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碳定价机制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2020

阅读: 评论:0

定价机制发展 现状与未来趋势2020
华盛顿,2020 年 5 月
碳定价机制发展
现状与未来趋势南方cass
2020
2020年5月,华盛顿
报告是由世界银行牵头,在Guidehouse和国际碳行动伙伴组织(ICAP)的协助下编写而成的。中文版报告由中央财经大学绿金融研究院(绿金院)翻译完成。同时,我们对碳信息披露项目(CDP)和气候经济研究所(Institute for Climate Economics)的支持表示感谢。
负责本项目的世界银行工作组成员有:
Marissa Santikarn、Angela Naneu Churie Kallhauge、Suneira Rana、Daniel Besley、Joseph Pryor.
Guidehouse团队成员有:
Maurice Quant, Long Lam, Jialiang Zhang, Louis Mark, Cara Merusi and Ian Trim.
负责本报告翻译的绿金院成员有:
王亚丽,崔莹,刘慧心,洪睿晨
来自气候与碳金融部门的其他同事也为报告的完成做出了贡献,他们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保证了本报告的质量。这些同事是:
William Acworth, Erik van Andel, Nicolette Bartlett, Tanguy de Bienassis, Ben Blank,  Breen Byrnes, Karan Capoor, Cyril Cassisa, Mavis Chan, Timila Dhakhwa, Ana Maria Dias, Dominik Englert, Susana Escária, Marion Fetet, Harikumar Gadde, Dida Gardera, Greenhouse Gas Inventory and Research Center of Korea, Stephane Hallegatte, Larry Hegan, Jason Hollett, Dorine Hugenholtz, Ešef Husic, Peter Janoska, Yuji Jigata, Junaed Khan,Emma Krause, Francisco Dall'Orso León, Jeff Lindberg, Emídio Lopes, Andréane Lussier, Memory Machingambi, Paul Martin, Taisei Matsuki, Dylan Morgan, Sarah Moyer, Klaus Oppermann, Ian Parry, Janet Peace, Sébastien Postic, Québec Ministry of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Fight against Climate Change, Luca Lo Re, Marcos Castro Rodriguez, Stephanie Rogers, Stephan Schmidt, Catherine Sear, Juan Pedro Searle, Kensuke Suda, UNFCCC Secretariat, Elisabeth Vitzthum, Olga Yukhymchuk
此外,还要感谢碳定价领导联盟(CPLC)和“市场准备伙伴计划”(Partnership for Market Readiness,PMR)的支持。
© 2020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
地址:1818 H Street NW, Washington,DC 20433
电话:202-473-1000;网址:
部分版权所有
1 2 3 4  23 22 21 20
本报告是世界银行工作人员及外部人员共同努力的成果,其中的发现、阐释和结论未必反映世界银行、世界银行执行董事会或其所代表的 政府的观点。世界银行不保证本报告数据的准确无误。报告中地图所显示的疆界、颜、名称和其他信息并不表示世界银行对任何地区的法律地位的看法,也不意味着对这些疆界的认可或接受。
这里的任何信息都不构成、也不应被视为世界银行对任何权利或特权的限制或放弃,世界银行明确保留这些权利和特权。
权力和许可
本著作可以根据知识共享引用3.0政府间组织许可(CC BY 3.0 IGO,/licenses/by/3.0/igo)授权使用。根据该许可,在下列条件下,使用者可以复制、发行、传播、改编本著作,包括用于商业用途:
标明出处——请按如下格式引用本著作内容:“2020年碳定价机制现状和趋势”(5月),世界银行,华盛顿。DOI:10.1596/978-1-4648-1586-7。许可证:知识共享引用许可协议 CC BY 3.0 IGO
翻译———如对本报告中文翻译有任何疑问,请联系绿金院同事王亚丽(yali.wang@rccef)。本翻译不是世界银行的作品,不应被视为世界银行的正式译本,世界银行对翻译中的任何内容或错误概不负责。
改编——如果要改编本著作,请在标明出处的同时加上下列免责声明:这是对世界银行原著作的改编。本改编作品中的观点和看法完全是改编者的责任,世界银行对改编内容不表示认可。
第三方内容——世界银行未必对本著作所有内容拥有知识产权。因此,世界银行不保证使用本著作中第三方所有的内容不会侵犯第三方权利,由此引起的赔偿风险由使用者全权承担。如果你想使用著作中的内容,你要负责确定是否需要获得知识产权所有者的许可。这类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表格、数字和图片。
所有关于版权和许可的咨询,请联系世界银行出版与知识部。
1818 H Street NW,Washington,DC 20433,USA; 
传真:202-522-2625;:。
ISBN(电子版):978-1-4648-1586-7
DOI:10.1596/978-1-4648-1586-7
图片来源:
第14页:© gustavofrazao / Adobe Stock。
