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把世界最著名的椅子,值得收藏

阅读: 评论:0

50把世界最著名的椅⼦,值得收藏
椅⼦所扮演的标志性、典型性的⾓⾊已经发展成了某种⾃我应验式的预⾔。椅⼦的历史⾮常悠久,可以象征着权威、⾝份或者家庭⽣活,它就像是⼀块空⽩的画布,令它的设计者⾃由挥洒……⼀把椅⼦不只是⼀部⼩说,它更像是⼀⾸诗歌。通过对这些经典椅⼦的审视,我们完全可以看穿过去150年的设计历史。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
1. 14号靠背椅
14号靠背椅动态的曲线与挤压的弧度经常唤起⼈们对旧时咖啡馆中那种浪漫氛围的⽆限眷恋。然⽽,这些毫不起眼的、常见的椅⼦却是现代⼯业⼤批量⽣产的⾰命性产物。
⼀直到19世纪末为⽌,传统的椅⼦⼤多都是⼿⼯制作的。然⽽,社会的发展迫使制造者们开发出依赖于新技术的⼤量⽣产的模式,并接受新的贸易市场的考验。19世纪30年代,迈克尔。索耐特(Michael Thonet,1796~1871)在奥地利建⽴了⼀家家具制造⼚——索耐特。
1859年,索耐特成功地推出⼀种仅仅由6块蒸汽挤压曲⽊、10枚螺丝和2个垫圈组成的椅⼦。价格低廉且制作快捷,体型轻盈⼜经久耐⽤,加上易于组装和运输等优势,以其德语昵称“消费者”(Konsumstuhl)⽽闻名的14号靠背椅迅速成为19世纪最为成功的⼯业产品之⼀。
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常推崇14号椅⼦,他曾说过:从未有过⽐它更优秀、更优雅的设计,也没有⽐之更精细的⼯艺和更实⽤的产品。如今,这把椅⼦已经成为了休闲咖啡⽂化的同义词。其基本形态的各种变体⾄今仍在⽣产,但材料已有所不同——⽐如焊接的⾦属管材,⽽对于可以说是第⼀件组合式家具的索耐特椅⽽⾔,这样的椅⼦已经与其原本的设计理念相去甚远了。
琼脂糖这种椅⼦同⼀系列量产的曲⽊组合⽽成,连接处由螺丝拧紧。作为咖啡馆、酒吧等公共场所常见的摆设,索耐特靠背椅可能是历史上最著名、最⾼产,并且含量义最为丰富的椅⼦之⼀。
2. 克兰斯顿⼩茶室⾼背椅
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世纪之交,活跃着⼀⼤批积极推动现代主义运动的先锋设计师和建筑师。在苏格兰,查尔斯·伦尼·麦⾦托什(1868-1928)将传统的赛区尔特⼿⼯艺与当时流⾏的⽇本风巧妙地结合在⼀起,创造出⼀种极富特⾊的设计风格,在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艺术与⼿⼯艺运动(Arts & Crafts)和维也纳分离派(Vienna secession)之中显得独树⼀帜。麦⾦托什经常与其妻⼦玛格丽特·麦克唐纳(Margaretmacdonald,1865-1933)⼀起合作设计,其业务范围横跨建筑、装饰艺术与家具等多个领域,在室内空间中营造出令⼈惊吧的现代感。这种设计⽅式可以说完美的阐述戏剧家⽡格纳所提出的“整体艺术说”(Gesamtkunstwerk)。
1900年,凯瑟琳·克兰斯顿(CatherineCranston)委托麦⾦托什为她于英格勒姆特街205号的茶室调计
⼀间⼥⼠午餐室,这间茶室正好位于格拉斯哥商业区的中⼼。麦⾦托什完成的室内空间集简洁与⾼贵典雅于⼀体,⾼⼤的窗户与⾼耸的护墙板营造出⼀种戏剧性的垂直风格,具有严谨⼏何造型的⾼背椅,像卫兵⼀样排列在茶桌两旁,进⼀步强化了空间的垂直感。⽽靠背顶端的拱形镂空、靠背底端椅⼦后腿之间的弧度以及衬垫等⼀些装饰细节,刚柔化了整体上的硬朗感觉。
