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总结
一、秦始皇
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国相继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1)政治上:在中央建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地方上实行郡县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两河文明(2)经济上:统一度量衡、货币,促进经济交流与发展。
(3)文化上:统一文字为秦小篆,促进国内文化交流;焚书坑儒,控制思想,摧残文化。 (4)军事上:南征百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奠定中国的基本疆域。
(5)交通上:修筑驰道、疏浚鸿沟、开凿灵渠,促进交通发展。
3.历史功过
(1)功绩:开创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2)过失:穷奢极欲,不惜民力,制定酷刑,导致秦朝灭亡。
二、唐太宗
1.“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1)政治上: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完善三省六部制,提高了效率,加强了君权;重视法律,颁行《唐律》,体现仁义为本、刑罚为末的原则;任用贤良,虚怀纳谏。
笛卡尔坐标(2)经济上:强调“存百姓”思想,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使唐初经济逐步复苏。乔治艾略特
(3)文化上:主张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制度,扩大统治基础。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
(4)上:实行开明的,正确处理与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设立安西都护府;文成公主入藏。
(5)对外政策上:对中外交往采取积极友好的态度,对中外文化采取开放的政策。设鸿胪寺接待各国使者;鼓励外国商人来中国贸易。
2.历史评价
(1)唐太宗励精图治,使唐朝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阶级矛盾缓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也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唐太宗采取开明的,加强同周边各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三一学校
(3)唐太宗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彩,中国传统文化出现了繁荣局面,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4)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具有很强的自我反省能力,成为我国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其治国策略对以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朝鲜举行反美集会
(5)唐太宗晚年求治之心日减,骄逸之心渐萌。
三、康熙帝
1.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2.维护国家主权——抗击沙俄
(1)原因:17世纪中叶,沙俄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强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
(2)概况:从1685年开始,康熙帝组织清军两次在雅克萨重创俄军。
(3)结果: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这是双方在平等谈判基础上签订的第一个具有近代性质的边界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3.康熙帝的历史功过
(1)功绩:康熙帝清除分裂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的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为“康乾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过失:在位期间,大兴,实行闭关政策,盛世之下潜伏着危机。
考点2 东西方的先哲
一、孔子
1.基本观点
(1)礼:要求人们能够以“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主张“克己复礼”,这体现了孔子思想保守的一面。
(2)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主张“节用而爱人”。体现了人道主义和对百姓的爱护。
(3)中庸:主张处理任何事情都要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主张“和而不同”。
名师提醒:仁、礼和中庸思想三者的关系
1.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孔子希望通过仁爱来缓和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稳定。
2.孔子主张恢复周礼,维护社会等级秩序,并将礼和仁有机结合起来,提出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涵,使仁有礼的约束而不失于无序,使礼体现仁的精神而不流于形式。
3.孔子又提出中庸思想以协调礼和仁的关系,避免“过犹不及”,继而实现礼和仁的和谐统一。
4.仁、礼和中庸思想三者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孔子儒家学说的核心。
2.教育思想
(1)创办私学,打破官方垄断办学的传统。
(2)“有教无类”,扩大了受教育对象的范围,促使文化、教育下移。
(3)“因材施教”,强调对不同性格、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3.孔子的影响
(1)开创了儒家学派,儒家学说后来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对亚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2)孔子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毁于秦火未能流传下来)《春秋》等典籍,是他留给中国人民最宝贵的遗产,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3)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奠定了古代中国传统教育的基础。
二、柏拉图
1.哲学思想——理念论
认为世界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由理念构成的理性世界,另一个是由个别事物构成的感觉世界。理念先于物质存在。
2.政治思想——理想国
(1)概况:理想国由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组成,国家统治者由“哲学王”担任。
(2)评价:柏拉图的理想国家并非纯粹的空想,而是针对当时希腊各种政体的弊端提出的,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理想国终成乌托邦。
3.教育方面:建立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柏拉图学园,采用对话的形式进行教学。
4.地位和影响
(1)柏拉图在西方思想史、哲学史、政治学、社会学、自然科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其思想存在争议,理念论、理想国等思想也存在局限;但其一生追求真理、崇尚美德的精神令人佩服。
考点3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一、克伦威尔
1.革命活动
(1)军事上:领导议会军取得内战的胜利;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满足了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2)政治上: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建立了共和国;就任护国公,建立军事独裁统治,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3)外交上:颁布《航海条例》,巩固了英国的海上权威与商业利益。
2.评价
(1)克伦威尔是一个具有双重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一位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
(2)他采取的内政外交措施维护了英国资产阶级、新贵族的利益和海上商业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