第18页:© Flexmedia / Adobe Stock。
第46页:© FocalPoint / shutterstock。
第84页:© mayichao / istockphoto。
第96页:© Mieszko9 / Adobe Stock。
如需引用以上图片,请与相关版权方联系确认。
封面和内部设计: 
Meike Naumann Visuelle Kommunikation
1前言
目前全球健康危机是最受关注的议题。新冠疫情对世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社会常规被打破,人际联系中断,经济惨遭重创,
后果不容低估。然而更不幸的是,哪怕各国在疫情过后走上复苏之路,气候变化威胁仍将存在。仅看2020年初,丛林大火肆
虐加州和澳大利亚,热浪席卷南极洲,珊瑚礁遭受五年内第三次大规模褪,这些都是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过去一年,公众与投资者不断施压,推动气候变化问题被进一步提上议程。因此,我们看到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人关注气候问
题并为解决问题做出更多努力。70多个国家承诺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并根据《巴黎协定》加强其国际气候承诺。如何将
这些政府和私营部门的承诺转化为行动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们将全球变暖控制在2摄氏度以下。碳定价机制是一种
有效工具,可以很好帮助国家和企业实现低碳经济、降低供应链碳排放。令人鼓舞的是,随着越来越多利益相关方做出雄心勃
勃的气候承诺,各项计划与战略中也更多将碳市场和碳税纳入考量。
虽然碳定价机制的经济理论易于理解:价格更高的物品,需求量自然更少。然而,要向低碳经济转型,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可能
还需进行重大重组。低碳转型必须得到公众支持,也必须是社会公正的。因此,有必要仔细设计包括碳定价机制在内的政策,
并积极与利益相关方沟通,解释这些政策能给当地居民、工人和环境带来的益处。碳减排可以带来显著的健康效益,而碳价政
策是针对长期减排的解决方案。碳收入可用于支持其他发展政策,以满足关键基础设施和教育需求。此外,随着气候政策的发展,
传统商业和生产方式可能会被改变,因此,支持相关地区发展的计划也不可忽视。
世界银行每年都会编写这份报告,向读者介绍全球碳定价机制的最新进展。在今年的报告中,我们还探讨了碳信用机制的角
和运作方法。近年来,作为脱减碳投资的一种方式,碳信用机制越来越受到公众和私营部门的重视。更多国家将国内碳税和碳
市场与碳信用机制结合起来,以刺激特定产业领域的气候行动和投资,同时为政府和企业履约提供灵活性,减轻减排困难产业
的压力。随着投资者和消费者对气候行动的认识不断提高,企业也在自愿市场上购买碳信用。在国际上,随着今年开始的国际
航空碳补偿计划(CORSIA)的实施,碳信用也将在减少航空业排放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然而,我们还亟需健全的标准来保障
碳信用签发与交易符合环境完整性的要求。
世界银行致力于支持各国对碳减排政策的评估和落实。对碳定价机制进行巧妙设计,并将其纳入更广泛的气候、能源、发展政
策与措施等一揽子方案中至关重要,将有助于解决气候问题,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Bernice Van Bronkhorst,
世界银行集团气变局全球总监
缩写表
°C 摄氏度
ABM适应受益机制
平面度测试仪ACCU澳大利亚碳信用单位ACR美国碳注册登记处
ADB亚洲开发银行
BAU常规情景
BC不列颠哥伦比亚BFCER北京林业碳汇核证减排量
CAR清洁空气法案
CCER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F气候筹资基金会
CCIR碳竞争激励条例
CCR成本控制储备
CCS碳捕集与封存
CCU碳捕集与利用
CDM 清洁发展机制
CER 核证减排量
有源噪声控制CFI碳农场倡议
Ci-Dev碳发展倡议
CO2二氧化碳
CO2e 二氧化碳当量
COP 缔约方大会
CORSIA国际航空碳抵消与减排计划CPA项目构成活动
CPLC碳定价领导力联盟
CRT 气候储备单位(1个CRT 等于1吨二氧化碳当量)
DC哥伦比亚特区EBRD欧洲复兴开发银行
ECR排放控制储备
EPS排放绩效标准
ERF减排基金
ERPA减排量购买协议
ERU减排单位
ETS排放权交易机制
EU 欧盟
EUA欧盟排放配额
FFCER福建林业碳汇核证减排量FCPF森林碳伙伴基金
FSB-TCFD金融稳定委员会气候相关 
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
GCF绿气候基金
GEC全球环境中心基金会GGIRCA工业温室气体报告和控制法案GHG 温室气体
GtCO2e 十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HB众议院法案
韩绍功原型HFC氢氟碳化合物
ICAO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
IEA国际能源署
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O国际海事组织舆情管理
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SFL生物碳基金的永续森林景观倡议ITMO减排成果国际转让
中日韩有线一卞二苄三卞
2

本文发布于:2023-07-08 01:08: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852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气候   机制   减排   报告   定价   全球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