麦⾦托什优雅的建筑空间处理对20世纪初的欧洲设计发展产⽣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奥地利设计师约瑟夫·霍夫曼(JosefHoffmann,1870-1956)与“维也纳⼯业同盟”(Wiener Werkstatte)的设计师们。⽽这种简洁明快的⾼背-椅麦⾦托什后来还设计了很多变本⼀⼀直被视为现代椅⼦的经典之作。
查尔斯·伦尼·麦克托什为克兰斯顿⼩的茶室设计的椅⼦呈现出拉长的⼏何造型,它瞻性地为20世纪的设计描绘出了⼀种全新的视觉语⾔。
金正阁
3. 普克斯多夫疗养院扶⼿椅中药制剂
这把⼏何造型的椅⼦体现了维也纳⼯业同盟作品的典型特征。1903年,⼀批与维也纳分离派相关的先锋派设计师创建了
这把⼏何造型的椅⼦体现了维也纳⼯业同盟作品的典型特征。1903年,⼀批与维也纳分离派相关的先
锋派设计师创建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维也纳⼯艺协会(Viennese craft worksshops)。其中⽐较著名的设计师就包括平⾯设计师科洛曼·莫泽(1868-1918)和建筑师约瑟夫·霍夫曼。
维也纳⼯业同盟的建产者们主要受1888年C.R.阿什⽐(C.R.Ashby)在伦敦东区建⽴的⼿⼯艺⾏会(Guild of Handicraft)的影响。1900年,维也纳举办了⼀场英国⼯艺品展览,⼀些著名的英国设计师如阿什⽐和查尔斯·伦尼·麦⾦托什也来到这个城市,这次活动进⼀步深化了英国设计对当时维也纳设计团体的影响。与伦敦的⼿⼯艺⾏会相似,维也纳⼯业同盟也同样既重视前瞻性的设计思想,⼜强调⾼质量的传统⼿⼯技艺。
就像麦⾦托什的⾼背椅⼀样,莫泽的扶⼿椅也是为特定场所⽽设计的,它与建筑和室内调计共同构成了⼀个整体。普克斯多夫疗养院(1904-1905)由霍夫曼设计,是信也纳⼯业同盟第⼀件重要的设计项⽬。从钢筋混凝⼟的建筑到室内每处的细节处理,设计师的⼯作涵盖到了这座建筑的⼏乎所⾓落。莫泽的扶⼿椅摆放在疗养院的⼤厅⾥,整齐地环绕着⾼⼤的⼋边形桌⼦。宛如盒⼦⼀般的构造与⽅格图案的坐⾯呼应了墙⾯与地板上的正⽅形主题,令整个空间弥漫着⼀种强烈的现代⽓息,因为普克斯多夫疗养院原本就是⼀家为讲求时髦的富⼈⽽开设的旅馆兼康体中⼼。
4. 机器坐椅
在20世纪最初的⼏年⾥,设计师不仅在挑战⼈们预想中各种物件的样式,⽽且还要试图通过设计来影
响⼈们的⽣活⽅式国。显然,这个世界在迅速变化着,新型柱架结构技术已经应⽤在摩天⼤楼上,⽽汽车的噪声也已经在城市⼤街上轰鸣。这把名为“Sitzmaschine”(意为“⽤来坐的机器”)的椅⼦是约瑟夫·霍夫曼为普克斯斯⽂⽂多夫疗养院内豪华的健康温泉洗浴馆⽽设计的。这也是机器化⽣产理念渗⼊到设计新主题之中的⼀个重要的例⼦。
尽管机器坐椅⽆疑继承了艺术与⼿⼯艺运动时期菲利普·韦伯(1831-1915)在1866年设计的莫⾥斯椅形态,但它那理性主义的造型与结构显⽰出设计者的⽬光已经牢牢地瞄准了机械时代。从⼭⽑榉⽊制成的流线型扶⼿、带有格栅的⽆花果⽊核⽅形板以及靠前上的镂空⽅格等⽅⾯来看,机器坐椅的灵感显然来⾃于带式发动机的驱动构件。
这把椅⼦⾃⾝也具备机械化的功能其靠背的倾斜⾓度可以调节,由扶⼿后⽅带有球状疙瘩的⼩⽴柱⽀撑。当然,相对于这些名义上的实⽤型功能⽽⾔,机器坐椅的成名主要还是因为它那简洁的⼏何抽象造型。
