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进展
swot模型
2.1 橡胶的生产工艺
2.1.1 橡胶的生产工艺
工业上生产橡胶采用连续或间歇式乳液聚合工艺,按聚合温度不同,分为热法聚合与冷法聚合两类。冷法聚合的反应温度一般控制在5~15℃,热法聚合则为30~50℃。冷法聚合通常采用连续聚合工艺,热法聚合通常采用间歇聚合工艺。目前世界上生产厂家,如朗盛公司、美国Lion Copolymer公司、日本瑞翁公司以及日本合成橡胶公司都采用低温乳聚法。产品类型包括固体橡胶(固体NBR)、氢化橡胶(HNBR)、粉末橡胶(PNBR)、羧基橡胶(XNBR)以及橡胶胶乳(NBR胶乳)等。 目前世界各国橡胶生产工艺流程多采用冷法乳液聚合连续生产,其工艺过程与丁苯橡胶类似。主要包括原料配制、聚合、单体回收、胶乳贮存及掺混、胶乳凝聚、干燥及压块包装等工序。奥林匹克
①生产时,先将一定比例的丁二烯、丙烯腈混合均匀,制成碳氢相。在乳化剂中加入氢氧 化钠、焦磷酸钠、三乙醇胺、软水等制成水相,并配制引发剂等待用。
②将碳氢相和水相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送入乳化槽,在搅拌下经充分乳化后送入聚合釜。
③在聚合釜内直接加入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反应热量由列管内液氨蒸发排出。温度控制在30℃或5℃时,转化率可维持在70%~85%。
④而后分批加入调节剂,以调节橡胶的分子量。聚合反应进行至规定转化率时,加入终止剂终止反应,并将胶浆卸入中间贮槽。
⑤经过终止后的胶浆,送至脱气塔,经三级闪蒸脱除未反应的丁二烯,然后再借水蒸汽加热真空脱出游离的丙烯腈。
⑥丁二烯经压缩升压后循环使用,丙烯腈经回收处理后再使用。
⑦经脱气后的胶浆加入凝聚剂、防老剂及其它助剂后,过滤除去凝胶,用食盐水凝聚成颗粒胶,经水洗后挤压除去水分,再用干燥机干燥,然后包装即得成品橡胶。经干燥后的橡胶含水量应低于1%,成品橡胶一般每包重25千克。
合成橡胶使用的主要设备有:聚合釜、闪蒸塔、脱气塔、干燥箱、干燥机等。
2.1.2 橡胶的生产工艺优缺点
冷法(低温)乳液聚合的橡胶在加工性能上优于高温乳液聚合的橡胶。冷法乳液聚合工艺优点:
1、以水为分散介质,价廉安全;
2、聚合体系粘度低,易传热,反应温度易控制;
3、尤其适宜于直接使用乳胶的场合。
工艺缺点:
1、产品中留有乳化剂等,影响产品电性能等;
2、要得到固体产品时,乳液需经过凝聚、洗涤、脱水、电信空间干燥等工序,成本较高。
2.2 橡胶工艺技术进展
橡胶生产工艺普遍采用乳液聚合法,也有研究溶液聚合法的。
橡胶由于分子链间作用力较强,硬度较大,故加工较困难,其中以聚合温度为30℃所制得的硬胶最不易加工,需在冷辊上预先塑化后才能操作。工业上常采用更有效地调节分子量的方法,把聚合温度降低至5℃,以减少副反应来改善它的加工性能。另一方面,橡胶还可通过与多种橡胶如氯丁橡胶、异戊橡胶、顺丁橡胶、丁苯橡胶及合成树脂,如聚氯乙烯、酚醛树脂等共混,使性能得到改进。为了使NBR性能更加符合不同用途制品的要求,各国都相继开发生产了具有特殊性能的NBR新品种,如氢化橡胶(HNBR)、粉末橡胶(PNBR)、羧基橡胶(XNBR)、液体橡胶等,使得NBR产品形成了系列化、功能化。
近年来,世界橡胶工业技术进展主要体现在完善聚合配方、改进聚合工艺、提高自控水平以及新产品的开发等几个方面。
春暖花开 亚洲转帖
2.2.1 聚合配方的完善
(1)引发剂
通常NBR高温聚合采用过硫酸盐为引发剂,低温聚合采用有机过氧化物为引发剂。使用偶氮引发剂并配以铁盐,可缩短反应时间,提高生产能力。使用过氧异丙基环己基苯为引发剂,聚合10~12h,转化率达到70%,凝聚时1%的氯化钙溶液用量减少到35 kg/t,减轻了环境污染,产品性能优良。使用新型活性化合物2-芳基二氢茚酮作为还原剂,可使反应速度提高近l倍。
(2)活化剂
在水溶液过硫酸钾、二丁基萘磺酸盐和歧化松香皂聚合配方中,向乳化剂溶液加入(按单体计)0.005%~0.15%(质最分数,下同)三乙醇胺活化剂,转化率可达80%~82%,反应器生产能力由12.6~16.5kg(/m3·h)提高到32.3kg(/m3·h),而且不必提高乳化剂的浓度,回收丁二烯不必精制即可循环利用,其原因是该活化剂对氧不敏感。使用0.2%的新型活性化合物2-芳基二氢茚二酮为活化剂,与三乙酸丙酮相比,可提高生产能力并降低生产过程的毒性。
