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详细版王炜交通工程课后习题

阅读: 评论:0

第一章 :绪论
k2summit1-1简述交通工程学的定义、性质、特点、与发展趋势
定义: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 发展、 分布、 运行与停住规律, 探讨交通调查、 规划、设计、监管、管理、安全的理论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与法规。协调道路交 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校、快捷、舒适、方 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
性质: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综合性学科。
特点:乌鞘岭隧道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社会性、超前性、动态性
发展趋势:智能化和系统化
●1-2简述我国的交通现状与交通工程学科面临的任务
现状:综合运输六点;公路交通三点;城市交通四点
任务:即重点研究的那些领域
●1-3简述城市交通畅通工程的目标和重点任务
目标:提高城市交通建设与管理科学化水平。
重点任务:改善道路条件,优化交通结构,强化科学管理,规范交通行为
●1-4简述交通工程学科的研究范围、重点及作用。
范围:交通特性分析技术、交通调查方法、交通流理论、道路通行能力分析技术、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理论、交通安全技术、道路交通系统管理技术与管理规划、静态交通系统规划、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交通工程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
作用:良好的交通条件与高效的运输系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人们 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以及城市各项功能的发挥、山区开发、旅游开展。经济方面能扩大商品市场与原材料的来源, 降低生产成本与运输费用,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与区域土地的开发,提高土地价格与城市的活力,交通的发展还可实现运输的专业化、便捷化、批量化与运费低廉化。从而有可能更大的范围内合理配置生产要素, 同时也可促进全国 或地区范围内人口的合理流动。
第二章:交通特性
●2-1交通特性包括那几个方面为什么要进行分析意义如何分析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特性:人-车-路基本特性、交通量特性、行车速度特性、交通密度特性、交通流 本特性及其相互关系、交通要素与环境之间的相关关系。
分析原因:是交通工程学的基础部分,是进行合理的交通规划、设计、营运、管理 与控制的前提。
●2-2略
●2-3交通量的类型、定义及表示方法。交通量有哪些交通特性研究这些特性有什么意义
类型:机动车交通量、非机动车交通量、行人交通量、年平均日交通量、月平均日交通量、周平均日交通量等
特性:时间分布特性、空间分布特性、构成特性
意义:为了获得人、车与城市道路以及公路系统运动情况的数据,了解其分布特性, 为交通运行分析提供必要的数据基础。
●2-4地点车速、行驶车速、行程车速的定义与测定方法。这些速度指标在交通工程学中 有什么作用
定义:
测定方法:牌照法、流动车法、跟车法。
作用:地点车速用作道路设计、交通管制和规划资料;行驶车速用于道路使用者的 成本效益分析、评价路段线形顺适性与进行通行能力分析;行程车速用于评价道路通畅 程度、估计行车延误。
●2-5行车速度有什么特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统计分布特性:平均车速、车速标准差与标准误差;中位车速;百分位车速。
●2-6时间平均车速与空间平均车速的定义及相互关系如何
时间平均车速:单位时间内测得通过某一断面的所有车辆地点车速的算术平均值。 用于道路的设计、交通管制和规划资料、交通事故分析、确定道路限定车速等。
区间平均车速:超级解霸3500某一特定瞬间,行驶于道路某一定长内的全部车辆的车速分布的平 均值,当观测长度一定时,就是地点车速的调和平均值。用于路段的服务水平的评价、 路线修改设计的依据、车辆运营经济性的重要参数。
2-1下表为某高速公路观测交通量,试计算:
(1)小时交通量;(2)5min高峰流率;(3)15min高峰流率;(4)15min高峰小时系数
统计
时间
1区212
8:00-8:05
8:05-8:10
8:10-8:15
8:15-8:20
词频8:20-8:25
8:25-8:30
8:30-8:35
8:35-8:40
8:40-8:45
8:45-8:50
8:50-8:55
8:55-9:00
5min
交通量
201
208
217
232
219
220
205
201
企业物流成本管理195
210
190
195
解:⑴ 小时交通量:

本文发布于:2023-07-08 12:19: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873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交通   车速   特性   分析   交通量   规划   道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