约瑟夫·霍夫曼将他设计的这把椅⼦命名为“⽤来坐的机器”这个名字听上去似乎为椅⼦设计开辟了⼀个全新的功能主义的时代。
5. 蝙蝠歌厅728号椅⼦
1907年,维也纳⼯业同盟完成了⼜⼀项野⼼之作—位于维也纳克尔特纳⼤街22号的蝙蝠歌厅。这次的项⽬不仅仅是室内装饰,还包括了家具、餐具甚⾄服务⽣胸牌的设计。当时有许多杰出⼈物参与了这个项⽬,如古斯塔夫·克⾥姆特(Gustav Klimt)、奥斯卡·柯柯施卡(Oskar kokoschka),当然还有⼯业同盟的灵魂⼈物—约瑟夫·霍夫曼。
霍夫曼在这个项⽬中最杰出的贡献⽆疑就是这款造型简洁利落的728号椅了。这些椅⼦摆放在同为霍夫曼设计的同样简洁的⼩圆桌的四周。豪不矫饰的设计风格完美地衬托也歌厅其他部分的装饰所体现出来的华丽的青年风格,如贝托尔德·勒夫勒(Bertold Loffler)和⽶夏埃多·波尔沃尼(Michael polwony)⽤7000块意⼤利马约⾥加瓷砖镶嵌⽽成的令⼈眼花缭乱的地⾯。
当时的⼀位批评家曾经⽤热情洋溢的语⾔赞美蝙蝠歌厅的整体效果:“(它)太完美了-和谐的⽐例关系、融洽的光线⽓氛、欢快流畅的线条、优雅的照明设施、舒适⽽新颖的椅⼦,以及它们组合在⼀起的最终效果。霍夫曼真是⼀位天才!”蝙蝠歌厅728号椅⼦的极简主义结构完全具有了现代感。只有扶⼿和坐⾯下⽅的4个⼩⿊球给它抹上了⼀丝幽默的调⼦。
6. 红/蓝椅
红/蓝椅由建筑师格⾥特·托马斯·⾥特维尔德(1888~1964)设计,是荷兰风格派(De Stijl)运动中最先锋的实验作品之⼀。风格派产⽣于1917年,该组织试图将新柏拉图主义思想注⼊设计之中,希望能
阅读与学习够创造出具有完美⼏何造型与纯⾊搭配,并达到精神上和谐的最终产品。
配,并达到精神上和谐的最终产品。
红/蓝椅⾸次试图将风格派的思想应⽤在⽴体造型之中,它严格地由纯⾊的直线和平⾯构成,三维的造型完全转化为抽象元素的表现。这把椅⼦最初涂以灰、⿊、⽩这些典型的风格派⾊彩。1918年,⾥特维尔德⽤红、蓝、黄和⿊⾊重新绘制了这件作品,以之作为对同为风格派成员的彼埃·蒙德⾥安(PietCornelies Mondrian,1872~1944)绘画作品的回应。
这件家具惊⼈的美感在当时就引起了轰动。与蒙德⾥安⽹格状的绘画作品相似,这把椅⼦即使到了今天也能够不断唤起⼈们对抽象的现代性感受。⾥特维尔德最初曾想⼤量⽣产这种椅⼦(它完全由标准长度的⽊质材料构成,其组装仅需要很简单的⼯艺),但实际上这⼀想法并未付诸实现。今天,红/蓝椅仅仅保留下了⼀件标志性的作品,作为⼀种设计观念的完成品保存在美国俄亥俄州托莱多艺术博物馆内。⾥特维尔德在这把⾊彩鲜艳、富于雕塑感的椅⼦中放弃了传统的风格与主题,⽽采⽤了纯粹抽象的造型语⾔,这种⼿法直接指向了现代设计。
7. B3椅——后称“⽡西⾥椅”
B3椅是包豪斯在德绍市崭露头⾓的第⼀批产品之⼀。它在很⼤程度上巩固了包豪斯学校作为功能主义
设计领导者的声誉。同时,它也是最早应⽤钢管材料的设计产品之⼀,钢管所具有的坚韧轻盈、光滑流畅的特点极⼤地促进了家具造型的推陈出新。
椅⼦的设计者马塞尔·布鲁尔(1902~1981)是包豪斯家具制作⼯作室的主管。据说,他的许多设计灵感都来⾃于他最喜爱的阿德勒牌(Adler)⾃⾏车的钢管把⼿。布鲁尔曾经把这把椅⼦最初的原型之⼀赠与了他在包豪斯的同事——画家⽡西⾥·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此后,当这把椅⼦在20世纪60年代重新制作时,就最终被重新命名为“⽡西⾥椅”。这把椅⼦最初由富于前卫精神的奥地利家具公司索耐特制作⽣产。当时,为了⽅便,⼤多是⽤⿊、⽩纤维布或⾦属丝⽹制成,包括可折叠和不可折叠两种造型。
