交流项目政策实施情况及优化对策探究[J].经贸实践,2017(7):271.
[8] 胡浩.
教育部副部长李晓红:提高办学质量是民办学校的生命线和核心竞争力[EB/OL].(2017-01-19)[2020-04-08].https://edu.qq.com/a/20170119/023814.htm.[9] 于永民,
张丽娜.外部环境对高校办学定位及特发展的影响研究[J].中原工学院学报,2018,29(4):90-94.[10] 埃里克·阿什比.
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滕大春,滕大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11] 伯顿·克拉克.
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2] 丁雁诵.
我国出国留学人员达66.21万人各类留学回国人员为519万人[N].人民日报,2019-04-02(6).
[13] 李克强.
中国6亿人月收入仅1000元疫情过后民生为要[EB/OL].(2020-05-29)[2020-06-24].https://video.sina.com.cn/p/news/2020-05-29/detail iirczymk4133334.d.html.
作者简介:于果(1991.01-),男,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产业经济和教育经济。E mial:gy
u@zua.edu.cn(责任编辑:王长通)
·
48·
 第5期于 果,等:新时代背景下外部环境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影响研究
犛狋狌犱狔狅
狀狋犺犲犻狀犳犾狌犲狀犮犲狊狅犳犲狓狋犲狉狀犪犾犲狀狏犻狉狅狀犿犲狀狋狅狀狋犺犲狅狉犻犲狀狋犪狋犻狅狀狅犳狊犻狀狅 犳狅狉犲犻犵狀犮狅狅狆
犲狉犪狋犻狏犲犲犱狌犮犪狋犻狅狀YUGuo1,LIKe
(1.SchoolofEconomics,ZhengzhouUniversityofAeronautics,Zheng
zhou450046,China;2.ForeignCooperationExchangeOffice,ZhoukouNormalUniversity
,Zhoukou466001,China)犃犫狊狋狉犪犮狋: Basedontheanalysisofthepublic’slowrecognitionofsino foreigncoop
erativeeducation,itisbelievedthatthepublic’sdoubtsaboutthequalityisthemainreasonforsuchlowrecognition.Accordingt
otherelationshipbetweenschoolpositioningandschoolquality,thispaperanalyzesthesocialdevelopment’sde mandforinternationalizedtalents,Chinesestudents’demandforinternationaleducation,andtheinfluencesofexternalfactorssuchasmacropoliciesofeducationauthoritiesonthepositioningofSino foreigncoop昭阳e255
erationed ucation.Theorientationofcooperativeeducationshouldbeinthecontextofthenewera,withthegoalofculti vatinginternationaltalentswithglobalthinkingawarenessandcross culturalmanagementcapabilities,combi ningimportedhigh qualityeducationalresourcesfromabroadwiththesp
ecificconditionsofdomesticuniversi ties,especiallythehostinguniversities.Byshapingtheorientationofrunningaschool,andreconstructingahi
gh qualityteachingsystemandmechanismthatadaptstotheactualnationalconditions,canadvancedforeignexperiencebenefitdomesticcollegesanduniversities.Suchisthefundamentalwaytoimprovethequalityofschoolrunningandincreasepublicrecog
nition.犓犲狔狑狅狉犱狊: sino foreigncooperativeeducation;externalenvironment;orientationofeducation;qualityofeducation;influencingf
actors(上接第77页)
杨震宁
犚犲狊犲犪狉犮犺狅狀狉犲犮狅犵狀犻狋犻狅狀狅犳犳犻狀犪狀犮犻犪犾犳狉犪狌犱狅犳犾犻狊狋犲犱犮狅犿狆
犪狀犻犲狊犫犪狊犲犱狅狀犔狅犵
犻狊狋犻犮犿狅犱犲犾LYUChen,CHENGJianhua
(SchoolofEconomics,AnhuiUniversity
,Hefei230061,China)犃犫狊狋狉犪犮狋: Using103listedcompaniesthatarepunishedbytheCSRCandhavefinancialfraudbehaviorsinShanghaiandShenzhenstockmarkets,andmatchingthenormallistedcompaniesofthesamescaleindustry
withtheproportionof1∶2,thispaperselectsandstudiesthefinancialdataofeachcompanyforthreeconsecu tiveyears.First,PCAisusedforfeatureextraction,thenLogisticregressionisusedformodeling.Themodelistrainedbythesampledatasetofthefirsttwoyearsandtestedinthesamp
ledatasetofthenextyear.Theresearchshowsthatthefiveprincipalcomponentvariablesofcomprehensivedebtservicefactor,comprehensiveprofitinv
estmentfactor,assetoperationbenefitfactor,comp
rehensivecashflowfactorandassetsalesmatc hingfactorcanbeusedasearlywarningindicatorstoidentifyfinancialfraud,andthemodelhasgoodpredictioneffectandrobustness,whichwillplayamonitoringandpreventiveroleinfinancialfraudoflistedcomp
anies.犓犲狔狑
狅狉犱狊: financialfraud;PCAmethod;Logisticmodel;earlywarningdiscrimination·
58·

本文发布于:2023-07-08 21:01: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890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办学   定位   中国   教育   发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