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二)下名次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阅读: 评论:0

四、名词解释(20题)
4、社会问题剧:18681891年,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用散文写了9部以社会和家庭问题为内容的现实主义戏剧;这些剧本分两类:一类处理社会政治问题,如《青年同盟》、《社会支柱》等;一类处理婚姻家庭问题,如《玩偶之家》等;这些作品大胆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堕落、婚姻的不合理、家庭生活的虚伪、思想的庸俗偏狭及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破产;社会问题剧以其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技巧震动了西方舞台,引起一场戏剧革命。
5、自然派:1 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一个派别(领袖:果戈理)。 2该派以果戈理的创作为楷模,极力忠实于自然即现实,抨击反动腐朽的农奴制和专制制度。 3文学题材上,多以描写小人物即小官员、小职员、农民为主。 4体裁上,多以散文(即小说)为主,后来自然派便成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别称。
1、《拉辛与莎士比亚》:是斯丹达尔于1823和1825年出版的学院古典主义论战的两本小册子的合集,是重要理论著作。莎士比亚与拉辛分别作为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代表,表示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美学观点与封建贵族旧艺术的对立。斯丹达尔在这部著作中为浪漫主义鸣锣开道,在20年代浪漫主义反对伪古典主义的斗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因其观点
明显地带有现实主义的倾向,该著作又被视为第一部现实主义的宣言书。
2、人物再现法:它是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法,他通过顺叙、倒叙、对比、侧写等再现方式,让同一个人物在不同的作品中反复出现。《人间喜剧》中的再现人物共有400多个,散见在75部作品之中。这样前后呼应,相互联系,既将数量庞大的作品联结组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又刻画出了人物性格发展的全过程。
3、威塞克斯小说:19世纪英国作家哈代现实主义创作的最高成就是一类被他称作性格与环境的小说,因为这些小说都以英国西南部威塞克斯广大的农村地区为背景,所以又称之为威塞克斯小说;这类作品的主题一般表现的均是人与社会、性格和环境的对立,特别是通过爱情、婚姻问题的描写,表现个人对抗社会陈规、宗教法律、道德风俗以及神秘力量的悲剧性冲突;代表作品有《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等。
6、小人物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由普希金开创的一类艺术形象。他们在社会中官阶卑微,地位低下,生活贫苦,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已,性格懦弱,胆小怕事,成为显赫的大人物欧洲甜樱桃治下被侮辱、被损害的牺牲者。果戈里、陀斯妥耶夫斯基、契诃夫等作家都塑造过这类人物形象。
7、多余人:俄国贵族革命时期的产物,封建农奴制社会进步知识分子的典型。他们开始觉醒但又不到出路,看不惯贵族庸俗的生活,又摆脱不了自身的资产阶级利己思想。即不愿与贵族同流合污又不能站在农民一边,成了一事无成的多余人多余人的弱点是脱离人民众。
10、复调结构: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样式被评论界称作为复调结构
俄国著名文学理论家巴赫金在《关于(陀斯妥耶夫斯基)一书的修改》一文中说,
陀斯妥耶夫斯基创造了人物形象的全新结构,主人公的意识不为作家的框架所限和作家具有平等地位。
小说的全面对话性,作家和作品中的每个人物像乐曲中的不同声部,互相对话、互不干扰的存在着,共同奏成交响曲。
11、托尔斯泰主义:在托尔斯泰的思想中,除了对现实的无情批判以外,还热切鼓吹悔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等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思想,人们称之为托尔斯泰主义。托尔斯泰主义包括:道德的自我完
善,不以暴力抗恶,博爱。但是,其基本面是空想的,与时代脱节的,它是俄国宗法制农民政治上不成熟的表现。
12、心灵辩证法 :托尔斯泰善于通过描写心理变化的过程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的演变;他最感兴趣的是这种心理过程本身,是这种过程的形态和规律。它能描述出一些感情和心理怎样转变成另外一些感情和心理,展示心理流动形态的多样性与内在联系。这就是车尔尼雪夫斯基评价托尔斯泰心理描写技巧时所说的心灵辩证法。
13、社会问题剧:一 易卜生创立的以资本主义社会中重大社会问题为主题,并在结尾没有直接结论,没有任何暗示的剧本。叫社会问题剧。
它主要有两种表现手法。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沈1追溯法。在戏剧开幕之前,矛盾已经发展了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已经接近总爆发的时刻。作者通过追溯的办法把矛盾的原因交代出来。使剧本结构十分集中、紧凑和精炼。
2 讨论的手法。剧情的发展过程,也是讨论展开的过程。
14、自然主义19世纪60年代产生于法国并流行于欧洲,自然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孔德的实证主义,泰纳首先把它应用到文学上。自然主义文学的理论创始人左拉在《实验小说》和《自然主义小说家》等著作中提出一整套创作原则:强调文学创作的科学性,否定典型化原则;主张超越政治和道德,以遗传学和生理学原理去解释人的行为与社会现象;要求作家对社会进行冷静客观的、照相实录式的描写。严格按照这种原则创作的作品往往缺乏提炼、思想、想象和情感。比较典型的体现自然主义风格的作品是龚古尔兄弟合写的《翟米尼·拉赛德》等小说。左拉虽提倡自然主义,但在实际创作中仍接近现实主义。 葱白薄膜
15、唯美主义:唯美主义是19世纪中后期在法、英等国流行的一个文学流派。唯美主义作家愤世嫉俗,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但又采取逃避现实、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他们反对附庸美,既反对艺术受制于金钱,也反对艺术为人生服务,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他们认为艺术不应反映生活,无需顾及道德,艺术要追求的就只是感觉和印象,是绝对的和至高无上的美。然而在实际创作中,唯美主义作家还是创作了一些从独特的角度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唯美主义的作品讲究辞藻、韵律,重视静物的描绘,形式较为精致。代表作家主要有:英国的王尔德、法国的戈蒂耶等。