不断发展的技术,向如何重新定义椅⼦的形态与制作⽅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B3椅⼦模型即是⼀个应对⽅案。尽管精细的结构、纤细的电镀钢管组成的轮廓线使它看上去像是⼀张技术结构草图,但实际上,它那硕⼤的体积和简洁的款式却已然造就了⼀把完美的椅⼦。
B3椅是马塞尔·布鲁尔⽤与⾃⼰最喜爱的阿德勒⾃⾏车同样的材料制作⽽成,⽽它也成为在家具设计中运⽤钢管技术最早例⼦之⼀。
8. 悬臂椅
马塞尔·布鲁尔并⾮唯⼀⼀位进⾏钢管家具试验的设计师。1925年,在柏林定居的荷兰建筑师马特· 斯塔姆
(1899~1996)设计了⼀把没有后腿⽀撑(⾄少看上去是这个样⼦)的椅⼦,它完全由唯⼀⼀条弯曲的钢管韧度来承受使⽤者的体重并保持平衡。
尽管还有争议,但斯塔姆设计的这把椅⼦很可能是历史上第⼀把悬臂椅——这⼀⾰新对于20世纪中叶的家具设计进程造成了极⼤的冲击。斯塔姆的设计也许显得有些僵硬,甚⾄坐起来并不舒服,然⽽,它却为其他家具设计师进⼀步发展家具的“弹性”留下了空间,这正是布鲁尔所说的“⼀个弹性的空中⽀架”。
这样的发展机遇迅速被同时代⼈所抓住,例如布鲁尔(见第10节)、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等竞争对⼿在同⼀年就对这把椅⼦进⾏了重新的改造,随后还申请了专利。为此,斯塔姆与布鲁尔甚⾄对薄公堂,在法庭上争论这把椅⼦的版权归属。最终斯塔姆赢了官司,⽽这场闹得沸沸扬扬的争执其实仅仅证明了,“悬臂式”这种突破性的设计对于当时的设计师⽽⾔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简洁、流畅并富于⾰命性。马特· 斯塔姆⽤煤⽓管道和接头处的⼩零件制作了这把实验性的悬臂椅。这种前卫的设计风格迅速被其他新锐设计师所继承,并对20世纪中期的设计产⽣了巨⼤影响。
9. 甲板躺椅
郑筱萸
精良的制作⼯艺加上巧妙的造型结构,甲板躺椅可以说是⼤批量⽣产与机械美学早期的重要代表作品。它的躺椅形式唤
精良的制作⼯艺加上巧妙的造型结构,甲板躺椅可以说是⼤批量⽣产与机械美学早期的重要代表作品。它的躺椅形式唤起了⼈们对横跨⼤西洋旅⾏的奢侈享受的遐想,⽽这也正是这把椅⼦的名称(Transat,源于“transatlantic”⼀词,意即“横跨⼤西洋旅⾏”)的由来。
多年以来,作为现代主义运动的先⾏者之⼀的爱尔兰设计师、建筑师艾琳·格雷(1878~1976)⼀直为世⼈所忽视。她的光芒在很⼤程度上被勒·柯布西耶和罗伯特·马莱-史蒂⽂斯(Robert Mallet-Stevens,1886~1945)等同时代⼈所遮蔽了。格雷是这个⼏乎被男性设计师与建筑师所统治的领域⾥的少数⼏位⼥性之⼀。⽽她近乎被遗忘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与其他那些对20世纪早期设计产⽣重要影响的⼥性设计师不同,她从来不与男性设计师⼀起合作。
丰厚的经济⽀柱使得格雷能够以完全独⽴的⽅式为⾃⼰的教育和创作追求提供资⾦,⽽她也随着个⼈兴趣的变化不断调整⾃⼰的专业⽅向。她最初曾在伦敦斯莱德美术学院(Slade School of Fine Art)学习绘画,后来⼜被漆艺所吸引⽽转学设计。毕业后,她在巴黎开展了⾃⼰的事业,并逐渐赢得了商业上的成功与评论界的赞赏。此后她开始接受⼀些⼤项⽬的委托,并最终承接了全部的室内设计⼯作。