(3)乳化剂
……
(4)调节剂
……
2.2.2 聚合工艺的改进
荷兰Stamicarbon B.V.公司发明了一种结合丙烯腈含量高达50%的NBR连续乳液聚合工艺,聚合釜至少为2台,最好为5台,将全部丙烯腈、部分丁二烯、水、乳化剂、引发剂等助剂一起连续加入到第1台反应釜中,10℃下进行反应,将首釜聚合转化率控制在24%,分别于40%、56%、72%和82%转化率下向第2~5聚合釜中分别连续补加丁二烯,终止、脱气、凝聚、洗涤和干燥后可获得结合丙烯腈含量为47.2%,门尼粘度为48,拉伸强度为15.6 MPa,伸长率为385%,300%定伸应力为12.1MPa以及耐环境性良好的高丙烯腈含量NBR产品。
日本…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2.2.3 新品种开发
为了使NBR性能更加符合不同用途制品的要求,世界各国都相继开发生产了具有特殊性能的NBR新产品,主要有氢化NBR(HNBR)、粉末NBR(PNBR)、羧基NBR(XNBR)、预交联NBR、极超耐寒性NBR、液体NBR、聚稳NBR以及酯橡胶等。
(1)氢化橡胶(HNBR)
氢化橡胶也称高饱和橡胶,是将乳聚橡胶粉碎溶于适当溶剂中,在贵重金属催化剂如钯的存在下,高压氢化还原而得。选择加氢反应的关键是控制氰基不氢化,仅使丁二烯单体单元产生部分氢化。氢化橡胶首先由日本Zeon公司于1975年开始研制并投入批量生产。氢化橡胶由于主链趋于饱和状态,因此除保持其优异的耐油性能外,橡胶的弹性、耐热性、耐酸性、耐老化性和物理性能均有很大的提高。如使用温度可以高达170~180℃,耐寒温度为-50至-380℃。少量C=C键的存在,使氢化橡胶仍可用硫磺硫化。橡胶为非结晶橡胶,但氢化后成为拉伸结晶性橡胶,与传统的NBR相比,不仅具有NBR的耐油、耐磨性能,而且具有优异的耐热、耐氧化和耐化学药品性能,在许多方面取代了氟橡胶或其他特种橡胶,被广泛用于汽车、油田开采、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成为备受关注的新型材料。……
(2)羧基橡胶(XNBR)
羧基橡胶是由含羧基的单体(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和丁二烯、丙烯腈三元共聚制得的。丙烯腈单体结构单元质量分数一般在31%~40%,羧基质量分数约为2%~3%,在分子链中约100~200个碳原子中含有一个羧基。在羧基橡胶的3种结构单元中,丁二烯链段赋予分子链柔性,使聚合物具有弹性和耐寒性;丙烯腈链段主要赋予聚合物优异的耐油性能;羧基的引入可以改进其拉伸强度、撕裂强度、硬度、耐磨性、粘着性和抗臭氧老化性,特别是可以改善拉伸强度,同时可以增加NBR极性,进一步提高其耐油性,增大与PVC、酚醛树脂等相容性。
……
(3)氯化聚醚橡胶
氯化聚醚橡胶(PNBR)又名粉末橡胶,是在一定件下,CPS与NBR在高温炼胶设备上或螺杆挤出机中加工而成的特种橡胶,其化学结构由氯化聚醚亚甲基链、少量碳碳双键和丙烯腈3部分组成,是宏观均匀体系和微观分相、界面润湿的相容体系,有着CPS
链段和NBR中—CN基迭加的综合效果,它具有比普通NBR橡胶更好的耐热老化性能、耐臭氧性、耐油性、耐腐蚀性、耐磨损和高温条件下的低压缩永久变形等较好的综合性能,主要产品有密封件、封隔器、喷浆机结合板、管道衬里、电缆护套以及同步带等的耐磨件,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造船等行业。
……
(4)液体橡胶…
(5)酯橡胶…
(6)聚稳橡胶
2011江苏高考语文聚稳橡胶是由聚合型防老剂和丁二烯、丙烯腈通过乳液共聚制得的。聚合型防老化剂是兼有防老化和聚合双功能的化合物,在聚合过程中进入二烯烃的主链成为聚合物的一部分。该胶制品在使用条件下是稳定的,防老剂不会因油溶剂和热的作用而损失,从而延长了使用寿命,并能用于条件更为苛刻的环境中。
聚稳橡胶与普通橡胶一样,具有多种硫化适应性和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还由于防老剂的不抽出性使之表现出优异的耐老化性能。由于聚稳橡胶具有突出的耐连续老化性,在某些情况下可取代氯醚橡胶和丙烯酸酯橡胶,现在已经有商品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