16、迷惘的一代
 “迷惘的一代”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崛起的一代美国青年作家。这些旅居欧洲的作家大多参加过战争或接受过军训,战争的残酷使他们震惊,战后的商业化大潮和保守主义盛行使他们失望。悲愤焦虑之余看不到人生出路,于是纷纷著文反对战争,抨击时弊,悲叹命运,流露出幻灭后的虚无颓废情调。美国女作家斯坦因曾对海明威说“你们全是迷惘的一代”,后者将此语印于小说《太阳照常升起》的扉页,由此得名。这派小说家中的知名者除了海明威,还有菲兹杰拉德和托马斯·沃尔夫等。 
冰山原则:
1海明威在他的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提出了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他说:北京大学图书馆“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所谓冰山原则,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并把作者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藏在形象中,使之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让读者通过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
2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是构成冰山原则的四大要素,从而也成为海明威的基本创作风格。
迷惘的一代
迷惘的一代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崛起的一代美国青年作家,并非一个文学实体,既无组织又无纲领。这些旅居欧洲的作家大多参加过战争或接受过军训,战争的残酷使他们震惊,战后的商业化大潮和保守主义盛行使他们失望,悲愤焦虑之余看不到人生出路,于是纷纷著文反对战争,抨击时弊,悲叹命运,流露出幻灭后的虚无颓废情调。美国女作家斯坦因曾对海明威说你们全是迷惘的一代,后者将此语印于小说《太阳照常升起》的扉页,由此得名。这派小说家中的知名者除了海明威,还有菲兹杰拉德和托马斯沃尔夫等。
17、硬汉形象:海明威作品中出现的一系列人物形象。这些人物有拳击师、斗牛士、猎人、渔人等,他们都具有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性格,面对暴力和死亡,面对不可改变的命运,都表现出一种从容、镇定的意志力,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桑提亚哥的名言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即是这种硬汉形象的精神境界。
18、冰山原则:是指美国作家海明威独特的叙事艺术。1932年,他在《午后之死一书中指出,作家必须要有丰富的生活与感情基础,创作力求做到含蓄简约,作品应该像在大海中庄严宏伟地移动的冰山一样,“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这样,读者自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出来似的”。
酵母三杂交
20、解冻文学:20世纪中期出现在苏联文坛的一股思潮因爱伦堡的中篇小说《解冻》得名。当时,苏联文艺界有感于文学创作中的“无冲突论”、公式化、概念化和漠视人性的倾向,开始倡导人道主义和写真实,主张使每一个人都能重新焕发人性光辉,建立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揭示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先后出现了肖洛霍夫的《人的命运》、爱伦堡的《解冻》等作品,对苏联当代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解冻文学”从50年代兴起,至60年代逐渐平息。
21、意识流小说: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初兴起,20-3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种文学流派。意识流小说的特征是:不注意外部环境的描写和人物行动表现和情节的连贯与完整,而致力于表现人物意识的流动状态;打破传统小说按情节发生次序或逻辑联系而形成的直线发展的结构,不受时空或逻辑制约,时空跳跃、多变;多用自由联想、内心独白、象征和暗示等表现手法。这些手法已被现代小说广为采用。普鲁斯特是意识流小说的奠基人。代表作家还有:英国的沃尔夫、爱尔兰的乔伊斯、美国的福克纳等。
21、表现主义: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兴起于德国的一种文艺思潮,后来传播到世界各国。表现主义一词由绘画界引入文学界,强调艺术是表现,不是再现。表现主义作家反对模
仿外在世界,主张表现内在主观现实,表现所谓抽象的本质。表现主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常常是抽象的概念,作品中的情节往往是几种思想概念的冲突,这种做法扩大了作品的思想容量,但也损害了作品的形象的明晰性。代表作家有奥地利的卡夫卡等。
22、卡夫卡式:20世纪表现主义作家卡夫卡创造的艺术世界,人们称为“卡夫卡式”。“卡夫卡式”涵盖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两个方面,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在思想上,卡夫卡接受了存在主义学说,反映了世纪情绪,表现了人的孤独与恐惧,表现了荒诞世界和异化主题。 “卡夫卡式”的艺术特具体表现有:荒诞框架下的细节真实;怪诞;象征;自传彩。
无线收发
存在主义文学 :存在主义文学兴起30年的法国,流行于20世纪中期的欧美各国。存在主义文学是存在主义哲学在文学上的反映。法国作家萨特是其创始人,他的理论著作《存在与虚无》提出著名的“存在先于本质”的观点,从而建立了这一哲学体系。存在主义否定客观事物独立存在,强调人的价值高于一切,主张“重在行动”、“自由选择”和“积极进取”。但是,存在主义文学大多描写世界的荒谬和现实的肮脏,表现荒诞世界中孤独的人的失望和不幸,基调悲观。艺术上,存在主义文学力求寓哲理于作品,强调叙述的客观冷漠。存在主义文学主要是小说和戏剧。代表作家有萨特、加缪和彼伏瓦等。

本文发布于:2023-07-07 19:38: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842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作品   作家   小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