甲板躺椅是格雷最具个⼈特⾊的设计作品之⼀。她将⾃⼰在⽊⼯⽅⾯的丰富知识结合到了⼏何框架的设计之中,⽽这样的框架结构在现在显然更多地会诉诸压塑和焊接钢材。格雷对风格创新与完美造型的追求显⽰了她独到的眼光,同时也为机械时代如何重新定义产品的样式与制作⽅式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艾琳·格雷的这把甲板躺椅是为她在摩纳哥附近的⼀座度假别墅——“E-1027”⽽设计的。她的恋⼈罗马尼亚建筑师让·伯多维奇(Jean Badovici)也参与了别墅的设计。这把椅⼦流畅、奢华的造型令⼈对远洋旅⾏中享受明媚阳光的乐趣充满了幻想。
10. B32号椅
在马特· 斯塔姆推出了他的悬臂椅之后(见第8节),马塞尔·布鲁尔也开始了对悬臂椅的探索实验,并最终推出⼀件完美的设计杰作——B32号椅。这件作品被公认为是20世纪20年代所有对悬臂椅进⾏的设计实验中最成功的⼀例。作为布鲁尔在包豪斯家具制作⼯作室的另⼀件成果(见第7节),这把椅⼦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直到六七⼗年代重新⽣产时仍然⼗分受欢迎。
通过在椅⼦的坐⾯或靠背上添加⽊质框架的⽅式,布鲁尔巧妙地减弱了对额外⽀撑⼒的需求,并将包括斯塔姆设计在内的早期版本中对钢管的刻意表现加以隐藏。这就使得椅⼦的结构显得更为简洁轻盈,并将藤编材料的温和感和透光性与⼯业⾦属结构的冷酷之美协调地结合了起来。
此后,布鲁尔还尝试着在B32的原型上添加扶⼿,进⽽创造出它的变体——B64号扶⼿椅。从20世纪20年代诞⽣到今天,有着修长光滑的钢管材质与传统的柳编坐⾯与靠背的B32号椅⼦⼀直是室内空间⾥⼀把舒适的坐椅。
11. 巴塞罗那椅
巴塞罗那椅⼀直是世界各地办公场所前厅家具最普遍的选择。然⽽,它却拥有着⼀个⾮常值得骄傲的出⾝。
1929年,德国建筑师密斯·凡德罗(1886~1969)与同为德国⼈的室内设计师莉莉·赖希(1885~1947)合作完成了1929年在巴塞罗那举办的伊⽐利亚美洲国家(即讲西班⽛语、葡萄⽛语的美洲及欧洲国家)世博会中的德国馆设计。这座展馆主要被⽤于举办世博会的开幕式,因此并没有花费太多的经费和劳⼒。密斯充分调动了⼤理⽯、花岗岩、黄铜与平板玻璃等材料的特性,营造出壮观的视觉效果。在这个冷静的室内空间中,巴塞罗那椅及与之相配的脚凳展现出了纪念碑⼀般的不凡⽓度。
镀铬钢管的⾦属光泽与猪⽪⽪⾰椅⾯那温润的象⽛⾊(后来的巴塞罗那椅⼤多使⽤⿊⾊⽜⽪做椅⾯)令椅⼦充满了奢华的现代感。低矮宽⼤的体形与微妙的倾斜⾓度则使得这把椅⼦显得既舒适⼜⼤⽅,既豪华⼜朴素。⼤多数现代主义设计师都会宣称⾃⼰设计的产品是低廉的,⽽密斯·凡德罗却把⽬光瞄
准了⾼端市场。
德国馆内的巴塞罗那椅,这是密斯·凡德罗与莉莉·赖希为1929年巴塞罗那世博会⽽设计的。前景是⼀对与之配套的巴塞
德国馆内的巴塞罗那椅,这是密斯·凡德罗与莉莉·赖希为1929年巴塞罗那世博会⽽设计的。前景是⼀对与之配套的巴塞罗那脚凳。
这把椅⼦⼀直被⼈们不厌其烦地称为“能够体现全世界办公建筑现代性的经典之作”。
12. 帕⽶奥椅
20世纪新技术和新思想的发展,不断激励着设计师们向过去提出挑战并探索与众不同的、更好的发展道路。尽管这些设计还很难被⼤众市场所认可,但许多建筑师和设计师都会采取⼀种迂回的⽅式,即利⽤像医院、学校这样的市政设施来推进那些实验性作品的完成。
