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普小实验案例分享

阅读: 评论:0

幼儿园科普小实验案例分享
主题:幼儿园科普小实验案例分享
品图幼儿园阶段是孩子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教育对于培养幼儿科学探究精神、启蒙科学思维、促进幼儿综合素质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三个幼儿园科普小实验案例分享。
案例一:水与油的分离实验
ip3案例介绍:通过水和油的分离实验向幼儿介绍分离技术和液体的特性。
老爸老妈来欢唱实验材料:水、油、锅、漏斗、容器。
实验过程:
1. 将水和油放入锅中,搅拌均匀。
2. 将混合液缓慢倒入漏斗中。
3. 慢慢观察,发现油和水分别流入容器中。
实验原理:水和油是不同密度的液体,由于油比水轻,所以会浮在水上。漏斗的作用是过滤出油和水的纯度。
案例二:彩虹原理实验
案例介绍:通过彩虹原理实验向幼儿介绍光的颜分解和反射原理。
实验材料:白纸、水、小镜子、收束纸带。
实验过程:
1. 将白纸和小镜子放在收束纸带上,将纸带扭成一条波纹状。
2. 将纸带放入盆中,加入水,让波纹状纸带为水平。
3. 调节小镜子角度,反射光线。
4. 在波纹状的白纸上,白光会分解成七种颜的光,形成彩虹效果。
实验原理:光被水分解时,会散射出七种频率不同的颜。当反射到白纸时,七种颜的
光在白纸上重新组合为白光。
案例三:纸篮制作实验
案例介绍:通过手工制作纸篮向幼儿介绍材料和工具的知识,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实验材料:彩纸、剪刀、胶水、尺子。
婴幼儿营养与保健实验过程:
热值1. 选用喜欢的颜的彩纸,根据尺寸剪出指定大小的纸条。
2. 纸条交叉折叠,制作网状模型。
3. 将网状模型粘贴成篮子状。
4. 在篮底处粘贴纸片,加固篮子。
实验原理:通过手工制作纸篮,幼儿学习到彩纸的长度和宽度、如何将纸条折叠成网状模
型,掌握用胶水将物体粘贴成篮子状的方法。
遵义市委书记廖少华
运用这些幼儿园科普小实验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启蒙幼儿的科学思维,同时让幼儿在实践中有机会理解环境,“触摸”科学,培养综合素质。

本文发布于:2023-07-08 13:59: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876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幼儿   实验   科学   介绍   颜色   纸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