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主义思潮角度分析审美意象的五个特征

阅读: 评论:0

从现代主义思潮角度分析审美意象的五个特征
         
审美意象是表现审美理想充分的意象,它的基本特征:哲理性、象征性、荒诞性和抽象性。             
哲理性。这是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是指形象往往表达某种抽象观念或哲理。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寓哲理于形象之中,概括了读书给人带来的那种智慧之光启迪心智的精神升华和享受,说明了学问境界犹如源头活水,要常读常新,才能日新日进的道理。
象征性。这是审美意象的表现特征,是说审美意象总是以其直接呈现的感性事物去暗示更广泛和普遍的意义。卡夫卡《变形记》里的大甲虫,暗示了现代社会“人变成非人“这一普遍意义。
荒诞性。这是指审美意象呈现出外形上的愈出愈奇或生活逻辑上的不可思议特征。如古代断头后以乳为目而以脐为口的刑天,埃及狮身人面兽,卡夫卡笔下的大甲虫等;二是生活逻辑
上的荒诞性,指违背生活情理而令人不可思议,如现代主义文学对于人类生存困境的荒诞性的着力揭示。
抽象性。这是审美意象的思维特征,是说审美意象的创造和鉴赏都要求抽象思维直接参与春中。旅居法国的爱尔兰作家贝克特的荒诞剧《等待戈多》,描写两个流浪汉在荒野里无望地等待一个不明身份的人——戈多,由此寄寓着人生荒诞这一抽象理念。
《弃妇》被收在作者李金发的第一本诗集《微雨》里,表现李金发式的厌世:“长发披遍我两眼之前,遂隔断了一切羞恶之疾视。““靠一根草儿,与上帝之灵往返在空谷里,我的哀戚唯游蜂之脑能深印着“,这就是李金发的诗所象征的形而上性和神灵性。与别的象征不同,李金发诗所象征的往往是形而上的东西,神秘的和神灵的东西,这是为象征主义对于世界的理解所决定的。另外显示出诗句中想象的新奇性,而这种新奇的想象已经与浪漫主义的想象很不同了。“弃妇之隐忧堆积在动作上,夕阳之火不能把时间之烦闷,化成灰烬,从烟突里飞去“,这三行诗很富于表现力,几笔就描绘了忧伤和烦闷的氛围。《弃妇》这首诗主要写了三个意象:蚊虫、游蜂和夕阳,并用这三个意象抒写了弃妇的清白、哀戚和烦闷。弃妇这个形象也象征着诗人自己所受的种种社会压迫和厌世的心态。其实这却是作者在艺术上的创新,是象征派诗歌传到中国后的最大特点。
大气稳定度
大连海事大学车祸(一)本质特征:哲理性
顾城《远和近》:         
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
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二)表现特征:象征性
余光中《夸父》primer3
sh8298u
魏书生为什么要苦苦去挽救黄昏呢,那只是落日的背影。
也不必吸尽大泽与长河,那只是落日的倒影。
与其穷追苍茫的暮景,埋没在紫霭的冷烬。
——何不回身挥仗。
迎面奔向新绽的旭阳,去探千瓣之光的蕊心?
壮士的前途不在昨夜,在明晨。
西奔是徒劳,奔回东方吧。
既然是追不上了,就撞上去。
(三)形象特征:荒诞性
形象的荒诞:
刑天、孙悟空、丙崽
卡尔维诺《分成两半的子爵》、《不存在的骑士》
情理的荒诞:
安直房子《小狐狸的窗户》
尤奈斯库《犀牛》
贝克特《等待戈多》

本文发布于:2023-07-08 15:05: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8788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意象   审美   弃妇   特征   形象   表现   抽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