芬兰建筑师阿尔⽡·阿尔托(1898~1976)即是其中之⼀。在20世纪20年代末,阿尔托为芬兰西部的⼀家结核病医院——帕⽶奥疗养院(PaimioSanatorium)的建筑和装修进⾏了设计(该项⽬完成于1932年)。出于对疗养院未来⼊住患者的深切关怀,阿尔托在承接这个项⽬之初便坚持设计的各个⽅⾯均要服从医疗程序的需要。这其中包括对建筑布局的严谨规划、对明亮欢快的墙⾯装饰画的选择以
及舒适耐⽤的家具设计。他声称,整个医院将会成为⼀部“医疗机器”。
这座疗养院有着宽敞的阳台,作为的⼀个部分,院⽅希望患者们能够多花些时间在这⾥休闲调养。帕⽶奥椅是阿尔托花费3年时间设计打造的最终结晶,这把椅⼦即使长时间坐在上⾯也仍然会感觉相当舒适,并且它还会有助于患者轻松⾃由地呼吸。像卷轴⼀般的椅⾯由⼀整块桦⽊胶合板模压成型,它那弯曲的形态令坚硬的⽊材仿佛“柔软”了起来,给⼈以⾮常亲切的感觉。
帕⽶奥椅为芬兰帕⽶奥疗养院的病⼈们提供了舒适的休息⽅式。在现代家居室内空间中,帕⽶奥椅也显得很协调,画⾯中的60号⾼凳也是由阿尔⽡·阿尔托设计的(见第13节)。
13. 60号⾼凳
这把简洁优雅的凳⼦最初是阿尔⽡·阿尔托为维普⾥公共图书馆(Viipuri,现俄国维堡)设计的。该图书馆是阿尔托在20世纪30年代设计的⼀座“⾼度现代主义”(High modernism)建筑。当时,马塞尔·布鲁尔等⼈设计的钢管家具给阿尔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决⼼要运⽤桦⽊等芬兰传统材料发展出⾃⼰独有的设计风格。
⾼凳显得⾮常朴素⽽低调,但是,涂过⼀层清漆的⽊材所呈现出的⾊泽与纹理却显得那么的温润可爱。当把它们成排摆放在⼀起时,这些凳⼦仿佛⼀个模⼦⾥做出来的,就像30年代那张拍摄了讲堂内
波浪形天花板的著名照⽚(见前⾔部分)中所呈现的那样。但作为独⽴个体,它那矮胖的⽐例和凳⼦腿的微妙曲线却⽆疑显⽰出了⼀种奇特的个性。
1933年,阿尔托在伦敦著名的“福特纳姆与马松”(Fortnum & Mason)百货商场展⽰了这款⾼凳与帕⽶奥椅,⽴即引起了轰动。它们已经不再是仅仅为读者或者患者专门设计的家具,⽽是代表了对现代⽣活的向往与追求。⽽就在此时,现代主义已经开始发展成为⼀个奢侈的国际性标志。
当60号⾼凳叠摞起来的时候,凳⼦腿会形成⼀道螺旋线。
14. Z形椅
尽管⾥特维尔德在1928年脱离了风格派,但他的Z形椅却再⼀次阐释了抽象的概念,并且直接将荷兰设计运动的原理付诸实践。与他在10多年前设计的红/蓝椅(见第6节)⼀样,Z形椅放弃了所有的⾃然造型与传统参照物,简化为对造型与⾊彩的纯粹表现。
当然,从本质上来讲,Z形椅也是此前10多年间在设计前沿⼴受关注的悬臂椅的另⼀种表现形式。在它⾝上,结构问题被⼀系列纯粹的⽊质板材所解决(最初使⽤的是橡⽊),并创造出⼀种令⼈瞩⽬的雕塑感造型。强劲的对⾓斜线有赖于设计者对结构⼒学的准确理解。也有观点认为,这把椅⼦是为了响应⾥特维尔德以前的同事——风格派理论家特奥·凡·杜斯堡(Theo van Doesburg,1883~1931)所提出的理论,即“将斜线元素引⼊室内设计”这⼀号召。

本文发布于:2023-07-08 20:30: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889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设计   家具   设计师   造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